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最經典的十首歌,聽完人生像清晨

2021-02-06 物道



羅大佑都已經66歲了,《童年》卻仍舊沒過時。


每到夏天,我們都還能哼上一段,回到那個「聽著池塘邊的知了聲,坐在課室裡等待放學」的童年時光。


人,只有在童年時才會想快快長大。長大後才知道,原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這些,羅大佑都寫在歌裡了。


難怪有人說:「羅大佑的歌就像時間膠囊,裡面裝著人生所要經歷的一切。

▲ 羅大佑(後排中間)幼兒園遊藝會演出螞蟻搬餅乾。



羅大佑1954年出生,等他長至26歲時,結束醫學院的學習來到臺北。他一邊在醫院工作,一邊寫歌。


28歲時,他發行了首張專輯《之乎者也》,並揚言道:「這裡沒有不痛不癢的歌。」

▲ 《之乎者也》音樂專輯封面。


事實確實如此。


上世紀80年代,兩岸音樂的確不痛不癢。一邊是意識形態濃厚的民族音樂,一邊是風花雪月的靡靡之音。


羅大佑那沙啞的嗓子,仿佛鋒利的手術刀把血痂撕開,把音樂帶到具有現代感的品味裡。旋律,是搖滾的粗獷,歌詞,是文學的表達。


生活在燈紅酒綠的臺北,他與世界面對面交流。


有一次,羅大佑去修摩託,和維修工閒聊。對方說自己從鹿港過來,偷了家裡兩萬塊,想來臺北闖天下,賺到大錢再回去。誰知道,沒多久錢就被自己花天酒地用光了。這下子,又不敢回家,只好做起了修摩託的生意。


不知為何,這段故事在羅大佑心裡久久不能散去,不久他創作了《鹿港小鎮》:

臺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

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歸不到的家園鹿港的小鎮 ,

當年離家的年輕人


臺北不是那個修車年輕人的家,那群走在黑夜大雨的年輕人,看著遠處紅綠的霓虹在雨裡閃現,但不是為他而亮。他們離開故鄉,奔赴城市,卻發現在這裡找不到夢想。


《鹿港小鎮》,寫了漂泊城市的我們,那28歲時的無助。


同樣的,還有那首《未來的主人翁》:


羅大佑早早預知人在城市裡的異化。


在那裡,被當成未來主人翁的年輕人,異化為工業流水線的零件,慢慢地生鏽。


變成被科技汙染的電腦兒童,對著電腦發呆;被社會隔離的鑰匙兒童,對著牆壁沉默。(備註:鑰匙兒童指孤獨留守的人)


像極了同樣背井離鄉的當代年輕人,找不到夢想,被高昂的房價禁錮,蝸居在出租屋裡,沉迷於屏幕中的網際網路世界,能輕易找到別人,卻又異常孤單。


我們故鄉失落,人如飄蓬,沒有歸途,沒有來處,永遠在半路,飄來飄去。


高曉松說,這是羅大佑為我們提前了30年寫好的輓歌。

在這之後,羅大佑又連發了幾張專輯,但審查,媒體,政治等原因,讓他成為抗議歌手遭到抵制,他的憤怒讓他陷入了黑夜。


1984年的演唱會後,他宣布退出樂壇,飛去了美國。


那一年,羅大佑剛好30歲。



在紐約,羅大佑的憤怒漸漸平息,開始從關注個人的抗爭到他人的世界。


在大洋彼岸,他看到許多華人在異國的命運,思考起音樂的東方表達。同期,中英籤署聯合聲明,宣布1997年香港回歸。


羅大佑回到了香港,建立音樂工廠,這段時期他寫了許多經典影視歌曲,風頭一時無兩。


但在商業音樂的背後,他比28歲時多了一份關懷。


早在臺灣時,他就寫過一首《亞細亞的孤兒》: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

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汙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

