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非洲一定要看大遷徙嗎?

2021-02-08 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

去非洲一定要看動物大遷徙嗎?

作者:許夏冰  天使與堅果派

 

「跟你們去非洲,能看到動物大遷徙嗎?」這個問題在我向朋友們介紹堅果派肯亞獅子守護者課程時,經常被問到。耐心看完本文後,答案自然揭曉。

 

前不久(8月初),我跟隨第三期學員前往非洲大草原,在馬賽馬拉奧肯耶野生動物保護區體驗了幾天野保志願者的生活,這是一段非常難忘的經歷,下面把一些比較深刻的感受,分享給大家。

 

一、私人保護區與國家公園的大不同

在去奧肯耶保護區之前,我們先去了Nakuru國家公園以及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國家公園面積很大,這就意味著,遊客需要坐車一路奔波很遠,一整天下來,非常疲憊。7,8月份公園內的遊客很多,尤其在馬拉河邊無時無刻都停著好幾排等著看角馬遷徙的車輛。但在紀錄片裡出現的成千上萬隻角馬奔騰過河的場景幾乎很難得遇見,絕大部分人都看不到。公園內道路邊如果有大型肉食野生動物出現,那它們的旁邊也一定是擠滿了排著隊的車輛,等著輪番的開過去拍照和觀看。

 

相比之下,保護區有如下特點:

- 更豐富的植被。草叢,灌木叢,荊棘林,樹木,很小的區域內覆蓋多種高低不同的植物,也就吸引了不同的動物。

- 更好野生動物密度和種類。在保護區內,不需要走太遠就幾乎可以見到所有的東非野生動物,經常可以看到多種動物共處同一片天地的仿佛伊甸園一般的景象。

- 極少的遊客,以及和諧的生態環境。保護區會限制進入其中的訪客的人數和車輛。每天巡邏時,基本上就我們的車對動物進行追蹤和觀察,不會驚擾到動物。車輛少,也就不會限制行車路線,可以隨意在草原上行駛,進行更好的觀察。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更多野生動物在保護區內生活,足夠的草,足夠的食物,使得保護區內的草食動物都不需要遷徙啦。


(奧肯耶象群)


(奧肯耶長頸鹿群)


二、為什麼要保護獅子?為什麼需要更多的獅子守護者?


如果沒有如此近距離觀察過獅子,看到他們在草原上昂首闊步,不怒自威;看到他們放肆地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地上睡覺,誰都不放在眼裡;聽到他們極具威懾力的吼叫聲,其穿透力可傳到5公裡之外,你是不會理解什麼是萬獸之王的。這種處在食物鏈最頂端動物在自然界是沒有天敵的,他們的天敵只有人類。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和人獸衝突,目前非洲獅子的總數不到3W只,肯亞的獅子不到3000隻。很早以前,馬賽人是需要以獵殺獅子作為成人禮的。原因是獅子會捕食馬賽人餵養的牛羊,與馬賽人有著非常嚴重的人獸衝突。隨著保護區的建立,草食動物的增加,以及馬賽人防獅圍欄的修建,人獸衝突逐漸減弱,馬賽人不再獵殺獅子,獅子數量得以增多。簡言之,保護獅子,其實是保護整個野生動物食物鏈,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生態環境。因此,也需要更多的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來做獅子守護者,觀察和記錄獅群的生存狀況,同時幫助馬賽人減少放牧,增加其他就業機會,減少人獸衝突,從而保護野生動物。 


如何做一名獅子守護者呢?


在奧肯耶營地的幾天,我們把營地當成了自己的家。獅子守護者的生活簡單而有規律,但又充滿著未知,不知道今天巡邏會看到什麼,能否看到獅子幼崽?能否見到獅子捕獵?能否見到獵豹和花豹?

