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隨著關店止損、成本優化與新零售改造多措並舉,聯華超市業績大幅改善,2019年虧損額縮減至1.52億元。
儘管公司是中國連鎖十強之一,旗下門店數量達到3352家,但股價長期在低位徘徊,最新市值僅11.68億元,在連鎖超市板塊的12家上市公司中排名倒數第二。
業績觸底反彈
3月31日晚間,聯華超市(00980.HK)披露2019年度業績,公司營業額258.59億元,同比增長1.85%,歸屬股東淨利潤-3.78億元,剔除首次應用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的影響,歸屬股東淨利潤-1.52億元,較上年的-2.19億元,大幅減虧。
1991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之後,聯華超市成為中國連鎖超市第一批開拓者之一。在華潤萬家通過資本擴張成為行業老大之前,聯華超市在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裡,穩坐第一。
公司總部位於上海,重點輻射長三角,並布局全國市場。截至2019年底,公司門店數量達到3352家,包括大型綜合超市、超級市場、便利店等多種業態,品牌包括「世紀聯華」、「聯華超市」、「華聯超市」和「快客便利」等。
2003年港股上市後,公司在2013年達到業績巔峰,當年營業額303.83億元,歸屬股東淨利潤5.30億元,此後便走上了下坡路。
2014年開始,公司營業額下滑,歸屬股東淨利潤下滑,到2015年開始虧損,目前已經連虧5年。
近年,聯華超市痛定思痛,調整連鎖超市業務經營:大刀闊斧關停虧損門店,推動既存網點升級、轉型,控制人員、租金、水電等各方面的成本,線上線下業務融合、推進「到家」項目實施,等等。
從2018年開始,公司的各項運營指標開始觸底反彈。2018年,公司新開門店314家,為2013年以來數量最多的年份。2019年,公司再接再厲,新開門店316家,其中大型綜合超市7家,超級市場250家,便利店59家。
2019年,公司同店銷售同比增長0.1%,整體費用率23.36%,同比減少0.85個百分點。其中,員工數量減少2341人,人工費用支出減少1.33億元,另外網點的租金支出和折舊費支出減少2.00億元。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9年5月發布的《2018年中國連鎖百強》榜單中,聯華超市位列第10,在連鎖超市中位列第6,排在華潤萬家、大潤發、沃爾瑪、永輝超市、中石化易捷之後。
市值行業倒數第二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即便聯華超市業務優化、業績向好,但公司市值卻一直在低位徘徊。
4月11日收盤,公司股價1.14港元/股,下跌0.87%,市值12.76億港元,折算成人民幣為11.68億元,與同為連鎖超市十強的高鑫零售(大潤發母公司)和永輝超市相差80倍,在中國12家連鎖超市上市公司中排名倒數第二。
與聯華超市同屬「難兄難弟」的當屬北京京客隆。這兩家公司還有諸多共同點:起步早,國營,重點市場均在一線城市,都在港股上市。
但北京京客隆業績好得多。同在3月31日晚間,公司披露2019年業績公告,公司營業收入116.58億元,歸母淨利潤5293.54萬元,雖然業績下降了16.39%,但好歹是盈利的。
4月1日,北京京客隆股價下跌5.45%,報收1.04元,公司市值4.29億港元,折算成人民幣為3.93億元,在12家連鎖超市上市公司中排名倒數第一,比聯華超市更慘。
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讓消費者重新認識到了線下商業的價值。當交通阻斷、快遞停運,能夠滿足你生活所需的,只有超市,社區超市更被看作是不可或缺的城市基礎設施。
近幾年,隨著電子商務增速放緩、成本高漲,線下商業價值重估,成為行業大趨勢之一。
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在線下領域攻城略地,連鎖超市行業,阿里巴巴投資高鑫零售、新華都、三江購物,騰訊入股永輝超市、步步高,又通過永輝連接了中百集團和紅旗連鎖。
沉寂了幾年的傳統線下連鎖企業,也借著這個機會實打實地開展O2O、新零售,希望能夠完成換擋升級。
啟信寶顯示,聯華超市控股股東為百聯股份(600827.SH),最終控股公司為百聯集團。百聯集團為上海國資旗下企業,控股百聯股份、聯華超市、上海物貿、第一醫藥等多家上市公司。
在零售領域,百聯早已和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項目也已經開始逐步落地。阿里巴巴已經在協助百聯對聯華超市的3000多家門店進行新零售改造,就像大潤發正在開展的一樣。
聯華超市何時才能在二級市場觸底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