01.
13日晚,在《慶餘年》收官之際,張若昀髮長文《休談風月,依諾沙星》和「範閒」做短暫的告別。
張若昀坦言範閒活成了自己想活成的樣子,「回想那幾年演過範閒,我會覺得自己要想辦法對得起自己,活出風採,不然我會羞愧。」
他動情表白角色稱:「我愛小範大人,他就像你我一樣俗氣,愛這眾生,愛這世界煙火。少年或許會過去,但少年心氣永遠不會過去。」並表示未來幾年裡將會與這個老成的少年繼續相伴相隨,用心去守護他的身邊人和世界。
不得不說小範大人文筆真的很不錯了!
02.
《慶餘年》讓範閒火了,也帶火了張若昀。
「回想那幾年演過範閒,我會覺得自己要想辦法對得起自己,活出風採,不然我會羞愧。」 在戲裡把「範閒」演成了自己想活成的樣子,現實中的張若昀與「範閒」的故事真的太戳心了!
張若昀的真實人生,就像是現實版的「範閒」,爺爺是有名的地質學家,父親是知名導演製作人張健。
由於爸爸的關係,他剛畢業時,在爸爸製作的戲裡,某的一些角色,卻得到了觀眾的質疑。為了甩掉「拼爹」的標籤,他格外爭氣,出道後,沒有用過家裡一分錢。
有雄厚的家庭背景的張若昀,其實有個像慶帝一樣的爹。不到三歲時,父母離異,他跟著爺爺奶奶長大。而忙於事業的父親,頻繁更換女友,對他的關心甚少。不僅錯位了他的童年,缺席了他的婚禮,甚至還會借錢時,還讓他做擔保人。
張若昀和唐藝昕剛剛舉行完婚禮,張若昀父親欠債2.7億,財產也被凍結。原因是張父以自己和張若昀的名義擔保,向華策影視借了一筆錢拍攝《霍去病》,但是這筆款項卻逾期未還上,因此華策影視才申請凍結張父財產。
03.
沒有原生家庭的疼愛,張若昀卻沒有長歪,他更加努力,好好生活。也難怪有網友戲稱:他是一個可以讓粉絲,從骨子裡覺得不好好學習都沒資格追的人。
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俘獲了大家的心。
12月6日,張若昀曾發過一個微博,疑似資格diss他爹張健:
我從前總有一個幻想,什麼時候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世界,邀請你來:寒冬臘月的外面下著雪,咱們把著窗子涮著鍋,幾分辛苦幾分運氣,我們說說這生活......
然後你咂著杯酒,笑說那些老故事,當年也是如何如何......你人品如何如何......
可惜你不配
04.
張若昀不到三歲時,父母離異,他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慶餘年》裡的範閒一出生母親就被害,一出生被冠以「私生子」的名稱,不知道母親是誰,父親對他不聞不問,被寄養在儋州奶奶家裡。
雖然貴為少爺,但是從小就是被忽略掉的那個,奶奶對他漠視,連下人管家也欺負他。
請來個教書先生,卻差點毒死他。
好容易在驚險中長大,回到京城卻發現有惡毒的後媽和弟弟在等著他,五個爹看似個個「舔犢情深」,實際上他只是他們玩弄權利的一顆棋子而已。
如果不是範閒足智多謀平時行俠仗義,有人幫助,他早就死掉了。
而戲外張若昀爸爸張健不知道什麼目的,背著張若昀跟華策籤訂幾年幾部戲的合同,張若昀不同意,一部也沒拍過。因為這件事情,父子關係變得很差。
華策在他結婚時發過期判決書噁心他,可能和這個關係很大。
明明可以拼爹,卻被爹坑得很慘,範閒也好,張若昀也好,最後發現,還是靠自己最實在!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立足,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娶到自己喜歡的「雞腿姑娘「《慶餘年》裡的林婉兒,戲外和心上人唐藝昕喜結蓮理。
特別喜歡張若昀長文的最後句話,可能是他要說給自己的一句話吧:
少年啊,不要輸給風雨,更不要輸給歪門邪道啊!
05.