-      每天兩次巡邏。早上5:30,還是滿天繁星,獅子守護者們就出發巡邏了。活躍了一晚上的獅子們會在早上曬曬初升的太陽,然後開始睡覺。我們在的那幾天,每天都能看到獅子,守護者們需要記錄下巡邏的路線,記錄發現獅群的地點,記錄下獅子的狀態。每天下午4:30,守護者們進行第二次巡邏,一路觀察各種動物,獅子們將在6點鐘左右睡醒,我們在下午多次見到還在睡覺的獅群。通過巡邏和記錄,守護者們了解到奧肯耶獅群的總體情況,並能夠見到星巴講述的獅子故事中的某些主角。當我們看到被「草原一哥」雄獅santoni寵幸的母獅時,真的被她的美貌給驚豔了。


 

-      探訪奧肯耶巡邏站。面積78平方公裡的保護區內,共有19所巡邏站。我們參觀了其中的一所,巡邏員的工作環境和巡邏裝備大部分都是捐助的,都很簡陋,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他們對巡邏工作的敬業和熱愛。通過他們的巡邏,可以有效的防止非法放牧和盜獵。


(奧肯耶的巡邏員們)


(巡邏員簡陋的廚房)


-      完成防獅圍欄的搭建工作。堅果派和馬拉野保基金持續對奧肯耶保護區內比較貧困的馬賽人捐助防獅圍欄,堅果派通過獅子守護者項目,鼓勵每一名獅子守護者通過各種方式向社會募集資金,資助修建防獅圍欄,並且參與實地搭建工作。


-      分享和宣傳。獅子守護者們的志願者體驗結束之後,要將自己在非洲的這段非常寶貴的經歷和感受分享給身邊的朋友。我們鼓勵每一名獅子守護者在不同的場合做公共演講,舉辦攝影展,宣講獅子和野保的故事,讓更多的人懂得保護獅子,更多的人成為獅子守護者。

 

三、風趣幽默的星巴與熱情善良的馬賽兄弟夥

當「喝點兒啥子飲料?」這句重慶話從馬賽人口中說出時,我這半個四川人也是反應了半天才明白過來的,然後眼淚都快笑出來了。星巴常年在奧肯耶營地與他的馬賽兄弟門生活在一起,搞怪的他平時教馬賽兄弟講重慶話「吃飯囉」,「辛苦老」,「睡瞌睡」,「謝謝你」,這些簡單的詞彙,馬賽兄弟都會講,遠在非洲可以聽到家鄉話,能解除思鄉之情,也給訪客們帶來不同的樂趣。

 

奧肯耶營地是在英國酒店集團的管理之下運營的,這裡的馬賽兄弟受過良好的培訓。我們的早餐一般會是在巡邏途中,星巴挑選一個既安全又景色獨特的地方,要麼是在開闊的草原,要麼是山頭,馬賽兄弟「變」出桌椅餐布以及豐盛英式早餐,伴著美景就餐是多麼的愜意。午餐和晚餐都在營地享用,尤其是晚餐,是非常正式的dinner,全部人員入席後,馬賽兄弟隆重地向大家介紹每一道菜,湯,主菜,甜品一應俱全。尤其是甜品,午餐/晚餐後都有甜品,而且,這麼多天來每頓的甜品都不一樣!我這個甜品狂熱分子真是要愛死chef了。



(草原早餐,我就愛蹲著吃)


跟隨星巴巡邏非常有意思,他會給我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雄獅的新戀情,流浪漢瞪羚的寂寞,黑背豺在指引我們找獅子,長頸鹿目送我們結束巡邏等等,奧肯耶的動物們在星巴的眼裡不僅僅是動物,更是他的好朋友,時時都在與巡邏車互動。有一次我們和另一輛車同時發現了一頭雄獅,一路追隨,星巴覺察出這頭雄獅是正在焦急地尋找母獅,他果斷的放棄了追蹤,覺得我們會打擾到它,這讓我非常感動,同時也感受到星巴對動物們發自內心的喜愛。


(星巴在教獅子守護者們學習紅外探測攝像機的使用)

 

