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辵,醜略切。乍行乍止也。從彳、從止。凡辵之屬皆從辵。讀若《春秋公羊傳》曰:辵階而走。
『辵』的古文字
從意為『道路、行走』的『行(xing-2)』或『行』的簡省『彳(chi-4)』,從意為『腳步』的『止』。以此會意表示:人在路上行走的意思。
『行』的古文字
『彳』的古文字
引申指:快步疾走,如戴侗《六書故》:辵,循道疾行也。延伸指:超越,不按臺階次序急走而下。又有:忽走忽停,步履躊躇的含義。
『辵』後來漸少單獨使用,其字義多體現在由其為部首所組漢字之中,其現代漢字寫作『辶』,即我們俗稱的『走之旁』。由其所組漢字多與其本義及引申義相關,如:
追(zhui-2):早期字形下為『止-腳步』,上為屁股的形象摹畫,以此會意表示:跟在前面跑的人的屁股後面追趕。後又添加意為『道路、行走』的『彳』。如《說文》:追,逐也。引申指:追隨、跟從。又指:追求、追究。
『追』的古文字
《說文》雖說:追,逐也。但在早期文字應用中,『追』與『逐』二字有嚴格區分:追人為『追』;追獸為『逐』。後來則混淆互用。
逐(zhu-2):早期字形像在『豕-野豬』後面有腳步的樣子,後從『辵-辶』,以此會意表示:狩獵時對獵物的追趕。延伸泛指:追趕、奔走。有:驅趕、放逐的衍生義。
『逐』的古文字
本文資料來源於劉軍老師
北京常天書院秉承著「心如清水,身寄常天」的基本理念,始終以赤子之心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兢兢業業地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藝術價值,並讓學員們發掘自己的藝術創造力。
常天書院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獨特方式,系統教學,課程形式靈活多變,主攻書畫培訓課程、文化薈客廳與武醫身心療法三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