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象
最深的愛,給最愛的你;最深情的告白,留給最美好的現在。
劇情簡介
根據安德烈·艾席蒙同名小說改編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的義大利裡維埃拉,突如其來的愛彷佛林中奔出的野獸,攫住了17歲少年艾利歐的身與心。他愛上了大他6歲、來義大利遊歷的美國博士生奧利弗。兩人對彼此著迷、猶疑、試探,讓情慾在湧動中迸發,成就了一段僅僅為時六周的初戀。
觀 感
影片沒有太多驚心動魄的曲折情節,只是一個17歲少年平淡的生活裡,多了個帥氣的男人,然後開出一朵豔麗的花,這朵花的名字叫「愛情」。
24歲的Olive以博士生的身份在假期住進導師的家,一起探討論文寫作。
導師的17歲的兒子Elio第一次見到Olive時,就注意到他脖子上戴著象徵「同志」意向的太陽花項鍊。後來Elio說,他也有一條一模一樣的項鍊,只是媽媽說「要做一個謹慎的猶太人」,所以就摘下沒戴。
80年代歐洲的猶太人,因為歷史原因,一直活得很謹慎。(關於猶太人的歷史背景,又是一篇很長的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大屠殺》關於猶太人前世今生的史學書。)
在與Olive接觸的過程中Elio深深地愛上這個博學帥氣的男人。但他的愛是猶豫不定的,一直在試探Olive是否也愛自己。
Elio,情竇初開的少年,情感細膩、豐富、敏感。
為了引起Olive注意,他把象徵同志的項鍊重新戴了起來,用肢體、語言一直試探Olive,但Olive怕傷害到他,一直躲避著他。
Elio為了逃避對Olive的愛,也會跟其他少女發生性關係,帶著挑釁自己性取向的意味。
鏡頭內,Elio的表現沒有劍拔弩張的緊張情節,鏡頭外,卻處處暗湧著對感情不安的情緒。
後來Elio和Olive終於在一起了,Elio問Olive為什麼當初要躲著他。Olive說我曾給過你暗示,在球場上故意摸你的肩膀,你卻以為我在猥褻你,就決定不接近你了。
Elio和Olive一起度過了濃情密意的幾周。他們第一晚在一起時,就約定了「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我也喚你我的名字」,這是愛的契約,是彼此之間約定俗成的秘密。
整部電影出現最多的鏡頭是院子裡那棵結滿明黃果子的杏樹,關於「杏」這個詞的來源,影片裡Olive和導師在學術辯論時有提到,象徵著「早熟」。
杏樹作為連接整部影片的暗線,也暗示著Elio對Olive感情,如杏子一般,早熟而青澀,酸酸甜甜的,是愛情最原始的味道。
Elio是幸運的,他有一對開明的父母,無論做什麼都會無條件支持他,甚至成就他。
Olive論文寫完後要離開前,他媽媽還跟爸爸討論,讓Elio跟Olive出去玩幾天。
劇照:媽媽不忍心看兒子和喜歡的人分開,建議讓他們一起出去玩幾天
Olive坐火車走後,Elio在車站傷心地給媽媽打電話,讓媽媽來接他。媽媽什麼也沒問,直接過去把他接回家。
回家後,爸爸心平氣和地跟他聊人生、聊感情,說到自己曾經也有這樣的過往,但他沒有兒子那麼幸運,可以隨心所愛。爸爸委婉地說,人越來越大,感情能付出的就越來越少,直至乾涸,所以在能愛的時候,就應該盡情去愛。
Olive則沒有那麼幸運,離開多年後,光明節當天給Elio打電話時說,他訂婚了,明年春天就會結婚。如果他爸爸知道他的情況,一定會把他送進畸型糾正機構。
這也正揭示了80年代社會對同性戀的現實態度:不認同,甚至排斥。
在這部電影裡,我們看到最真實,最動情的愛,無關乎性別,無關乎年齡,有的只是純粹的人與人之間單純的愛戀。
異性之間的愛是怎樣的開始,怎樣的發展,怎樣的相處,他們的愛就是怎樣的。唯一不同的是,在那個年代,很多時候他們沒有選擇結果的權利。
這也是整部影片最讓人感傷的地方。
願世間所有的愛,都能有圓滿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