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隨著倒計時按鈕被按下,東方明珠塔和上海中心兩大地標性建築同步亮燈——2021年世界賽艇錦標賽倒計時一周年啟動儀式近日在上海外灘舉行。
2021世界賽艇錦標賽將於2021年10月17日至24日在位於青浦澱山湖的上海水上運動中心舉行,這是我國首次舉辦這一最高水平的賽艇頂級賽事。
中國賽艇:繼往開來
賽艇原是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社會的一種運輸工具,而作為一項體育項目則始發於19世紀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英國。17世紀泰晤士河的船工們經常舉行划船比賽。1715年為慶祝英王加冕,首次舉行賽艇比賽。1775年英國制定賽艇競賽規則,同年成立了賽艇俱樂部。
說起中國賽艇,上海可以算是中國「賽艇之都」了,與賽艇運動的緣分由來已久。1860年,就已有一些英國人在上海建立了「划船總會」。自那時起,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出現了賽艇的身影,在中國播下了賽艇運動的種子。
直到1956年11月5日-15日,中國才舉行了第一次全國比賽,比賽的地點是杭州,一共只有兩個比賽項目。1959年,賽艇列入了第一屆全國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從那時開始,中國賽艇運動經歷了艱難的發展過程,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賽艇才開始在中國乃至世界競技體育的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
1982年第九屆亞運會在印度新德裡舉行,賽艇第一次成為亞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中國從當時的亞洲賽艇霸主日本隊手中,奪得賽艇的4塊金牌,幫助中國隊超過日本隊,歷史性地獲得了亞運會金牌總數第一。中國代表團的金牌數(61枚)剛好比日本(57枚)多4枚。
從那之後,中國賽艇駛入了快車道。1988年中國賽艇隊首次在奧運會上獲得獎牌,包括1塊銀牌、1塊銅牌,另有1個第五名。看似普普通通的數據,實則卻意義非凡,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亞洲國家之前打破過歐美選手在賽艇項目上的壟斷。同年在義大利舉行的世錦賽上,中國女子輕量級四人艇比賽獲得金牌,創造了中國賽艇運動員奪得世界冠軍的歷史。
2006年中國男子輕量級賽艇運動員田軍、張林、吳崇魁、黃鐘鳴在英國伊頓舉行的世錦賽上,拿到男子四人單槳比賽冠軍,這是我國男子賽艇首個世界冠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唐賓、金紫薇、奚愛華、張楊楊四名中國女子賽艇運動員勇奪女子四人雙槳項目冠軍,實現了中國賽艇在奧運會賽場上金牌「零的突破」。
2019賽艇世界盃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站,中國賽艇男子公開級選手張亮、劉志宇奪得男子雙人雙槳比賽冠軍,也是中國賽艇歷史上第一次在男子公開級的世界比賽中奪冠。
2020年6月在山東日照舉辦的陸上賽艇極限挑戰賽上,中國賽艇領軍人物張亮挑戰有滑軌陸上賽艇30至39歲年齡組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以2小時19分20秒8大幅度刷新世界紀錄。同時,這一成績超過了目前所有陸上賽艇男子馬拉松的世界紀錄,創造了中國賽艇又一歷史。
高校賽艇:百舸爭流
作為奧運會最早的一批正式比賽項目(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就是正式比賽項目,後因天氣惡劣比賽取消),賽艇自誕生之初,便與高校結下了不解之緣。著名的牛津劍橋八人艇對抗賽1829年第一次舉行,在此後的一百多年中,除了受到世界大戰的影響之外,兩所學校從未間斷過水上的較量。在過去的165次比賽中,除了一場平局外,劍橋以84場的勝利領先於牛津的80場,保持著一定的優勢。美國的哈佛和耶魯也效仿牛津劍橋進行賽艇對抗賽,同樣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了。它們成為了高校賽艇永恆的經典。