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

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遊戲

每個人都想要你心愛的玩具

親愛的孩子你為何哭泣


臺灣四百年裡,遭受了多次西方國家侵略,讓它與祖國分離,人們漂泊無依。


羅大佑用一句「親愛的孩子你為何哭泣?」,挑斷了臺灣人最脆弱孤獨的那根神經。


《東方之珠》也是如此,在香港這片資本主義的東方土地上,當時並沒有一個人把香港人漂泊的情緒唱出來,更沒人去關注他們的身份認同問題。


香港這個城市比臺灣更娛樂化,但羅大佑卻寫了首溫情脈脈的歌。


鄉愁,是中國人基因裡的情緒,羅大佑替我們唱出這樣的鄉愁,更化身凡人,伴著海潮,守護這個小漁村。


中年羅大佑,已經走出那片黑夜,漫步在洋溢陽光的大路上。而大路盡頭,是更廣的國族和社會,是他人最深切的生活本身。


走過世紀交替,羅大佑遭遇父親去世、離婚、911恐怖襲擊、921臺北大地震。經過人生低潮和世界苦難,在時光的磨礪後,他多了些關懷,少年終成平和的中年。


正如他自己唱的:「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


光陰會讓一個人慢慢走向衰老,但如果心中有愛,就不會那麼容易變老。



當那張《家Ⅲ》發表時,許多人說羅大佑不憤怒了,老了。


連他自己都說:「這世界還需要我一個老人家憤怒嗎?」


但羅大佑真的老了嗎?不,他雖年過半百,可心裡像活在清晨。


今年5月份,他新編重唱了那首《伴侶》,這是羅大佑為03年非典作的曲子。


他說:我們要把這首歌,獻給所有的跟我們一起奮力渡過,這由立春到穀雨的2020春天的所有人。


不同的是,當年他唱的時候很沉重,17年後再唱,多了些柔和與輕快。


這樣的改變,也許是因為他女兒。


8年前,他的女兒來到這個世界,漂泊半生的羅大佑有了自己的家。從離開臺北,兜兜轉轉,最後還是帶著妻女回到這個地方,難捨這裡的白雲天。


或許明日太陽西下倦鳥已歸時

你將已經踏上舊時的歸途

人生難得再次尋覓相知的伴侶

生命終究難捨藍藍的白雲天。

----《戀曲1990》


女兒的誕生,讓他從憤怒到溫柔。他像所有人父一樣,早早就擔心尚且年幼的女兒日後的命運,關心起女兒這代人所面對的未來世界。


在他給女兒寫的那首《童話愛情》裡,有這麼一句歌詞:


