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區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提升工程,不斷改善教學條件,加強隊伍建設,落實體育課程和學生體育鍛鍊時間,充分發揮體育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素質教育中的綜合作用,全面提升學校體育教育質量,舉辦形式多樣系列體育活動,增強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開足開齊課程發揮好課堂主導作用。堅持以《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為指導,貫徹《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綱要》精神,堅決執行《全日制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督促中小學校按照國家頒布的課程計劃開齊、開足體育課,並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授課。同時,要求中小學堅持上好早操、課間操,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嚴格要求中小學校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保證學生有充足的體育、藝術等活動時間,其中小學1-2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
以活動引領大力推進陽光體育運動。各中小學校堅持開展每天25-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積極組織當天沒有體育課的學生開展一小時的課後集體體育鍛鍊。開展形式多樣的陽光冬季長跑活動。各地以已開展大課間活動的學校為龍頭,因時因地、有計劃地拓展活動形式和內容,突出學校特色,有機地將陽光體育運動、大課間活動與體育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結合起來。舉辦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中小學生桌球比賽、大課間活動視頻評選等全區體育賽事活動,並在市級體育比賽中,取得驕人成績。
做好學生體測以及初中體育考試工作。一是高度重視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制訂2020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實施方案,開展有關測試培訓。認真組織開展區級體質健康抽測活動,對抽測結果進行分析,在全區體質健康數據測試與上報工作會上作通報,指導學校有針對性地做好體育工作。二是精心組織全區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制定實施方案,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有序組織實施11961名初中畢業生體育考試工作,其中優秀比例69.56%,總體成績較往年有較大程度的提高,並將考試成績計入高中招生錄取總分,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證材料。工作全程安全順暢,考試設備先進有效,考試成績客觀公正,社會群眾反映良好。
發展校園足球事業推進素質教育提升。以校園足球為載體,把青少年足球作為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引領學校體育改革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以聯賽帶動青少年校園足球全面發展,大力弘揚校園足球文化和突顯區域辦學特色,讓青少年進一步感受到足球運動的魅力,進一步提升全區中小學足球教學水平,極大激發廣大青少年參與足球的熱情,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德智體全面發展。2020年,金安區組織開展了中小學生校園足球聯賽,全區共有49支代表隊參加了比賽,選拔出六個組別組成的區級代表隊參加市級聯賽,其中高中女子和初中女子組分別獲得冠、亞軍,其他組別進入四強。
創新作業形式加強學生課外體育鍛鍊。在全區中小學推行體育家庭作業、寒暑假體育作業,加強學生假期體育鍛鍊,預防學生近視。各校於假前根據學生年齡、個人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制定暑假體育鍛鍊計劃,定運動項目、定運動時間、定運動地點、定每天運動量和暑期體育鍛鍊總目標,做到科學、合理、可行。推進體育家庭作業制度,通過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強化家長責任。班主任和授課老師通過班級微信群、電話、家訪等形式,及時了解學生體育鍛鍊計劃執行情況。鼓勵學生在教育資源平臺展示體育鍛鍊成果,增強體育鍛鍊的自覺性。同時,呼籲家長以身作則,陪伴孩子時應儘量少使用玩手機,少看電視,鼓勵親子鍛鍊活動,營造良好家庭體育運動氛圍。
積極開展「第二課堂」豐富課外活動。為豐富課外活動,給學生一個培養愛好、展示特長的平臺,全區各中小學在開齊、開足、開好常規課程和大課間活動的同時,積極探索「第二課堂」特色教育,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和動手能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很多學校根據自身特點和學生興趣,成立「興趣小組」,制定活動方案,師生全面參與。「第二課堂」充分發揮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師生參與熱情高漲。(李超特約通訊員:陳明通)
【來源:六安市金安區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