在中國,最早將賽艇帶入大學、帶入人們視野中的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1999年,清華和北大的學子們在昆玉湖完成了兩所名校之間的首次賽艇對抗。兩校著力於打造「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校賽艇對抗賽。清北賽艇對抗賽起步的姿態和進步的速度,令國人看到了賽艇的崛起。兩所大學無論是在人員的選拔上、日常的訓練中以及規則的制定中,都是嚴肅認真的。只是可惜在清北賽艇對抗賽這個定位成「百年賽事」的比賽在自己第十一個生日來臨之前「不幸夭折」。但中國的高校賽艇並未止步於此。
在上海,也有著一支足以令中國高校,乃至世界高校尊敬的強隊——上海交通大學賽艇隊。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水上運動中心在2001年共建交通大學賽艇隊,它是國內重點發展的新興高水平運動隊。它在運動員的學習安排、訓練條件、經費及教練員等方面與上海水上中心形成資源共享,人才共享的模式,積極貫徹「體教結合」精神 。
2005年,上海交大賽艇項目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為首批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之一。近年來賽艇隊在楊一明教練的帶領下在國內外比賽中戰績不凡,為學校及國家獲得了眾多榮譽。具體有:2008年世界名校賽艇對抗賽冠軍、2010年匈牙利世界大學生賽艇錦標賽男子公開級雙人雙槳冠軍、2012年第12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賽艇錦標賽男子公開級四人單槳第五名、2015年上海黃浦江首屆世界名校賽艇賽2000米男子八人直道冠軍、2016國際名校賽艇挑戰賽(長沙站)1000米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冠軍、2018 中國·紹興上虞世界名校賽艇挑戰賽女子四人雙槳冠軍、2019年世界名校賽艇冠軍賽暨第三屆西安昆明池國際名校賽艇對抗賽男子八單冠軍等榮譽。
上海交通大學賽艇隊助教龍進在採訪中表示:「2021年在中國舉辦賽艇比賽說明中國賽艇已經得到了世界的認可,特別是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對於賽艇的宣傳、普及和發展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也是高校賽艇難得的一次學習與參與的機會,對於賽艇文化和精神的認知都會是質的飛躍!」
賽艇雖然因其特殊的環境、專業的設備、高昂的投入等原因,在中國高校內的發展略顯艱難。除了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中國高校組建了校內賽艇隊,也參加了國內外眾多比賽;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等中國高校組建了龍舟隊,以自己的方式發展水上運動,在探索中前行。
全民賽艇:躍躍欲試
中國賽艇起步較晚,主要以各省市專業隊以及國家隊的形式存在。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體驗各類的運動項目,賽艇也就走入了人們的視野中。
賽艇項目多在江河湖泊等大自然水域中進行,場地空氣清新,陽光充足,因此賽艇運動能有效地提高人體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功能,增強全身肌肉力量,調節神經系統平衡,有利於提高人體的健康水平。據統計,賽艇運動員的肺活量在各項體育項目中佔第一位,可達7000毫升,有人把賽艇運動稱為「肺部體操」。
賽艇運動是有氧運動的一種。在鍛鍊的過程中會用到胸部、腹部、背部、臀部、手部、腿部等部位的肌肉群運動,每划動一下,將會帶動全身84%的肌肉群。它會使人體產生大量的熱量,促進脂肪分解。在具有強度的訓練中,也會增加肌肉的耐受度,提高人們的耐力。所以這不僅是健身的幫手,更是肥胖的剋星。
全民健身運動不僅是體育鍛鍊的宣傳,更是增強全民凝聚力,構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2018陸上賽艇中國榜·廣州站的比賽後,中國賽艇協會副主席高敬萍在接受記者採訪中表示:「賽艇運動不應該只是一項貴族運動,更應該是一項全民參與的運動。賽艇文化源遠流長,賽艇運動是屬於大眾、平民與工人的運動。大眾參與,是中國艇力量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中國賽艇走向世界、艇進不凡的中堅力量。」
2021年世界賽艇錦標賽的賽事口號是「逐夢而上」,表達了中國賽艇運動圓夢時刻,抓住機遇,劈波斬浪、競逐而上,促進中國賽艇運動新的發展。為夢而戰,你準備好了嗎?
(上海體育學院陳國強副教授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