哪天成長的你,和年邁的我,

將怎麼回到現在這良辰美景,

我們註定相依為命。


他已經開始想到,以後他年邁時跟女兒相依為命的時光。


早年,羅大佑常寫歌到半夜,很長時間裡都要靠安眠藥入睡,這樣的作息讓他早晨是從中午開始。


而女兒是上天派給爸爸的最好催眠神曲。有了女兒後,他不再熬夜,因為要早起陪女兒梳洗,吃早飯,送她上學。


當羅大佑牽著女兒的小手漫步在臺北的清晨,他發現,原來臺北的早晨井然秩序,他開始有一種感覺。


在花甲之年,生命有了新的早晨。


以前,羅大佑的歌曲憤怒且反叛;現在他擔心這樣的音樂不適合女兒聽。


以前,羅大佑會說:「我們這樣的浪子,四海為家。」現在,羅大佑會說:「我贊成大家在年紀差不多的時候生兒育女。」



只要遵循生命的軌跡,每個年紀都有不同的狀態,但最後人都會回歸到最簡單的模式裡去。


年少的輕狂憤怒,最終都會被愛所化解,讓人從游離到學會陪伴,從憤怒到學會溫柔,從自私到關心他人。


羅大佑如此,我們亦然。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物道生活館。

相關焦點

  • 羅大佑真的是「歌后」收割機,十首歌曲帶來了十個歌后
    羅大佑在整個華語樂壇就像神一樣的存在,他的創作就像一座高聳入雲的豐碑,後人難以超越。羅大佑的經典歌曲太多太多了,《戀曲1990》《光陰的故事》《你的樣子》《愛人同志》等等。並且羅大佑真的是「歌后」收割機,十首歌曲帶來了十個歌后,我們一起來看看哪十首。
  • 66歲的羅大佑:有女兒後,我的人生像清晨
    鮑勃·迪倫被形容為「三流歌手,二流吉他,一流作曲,頂級詩人」,這個形容用在羅大佑身上也很合適。唱功差?創作方面達到他這個水準的,還需要唱功嗎?2016年,「假如我是羅大佑」演唱會在全國巡迴,曲目全部都是羅大佑的經典金曲。
  • 羅大佑的十首歌和十位天后
    ,但她對羅大佑來說,是最特別的一位歌手,所以第一個名字必須是她。而這首作品,正是來自羅大佑的作曲,詞作者是香港詞人簡寧。作品收錄於1988年陳慧嫻的專輯《秋色》中,這是一張準備告別歌壇的專輯,也幾乎是一張純翻唱專輯,10首歌中除了這首《人生何處不相逢》,其餘9首皆來自外國歌手的作品。這首歌也成了陳慧嫻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 羅大佑最經典十首歌,第三名《童年》,第一名你一定想不到
    羅大佑在華語樂壇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可以說羅大佑開啟了華語流行樂的新的大門,自他開始,流行音樂發展了起來,也正是因此,羅大佑被稱為華語流行樂之父。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羅大佑最經典的幾首歌,第三名是《童年》,第一名你一定想不到。
  • 周杰倫十首悲情情歌,聽完哪首歌最能打動你的心?
    周杰倫十首悲情情歌,聽完哪首歌最能打動你的心?這十首歌,每一首都能讓人落淚!第一名:《擱淺》,分手的時候我們都會內疚,懺悔傷害過對方。可是那又能怎樣?還不是只能笑著說祝福,含著淚默默地離開。歌詞:我只能永遠讀著對白,讀著我給你的傷害。我原諒不了我,就請你當作我已不在。
  • 他一生填詞了4000多首歌,有填詞第一人之稱,但這十首最經典
    (本文有相應的視頻版本,喜歡觀看視頻的朋友,請進主頁查看:「與黃霑齊名的香港詞聖,從他創作的4000多首歌曲挑出最經典的十首」。喜歡看圖文的朋友請往下看。)  覓娛樂新知,看明星百態,品電影人生!大家好,這裡是影片回收站的「覓娛樂新知」欄目。
  • 十首經典民謠歌曲,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十首經典民謠歌曲,一起來欣賞...10、《生如夏花》是由樸樹作曲、作詞並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於樸樹2003年發行的專輯《生如夏花》中。樸樹用一種近乎苦行僧的迷狂,試圖漸抵印度大師泰戈爾「使之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的純然之境9、《虎口脫險》是由老狼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老狼2002年發行的專輯《晴朗》中。
  • 華語音樂教父---羅大佑
    後來我上小學了,錄音機裡放的還是羅大佑的歌,然後就是老崔、老狼......羅大佑的聲音從來沒有斷過。現在的歌是越來越多,好聽的不好聽的。音樂CD、MP3、電腦啊聽歌的工具也越來越先進,但是我家裡還是保存著那臺錄音機,旁邊盒子裡放著那些年老爸買的卡帶,回家的時候,自己的時候我還是會聽聽那臺老舊的錄音機。羅大佑的歌迷都是有情愫的吧!
  • 臺灣最具特色的小鎮,被稱作「小泉州」,因為羅大佑的歌被人熟知
    去臺灣的人自然要去臺北、高雄等大城市感受繁華,內地人大部分對臺灣不太了解,臺北、高雄雖然繁華,但一些小地方更令人回味,像香港的一些街道一樣,這些小鎮才能夠代表臺灣,今天想介紹的這個城市的各位一定不陌生,也一定知道,你可能沒去過,但一定聽過很多次那個名字,這就是鹿港。
  • 推薦歌單:譚詠麟最經典的十首歌