最後,還糾結能否看到動物大遷徙嗎?先給大家掃個盲,所謂大遷徙指的是每年的7月至9月為了追逐水源和鮮草,以角馬為主的數以百萬計的食草動物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草原到肯亞馬賽馬拉遷徙,途中將渡過鱷魚出沒、殺機重重的馬拉河,而獅子等眾多肉食動物也會聚集在那裡,享受角馬盛宴。紀錄片中出現的壯觀場面,一般都是拍攝的角馬、斑馬過河的場景。現在肯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從6月中旬開始,世界各地的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們為一睹大遷徙也接踵而至匯集於此。但是,有多大的機會能看到大遷徙呢?其實,遷徙時刻都在發生,比較容易看到的是一大片一大片成百上千的角馬在馬賽馬拉草原上吃草,休息,或者排隊前行,然而萬馬奔騰的場景比較少見。每天有一大堆車輛等在馬拉河邊上,長焦短炮候著,希望可以碰上大批角馬過河。所以,真的看運氣,有人等一天,只看到2-3隻角馬過河,也有人偶然的某天就看到了萬馬奔騰,據說央視是駐紮在馬賽馬拉一個月才拍攝到壯觀場面的。堅果派兩期課程,7月和8月都只看到了角馬排隊,並沒有過河,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我們的學習和觀察。人手一本的《野生動物保護筆記本》隨時拿在手上,幾乎在非洲見到的所有的野生動物的中英文名稱,習性,特點,每一名守護者都可以張口就來。辨識動物足跡,糞便,了解動物和植物共生的關係,以及活生生的食物鏈關係…這些知識比起動物大遷徙對我們來說,更有意義。


(等待看遷徙的車輛)


(奧肯耶營地學習)


(走一路學一路)


因此,去非洲一定要看動物大遷徙嗎?當然不是。但是,一定要參與堅果派的獅子守護者課程,了解並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幫助我們喚醒內心深處的自然屬性,讓野保的種子在小堅果的心裡生根發芽!


(2016年2月,獅子守護者僅有8頂帳篷,等你來!)


