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文學」躥紅,其實是社交平臺梗文化的體現

2020-12-23 三易在線

如今網絡已經成為了人們獲取信息、學習知識,以及交友的重要途徑,而隨著這一方式的不斷進化,也催生了各類網絡亞文化的誕生。其中依靠各社交平臺上所產生的「梗文化」,也已經進入到了網民的日常交流中,而通過類似彈幕、留言,以及論壇回帖等形式所進行的交流,讓接梗、普及梗,再到玩梗,已然成為了其在社交平臺上「傳承」的一種形式。

而經由某一圈子的某件事,在特殊的氛圍下被引爆,並引發「圈內人」會意並成功完成價值輸出,並伴隨著無數其他網友的跟風,也就造成了一個個新梗的出現。特別是在當下社交平臺十分發達的情況下,諸如微博熱搜榜單的出現,也讓玩梗成為了許多「衝浪人」的樂趣所在。

繼此前「名媛」、「打工人」、「尾款人」之後,「凡爾賽文學」也在近期成為了網際網路上又一新梗,並為網友提供了新的歡樂源泉。據相關信息顯示,作家蒙淇淇通過其微博帳號@蒙淇淇77 所發布的日常生活博文,被有心網友集中展示並予解讀和分析,「成功」將其理解為「凡爾賽文學」。

在網友樂此不疲傳播「凡爾賽文學」的討論下,話題#凡爾賽文學#以及#蒙淇淇77#更是登上微博熱搜榜。截至11月13日,微博話題#凡爾賽文學#的閱讀量突破6.1億,相關討論更是達到11.3萬;而#蒙淇淇77#的閱讀量則為3.1億,相關討論達4.1萬。這也讓玩「凡爾賽文學」的梗,已然成為了許多「衝浪人」的樂趣之一。

「凡爾賽文學」的起源

說起「凡爾賽文學」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歷史上晉惠帝「金句」的出處。在《晉書·惠帝紀》中的相關內容顯示,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在晉朝的奢靡之風下,晉惠帝身處廟堂之高,對百姓疾苦毫不知情,也讓這一場景成為了「凡爾賽文學」距今時間最久的「動態」。

而「何不食肉糜」的另一版本也將「凡爾賽文學」發揚光大,在法國作家盧梭的作品《懺悔錄》中,就描述了法國歷史上瑪麗皇后面對無麵包可吃的農民所說的金句:「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讓他們吃蛋糕好了)」。這使得身處奢靡風氣下的浮誇言論,代表了「凡爾賽文學」的核心。

事實上,「凡爾賽文學」一詞起源於漫畫作品《凡爾賽玫瑰》。這是日本漫畫家池田理代子於1972年開始在《瑪格麗特》周刊上連載,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浪漫歷史劇。在作者的描繪的故事中,法國王后、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愛德華在凡爾賽宮奢靡的貴族生活,與當時深陷貧苦的法國民眾間形成鮮明對比。在作品名中的「凡爾賽」,所代表的正是路易王室的奢靡生活,而「玫瑰」則是代指其中的女性角色(瑪麗皇后為白玫瑰)。但硬要將凡爾賽與凡爾賽宮扯上點關係的話,兩者之間則不亞於雷鋒和雷鋒塔一般。

回到現金,《小時代》系列電影中的演員的臺詞內容,則成為了許多觀眾的奢侈品啟蒙教材。甚至有傳聞稱,劇組為演員準備了將近3000套時尚華服,幾乎每一個場景都會變換呈現出不同的造型。而從西晉格調到法國風情,再到《小時代》的奢侈品啟蒙說,伴隨著在「蒙淇淇77」的「自嗨」博文曝光,也使得「凡爾賽」文學成為了網際網路梗文化中又一潮流。

「凡爾賽文學」為何再次躥紅

作為網際網路梗文化中的一類,類似以炫富為核心的創作形式,已然成為了網友的談資。事實上,對於有記憶的網際網路來說,「凡爾賽文學」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今年5月22日,豆瓣上就已經創建了「凡爾賽學研習小組」,其中就將「凡學」描述為一種表演「高級人生」的精神,並將組長小奶球老師尊為創始人。而在目前,該豆瓣小組中已有超過4萬名成員。

