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拍攝了「功夫」,找到金庸給6萬元,金庸懵了:給我錢幹啥

2020-12-22 今日星分享

還記得那個從天而降的掌法嗎?周星馳《功夫》這個影片中最後用了「如來神掌」從天而降結束了,相信這個影片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在當年這部影片絕對算得上是大型的特效片了,對於這部影片還有這一件趣事,周星馳因為功夫這個影片給了金庸6萬,當時金庸都蒙了,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

周星馳的《功夫》這部電影2004年上映,受到了觀眾們的喜愛。不管是裡面的包租婆,還是片中的招式,都讓大家有這深刻的印象,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歷歷在目,那麼周星馳在拍攝功夫的時候為什麼要給金庸老爺子6萬塊呢!相信很多的小夥伴已經猜到了,就是版權的原因。

版權其實是非常重要的,版權簡直就是自己作品的唯一標誌,在音樂的方面體現的就是非常的重視,無論是翻唱還是使用了伴奏都是要跟原作者說明一下的,沒有得到原作者的允許是堅決不能用在公共場合的,其實對於影視業來說也是一樣的。

金庸老爺子這一生最大的成功莫過於對於武俠的貢獻了,在他的筆下出現了《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鹿鼎記》等多部經典武俠劇,也因為這些武俠劇,很多的演員成功的走了明星,比如《神鵰俠侶》的黃曉明,我們的星爺當年也曾演過他的《鹿鼎記》,還被金庸稱讚生動傳神,之後周星馳與金庸之間也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周星馳拍攝電影《功夫》的時候,主動找到金庸先生,表示要給他一些版權費。

當時金庸瞬間就蒙圈了,《功夫》是一部電影,自己也沒有寫過這樣的小說,又不是改編自我的哪本小說,為何要給我錢?對此大家還記不記得《功夫》裡賣武功秘籍的一個鏡頭,其中有好幾本武功秘籍,包括九陽神功、一陽指與降龍十八掌等,後來周星馳解釋,他的電影中有「降龍十八掌」這些招式,人物的名字還有「小龍女」等,這些名詞已經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版權就是金庸的沒錯

老先生聽到了周星馳這樣解釋的時候也是笑了,於是兩個人就開始對起了劇本,最後一共有6處,一處10000一共是60000元,面對老先生得到這筆錢後,也是馬上捐給了慈善結構,面對這件事情,可以見得,周星馳不僅拍戲非常的嚴謹,就連做事也是一樣,對於老先生也是非常的有愛心,得到的錢第一時間做了慈善,又回饋給了社會。

面對金庸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我們都知道他這位大師,金庸的離開表著一代大師的隕落,但他卻把更好的世界留給了我們這一代人。金庸先生曾經表示:「我希望我死後一百年、二百年後,仍然有人看我的小說,我就很滿意。」金庸老先生雖然軀體走了,但是靈魂都是留在了書裡,我們想念老先生的啥時候,一定會想起他的小說。

