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誠心誠意的發問了,我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為了維護世界的和平,貫徹愛與真實的邪惡,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武藏!小次郎!我們是穿梭在銀河中的火箭隊!白洞,白色的明天在等著我們!就是這樣~喵!」
有多少人是聽著動畫《精靈寶可夢》中這段出場臺詞長大的?武藏、小次郎和會講人話的喵喵組成的火箭隊三人組幾乎在每集動畫中都會登場,並與主角團小智等人作對。他們華麗的出場總是伴隨著悲慘的「好討厭的感覺」加擊飛效果結束,雖是寶可夢世界中知名的反派角色,卻又完全讓人討厭不起來,倒是收穫了一大票狂熱粉。
在大部分影視遊戲作品中,反派角色都是必要的存在,他們為觀眾創造出具有對抗性的情節,推動劇情的發展。有些反派角色是純粹的惡,讓人恨得牙痒痒,但也有一些反派角色像火箭隊一樣,「壞」得讓人認可並印象深刻。
塑造一個如此「可愛迷人」的反派角色並不比塑造一個「偉光正」的主角簡單,尤其是在極力營造代入感的遊戲作品中,大多數玩家更願意扮演消滅邪惡反派的正義之士,想讓玩家主動扮演反派,那就十分考驗反派角色的魅力值了。
桌遊世界中,有哪些蠱惑人心以致於讓人願意主動「跳反」,擁有「可愛迷人」屬性的反派角色呢?
反派的「吉祥物」——奧伯倫
近年來的很多國內玩家是由《狼人殺》開始到接觸桌遊的,其實還有一款與其有些相似但更複雜的桌遊——《阿瓦隆》,它是根據亞瑟王傳說背景設計的一個猜身份的遊戲。
圓桌騎士們用小船載著亞瑟王逐漸變涼的屍體來到了傳聞中的阿瓦隆島,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藏在島上的聖杯,期望聖杯中的聖水能讓亞瑟王起死回生。然而,這支隊伍中並不是所有人都希望亞瑟王能夠復活。為了避免失敗,你必須挑選絕對忠誠的夥伴組隊來完成任務。
遊戲中有兩派人物,正派是以大法師梅林為代表的忠臣,他能分辨出反派陣營每位成員的真實身份,唯一的視野盲點就是反派的黑老大莫德雷德。
遊戲好人方的目標是贏得三局任務的勝利,並隱藏真正的梅林。壞人方的目標是讓三局任務失敗,或者找到真正的梅林進行刺殺,刺殺成功則贏得遊戲。
而一眾反派角色中,最「奇葩」的角色就是奧伯倫,這還要從他的身份背景說起。在傳說中,奧伯倫是梅林愛慕的「湖中之女」薇薇安的父親。薇薇安愛慕著亞瑟王,但亞瑟王娶的妻子卻不是她,她感覺受到了背叛,於是利用梅林對他的愛慕來監視亞瑟王。
奧伯倫也受女兒之託,混在圓桌騎士中幫助黑老大復仇,阻止亞瑟王的復活。但奧伯倫並不知道騎士中到底哪些是復仇者,復仇者們也不知道奧伯倫的真實身份,只有梅林可以看到他。
所以在遊戲中,拿到奧伯倫這個角色時就會顯得格外的無助——既看不到哪些是隊友,隊友也看不到他,既得不到隊友的信任,更得不到好人的幫助。而好人方唯一能看到他的梅林為了能「苟」到最後,也不能直接指認他的身份。
於是很多新手拿到這張牌後會可能玩上一整局都猜不透全場人的身份,是隊伍中「吉祥物」般的存在。而在進階局中,拿到奧伯倫的玩法十分多變,不用顧忌破壞任務,可以執行N多種跳身份的戰術,就像個不安分的攪局者,經常也會給反派陣營造成不小的困擾。
總體來說,奧伯倫這個角色有多迷人倒是談不上,但相比起其他反派角色,好人方應該都不會排斥這種經常攪局的「鐵憨憨」反派吧?
