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頭聞編輯:永雪
蔡英文的「論文門」事件在臺灣社會延燒許久,最終在蔡英文辦公室所公開展示的蔡英文畢業院校——倫敦政經學院回函之後結束,但整起事件給人以匪夷所思之感。
蔡英文「論文門」案發經過
其實蔡英文的「論文門」早在2016年就被曝光,當時有臺灣媒體發現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在其母校LSE網站顯示為「消失」(Missing),而因為臨近2020大選,加上「深綠獨派」的不滿,最終由媒體人彭文正和學者賀德芬從2019年6月中開始不斷炒熱這個話題,最終逼得蔡英文正式面對。
外界對於蔡英文論文案的看法
至於蔡英文為何不在第一時間就正式回應,還讓此話題延燒,目前認為有三種解釋,一種是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或許真有問題,但LSE的學位沒有問題,因此蔡英文才遲遲不肯正式回應。另一種則是比較「腹黑」地認為「黑英計劃」反而是民進黨的選戰策略,企圖藉此讓蔡英文的聲勢不斷累積,也可以在藍軍加入攻擊蔡英文後,反將藍營一軍。不過,也有可能蔡英文當初並沒有料想到「論文門」會不斷發酵,只認為這是深綠獨派對她的「抹黑」,因此不以為意,並沒有打算認真回應質疑者的想法。
媒體人彭文正和學者賀德芬藉由「論文門」是要批評蔡英文的誠信問題,主打的動機可能涉及到他們和蔡英文的個人恩怨。因此對他們來說,重點並非是LSE的學位是否屬實,而是更加鑽研博士論文的細節問題,希望藉由誠信問題來影響民進黨在2020的選情,藉此報復蔡英文。從他們的考證和推理來說,蔡英文的博士論文的確不乏有疑點,包括LSE圖書館遺失蔡英文的博士論文以及論文格式不一或塗改的問題等等。但由於蔡英文畢業時間為1984年,年代久遠,加上「無巧不成書」的情況,讓質疑者即便在臺灣地區領導人官邸已經召開記者會之後,仍然認為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有問題。
然而,蔡英文好像確實沒有認識到這樣一件事情的嚴重性,據島內媒體報導,蔡英文在「2020」大選依靠網軍等勢力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繼續指示現在臺灣地區執政的民進黨當局加強對於島內輿論的控制,媒體人彭文正近期警示島內臺灣民眾,蔡英文有可能為避免個人聲譽遭受損失,指使臺灣地區外事部門向「維基百科」方面施壓,藉口其中充斥著對於蔡英文本人的偏見要求其撤下論文門有關報導。
島內學者賀德芬近日在其個人臉書(Facebook)上表示,「維基百科」中對於蔡英文論文失真的描述是真實的,在「2020大選」後,在其討論頁面已有聲音要求維基百科刪除此類報導,理由從維護「行政當局」形象,到對個人偏見均有,懷疑蔡英文控制下的民進黨當局是這一事件的幕後黑手,並且呼籲臺灣民眾積極參與這一討論當中去,避免由於熱度下降和民進黨當局的壓力導致維基百科不得不刪除這一報導。
來源:中國臺灣網
(版權說明:本文由臺頭聞編輯,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