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挺在前面」,深圳寶安探索行政複議矛盾多元化解機制

2020-12-23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瑋瑋 通訊員 司新宣 黃振凱 文/圖

2020年,深圳市寶安區司法局(區政府行政複議辦公室)通過四個「挺在前面」,積極探索行政複議矛盾多元化解工作。2020年1月至今,寶安區司法局共受理行政複議案件106宗,辦結90宗,其中經開展矛盾多元化解工作後申請人自願撤回行政複議申請的案件40宗,佔受理複議案件的37.74%,行政矛盾多元化解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工作機制挺在前面,創新行政複議方式

寶安區探索建立了複議行政矛盾多元化解(和解、調解、諒解)工作機制,對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案件,採取和解、調解、諒解的結案方式;對事實不清、爭議較大的案件,認真核實事實,充分聽取有關各方的意見,力戒偏聽偏信;對案情事實或適用法律依據爭議較大、社會關注程度高、案情複雜的案件,通過深入調研,採取公開聽證審理等方式,增強透明度和公信力。

領導指揮挺在前面,提高幹部責任意識

在化解工作中,寶安區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挺在前面,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在矛盾糾紛的分流、化解工作中發揮了牽頭把總、橋梁紐帶作用。

例如,在某公司不服寶安區土地規劃監察局《限期拆除通知書》的案件中,前期行政執法人員、街道工作人員和複議案件辦理人員均開展矛盾化解工作都沒有取得理想結果。在此情況下,寶安區司法局主要負責人靠前指揮,開展和解、諒解工作,最終,申請人表示理解被申請人的行政執法行為,自願撤回行政複議申請。

分析研判挺在前面,合法合理解決問題

寶安區司法局通過案件研討會的形式深入研判行政矛盾化解可能性。例如,在某公司不服區應急管理局於2020年6月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複議案件中,因該案件發生在疫情期間,為落實創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大政方針,寶安區司法局多次組織相關會議深入研判,依法依規予以處置。

寶安區還通過組織申請人、被申請人召開案件協調會的形式著力化解行政矛盾。例如,在寶安區政府行政複議辦公室組織召開的關於李某等人與寶安區人力資源局新引進人才補貼糾紛行政複議矛盾化解工作會議中,寶安區司法局工作人員通過仔細核查、法理結合,認真調解,最終使申請人與被申請人達成和解,申請人自願撤回行政複議申請。

監督引導挺在前面,行政爭議訴前化解

寶安區司法局以區政府行政複議辦公室名義多次下發《關於組織開展行政矛盾化解工作的通知》,督促相關部門、街道在具體案件中加強行政矛盾化解工作,力爭有效化解矛盾糾紛。例如,在某公司不服區土地規劃監察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黃某不服區土地規劃監察局強制拆除行為等複議案件中,區政府行政複議辦公室結合案件實際情況,及時要求被申請人與相應街道開展矛盾化解工作,儘快平息了紛爭。

寶安區司法局方面表示,今後將繼續探索創新行政複議矛盾多元化解工作,通過把法制宣傳教育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有機結合起來,充分運用和解、調解、諒解等多種手段化解矛盾,進一步發揮行政複議在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作用,營造行政機關與民眾之間的理性和諧關係。

