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非洲一定要看動物大遷徙嗎?
作者:許夏冰 天使與堅果派
「跟你們去非洲,能看到動物大遷徙嗎?」這個問題在我向朋友們介紹堅果派肯亞獅子守護者課程時,經常被問到。耐心看完本文後,答案自然揭曉。
前不久(8月初),我跟隨第三期學員前往非洲大草原,在馬賽馬拉奧肯耶野生動物保護區體驗了幾天野保志願者的生活,這是一段非常難忘的經歷,下面把一些比較深刻的感受,分享給大家。
一、私人保護區與國家公園的大不同
在去奧肯耶保護區之前,我們先去了Nakuru國家公園以及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國家公園面積很大,這就意味著,遊客需要坐車一路奔波很遠,一整天下來,非常疲憊。7,8月份公園內的遊客很多,尤其在馬拉河邊無時無刻都停著好幾排等著看角馬遷徙的車輛。但在紀錄片裡出現的成千上萬隻角馬奔騰過河的場景幾乎很難得遇見,絕大部分人都看不到。公園內道路邊如果有大型肉食野生動物出現,那它們的旁邊也一定是擠滿了排著隊的車輛,等著輪番的開過去拍照和觀看。
相比之下,保護區有如下特點:
- 更豐富的植被。草叢,灌木叢,荊棘林,樹木,很小的區域內覆蓋多種高低不同的植物,也就吸引了不同的動物。
- 更好野生動物密度和種類。在保護區內,不需要走太遠就幾乎可以見到所有的東非野生動物,經常可以看到多種動物共處同一片天地的仿佛伊甸園一般的景象。
- 極少的遊客,以及和諧的生態環境。保護區會限制進入其中的訪客的人數和車輛。每天巡邏時,基本上就我們的車對動物進行追蹤和觀察,不會驚擾到動物。車輛少,也就不會限制行車路線,可以隨意在草原上行駛,進行更好的觀察。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更多野生動物在保護區內生活,足夠的草,足夠的食物,使得保護區內的草食動物都不需要遷徙啦。
(奧肯耶象群)
(奧肯耶長頸鹿群)
二、為什麼要保護獅子?為什麼需要更多的獅子守護者?
如果沒有如此近距離觀察過獅子,看到他們在草原上昂首闊步,不怒自威;看到他們放肆地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地上睡覺,誰都不放在眼裡;聽到他們極具威懾力的吼叫聲,其穿透力可傳到5公裡之外,你是不會理解什麼是萬獸之王的。這種處在食物鏈最頂端動物在自然界是沒有天敵的,他們的天敵只有人類。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和人獸衝突,目前非洲獅子的總數不到3W只,肯亞的獅子不到3000隻。很早以前,馬賽人是需要以獵殺獅子作為成人禮的。原因是獅子會捕食馬賽人餵養的牛羊,與馬賽人有著非常嚴重的人獸衝突。隨著保護區的建立,草食動物的增加,以及馬賽人防獅圍欄的修建,人獸衝突逐漸減弱,馬賽人不再獵殺獅子,獅子數量得以增多。簡言之,保護獅子,其實是保護整個野生動物食物鏈,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生態環境。因此,也需要更多的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來做獅子守護者,觀察和記錄獅群的生存狀況,同時幫助馬賽人減少放牧,增加其他就業機會,減少人獸衝突,從而保護野生動物。
如何做一名獅子守護者呢?
在奧肯耶營地的幾天,我們把營地當成了自己的家。獅子守護者的生活簡單而有規律,但又充滿著未知,不知道今天巡邏會看到什麼,能否看到獅子幼崽?能否見到獅子捕獵?能否見到獵豹和花豹?