最後附上小範大人,不,是飾演範閒的張張若昀發的長文,因為實在寫得太好,不忍捨去,如果此時看文章的你,如果不忙,懇請花幾分鐘讀一讀:
休談風月,依諾沙星
今天是個好日子,早在幾周前,就想好了選在今天,和小範大人做一個短暫的告別。有了這個念頭之後,標題的這八個字就是首先闖入我腦海的八個字。
無情對,最無情。
2016年的冬天,是我初次接觸慶餘年的季節,彼時發生的許多,都是此生之前從未遭遇過的情節。如今回憶起這三年的旅程與內心經歷的一切,不禁唏噓,範閒的人生終將活成一段傳奇,而有幸作為飾演者的我自己,也值得用一些文字,去祭奠這三年的時光。
那個冬天發生了很多故事,其中包括一些今天已經廣為人知的:在與曹華益先生孫皓導演第二次碰面的酒桌上,我借著三分酒氣,留下了那句如今已經被流傳出去的「小範大人非我莫屬」。
我不是我已知第一個做這樣表態的演員,事實上,「非我莫屬」這個句式本身,就來自於我的一個演員好友,也是我的好前輩,好兄長。許多許多年以前,當時稚嫩的我聽到他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心裡就讚賞著一個演員能有如此自信的表達,或許也隱約的期許著,什麼時候我能遇到,能讓我說出這句話的那個角色呢?
所以孫皓導演後來回憶起那次會面的時候,會想起「他在聊戲的時候人是顫抖的,演員在聊角色時顫抖,代表他心動了。」孫皓導演沒想起來或沒有說的是,當時我顫抖著聊的是無情對,我當時還拿手機放著一首歌,是由郭婞女士作詞,陳粒女士作曲並演唱的《正趣果上果》。
總之,有那麼一段時間,說的都不是範安之如何如何,慶餘年如何如何,我飾演這個角色有什麼想法如何如何,而是「雞冠花未放,狗尾草先生」,是「樹已千尋難縱斧,果然一點不相干」,是驢唇不對馬嘴的對子。
無情對,又名羊角對,驢唇不對馬嘴,卻妙趣橫生,像極了小範大人與劇中人交流的樣子,最是工整又最是無情,最是孤獨。
人生在世三萬天,趣果有間孤獨無解。
孤獨,是我讀完慶餘年原著和劇版劇本之後,最先冒出來的念頭。可那種孤獨又很特別,不是傲然於世不食人間煙火的孤獨,而是老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說的「當眾孤獨」。
範閒,他是個演員吶,坐在石階上拖著腮等待接下來的劇情,在世間眾生中穿梭而過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朝堂醉吟唐詩三百首,世人皆道小範詩仙,有人誇他天界下凡,有人諷他用典不明,可沒人知道他的心理依據是什麼,他的心象是什麼,他為何而來?
他又為何而活?為何而愛又為何而惱?連他自己也不明白,所以他在尋找,在交流也在對抗,在苦悶也在快樂。有人說他父可敵國五父臨門,可他卻在世界的角落玩著沒人知道的梗,守護著沒人在乎的正義。「順豐快件,快劍順風。」「高達扎古,澹州會戰。」
「這世界覺得他無關緊要,我不喜歡。」
「我想為了這些人,跟這世上的道理鬥一鬥。」
範閒活成了我想活成的樣子,回想那幾年演過範閒,我會覺得自己要想辦法對得起自己,活出風採,不然我會羞愧。
我記得2016的那次會面後,我找孫皓導演聊過範閒的心理年齡,我在擰巴,一個實際年齡已經是個老人的角色,該如何像少年般去面對那個世界,孫皓導演跟我說,不要功課做得太細,你心裡已經有了。
一個老成的少年,或許就是作者和主創對這個世界最好的期許吧,既有歲月帶來的智慧,又有少年改變不公的直率與勇氣。
我愛小範大人,他就像你我一樣俗氣,愛這眾生,愛這世界煙火,即佩桃木降妖劍,又會一招不要臉,即練含笑半步癲,也會為你煮碗面。
但是他又不似你我,他有著拒絕安排的脾性,他有著對抗不公的勇氣,像極了你我渴望重新一次回到少年的樣子。少年或許會過去,但少年心氣永遠不會過去。
未來幾年裡,我將會與這個老成的少年繼續相伴相隨,運籌帷幄,除暴安良,用盡心力去守護好他身邊的那些好人,和那個讓他既來之則安之的世界。
少年啊,不要輸給風雨,更不要輸給歪門邪道啊!
本文話題:明明有個實力爹,最後卻拼不上還被爹坑,你同意這樣的觀點嗎?
我是木子默,寫明星也寫你我身邊的故事,你有故事也可以講給我聽。在這薄情的世界裡,等著深情的你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