    那麼,譚詠麟經典歌曲有哪些呢?譚詠麟經典又好聽的歌又有哪些呢?編輯根據歌曲受歡迎程度以及獲獎信息、下載量比較高的角度為你整理了譚詠麟最經典的十首歌,喜歡譚詠麟的粉絲們快來看看吧!1、講不出再見-譚詠麟>>《講不出再見》或許是傳唱最廣的粵語歌之一了,作為譚詠麟1994年專輯《夢幻的笑容》中的招牌曲目,它幾乎已經成為了譚氏情歌的代表作。
  • 羅大佑的十大經典歌曲
    羅大佑(Tayu Lo),1954年7月20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是臺灣省苗慄縣的客家人,祖籍廣東梅州市區梅縣區。1972年參加學生樂隊擔任鍵盤手,1974年創作了第一首歌曲《歌》,1976年正式投入商業音樂創作。的歌,不是流行歌,是寫對社會的描述和認知。
  • 盤點華語樂壇最好聽的十首經典武俠歌曲!
    張一山版的《鹿鼎記》再次引發了大家對金庸劇的大討論,所以今天小編就盤點一下華語樂壇最經典的十首武俠歌曲。 十首武俠歌曲第十位,成龍的《醉拳》
  • 這十首歌普通人堅持不了3分鐘,能聽完的都是勇士
    近日,有人整理的《史上最難聽的10首歌》一時間刷爆網絡。結果網友聽完之後回復,堅持3分鐘?聽到第二首歌我就把手機摔了,要是聽完就該成烈士了……那麼,到底是哪些歌曲呢?咱們一起來看看。你是堅持完完整整聽完的還是快進聽完的?估計大部分小夥伴都是快進聽完的,畢竟咱們都不是普通人,堅持不了3分鐘,更不可能聽完。小編聽了兩首就馬上關掉了,什麼玩意啊這是,還不如去看看網友們的評論舒服。網友們的評論@宇宙超級無敵大帥比啊: 《金箍棒》我實名不服,龔老師的唱功無可挑剔,才情也很出眾,況且金箍棒真的不難聽,我實在不能接受把龔老師放在這群「歌手」中。
  • 羅大佑的歌 知識分子的樣子
    1983年 《未來的主人翁》《之乎者也》的成功為羅大佑帶來了無數的爭議和期許,使羅大佑在這段時間遭遇到了極大的壓力,而《未來的主人翁》這張專輯花了九個月才錄製完成,「這其實是最慘痛的一張唱片,碰到的挫折,失敗的感覺是最多的。」
  • 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十大代表作
    羅大佑年輕時候照片羅大佑(英文名:Tayu Lo),1954年7月20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是臺灣省苗慄縣的客家人,祖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中國臺灣男歌手、詞曲創作人、音樂人、作家關於羅大佑的成就無需贅述,創造經典數不勝數,他棄醫從樂,書寫著歷史的樂章。他跟父母說:「醫學界差我一個不差,但音樂界卻需要我。」 甚至都不知道應該如何評價他的偉大,因為那是我遙不可及的詩篇小編收集的部分羅大佑不同時期的作品,其中以下十首堪稱經典中的經典:1,童年。2,你的樣子。3,光陰的故事。4,戀曲1990.。
  • 人生何處不相逢,羅大佑音樂對人生的解讀,陳慧嫻聲線如此動人
    宋代詞人晏殊《金柅園》:一曲情歌滿樽酒,人生何處不相逢。經典粵語歌曲《人生何處不相逢》,用音樂解讀人生與際遇。隨浪隨風飄蕩,兜兜轉轉終會相逢。(Live)04:40來自言於司言這首歌發行於1988年10月,所屬陳慧嫻名為《秋色》的專輯中,由羅大佑譜曲,簡寧填詞。
  • 李宗盛最好聽的十首歌,李宗盛為什麼不火了?
    李宗盛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歌手,他的歌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李宗盛的經典歌曲非常多,那麼李宗盛最好聽的十首歌是什麼?下面來看看,李宗盛最經典好聽的歌曲介紹。李宗盛最好聽的十首歌1、《凡人歌》2、《寂寞難耐》3、《鬼迷心竅》4、《真心英雄》5、《當愛已成往事》6、《給自己的歌》7、《新寫的舊歌》8、《愛的代價》9、《山丘》10、《漂洋過海來看你》李宗盛好聽的經典歌曲非常多,比如他和林憶蓮合作的
  • 這首羅大佑最討厭的歌,為何歷經35年而不衰
    羅大佑年輕時在製作人李壽全的主導下,張大春,徐乃勝,李壽全,邱復生,詹宏志等著名詞曲作者通力合作,將歌詞改為我們現在聽到的明朗輕快,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版本,而後由陳志遠編曲完成。對於歌詞被改,羅大佑僅僅表示修改之後的這首歌過於煽情,而少了他所強調的「責任感」,也就沒再追究。
  • 盤點十首最經典的民謠歌曲
    下面讓我們來細數民謠歌曲之中十首最經典的作品。第十名:《同桌的你》民謠在中國最早被大眾接受就是來自校園民謠。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湧現了一大批校園民謠的創作者和歌手,以羅大佑和高曉松為代表。在眾多校園民謠之中,由高曉松創作,老狼演唱的《同桌的你》無疑是校園民謠之中傳唱最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 羅大佑:姚敏寫的歌在我心中無人可取代
    原標題:羅大佑:姚敏寫的歌在我心中無人可取代 延續經典,節目將全面升級 《流淌的歌聲》第一季以改革開放40年中湧現的優秀華語金曲為載體,讓觀眾感受到音符上的家國變化。據節目組介紹,第二季在延續首季精髓的基礎上,致力打造一檔致敬經典音樂、凝聚奮鬥精神、發揚廣東音樂的純粹深情的暖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