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民間故事:萊陽籍明朝忠臣左懋第傳說二則

2020-12-23 膠東故事會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明末清初,城頭變幻大王旗,在動蕩的形勢面前,有的人明哲保身,有的人見風使舵,能夠堅持原則、對故主忠心不二的人少之又少,而萊陽人左懋第就是其中之一。

左懋第,字蘿石,出身於萊陽有名的左氏家族(過去萊陽有張、趙、左、宋四大望族之稱),他在明崇禎四年考中進士,踏入仕途。

甲申之變後,在南京建立的弘光政權決定採取「聯虜平寇」的策略,派遣左懋第為正使北上燕京,試圖與清方談判。不過,清方已經下決心平定江南,加之使團內部有很多清方的臥底(比如副使陳洪範),左懋第此行不僅無功而且未返,被清方扣押下來。期間,他不接受勸降不接受剃髮,堅貞不屈。

在清軍攻破南京,弘光政權瓦解之後,左懋第心灰意冷,決定以死殉國,最終捨生取義。

關於左懋第這段經歷,《明史》、《明季北略》、《小腆紀傳》中都有記載,《小腆紀傳》的描寫尤其詳細、感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閱讀古籍,在此就不再贅述。

古人都敬仰忠義之士,往往會把他們「神格化」,關公顯靈這樣的神話故事不勝枚舉。而與左懋第相關的,也有一些民間傳說。本文就簡要介紹其中的兩則。

第一個傳說,講述的是左懋第生前的一件奇事。在古人的眼裡,大人物通常都是天星下凡,一般的「鬼怪」在他面前都要低頭。

這則故事記載在清人王士禛的《池北偶談》當中,大概情節是這樣:左懋第在萊陽老家有一位堂兄弟,家中常有「狐仙」出沒,後者感到煩惱,但有沒有對策,在給京城的左懋第寫家書時,提到了此事。左懋第回復道:「邪不幹正,可善諭遣之。」

奇異的是,左懋第的回信還沒有送到萊陽,「狐仙」卻已經知道了他的意思。於是,「狐仙」在暗中給左懋第的堂兄弟傳話:「公在都諭我使去,我何敢留?」就此離開。事後,回信送到,覽信者無不驚訝。

第二個傳說,則與《三國演義》當中關公索命呂蒙的情節比較相似。

左懋第出使燕京被扣押,至最後的殉難,都與使團中的內奸陳洪範不無關係。陳洪範是武人出身,曾在登萊任職。與左懋第的忠貞不同,陳洪範的座右銘是「有奶就是娘」。他見情形不對,早早就與清方暗通款曲。史稱:「洪範入燕,以江左情實告清,而心賣懋第。」憑藉這番賣力的表現,陳洪範在正式投降後,被清廷封為「侯爵」。

可惜好景不長,順治三年,陳洪範一病不起。《甲申傳信錄》記載說:「(陳洪範將死),亟呼左懋第老爺至,遂死。」此時,距離左懋第殉難只過了一年。而「左懋第索命陳洪範」之說,在當時的民間,也流傳甚廣。

當然,以上兩則傳說都是筆記野史記載,難以稽考。在看似奇幻的故事背後,體現的是古人對明朝忠臣左懋第的敬仰之情。實際上,不僅民間對他尊崇,到了清代中期,乾隆皇帝也對這位明朝忠臣大加褒揚,為他追加了「忠貞」的諡號。