星爺的成功離不開他做事的方法,簡簡單單的一件事情就能看出星爺的人品,面對這件事就算星爺不去找老先生,老先生也不會說些什麼,但是星爺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找到老先生,對此大家喜歡這樣的星爺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周星馳開槍「功夫」!找到金庸
    在這部電影中周星馳《功夫》以「如來神掌」結尾。相信這部電影是許多人童年的記憶。那一年,這部電影絕對是一部大型特效電影。對於這部電影,還有一件有趣的事,周星馳因為功夫這部電影給了金庸6萬元。當時,金庸被掩護。為什麼今天要給我們來討論一下。《功夫》電影周星馳於2004年上映,深受觀眾喜愛。無論是租來的女人還是電影裡的動作,都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周星馳為了拍《功夫》,還給了金庸版權費?金庸確實收下了
    周星馳為了拍《功夫》,還給了金庸版權費?金庸確實收下了《功夫》可以說是周星馳眾多經典電影中,最經典的電影之一。這部電影也從2004年上映一直火到現在。《功夫》裡面的故事人人都知道,但是在電影之外的故事卻沒多少人知道。
  • 周星馳當年戰戰兢兢問金庸,我演韋小寶如何?金庸卻回應6個字
    在大家的心目中,金庸老先生有著非常高的地位。他在文學創作方面,有著非常高的成就,特別是在武俠小說方面,金庸的作品,實在是讓很多的武俠迷大飽眼福。每個男生的心目中,都有著一個武俠夢,想像著自己浪跡天涯,而金庸的小說,滿足了所有男生的夢想。
  • 1992年,王晶拍《鹿鼎記》,金庸對於周星馳的表演,說了6個字
    也許這與王晶的家庭背景有一定關係,畢竟他的父親王天林早年專拍金庸劇,也是經典1983年版《射鵰英雄傳》的導演之一。在如此家庭環境下,王晶改編金庸作品自然不敢太「狂妄」。二、金庸評價周星馳版韋小寶用了六個字——「不作第二人想」。
  • 功夫:最早周星馳找洪金寶做動作指導,後來拍攝想法不同不歡而散
    洪金寶在離開《功夫》的時候,周星馳給了洪金寶20萬美金,然後請來了新的武術指導袁和平接手後面的戲份。可當周星馳主動找到她時,她三次拒絕了周星馳的邀請,原因是,自己好多年沒演戲了,她擔心演技達不到周星馳的要求,最後在星爺的熱情邀請和堅持下,才同意參演,最後結果證明星爺的眼光確實獨到,電影上映後,元秋飾演的包租婆這個角色,深入人心,火遍大江南北。
  • 92年,周星馳演韋小寶,金庸回復劇組6個字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也是金庸先生最為特別的一部小說,不同於金庸先生其他小說中「大俠」的正氣形象,《鹿鼎記》裡的男主韋小寶則是徹頭徹尾混跡於社會的人精。既是人精,在小說改編成的影視中要演好韋小寶這個角色就不容易了。
  • 盤點電影冷知識周星馳的電影《功夫》
    盤點電影冷知識周星馳的電影《功夫》《功夫》也是很多人兒時的夢想突然得到了曠世神功,鋤強扶弱到現在在去重溫這電影也許你看到的不僅僅是你表面所看到的東西裡面的細節更是暗藏韻味1突然飛出來的一隻蝴蝶開頭出現賣功夫秘籍的流浪漢十幾年過後,流浪漢再次出現十幾年的時間這個流浪漢的容貌一點都沒變這裡是作者要說的周公夢蝶故事也是金庸小說的手法
  • 金庸電視劇《鹿鼎記》
    金庸先生在《鹿鼎記》之後,就停止了武俠小說的創作, 可以視為金庸創作的最高峰、最頂點。《鹿鼎記》電視劇系列共有八個版本,詳細如下——1、文雪兒版(1977)是香港佳藝電視臺製作的50集古裝武俠電視連續劇,由蕭笙監製,文雪兒、程思俊、李通明、白彪等主演。
  • ...韋小寶:金庸最滿意梁朝偉,周星馳最貼合原著,陳小春是本人,那你呢
    金庸曾評價梁朝偉和劉德華出演的這部《鹿鼎記》是所有翻拍的中最讓他滿意的。原話:「在所有由我的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中,劉德華和梁朝偉演的《鹿鼎記》是我最滿意的。」
  • 《鹿鼎記》冷知識:周星馳險被暗殺,王晶保護他,被金庸不看好
