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錦賽各項金牌名花有主,過去幾天了,但是圍繞賽事的熱議還在繼續,尤其是陳夢首奪全國冠軍,讓球迷聯想到奧運資格。
有觀點認為,全錦賽結果會影響奧運資格,以陳夢、孫穎莎、王曼昱為代表的最強衝擊力組合,上同上奧運趨於成為現實。
真是如此嗎?未必!
在總結全錦賽,談到女隊時,劉國梁主席說:「丁寧與劉詩雯沒來參賽」,然後,是對陳夢孫穎莎王曼昱的點評,用了一個「基本」與「堅強」。
劉主席原話是陳夢、孫穎莎、王曼昱基本上展現了較強實力。從這個話裡,並不能看出對這個組合的完全肯定,只是說「女單項目陳夢更突出一些。」
對於女隊「莎夢魚」組合,她們共同的不足是缺乏大賽經驗。在這一點上,劉主席特別指出,並點評:「基本功和實力還是有的,但在細節、調節、節奏和比賽閱讀上還欠缺著一定的火候,需要一些國際大賽的檢驗,才能夠和技術相匹配。」
劉國梁主席給三朵金花,提出改進與提升的途徑,就是參加世界大賽,通過大賽來鍛鍊與提升。
奧運資格,向來看重大賽經驗,儘管丁寧劉詩雯沒來,劉主席特地提到她倆,至少說明,在奧運資格人選中,兩位老將,並非有些球迷說的那樣,可以退役了。
以劉詩雯為例,只要她身體健康,技術能力即便恢復不到最佳水平,以她的經驗、和心理素質,參加個雙打、團體,還是問題不大。
所以,一個全錦賽結果,不足以讓國乒奧運資格人選「露出真面目」。
在劉國梁主席接受採訪時,再三提到,國內比賽,只是對訓練效果的檢驗,對技術水平的保持與提升,針對一些細節問題,需要到國際賽場,尤其是大賽舞臺上去檢驗。
目前看,最需要檢驗的是陳夢、孫穎莎和王曼昱,她們不太可能同時上東京奧運會,但可能能上的那個選手,需要在比賽前,做好充分的歷練與準備。
由於劉詩雯與朱雨玲傷退,陳夢與孫穎莎獲得了參加世界盃的機會,對於兩朵金花來說,太難得了,奧運前的世界大賽,每次都參與,打好了,都會為自己爭取奧運資格加分。
國乒奧運資格,從來就沒定,如果說有定,那無非是混雙組合劉詩雯與許昕,不過,那是過去的確定,最終是否是昕雯組合,還要看劉詩雯傷愈後,技術水平恢復的程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