相關焦點

  • 【萊陽歷史】「明末文天祥」左懋第
    出身世家 孝子揚名萊陽左氏先祖於明朝永樂年間由章丘縣徙居萊陽城。明隆慶、萬曆年間,左氏家族已然人才輩出、興旺發達。左懋第因此被膠東士林譽為「左孝子」。崇禎二年(1629),萊陽人董大成發動白蓮教教徒起義,圍攻縣城。城內無兵,形勢危急,官民慌張。左懋第身為生員,挺身而出,毅然登城抵抗。他連發火炮,不料炮管炸裂,差一點丟了性命。他帶傷堅持作戰,再發數炮,擊中起義軍首領的軍帳,義軍潰散,城池未陷。
  • 滿族民間故事:狗是忠臣,貓是奸臣
    這是滿族民間故事傳承人肇恆昌講的一個滿洲民間故事,滿族民間故事裡有一類是發生在動植物之間的故事,類似於伊索寓言。在滿族民間流行一種說法,說:狗是忠臣,貓是奸臣。據說這裡有一段故事。很早以前,耗子很多,耗子成哉,偷油盜米,毀壞莊稼。
  • 膠東年味記憶:今天是小年,膠東民間有「祭灶」的習俗
    (編者按:本文仍是「膠東年味記憶」話題系列,今天是臘月二十三,農曆的小年,在這一天,膠東民間有「祭灶」的習俗,這個習俗到底有何講究,下面請聽棲霞民俗專家隋建國的講述。)民間有這樣的話,好多事都是有「待過了年再說吧」,即一切事宜從過了十五或二月二開始,就是新的一年開始了。以上每一天,都有特定的規矩;小年臘月二十三日,就是祭灶。傳說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
  • 除夕的傳說故事50字100字簡單介紹 除夕年獸的民間神話傳說
    其實這和除夕的傳說故事有關。民間流傳著好幾個除夕的傳說,小編整理了除夕傳說故事的簡單介紹,帶大家了解除夕年獸的神話故事。除夕的傳說故事除夕的傳說故事50字簡單介紹  在上古時期,有一種怪獸就叫做「年」,每到現在農曆大年三十的時候出來作亂。
  • 故事:蛟龍戲珠的傳說,明朝大元帥徐達插了一劍,後悔莫及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在山東日照莒縣縣屋樓崮正東山根下,有二個小山,過去名為大磨臍、小磨臍。
  • 民間故事:大明寺的傳說
    今日蒲陽鎮空軍幼年學校門前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發生過許許多多真實的歷史故事,也流傳著許多神奇的傳說。當年的幼年空軍學員我要說的故事,是在這些歷史之前的故事,是關於「大明寺」的由來和傳說的一個民間故事。朱元璋打天下、坐天下,劉伯溫功不可沒,他為朱元璋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後稱王」的治國之道,讓明朝江山穩固了276年之久。
  • 【民間故事】荊崗娘娘的傳說
    杞縣荊崗李家是個大戶,自明朝初年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民過來後,弟兄四人分四門,在荊崗定居下來。據傳四門之一女被選入宮當了娘娘,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離奇故事。 這大概是明朝中期的事兒,這位荊崗娘娘其實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自幼生性貪玩兒,且相貌醜陋,一頭禿瘡結痂,兩筒濃鼻涕。每天坐在門前的彎腰老柳樹上晃悠,嘴裡還念念有詞地數落著:「柳葉兒青,柳葉兒黃,我到宮裡當娘娘;柳葉兒黃,柳葉兒青,我到朝廷當正宮」。 一日,她正數落,被嫂子聽見。嫂子把她譏諷了一頓:「瞅你那個人樣兒,還想當正宮嘞?
  • 中國曆朝歷代名垂青史忠肝義膽的忠臣(原創經典語錄原創請勿摘抄)
    被多位君主封為了「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關羽是中國古今的武聖人, 關羽也成為中國民間黑社會勢力供奉的偶像和神明,不僅受到中國人民的敬仰和供奉,世界各地,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供奉!三國智慧和神仙的化身諸葛亮、諸葛孔明不僅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忠臣的代表。
  • 舌尖上的非遺——膠東花餑餑
    膠東花餑餑 也叫麵塑或捏面花 其歷史悠久,花樣繁多 是膠東地區特有的一種民間美食 現在除食用外 已成為一種表現民俗風情的造型藝術
  • 王明倫嶗山民間故事:鐵瓦殿的傳說