審讀:孫世建

相關焦點

  • 糾紛解決在源頭 矛盾化解在「訴」外——《河北省多元化解糾紛條例...
    程序銜接不暢等問題待解,亟需地方立法規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完善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複議、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 實質化解行政爭議 合力促進社會和諧
    敘州區公安分局對張某作出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處罰決定。  「相逢一笑泯恩仇」,張某向宜賓市公安局申請複議,市公安局作出維持敘州區公安分局的複議決定。張某不服,遂向敘州區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在行政爭議協調化解中心,經過法官耐心細緻地調解勸說,該案於2020年4月23日成功調處,矛盾雙方終於握手言和。
  • 安徽六安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這是舒城縣利用各級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的有利契機,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綜合性一站式服務平臺,整合利用各政法單位和相關部門的職能、資源,藉助信息化指揮系統,把好矛盾糾紛源頭關、監測關、管控關,對重大疑難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集中力量,聯合化解。
  • 鳳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236」機制——調解成功率達98%以上
    近年來,鳳縣以「搭建兩個平臺,突出三調聯動,落實六大保障」為抓手,積極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236」機制,將大量問題第一時間化解在基層。據了解,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排查矛盾糾紛2980件,調解成功2920件,成功率達到98%以上。
  • 成都工會人社司法聯手建立多元化解聯動處置機制 勞動糾紛將「一站...
    四川在線記者 郝勇9月7日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成都市勞動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推進會上獲悉,成都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領導小組、成都市法院、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市總工會共同建立成都市勞動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聯動處置機制,勞動糾紛將「一站式」解決。
  • 竹山縣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和訴源治理工作
    竹山縣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和訴源治理工作 2021-01-12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北省多元化解糾紛條例(全文)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化解糾紛工作適用本條例。本條例所稱多元化解糾紛,是指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複議、訴訟等多種途徑,形成合理銜接、相互協調的化解糾紛體系,依法為當事人提供多樣、便捷、高效的化解糾紛服務。
  • 讓胡路區人大對「1243」矛盾多元化解機制開展專題調研
    讓胡路區人大對「1243」矛盾多元化解機制開展專題調研 2020-05-30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推動集約化非訴訟糾紛化解展現新面貌
    去年以來,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先行先試,全面謀劃,進一步優化整合非訴訟糾紛化解資源,積極打造「多元導入、一體受理、分類化解、聯動處置、跟蹤監測」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模式
  • 山東煙臺念好「六字訣」譜寫陽光惠民複議機制新篇章
    建立了多元化解矛盾糾紛解決機制,行政複議和信訪互動機制,行政複議與行政訴訟、行政調解、人民調解、信訪工作協調機制,形成合力共同解決行政爭議。在複議中充分運用調解手段,將調解融入複議的全過程,不論是召開聽證會還是現場調查,始終堅持「化解糾紛,能調盡調」。煙臺市因複議引發的行政爭議到法院訴訟的明顯減少,據統計,近三年來,因複議引發的訴訟案件下降幅度達50%。
  • 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研究
    因此,單一的訴訟途徑已不能滿足社會公眾解決糾紛的需求,加快完善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但長期以來,我國法律和相關文件均規定調解自願原則,即只有經各方當事人同意才能啟動調解程序,審判實踐中也一直嚴格遵循該原則,這嚴重製約了非訴訟糾紛解決機製作用的發揮。
  • 寶安法院:從歷史中走來的改革先行者
    從文天祥「三過零仃洋」的不朽詩篇到客家、廣府多元並存的民俗風情,從古代歷史上的寶安縣到改革開放中的深圳市,寶安不僅承載著深圳的歷史淵源與文化積澱,也一路試水領跑,以「敢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走在深圳改革的前沿。如今,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雙區」建設如火如荼,肩負著先行先試歷史使命的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更高的工作要求。
  • 長寧區人民法院課題組:探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推動基層社區矛盾...
    (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發展欠缺平衡性1.司法調解任務繁重2015年12月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意見》中提到:法院要發揮司法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中的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建立健全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加強與行政機關、仲裁機構、人民調解組織、商事調解組織
  • 深化府院聯動 推進依法行政 蘇州召開全市行政複議行政應訴與行政...
    江海指出近年來,全市行政機關認真履行行政複議行政應訴職能,複議監督工作不斷強化,複議應訴機制不斷優化,府院良性互動不斷深化,形成了行政複議行政應訴與行政審判工作互相支持、共同促進的良好工作局面。近三年,全市複議機關共收到複議申請4784件、受理4141件,其中30%的行政爭議在行政機關內部實質性化解,位居全省前列,一件案例獲評「推進中國法治進程十大行政複議典型案例」,全市依法行政水平穩步提升,為服務保障蘇州高質量發展走在最前列營造了良好法治環境。
  • 基層動態 | 臨西縣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在縣法院掛牌成立
    基層動態 | 臨西縣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在縣法院掛牌成立 2020-03-24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乳源:多元解紛機制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為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乳源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聯合縣司法局、縣總工會等相關部門建立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建立了包括道路交通事故、物業服務、家事、勞動爭議等多個類別的行業調解機制,以及特邀人民調解員調解機制,取得累累碩果。
  • 南充順慶: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由「盆景」點綴到「楓景」滿園
    近年來,南充市順慶區緊緊扭住矛盾糾紛「牛鼻子」,努力探索多元化解新方法、新途徑,夯實預防基礎,精準化解矛盾,創新楓橋經驗,多元化解工作「盆景」紛呈,亮點突出,「楓景」豐碩,百花滿園。 夯基礎、抓預防,築防線、固前沿 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不斷加強制度建設、陣地建設和糾紛排查,全面加強源頭預防。
  • 7個月調解成功6960件打造社會矛盾解決「終點站」
    今年以來,宿遷市以打造市域社會矛盾解決「終點站」為目標,將非訴糾紛化解工作納入法治宿遷建設和社會治理創新考核,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著力打好矛盾糾紛化解「總體戰」和「阻擊戰」。宿遷市司法局副局長丁志康介紹,同時充分發揮律師在預防和化解矛盾中的專業優勢,會同政法委、法院制定出臺《關於開展律師訴前調解工作的實施意見》,為律師調解提供機制和經費保障,成立律師調解工作室43個,發展律師調解員272人。
  • 河南省首家「府院聯動」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試點單位在鄭州中原區...
    鄭州市中原區成為省高院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改革舉措首家試點單位。中原區區委書記喬聳指出,在省市法院的指導下,中原區在基礎設施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業務能力提升、以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為代表的機制體制創新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中原區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把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這項試點工作做好、做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