反派的「表情包」——伏地魔
即便你不是《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粉絲,相信你也一定也對「那個連名字都不能提的人」——伏地魔(Lord Voldemort)這個名字耳熟能詳。他是魔法世界史上最危險的黑巫師,恐怖組織「食死徒」的領袖,兩次巫師大戰的發起者。這個惡名昭著的反派角色面如骷髏,恐怖可憎,殘忍無情,根本與「可愛又迷人」幾個字不沾邊,哪來那麼多食死徒誓死效忠?
其實在成為「神秘人」之前,原名湯姆·馬沃羅·裡德爾(Tom Marvolo Riddle)的伏地魔曾是霍格沃茨斯萊特林學院中最英俊聰慧、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魔法天賦尤其是黑魔法極其出眾,曾任男生學生會主席,獲獎與榮譽無數。如此有魅力的風雲人物,身邊自然不乏其狂熱追隨者。
但幼年在孤兒院長大的經歷,讓從小被人懼怕、厭惡和疏遠的湯姆·裡德爾的心中早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他性格十分偏激,瘋狂崇拜純血巫師,極厭惡自己的原名,怨恨自己的命運,蔑視所有麻瓜和混血巫師。
離開學校後,他為自己改名為伏地魔,意為「飛離死亡」。後來又嘗試以黑魔法製作魂器追求永生不死,這也是他借魂器重生並「毀容」的原因。
桌遊作品中出現的伏地魔,基本沿用了《哈利波特》書中所描述的形似骷髏、皮膚慘白、鼻孔處是兩道縫的重生後的形象。桌遊《阿卡迪亞戰紀》在2014年推出的《The Nameless Campaign》中,齜牙咧嘴的Q版伏地魔上線,為這個反派角色增加了不少「可愛」的元素。
在桌遊《哈利波特:霍格沃茲之戰》中,玩家要扮演哈利、羅恩等正派角色,趕在以伏地魔為代表的反派角色控制霍格沃茲的所有地點之前,合作擊敗他們。
雖然不能扮演反派的伏地魔,但遊戲中的所有卡牌形象都沿用了《哈利波特》電影版中的經典形象。在體驗劇情時,看到伏地魔這張被調侃並製作成「表情包」的熟悉的蒼白臉龐,會不會平添幾分親切感呢?
《哈利波特》這個魔幻IP被改編成的桌遊版本並不多,且大多以卡牌遊戲為主,2018年推出的《Harry Potter Miniatures Adventure Game》則以其精緻的微縮模型引人矚目。
在伏地魔擴中,這位魔法世界的邪惡大boss終於霸氣側漏了一回,雖然還是那個「沒鼻子」的經典形象,但其模型揮動魔杖施放黑魔法的動作和腳下纏繞的兇惡大蛇,終於讓他在「蠢萌」外多了幾分迷人的氣魄。
反派的「老貴族」——德古拉
吸血生物是個十分古老的概念,在早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古希伯來文明、古羅馬文明等的神話傳說中,都有吸食人類精氣的魔鬼的概念。
1897年,著名的哥德式恐怖小說《德古拉》問世,這部以15世紀時瓦拉幾亞的領主弗拉德三世為原型創作的小說影響深遠,讓「德古拉(Dracula)」逐漸成為現代吸血鬼形象的代名詞。從墳墓裡爬出來的醜陋、低智商的邪惡反派至此搖身一變,成了住在歐洲中世紀古堡裡的貴族伯爵。
作為西方知名文化符號,在諸多文藝作品中雖仍是反派,德古拉卻大多以「可愛又迷人」的形象出現。他是西裝革履、文質彬彬的紳士,擁有心靈控制等超自然能力,還有吸引異性的英俊外表和獨特魅力。
桌遊中也不乏以吸血鬼為主題遊戲,《德古拉之怒(第三版)》就是一款以小說《德古拉》為背景的遊戲。玩家將會分別扮演德古拉伯爵和吸血鬼獵人進行非對稱的對抗,德古拉伯爵的遊戲目標在於培育血脈和消滅獵人,而獵人的目標是合力在德古拉的邪惡勢力蔓延到整個歐洲前消滅他。
扮演德古拉的玩家要在自己的行動回合藏匿行蹤,並對獵人們展開伏擊後成功逃脫。一絲不苟的髮型,寬大飄逸的披風,面對眾多獵人的圍剿時的沉著冷靜,讓德古拉的強大、優雅和風度都展現得淋漓盡致,很多玩家在熟練後都沉迷於扮演反派德古拉就可見一斑。
