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吉陽區湧現出一批立脫貧之志、鼓奮進之氣、感扶貧之恩的脫貧先進典型人物。今日起,本報將推出《吉陽:決勝小康奮鬥你我》欄目,將一個又一個脫貧路上不掉隊,身處逆境不低頭的脫貧人物的故事展現出來,挖掘他們身上脫貧的亮點經驗,激勵更多的人奮勇前進,講好吉陽脫貧好故事,唱響吉陽脫貧好聲音。
「以購代捐」「以買代幫」,消費扶貧成為三亞新風尚。2020年4月17日下午,吉陽區舉行精準脫貧愛心幫幫幫志願服務活動,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羅蓬村33戶建檔立卡戶帶來的30多種「土特產」銷售一空,賣出79068.6元。消費扶貧「挖掘」出不少優質農產品,滿足市民消費的同時,也讓建檔立卡戶收穫滿滿。
吉陽區建檔立卡戶吉文就是其中一位。
會說一些英語的吉文不僅收穫頗豐,
還成了羅蓬村明星「帶貨員」。
01.用英語賣椰子的建檔立卡戶
「Verygood!」在此前三亞旅遊扶貧愛心農副產品集市上,吉文用他所學的英語向外國遊客推銷自家產的椰子,不到半天賣掉所帶的178個椰子。
活動當天,離活動開始還有一段時間,吉文和兒子早早就拖著幾麻袋椰子亮相集市。一邊忙著鋪墊子,擺放工具,一邊不忘吆喝起買賣:「早上採摘的新鮮椰子,綠椰8元一個,紅椰10元一個。」
吆喝聲馬上吸引了國內外遊客的目光,大家七嘴八舌地嚷著:「我要一個紅椰」「兩個綠椰削皮帶走」……吉文有條不紊地將一個個椰子砍好,手起刀落,一分鐘砍好一個椰子的利索操作更是引來大家圍觀,而香甜可口的椰子水讓大家讚不絕口。
第一波購買小高峰過後,吉文的椰子檔口又迎來不少外國遊客。面對這些圍過來的外國遊客,吉文捧起新鮮椰子,用英文招攬顧客「Verygood」,並用手勢比劃了一個「10」的數字。
砍椰子、收錢,成功向外國遊客賣掉兩個椰子後,吉文笑呵呵地說,這是他第一次賣椰子給外國人,希望外國遊客喝了他家的甜椰子後,更加喜歡三亞。
「這幾句英語都是從電視上學的,希望兒子好好學習,學好英文等知識,做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吉文說。
常年與椰子打交道的吉文很了解椰子,他通過眼看就能判斷椰子「肉滑不滑」「水甜不甜」,用手掂量一下就知道「水多不多」。
據悉,在黨和政府的精準幫扶下,2014年被列為建檔立卡戶的吉文當年決定將種椰子、賣椰子作為家庭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之一,那一年他靠著從村裡收購來的椰子批發給商戶就摘掉了窮帽,退出了貧困戶行列,並積攢下一定的客源,穩定了五六個長期收購椰子的客戶,有的時候一次供貨就是100個椰子,銷路和收入都有保障。
02.用雙手「拼」出幸福生活
除了賣椰子、芭蕉等熱帶經濟作物增加收入外,吉文把家裡7.01畝耕地,5.94畝林地及前庭後院都利用起來,農忙的時候就在地裡種植冬季瓜菜,農閒的時候就收購村裡的椰子批發給客戶或外出打零工賺錢補貼家用。
「目前種了500株檳榔,掛果的有210株;8株椰子樹也能不定期有果賣,入股的合作社今年還有分紅,收入還是不錯的。」吉文邊說邊攤開手中的「幸福帳本」,上面明確地列出下半年的增收致富計劃:種植5畝線椒、養100隻雞和50隻鵝,再種290株檳榔。
談起脫貧前後的變化,吉文說了這麼一句話:以前家裡窮的時候,孩子看著別人家吃雞鴨魚就流口水,現在想吃這些隨時都可以買。
在吉陽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董洪流的眼中,吉文最大的變化就是人變得自信、有精神了,「從他敢於與外國人交流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吉文已經掌握未來的幸福生活『密碼』。」
「如今的政策這麼好,再不努力致富就對不起黨和政府,對不起真心實意幫助我的各位幫扶幹部。」吉文說,這幾年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在精準扶貧政策幫扶下,家裡的房子變寬敞了,老婆上醫院看病的支出也報銷了,孩子讀書的花費有政府兜著,他只需要「擼起袖子加油幹」就能讓家裡富起來。「我要用勤勞的雙手讓我們一家五口過上更好的生活。」吉文說。
【來源:南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