伴隨著「凡學」的躥紅,不少網民開始從各類影視作品中搜尋這類文案的影子。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小時代》系列電影,更有包括《武林外傳》、《蠟筆小新》,以及《我喜歡你》等劇集中都出現了「凡學」的身影。據網友的總結顯示,具備「先抑後揚/明貶暗褒」、「自問自答」、「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這類「凡爾賽三要素」的內容,都可以算是「凡學」。

而此前《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就以「煩而曬」(凡爾賽)的短視頻內容迅速走紅網絡。而在網際網路行業,例如不知妻美劉強東、普通家庭馬化騰、悔創阿里傑克馬、一無所有王健林等等公眾人物,也被大家所津津樂道。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裝杯」是一種印象管理的行為,同時也是一種維護自尊的手段,通過表演來向別人表現出自己所缺少,或是不具備的氣質。而在人人可「裝杯」、有人愛「裝杯」的時代,「凡學」所代表的明面自我貶低、暗地完成「裝杯」的行為,也讓虛榮心爆棚的人能夠短暫得到滿足,特別是在社交平臺的躥紅以及跟風炒作,也使其火了起來。

從「名媛」拼單,到「凡爾賽文學」

甚至在如今,「凡學」還衍生出了一定的等級機制。根據知乎網友「白富美妖姐」的總結顯示,「凡學」從低到高依次有「凡士林」、「凡客誠品」、「歌帝梵」、「紀梵希」、「梵克雅寶」。其中,「凡士林」是帶LOGO、露品牌的廉價凡,而精緻又不失優雅,可愛又不乏高貴,則被視為高級凡「梵克雅寶」。同時更隨著類似「凡爾賽文學」水平考試的小程序出現,以及微博上湧現出交「凡學」作業的現象,也讓這個梗受到了更多網友的關注。

但不難發現,「凡爾賽文學」中的「裝杯」,與「名媛」拼單的人設打造,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虛榮心的作祟下,高配版拼多多甚至成為了部分網民追求奢侈品體驗的捷徑,也更是讓「愛拼才會贏」的調侃幾乎成為了「名媛」的標杆。而「凡學」的出現,則使得「名媛」拼單一下子成為了廉價凡,除了門檻進不高之外,「飆戲」的成分更是讓網友看得頗具趣味性。

其實對於廣大網友來說,從「名媛」拼單到「凡爾賽文學」,其實只不過是玩梗中的驚鴻一瞥。在新鮮事物不斷湧現的今天,實時更新的熱搜榜也同樣在不斷推陳出新,但熱度過後,老梗也將會成為一種記憶。面對「凡學」所帶來的「炫耀」價值觀輸出,如何能夠保持內心不動搖,或許才是玩梗後所需要思考的問題所在。

「凡爾賽文學」爆紅背後

事實上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對於「奢靡」的追求也衍生出了各種不同的形式。此前,號稱高配版拼多多的「名媛」,到「凡學」的躥紅,其形式其實是從拼單體驗延伸到了圖文「自嗨」。在這真假難辨、是非難明的網絡世界裡,用本就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來粉飾人設,就未免太過虛偽,而現階段玩「凡學」梗的過程,無疑是「認真你就輸了」。