    關於鐵瓦殿的興建和破落,當地有著許多傳說——        起先,鐵瓦殿是個只有三間草屋的小廟頭。這一年,道士們化緣化了不少錢,就打算蓋座像樣點兒的廟堂。當家的老道士打發人在廟東邊的「紫英庵」後欹打了四根大石柱子。每根有一摟來粗,兩丈來長,份量不下幾千斤。        這天傍明天時分,老道士把四個小徒弟從炕上叫起來道:「吃了飯,你們四個都去後山扛石柱子。」
  • 文化分享 | 耿馬佤族民間故事傳說
    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古老的民族,因為沒有文學,漢文史記載的也很少,要全面地整理出佤族的全面歷史是很困難的,佤族的歷史與民間的神話傳說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 民間歷史故事;扁擔山與楊戩的傳說
    楊戩,又稱二郎真君,在中國古代傳說和民間俗神信仰中有許多神威顯赫、善獵能戰的故事。而在灤州青龍山一帶也流傳著一段楊戩擔山故事傳說。青龍山南北走向,東北面有一山丘,卻是東西走向。傳說,扁擔山就是楊戩擔山填海吋留下來的。楊戩擔著兩座山向東海走去,到趙家溝時感覺有些累了,就放下擔子坐在扁擔上休息。脫下鞋子抖落裡邊的沙粒和土塊,然後,一隻腳蹬著一塊石頭,用襖袖擦去臉上的汗水。後來,楊戩從鞋子裡倒出的沙粒和土塊就化作了一座小山,叫團山子,距趙家溝村2裡地遠。踩過的石頭叫將軍石,在青龍山東坡。
  • 夫妻倆走萬裡路找千人談,寫定了這101篇民間傳說和故事
    從上世紀四十年代初開始,董均倫與妻子江源二人歷時半個世紀,以地處膠東半島西部的昌邑牟家莊和魯南沂蒙山等廣大地區為基地,不分寒暑,長期駐紮在老百姓中間,深入進行採錄和調查,搜集和寫定了大量在老百姓中間口頭流傳的民間傳說和故事。
  • 青島平度有個地方叫「麻蘭」,是膠東金姓人的祖居地
    不過,這篇故事的主題不是麻蘭的水果,而是當地的姓氏,因為這裡是膠東金姓人的祖居地。以前的麻蘭鎮,因駐地在麻蘭村而得名。麻蘭村原本只有一個,後來一分為二,即現在的前麻蘭村和後麻蘭村,但民間在習慣上仍統稱為麻蘭。兩村雖然各有村委,但介紹地名由來的村碑卻同為一個,這塊村碑樹立在麻蘭村的西側。
  • 明朝第一忠臣被殺,錦衣衛落淚,劊子手陪葬,皇太后幾天吃不下飯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鐵血王朝,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享國兩百多年,歷代帝王皆是如此,錚錚鐵骨風範,讓人尊崇景仰
  • 民間記載媽祖顯靈的傳說,天后顯靈的故事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媽祖顯靈的傳說,天后顯靈的故事    其一:甘泉濟師    據記載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清軍水師提督施琅奉旨率三萬水兵駐紮莆田平海鎮,等待乘風東渡臺灣。當時正遇到乾旱,軍中缺水。  媽祖傳說小故事    清朝歷史學家趙翼記下了一個很有趣的閩南、臺灣的媽祖傳說。若遇海難向神明呼救時,稱「媽祖」,媽祖就會立刻不施脂粉來救人。
  • 春節的傳說40字50字簡短版 10個春節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春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春節也有很多民間傳說,那麼春節有哪些傳說故事呢?小編整理了春節相關的神話故事,感興趣的往下看吧。春節的神話故事春節的傳說50字簡短版  春節的傳說簡短版本一:在上古時期,有一種怪獸就叫做「年」,體形象狗,每到現在農曆大年三十的時候出來作亂。
  • 民間故事:「上梁貼對聯」的由來
    傳說在明朝時候,有個叫何瑭的人,在朝裡當太子的老師。有一天,太子想到京城外邊遊玩,何瑭就叫上他的好友首席大學士高拱,三人扮成平民百姓,一起出去了。來到一個村子,太子說太累啦,他們就坐在樹蔭下乘涼休息。這時候,一個老頭拄著拐棍過來說,我家今天上梁立柱,人手不夠,三位客管官,能否前去幫個小忙?
  • 英國民間傳說中最恐怖的10個故事
    從某一時期的文字記錄中可以看到民間信仰的片段,但直到17世紀才開始努力記錄口述故事。查爾斯·佩羅特(1628-1703)是這一領域的先驅,也是第一個記錄灰姑娘和小紅帽等永恆故事的人。格林兄弟在19世紀也做過類似的工作。今天,這些開拓性的研究人員的工作已經確保了古老的民間主題和故事繼續迷惑和徵服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