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時候拼爹、拼乾爹走上人生巔峰,偏偏有一個人靠拼兒子、拼老婆一樣走向人生巔峰,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熾(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長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年號洪熙。
朱高熾生於洪武十一年1378年,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為燕王世子,朱高熾很胖,性格溫和,善良和他的父親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性格不一樣,他的父親比較喜歡他的弟弟漢王朱高煦,他的弟弟朱高煦和他的父親朱棣性格非常相似,靖難成功之後朱棣做了皇帝以後,很多次都想廢除了他的太子之位,但是朱高熾也有自己的過人之處,靖難之役朱棣前線作戰,朱高熾留守北平,打退了朝廷中央軍,在他一生留下光輝一頁,關鍵在於他有一個好老婆生了一個好兒子,無形中為他加分,鞏固太子之位。
洪武二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冊立張氏為燕王世子妃,據說是朱元璋親自挑選的孫媳婦,永樂二年(1404年),冊封為皇太子妃,張氏服侍成祖和徐皇后盡心周到,深得成祖和徐皇后的歡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張氏生下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據說當晚朱棣做了一個夢,夢見太祖皇帝朱元璋賞賜給他一個大圭,大圭在古代象徵著權力,王府下人通報世子妃誕下長孫,朱棣很是高興,見到剛出生的朱瞻基,朱棣再回想起剛才的夢境,更加堅定信心要發動靖難之役。
朱棣很寵愛這個皇孫,五徵蒙古都帶去身邊磨練,盡心教導!幾次朱棣都準備下定決心廢除朱高熾太子之位,一想起他寵愛的孫子朱瞻基,以及他喜愛的兒媳婦,加上徐皇后以及朝中大臣堅決反對廢除太子,按照太祖皇明祖訓嫡長子繼承制,終究沒有廢太子。
明仁宗一生雖然在位不到一年,但是他的評價非常高,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好皇帝,監國很多年,深知百姓苦難,所以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赦免永樂朝靖難罪臣,停止永樂朝大舉用兵,讓百姓休養生息,重用賢臣為仁宣之治打下堅實基礎!足矣配得上——————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