作為網絡上的新梗,「凡爾賽文學」爆紅的背後,無疑正是社交平臺玩梗潮流的體現。但作為社交平臺的一把雙刃劍,梗文化一方面在內容創作中提供了更多的創意,但一方面梗文化所自帶的濾鏡愈發嚴重,也讓練就一雙慧眼成為了用戶上網衝浪的必要前提。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刷屏朋友圈的「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
    「凡爾賽文學」,顧名思義,帶有「凡爾賽」氣質的文學形式,在社交平臺用看似平和的文字,不經意間流露出自己的優越感,簡稱「得了便宜還賣乖」。按照豆瓣「凡爾賽學研習小組」總結的定義,凡爾賽指非常做作或刻意的炫耀,這種文體通常出現在微信朋友圈或微博平臺上。
  •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要反著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凡爾賽文學什麼梗?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要反著來!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估計剛開始聽到這個大家都是一臉懵逼的狀態,但是重點是他今天火了,還上了熱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真正意義上的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
  • 「凡爾賽文學」火了!這是什麼梗?調侃還是炫耀
    「凡爾賽文學」:調侃還是炫耀  【熱點觀察】   最近,「凡爾賽文學」在網上火了,「凡爾賽文學」作品不斷湧現,還上了熱搜,微博、抖音、知乎、百度等平臺上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都有很高熱度。此前局限於圈層的「凡學」破圈而出,「凡爾賽研習小組」受到關注,「凡爾賽文學」概念演化過程得到梳理,一些名人的「凡爾賽」言論也被挖掘出來。一時間,形成了一種值得思考的網絡文化現象。  1.「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  有人指出,「凡爾賽文學」概念受到了講述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的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的啟發。
  • 凡爾賽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用語凡爾賽文學梗出處
    近日在朋友圈興起了一波凡爾賽文學體,很多人紛紛模仿這種寫作手法,文案先抑後揚,自問自答,那麼,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出處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凡爾賽原指法國貴族宮殿,現指一種精神,感覺自己是個優雅貴族,現常用來指那些朋友圈貴族,被微博博主@小奶球 帶火。
  •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
    最近在網絡十分流行一個詞彙「凡爾賽文學」,這個詞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最近又開始變火了起來呢,這裡我們來給大家解釋下凡爾賽文學這個梗的具體含義和變火的原因。
  •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凡爾賽文學怎麼火的?
    凡爾賽文學為什麼叫凡爾賽近日在朋友圈興起了一波凡爾賽文學體,很多人紛紛模仿這種寫作手法,文案先抑後揚,自問自答,那麼,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出處是什麼?下面八寶網小編就來說說。凡爾賽原指法國貴族宮殿,現指一種精神,感覺自己是個優雅貴族,現常用來指那些朋友圈貴族,被微博博主@小奶球帶火。
  • 「凡爾賽文學」:調侃還是炫耀
    資料圖片【熱點觀察】 最近,「凡爾賽文學」在網上火了,「凡爾賽文學」作品不斷湧現,還上了熱搜,微博、抖音、知乎、百度等平臺上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都有很高熱度。如果我們腦補一下「小兒輩大破賊」這句話的場景效果,可以品味到其正體現了「凡爾賽文學」之修辭精髓。時下的文化熱點大多離不開網絡傳播環境。「凡爾賽文學」成為文化現象也與網際網路的傳播特性分不開。當下,網際網路成為信息傳播的主渠道,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崛起,讓人們時刻沉浸在網絡語境之下。網絡不僅傳播熱點,而且製造熱點。
  • 火遍全網的「凡爾賽文學」是個什麼梗?
    「凡爾賽文學」的梗火了,先後登上微博、知乎熱搜,成了全國網友的歡樂源泉。「凡爾賽文學」近日的火爆,來源於一位情感作家「蒙淇淇77」的微博,來感受一下:在社交媒體時代,「凡爾賽文學」已然成為全新的、更為隱晦的塑造自我「高級感」人設的方式。如何從傳播學角度解讀和看待朋友圈的「凡爾賽文學」,不被「凡學家」們看似光鮮亮麗的生活擾亂心態呢?作為傳播學四大奠基人之一的霍夫蘭早已經為凡爾賽文學鋪墊了一條傳播技巧之路。
  • 光明日報刊文:「凡爾賽文學」,調侃還是炫耀
