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麼句俗語:「在北京你不敢說官大,在深圳你不敢說錢多」,在北京街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普通人;或許他們的身份是個國級幹部,或是部級幹部。同樣在深圳你看到的那些衣著光鮮亮麗,配名表,掛「狗鏈」的人,不一定是有錢人,反而那些身穿背心,短褲,腳踏人字拖的,他們可能是隱形的富翁。
時代造就了深圳,也改變了深圳人,從貧瘠的漁村瞬間變成了繁華的一線大城市,有著:天時,地利,人和,優勢的本地人也隨之暴富起來。大部分紅利都是掌握在他們的手中,外來的,及後來的,只能吃點他們剩下的邊角料。
有一位60幾歲的阿婆,是深圳本地人,她在城中村有三套7-8層的出租房,每套都有上百平方地面面積,除了她們家人住兩層,其他用來出租,也沒有外包給別人,都是她和老伴經營,他兩個兒子在香港居住,偶爾會回來一下,村委會每年還有一筆可觀的分紅。在當地他們稱不上是很有錢,但最保守估計他們也是個千萬級別以上的富翁。
他們兩個人穿著很「土」,還是停留在90年代農村時期的穿著模式,皮膚黝黑,粗糙,這種形象完全看不出是千萬富豪,根本不符合有錢人的「氣質」……他們除了經營自己三棟出租房,老兩口還在後山開墾了一大片地,用來種菜,山上的土質差,沒有水源,他們每天要去挑水,施肥,除草,每次帶回來的菜有多的,老太太就細心地挑選,用繩子捆好,拿到路邊去賣,守一下午也能賺十幾塊錢。
我曾經好奇地問過她,「你們家都這麼有錢了,幹嘛還這麼辛苦呢」?她用不怎麼標準的普通話回答「現在都不算辛苦啦,比年輕那時候好多了」簡單,樸實的一句話,讓我頓時對他們產生崇高的敬意,也為他們這種精神所震撼,在強大的物質的生活他們沒有安逸,滿足,而是他們沒有忘本,依舊享受著勞動給他們帶來的成就感。
類似於這種很「扣」的深圳本地人也很多,有的億萬老總,穿著幾十塊錢的衣服,有時吃著十幾塊錢的快餐。他們並不像那些穿金戴銀,財大氣粗的有錢人,在他們身上看到更多是樸實無華的外表,他們平日裡的也沒什麼豐富的業餘活動,更多的時間就是喝茶,聊天。但是他們的背後有著幾輛上百萬的邁巴赫,保時捷,豪華大別墅,及8-10位數字的資產。
他們不張揚,也不做作,一般很少跟外來人接觸,更不會與外來人發生矛盾。這或許就是他們做人的智慧和境界。
你在深圳遇到的本地人是怎樣的呢?歡迎大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