相關焦點

  • 哪裡可以看非洲動物大遷徙 非洲動物大遷徙什麼時候開始
    非洲動物大遷徙這種震撼場面相信大家基本都是在網上或者是電視上看到的,但是光看視頻是無法感受,這種震撼成都肯定要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因此有不少遊客就會為了欣賞到這一場景前往,哪裡可以看非洲動物大遷徙?非洲動物大遷徙什麼時候開始這些都要知道,下面那小編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 如何製作一份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的旅遊攻略?
    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非洲動物大遷徙只是在動物世界裡面看過,那麼如果我們去非洲親自看一眼,那麼要如何製作攻略呢?首先,看動物大遷徙你不用管計算時間,因為全年都可以,只不過每個時間段看動物大遷徙的地點不同而已,肯亞的動物大遷徙一般在暑假期間,而坦尚尼亞全年都合適。每年的1月-3月,你能看到大量角馬產子的場景,這個時間段也是大型食肉動物最活躍的時間。
  • 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推薦肯亞或坦尚尼亞,這兩個國家相對安全
    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推薦肯亞或坦尚尼亞,這兩個國家相對安全,坦桑有美輪美奐的桑給巴爾島,還有吉力馬札羅雪山,肯亞呢可以玩漂流,這兩個國家都可以看到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坦桑的行程大致是這樣的,選定的居住地是姆萬紮(靠近維多利亞湖,有米飯吃),首先購買機票,機票買的是北京往返達市噠(
  • 東非動物大遷徙
    6月-9月的東非,這裡將會上演地球上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場面。當然,還有自然界最血腥、殘酷的殺戮!百萬頭的角馬,數十萬計的斑馬、羚羊組成聲勢浩大的隊伍,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保護區前往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
  • 非洲大遷徙發現兩母獅獵殺角馬,雄獅不去幫忙,卻優先享用獵物
    為了尋找鮮嫩的綠草地,草原上的角馬、斑馬、瞪羚等數百萬動物大軍就要長途跋涉3000多公裡,上演地球上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場面。當然,途中最讓它們憂心忡忡的是,必須要穿越獅子埋伏的草原,因為獅子、三色豺與鬣狗是角馬的三大天敵。角馬路過的地方,飢腸轆轆的獅子們都會埋伏在這裡,正準備分享即將到來的盛宴。
  • 科普故事 | 東非動物大遷徙
    故事內容:小朋友知道嗎?在地球上,有一片神奇的土地——非洲大陸,這裡有著數不盡的草原,其中最神秘美麗的就要數東非大草原啦!東非大草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獅子、獵豹、羚羊、斑馬等等許許多多的動物在這裡世代居住,自由奔跑。
  • 非洲風景最美的7個地方,此生一定要去
    這個世界著名的公園因其廣闊的草原風光和各種各樣的動物而馳名全球,包括獅子、大象和犀牛,每年6-7月份的雨季,全球的人們會蜂擁而至到這裡,觀看數百萬隻羚羊和斑馬等組成的動物大遷徙,開啟夢幻般的野生動物之旅。 夜幕即將來臨時,你可以在一些田園詩畫般的小屋內住宿,並觀賞令人驚嘆的日落景色。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 去非洲旅行看動物,你知道哪個地方最好麼?
    眾所周知,非洲大陸在地球上被稱為天然動物園,這裡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據不完全統計,光非洲的野生動物數量超過200多種,其中好多是非洲特有的動物。我們學過地理知道,非洲的肯亞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馬賽馬拉大草原,也知道波札那奧卡萬戈的卡拉哈裡沙漠草原,更聽過南非的好望角動物自然保護區,可你知道哪裡才是看非洲動物最壯觀的地方麼?
  • 廣州的非洲人要進行「大遷徙」?距離很近,原來要去這!
    我國近幾年來也是發展迅速,各個城市的經濟活力都被激活,社會取得了很大進步,居住在廣州的非洲人也不在少數,他們都是一批一批地往那裡挪。聽說原因是因為廣州的東西可選性比較多,因為靠近海岸,進出口方便,商品也是琳琅滿目,非洲商人會把廣州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運回非洲去賣,而中國商人也會去非洲進行交流。
  • 如果是去非洲旅行,可以做做攻略,學一些簡單的當地語
    去非洲旅行的話有什麼好的建議嗎?首先,我覺得你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因為去到國外,特別是非洲,醫療條件沒有國內好,準備一些自己的常用藥物。第二,如果是去旅行,可以做做攻略,可以學一些斯瓦希裡語,會一些簡單的當地語,會給你的旅行帶來意想不到的趣味。第三,籤證護照以及一些當地的零錢。