- 每天兩次巡邏。早上5:30,還是滿天繁星,獅子守護者們就出發巡邏了。活躍了一晚上的獅子們會在早上曬曬初升的太陽,然後開始睡覺。我們在的那幾天,每天都能看到獅子,守護者們需要記錄下巡邏的路線,記錄發現獅群的地點,記錄下獅子的狀態。每天下午4:30,守護者們進行第二次巡邏,一路觀察各種動物,獅子們將在6點鐘左右睡醒,我們在下午多次見到還在睡覺的獅群。通過巡邏和記錄,守護者們了解到奧肯耶獅群的總體情況,並能夠見到星巴講述的獅子故事中的某些主角。當我們看到被「草原一哥」雄獅santoni寵幸的母獅時,真的被她的美貌給驚豔了。
- 探訪奧肯耶巡邏站。面積78平方公裡的保護區內,共有19所巡邏站。我們參觀了其中的一所,巡邏員的工作環境和巡邏裝備大部分都是捐助的,都很簡陋,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他們對巡邏工作的敬業和熱愛。通過他們的巡邏,可以有效的防止非法放牧和盜獵。
(奧肯耶的巡邏員們)
(巡邏員簡陋的廚房)
- 完成防獅圍欄的搭建工作。堅果派和馬拉野保基金持續對奧肯耶保護區內比較貧困的馬賽人捐助防獅圍欄,堅果派通過獅子守護者項目,鼓勵每一名獅子守護者通過各種方式向社會募集資金,資助修建防獅圍欄,並且參與實地搭建工作。
- 分享和宣傳。獅子守護者們的志願者體驗結束之後,要將自己在非洲的這段非常寶貴的經歷和感受分享給身邊的朋友。我們鼓勵每一名獅子守護者在不同的場合做公共演講,舉辦攝影展,宣講獅子和野保的故事,讓更多的人懂得保護獅子,更多的人成為獅子守護者。
三、風趣幽默的星巴與熱情善良的馬賽兄弟夥
當「喝點兒啥子飲料?」這句重慶話從馬賽人口中說出時,我這半個四川人也是反應了半天才明白過來的,然後眼淚都快笑出來了。星巴常年在奧肯耶營地與他的馬賽兄弟門生活在一起,搞怪的他平時教馬賽兄弟講重慶話「吃飯囉」,「辛苦老」,「睡瞌睡」,「謝謝你」,這些簡單的詞彙,馬賽兄弟都會講,遠在非洲可以聽到家鄉話,能解除思鄉之情,也給訪客們帶來不同的樂趣。
奧肯耶營地是在英國酒店集團的管理之下運營的,這裡的馬賽兄弟受過良好的培訓。我們的早餐一般會是在巡邏途中,星巴挑選一個既安全又景色獨特的地方,要麼是在開闊的草原,要麼是山頭,馬賽兄弟「變」出桌椅餐布以及豐盛英式早餐,伴著美景就餐是多麼的愜意。午餐和晚餐都在營地享用,尤其是晚餐,是非常正式的dinner,全部人員入席後,馬賽兄弟隆重地向大家介紹每一道菜,湯,主菜,甜品一應俱全。尤其是甜品,午餐/晚餐後都有甜品,而且,這麼多天來每頓的甜品都不一樣!我這個甜品狂熱分子真是要愛死chef了。
(草原早餐,我就愛蹲著吃)
跟隨星巴巡邏非常有意思,他會給我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雄獅的新戀情,流浪漢瞪羚的寂寞,黑背豺在指引我們找獅子,長頸鹿目送我們結束巡邏等等,奧肯耶的動物們在星巴的眼裡不僅僅是動物,更是他的好朋友,時時都在與巡邏車互動。有一次我們和另一輛車同時發現了一頭雄獅,一路追隨,星巴覺察出這頭雄獅是正在焦急地尋找母獅,他果斷的放棄了追蹤,覺得我們會打擾到它,這讓我非常感動,同時也感受到星巴對動物們發自內心的喜愛。
(星巴在教獅子守護者們學習紅外探測攝像機的使用)
最後,還糾結能否看到動物大遷徙嗎?先給大家掃個盲,所謂大遷徙指的是每年的7月至9月為了追逐水源和鮮草,以角馬為主的數以百萬計的食草動物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草原到肯亞馬賽馬拉遷徙,途中將渡過鱷魚出沒、殺機重重的馬拉河,而獅子等眾多肉食動物也會聚集在那裡,享受角馬盛宴。紀錄片中出現的壯觀場面,一般都是拍攝的角馬、斑馬過河的場景。現在肯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從6月中旬開始,世界各地的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們為一睹大遷徙也接踵而至匯集於此。但是,有多大的機會能看到大遷徙呢?其實,遷徙時刻都在發生,比較容易看到的是一大片一大片成百上千的角馬在馬賽馬拉草原上吃草,休息,或者排隊前行,然而萬馬奔騰的場景比較少見。每天有一大堆車輛等在馬拉河邊上,長焦短炮候著,希望可以碰上大批角馬過河。所以,真的看運氣,有人等一天,只看到2-3隻角馬過河,也有人偶然的某天就看到了萬馬奔騰,據說央視是駐紮在馬賽馬拉一個月才拍攝到壯觀場面的。堅果派兩期課程,7月和8月都只看到了角馬排隊,並沒有過河,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我們的學習和觀察。人手一本的《野生動物保護筆記本》隨時拿在手上,幾乎在非洲見到的所有的野生動物的中英文名稱,習性,特點,每一名守護者都可以張口就來。辨識動物足跡,糞便,了解動物和植物共生的關係,以及活生生的食物鏈關係…這些知識比起動物大遷徙對我們來說,更有意義。
(等待看遷徙的車輛)
(奧肯耶營地學習)
(走一路學一路)
因此,去非洲一定要看動物大遷徙嗎?當然不是。但是,一定要參與堅果派的獅子守護者課程,了解並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幫助我們喚醒內心深處的自然屬性,讓野保的種子在小堅果的心裡生根發芽!
(2016年2月,獅子守護者僅有8頂帳篷,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