    《鹿鼎記》這部電影被很多人翻拍了N次,但是最經典的莫過於周星馳版,雖然很多人認為梁朝偉和陳小春版的最經典,但是在筆者看來,最經典的莫過於周星馳了。先不說劇情,就單看周星馳版本的幾個老婆,都是現在頂級明星,像林青霞,張敏,李嘉欣,邱淑貞,陳德蓉、袁潔瑩等,都是頂級美女,難怪大家都喊周星馳「女神收割機」了,還真是。《鹿鼎記》播出後就受到了熱烈的追捧,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播出前可是有很多的磨難。首先是金庸,金庸聽說周星馳要出演韋小寶時就不看好,稱自己最看好梁朝偉版的韋小寶,那才是書中的韋小寶。
  • 盤點6版「韋小寶」!韓棟版最「豁得出去」,周星馳最受金庸認可
    對於觀眾來說,金庸小說不僅僅是一部部百讀不厭的文學佳作,更是讓人心嚮往之的快意江湖。 因此,將金庸小說拍攝成影視作品就成為將大家嚮往的江湖世界具象化的最佳途徑,這幾十年來的翻拍之作可謂是層出不窮。
  • 周星馳《功夫》中的「功夫」
    (這個神奇的比賽結果真的把雙方的面子都照顧到了)然而,就是這樣一場比賽,為原本就火熱的中國功夫文化,在又加了一把旺火。因為這場比賽的人氣,驚起了兩位大師,《新晚報》開始連載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金庸開始連載《書劍恩仇錄》。
  • 揭秘《功夫》背後的故事,周星馳誇自己:這一幕拍最好的是導演
    16年前周星馳拍出經典電影《功夫》,日前根據連登討論區(lihkg)提及當年《功夫》其實仍有一個導演評論版(導評版),講述了當時周星馳、「田雞」田啟文、「肥仔聰」林子聰以及陳國坤,再講到拍攝過程、後期製作、趣聞,難得看到星爺私下搞笑且醉心電影製作一面。
  • 解析周星馳《功夫》裡的隱藏細節。這部電影你看過幾遍?
    《功夫》有周星馳導演兼主演的電影,想必大家都看過好幾次了,但是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那些隱藏很深的細節呢?你看了很多遍的《功夫》你真的看懂其中的奧義了嗎?如果你只單純地把他當作喜劇電影來看,那麼你是沒有看懂周星馳。
  • 周星馳飾演的《功夫》,這些幕後冷知識你知道嗎?
    六周星馳和許多人一樣,心裡總有一個大俠夢,所以喜歡將金庸的武俠元素融入進去,比如包租公包租婆他們的化名就是楊過和小龍女,還有乞丐隨手拿出的武功秘籍,也都是金庸小說裡的招牌武功。七在拍攝包租婆拿拖鞋抽星爺的那場戲,元秋不敢使勁去抽,那場戲NG了三次,星爺也是苦苦哀求說你乾脆使勁打我算了,NG一次還要再打我一次,一開始那場戲是不跑的,後來星爺被打的受不了於是就邊跑邊念臺詞,於是腦洞大開才有了那場經典的追逐戲。
  • 邵逸夫與金庸的「世紀之誼」:曾秉燭夜談(圖)
    金庸稱邵逸夫為 「半個世紀的老朋友」,邵逸夫稱金庸「我的小朋友小查」。兩人的友誼足足延續了半個世紀。  金庸為邵逸夫寫了 「影人小傳」,署名「你的朋友」  1946年,22歲的金庸從杭州到上海,先在東吳法學院插班修習國際法課程,後被錄取為上海《大公報》國際電訊翻譯。
  • 張一山被罵,周星馳惡搞卻得金庸誇讚,韋小寶到底該是什麼樣?
    回顧11部過往版本,看看梁朝偉、周星馳、陳小春等人是如何塑造的吧。古老的反串版本在談論影視化的二次創作之前,我們先回歸金庸的原著,《鹿鼎記》作為老爺子的武俠小說封筆之作,主角韋小寶不同於之前所寫的郭靖、喬峰等男主,一味的正直不屈、有民族大義。
  • 金庸有三部小說至今少人問津,有一部堪比文字版周星馳
    今天看到有人問金庸的小說為什麼有一部幾十年了沒有被翻拍,指的是《白馬嘯西風》,其實我跟他說,不僅僅是這一部,包括《越女劍》和《鴛鴦刀》都沒有怎麼被翻拍,但是其實這三部好像是給為了香港的三種風格的導演量身打造的。可惜他們一直沒有拍。
  • 張紀中:金庸武俠最打動我的是英雄情長
    能夠識字的時候,我就開始閱讀武俠小說,最初讀的是連環畫,像《兒女英雄傳》《七俠五義》《三俠五義》,還有《小八義》這些小人書,一分錢可買一兩本。小學二三年級時,每天放學後,我都會找一個小人書攤,坐在那兒埋頭一直看到天黑。行俠仗義的大俠們來無蹤去無影,躥房越脊,「高來高去」,修理壞人,手法過癮,出其不意。
  • 武俠片-金庸之後我們拍什麼
    -金庸之後,我們拍什麼?  -沒有了武俠,東方的浪漫主義還剩下什麼?  徐克逼上《蜀山》,張藝謀要做《英雄》,李連杰的《龍之吻》爬上榜,就連《怪物史瑞克》的公主也亮了幾手。周星馳的《少林足球》踢出一句話:功夫需要重新包裝。  我們搞不清,到底是電影包裝了功夫,還是功夫包裝了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