  • 非洲大草原,跟著角馬去旅行
    在非洲的賽倫蓋蒂平原上,雨季期間,雨水充足,在這裡生活著數以百萬計的角馬。但在每年6月,旱季來臨之前,它們都要集體大遷徙,奔向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尋找鮮嫩的綠草地。10月末,再由馬塞馬拉折回塞倫蓋蒂。
  • 為狂野而生:「東非大遷徙」的追蹤者
    △ 2020東非「大遷徙」鳥瞰聖誕將至,分享我今年最喜歡的一張「大遷徙」鳥瞰圖 - 千軍萬馬奔馳在塞倫蓋蒂-馬拉東非大草原。去鎮上辦事,順便大打牙祭!一大盤熱乎乎的烤肉和薯條,生活頓時很美好!這幾年,受天氣變化和雨季影響,「大遷徙」的路線比較不規範,一部分會繼續原路渡河返回,另外一部分會沿著東部的路線向南。一直在前線的阿萊克斯團隊跟著「大遷徙」,跟蹤調研,反饋給邁克團隊。就在前不久,他的團隊獲得了非洲高奢旅遊年會WAA「靈魂漂流者」稱號,我們都打心眼裡高興!
  • 國人在非洲旅遊創業,用非洲的美景,賺非洲人的錢,網友:絕了
    國內很多人應該在電視上看過動物大遷徙,這種震撼人心的景象就發生在東非肯亞馬賽馬拉草原上。這片草原是世界上野生動物最密集的區域,每年夏季這片草原上到處都是動物,數都數不過來,這時候也是來當地旅遊最好的季節,有很多遊客前來參觀動物大遷徙,來自全球各地的攝影師記錄下這震撼的畫面。
  • 蛇鷲:非洲最美的猛禽,性格溫順,卻是毒蛇的夢魘
    在發現蛇之後,蛇鷲不會立馬進行進攻,而是用自己靈活的步法去「戲耍」地上的蛇。等到蛇精疲力竭的時候,蛇鷲就會使出殺手鐧——「無影腳」,用兩隻爪子抓住蛇的要害,使其斃命。明日新知斑鬣狗是狗嗎?如果你恰好知道答案,可以點擊上方「寫回答」,與頻頻在線互動哦~或者前往「央視頻」官方微博,搜索「遷徙新知」,在問題下方說出你的答案,還有機會獲得精美禮品!
  • 非洲見聞|你一定要吃的十種非洲美食
    去非洲這麼多年,每次回國,朋友必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你在非洲吃什麼!經常在抖音上看到一些獵奇類的關於非洲的視頻,男主角經常探秘性的帶著觀眾去破舊的非洲集市找尋很奇怪的食物,生烤大蜥蜴,白蟻煮黃豆,朋友們都以為這都是我們的日常食物,也常常為我的健康擔心。
  • 春節就是一次人口大遷徙,對高速ETC形成嚴峻考驗
    每年的春運就是一次世界上人口規模最大的大遷徙,人口流動越來越大的現實也讓每一次遷徙的規模都會擴大,今年,這場大遷徙已開始。對於開車的司機來說,這次大遷徙對高速通行會帶來一定影響,在此之前,高速ETC就頻出故障,有的ETC收費通道還不如人工通道快,一場大尷尬也在形成。為什麼說尷尬呢?是因為與之前有關部門拼命推廣的ETC安裝相比,如今ETC的效果真是差強人意。
  • 非洲只有貧窮與飢餓?來看這兩個美到驚豔的非洲國家
    納米比亞-海豹島十萬多萬隻海豹的集聚地,密密麻麻,很少有地方可以這麼近距離觀看到數量如此龐大的海豹,和東非看動物大遷徙一些,讓人難以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南非-企鵝看自然野生的企鵝不一定要去到南極,在南非的海邊就能夠看到這些可愛的小傢伙們,這裡有一片海灘是它們的家園,你可以很近距離的走進他們,但記得適當的保持一點兒距離,別驚嚇到這些可愛的小傢伙們。
  • 那些去非洲淘金創業的中國人都暴富了嗎
    貧窮小山村的四川小夥,一個窮苦落寞的童年充滿苦楚和無奈,初中輟學後為了生存流浪、偷盜、被拘留,後來去非洲創業成功完成了人生逆襲。非洲真的是淘金者的天堂嗎?先說環境,由於種族衝突、熱帶疾病叢生、工業化引發的環境破壞,從前西方殖民主義,獨立後腐敗政權,使非洲成為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世界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一個洲,全非洲一年的貿易總額僅佔全世界的百分之一。首先是是非洲的自然環境很惡劣,全年高溫乾旱,就算是到了雨季,基本沒有排水系統的非洲就像是建在垃圾堆旁的國度。
  • 沙丁魚大遷徙、籠中觀鯊 - 狂野南非陸上海洋暢遊攻略
    但畢竟這片美麗的土地是遠在南半球的另一端,怎麼去,如何玩,啥時去,需要準備些什麼,恐怕大多數朋友還是一頭霧水。今天,小編就來幫大家掃掃盲~南非位於南半球,非洲大陸的最南端,三面臨海,海岸線3,000公裡。
  • 「重返非洲」翻越吉力馬札羅,我在馬拉河畔等你(9)
    《生存法則》文末有視頻看呦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大草原又到了動物們交配的季節……母獅是尋找獵物的高手,她們具有敏銳的視力和嗅覺,以及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在非洲草原上,沒有哪種動物比母獅更善於捕獵了10月初的到達,讓我們期盼著可以趕上大遷徙的尾聲。不過天不遂人願,今年大遷徙早在九月底就結束了。我們緊趕慢趕還是沒有搭上這趟末班車。不過觀賞野生動物的方式有很多種,非大遷徙的季節,我們仍然有很多東西可以看可以玩。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追尋大草原上的big five,也可以叫做非洲五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