反派的「萌邪神」——克蘇魯
要論桌遊界最有名氣的反派角色,人稱「克總」的克蘇魯恐怕當仁不讓。克蘇魯(Cthulhu)是美國小說家洛夫克拉夫特所創造的克蘇魯神話中的怪物,是形象為類似章魚頭、人身,背上有蝙蝠翅膀的巨大人形生物。他也是唯一有明確造型描述的邪神,其他宇宙級邪神幾乎都是「不可名狀的」。
由於星位錯誤(或舊神所為),克蘇魯被封印在太平洋中南部深海中的拉萊耶古城中,處於假死狀態,但他會不斷地做夢——海水屏蔽了這種精神波動,但世界上那些具有藝術天賦、精神敏感的人或神經異常者常常能感覺到這種波動。他們的夢中會出現克蘇魯和拉萊耶城的形象,最終導致重病、昏迷乃至發瘋。一旦星位正確,克蘇魯就會甦醒並與拉萊耶城一起浮出海面,人類就會滅亡。
克蘇魯神話龐大又深邃的體系,良好的代入感和獨特的氛圍是美式桌遊的絕佳主題。在桌遊塑造的虛構世界中,玩家將扮演人類調查員,遭遇怪誕可怖的怪物、經歷難以名狀的恐懼、面對隨時死亡或瘋狂的可能,為拯救自己和世界而竭盡全力。
FFG公司推出的比較經典的克蘇魯系列主題桌遊有《瘋狂詭宅》、《全球驚悚》、《魔鎮驚魂》和《詭鎮奇談》等。這個系列中的克蘇魯大多是扮演「工具人」的boss角色,沒什麼魅力可言。
與之相比,模型大廠CMON推出的《克蘇魯:死亡湮滅》則要刺激得多。遊戲中每個邪神和異教徒都極具特色,不同的劇本設計了不同的關卡,很考驗玩家的配合和遊戲技巧。
遊戲中SAN值(理智)耗盡還會導致調查員死亡甚至輸掉遊戲,所以調查員們遊走在死亡的邊緣來獲得強大的力量——以前總是被克總追著打,終於有機會直面恐懼,追著克總打了!這種刀尖上跳舞的感覺相當刺激玩家的腎上腺素。
而更加令人「瘋狂」的是Peterson Games公司推出的不對稱的區域控制桌遊《克蘇魯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你不再是倒黴而又無可奈何的調查員,而將控制四個古老而又強大的克蘇魯派系展開對抗。你要儘可能多的收集末日點數,併集齊所有6本魔法書,以此來討得克蘇魯大神的歡心並贏得遊戲。這在克蘇魯主題的遊戲中非常少見。
和一眾反派角色相比,克蘇魯的「迷人」之處在於它的邪惡和傳統故事裡的反派角色不是一個邪法。它沒有什麼險惡用心,沒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沒有明確敵意,甚至沒有惡意——當你在走路時無意中踩死螞蟻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邪惡嗎?
但螞蟻覺得你邪惡,因為你傷害到了它們。而在這位邪神眼中,人類可能就是螞蟻,對於人類毫無人性的事情,在它眼中理所當然的,人類的三觀在它面前被完全顛覆且毫無意義。
這種顛覆性的、讓人「SAN值」狂掉的理念吸引了一大票狂熱信徒,克蘇魯作為邪神也經常被信徒召喚,召喚他的語句是「Cthulhu fhatgn」,因為發音和拼寫問題,經常被發音為「克蘇魯發糖(克總發糖)」——本著萬物皆可萌的理念,萌萌的邪神「克總」就成了人們心中最可愛迷人的反派角色了。
小結
當我們逐漸長大,觀察世界的角度不再是「好」與「壞」這樣的單調,你可能會愈發喜歡這些反派,比起受到束縛的正派主角,而反派只要說一句「我是壞人」,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
與其說是喜歡這些「接地氣」或「可愛迷人」的反派角色,不如說是喜歡那种放開一切,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無法無天的生活態度。人們的心中或多或少都有陰暗面,世界也是不完美的,總有站在對立面的孤膽惡棍,激起我們心中堅持自我至死不休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