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注 新 港 人 傳 遞 正 能 量
香港新港人 互助文明社群
香港海關日前採取代號「獵影」行動偵破一宗懷疑清洗黑錢案件,涉款超過30億元,金額為海關處理同類型案件中歷來最高。
行動中拘捕6名年齡介乎25至62歲男女,其中5名被捕人來自一個家庭,另一名為本地找換店持牌人。
他們涉嫌自2018年起利用個人銀行帳戶處理合共超過30億港元來歷不明的款項。海關已凍結該家庭3000萬元資產,包括1500萬元銀行現金結餘,以及兩個價值700萬元及800萬元物業。
而涉事的找換店牌照於上周五(11日)被吊銷。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高級監督胡偉軍交代案情,指今年初接獲情報指疑有洗黑錢活動,上周四(10日)採取代號「獵影」行動,在港島九龍4個住宅和一家找換店,拘捕6名年齡介乎25至62歲男女,其中5名被捕人來自一個家庭,另一名為本地找換店持牌人。
一家五口自2018年起開設超過100個銀行帳戶,處理逾30億元來歷不明款項,其中1.7億元來自本地一家找換店。
海關即時安排凍結該家庭3000萬元資產,包括1500萬元銀行現金結餘,以及兩個分別在2018年及2020年初購買、價值700萬元及800萬元物業。
一家五口包括報稱無業的父母,三兄妹分別報稱技術員、找換店經理及客戶服務員,收入介乎15,000元至30,000元不等,卻有3000萬元家庭資產,引起海關懷疑。
有組織罪案調查科財富調查課監督鄧惠顏表示,被捕的一家五口過去兩年進行超過6,000宗大額交易,資金來自不同第三者或不同公司,大部分為空殼公司,最大一筆款項達2,200萬元。
他們在銀行間互相過戶,然後提走款項予不同第三者、不同律師樓,是「典型洗黑錢方式,屬慣常手法。」情報顯示大哥戶口有不尋常大額交易,牽出成個家庭都疑參與洗黑錢,二哥在涉事找換店中任職經理,海關正調查幕後主腦。
海關行動中檢獲多部電腦、大量保安編號、借據,以及第三者預先簽名支票,會循已簽名支票查出戶口擁有人,不排除更多人被捕。
一家五口開超過100個銀行帳戶 處理逾30億元來歷不明款項
涉案找換店2016年年底獲發牌,2018年起疑串謀該一家五口洗黑錢。貿易管制處金錢服務監理科總貿易管制主任郭翠華指,人員2017年曾到找換店作合規視察,當時無問題,交易款不大。
今年年頭發現違規行為,僅向海關申報3000萬元交易額,但光與一家五口交易就有1.7億元,涉案找換店疑利用他人戶口處理交易,涉及洗黑錢行為。
郭表示,上周五(11日)暫時吊銷涉案找換店牌照,並要求以適當方式處理交易,海關有理由相信該店無做備存紀錄。根據《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打擊洗錢條例》),進行總值涉及相等於12萬港元或以上的非經常交易;或進行總值涉及相等於8,000元或以上電匯非經常交易之前,都需要採取「客戶盡職審查」,紀錄收匯款人的身份證並了解匯款用途,備存紀錄客身份證正本、副本至少5年,以減洗黑錢風險,否則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監禁7年及罰款100萬元。
來源:香港01 免責聲明:(我們重在分享,圖片、文字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有的呢,掃碼關注「我要入群」就可以了呢!
本平臺堅持無償互助的原則
推動新來港人士在港安居樂業
為新移民提供優質的網際網路傳播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