    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是奢華貴氣的代名詞,「凡爾賽文學」概念的形成一定程度上與之相關。圖為凡爾賽宮內景。資料圖片網友總結的「凡爾賽三要素」。資料圖片最近,「凡爾賽文學」在網上火了,「凡爾賽文學」作品不斷湧現,還上了熱搜,微博、抖音、知乎、百度等平臺上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都有很高熱度。
  • 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意思 凡爾賽文學的定義?
    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意思 凡爾賽文學的定義?時間:2020-11-27 22: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意思 凡爾賽文學的定義? 1、凡爾賽文學,顧名思義,帶有凡爾賽氣質的文學形式。
  • 你知道最近火爆全網的「凡爾賽文學」究竟是什麼梗嗎?看到最後你就...
    你知道最近火爆全網的「凡爾賽文學」究竟是什麼梗嗎?看到最後你就明白了! 該梗泛指在社交平臺上 使用委婉但一眼就能看出 你在裝逼炫富的一種「文學形式」
  • 衝上熱搜的「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梗?怎麼就火了?
    到底是個什麼梗呢?其實這就是一種表達方式,在不經意間透露(根本不存在)的優越生活,一句話說就是「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  為什麼凡爾賽文學能火遍全網?  1、 符合網民玩梗的特質  當下的網民主要以90後、00後為主,個性化、娛樂化、多元化的內容更對他們的胃口。
  • 凡爾賽是什麼梗 網絡詞彙凡爾賽是什麼意思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凡爾賽最新資訊 > 正文 凡爾賽是什麼梗 網絡詞彙凡爾賽是什麼意思
  •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拐彎抹角反著來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拐彎抹角反著來 每天的都不同的快樂,今天的快樂是凡爾賽文學給的,在看百思特小編這篇文章之前可能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意思,最近這個梗之所以這麼火也是因為微博上一名叫做蒙淇淇77的用戶帶火   原標題:凡爾賽學是什麼意思?
  • 「凡爾賽文學」是啥梗?你朋友圈有多少「凡學家」?
    ━━━━━遭遇群嘲的「凡爾賽文學」與人間真實背道而行通過「網絡扒墳」,我們可以發現「凡爾賽文學」其實由來已久。早在今年5月份,微博幽默視頻博主@小奶球在自己微博上發布了《凡爾賽公開課》,自稱創始人,講的就是怎樣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通過反向的表述,不經意透露出自己的優越生活的行為。
  • 突然刷屏的「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梗?
    一打開就看到一個莫名其妙的熱搜#凡爾賽文學#,竟然有4億閱讀。有網友言簡意賅地總結出凡爾賽三要素,只要句子包含這三要素,就符合凡爾賽文學的標準。這個全網都在瞎玩的梗其實最早源於今年三月份,現在再次爆火只不過是新一輪《文 藝 復 興》。一開始是微博博主@小奶球看到畫風極其浮誇的《凡爾賽玫瑰》漫畫。漫畫主要是寫法蘭西王國國王路易十六妻子的生活,整部漫畫都充斥著上流貴族的氣息。
  • 火爆全網的「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
    凡爾賽,原本是法國巴黎近郊的一個衛星城,怎麼就成為了一門「新學科」的代名詞?「凡爾賽學」是如何悄然興起又星火燎原的?學習「凡爾賽學」和吐槽「凡爾賽學」的都是怎樣一群人? 最近,一個名為「凡爾賽文學」的梗火了,先後登上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熱搜,成了全國網友的「快樂源泉」。
  • 笑噴了,玩壞了… 「凡爾賽文學」瘋狂刷屏!專家:小心有坑
    「凡爾賽文學」這個梗是哪裡來的?「凡爾賽文學」,顧名思義,帶有「凡爾賽」氣質的文學形式,在社交平臺用看似平和的文字,不經意間流露出自己的優越感,簡稱「得了便宜還賣乖」。按照豆瓣「凡爾賽學研習小組」總結的定義,凡爾賽指非常做作或刻意的炫耀,這種文體通常出現在微信朋友圈或微博平臺上。在最近的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中,主持人何炅曾科普表示,「就是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其創作技巧被網友總結為:先抑後揚,明貶暗褒。看起來像是在埋怨,其實是在炫耀。
  • 火遍全網的凡爾賽文學到底什麼梗?
    題圖:《凡爾賽玫瑰》最近網上流行起了一種新的「文學」 —— 「凡爾賽文學」。該詞出自漫畫《凡爾賽玫瑰》,內容主要是法蘭西王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的上流貴族生活。但是如果你以為這是什麼復古貴族風,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 「凡爾賽文學」怎麼就突然火起來了?這個梗從何而來?
    原創 加因 中國反邪教最近,一種聽上去頗為洋氣的「文學」正在網上瘋狂傳播——「凡爾賽文學」。「凡爾賽文學」因一位情感作家在微博上被炒熱。▲微博截圖很多網友認為,這種語氣看似「樸實無華」,但總給人一種拐彎抹角炫耀的文風,於是很快被總結為「凡爾賽文學」,並在社交網絡上引發一波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