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一直是旗幟鮮明地反對飢不擇食式的拿來主義,這是當前中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後產生的全民性浮躁問題在足球領域的折射。也許,很多人會嘲笑小編思想守舊,沒有跟上國際潮流。殊不知,這是他們自己對所謂國際上歸化潮流的誤解。很多人會說,世界強隊裡都有歸化球員,而且肯定會拿奪得2018世界盃的法國隊來說事。確實,那支法國隊裡有大半非洲面孔的球員。那屆世界盃上,在法國國家隊隊的23人大名單中,有多達16人的非裔和亞裔球員,比例高達70%,讓人從感官上以為這是一支來自非洲的隊伍。由此,很多人也就草率地得出了法國隊為了在短期內提高成績,大肆歸化僱傭軍作戰的荒謬結論。
然而,如果透過表面現象,深入探尋這些所謂歸化球員的來歷,就會發現事實截然相反。如果對17世紀以來的殖民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強盛時期的法蘭西帝國自那時起,陸續在非洲佔領了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貝寧、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幾內亞、馬裡茅利塔尼亞、尼日、塞內加爾、多哥、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加彭、剛果、吉布地等廣袤的土地,進行殖民統治。這些地方在上世紀興起的獨立運動中才逐漸恢復主權。在法國對這些地方統治的數百年來,這些殖民地的語言、文化、經濟深受宗主國法國的影響,當然也包括人口流動。這樣的影響在這些國家獨立數十年後依然存在。
法國隊中的15名非裔球員中:-----坎特、門迪、博格巴、姆巴佩、恩宗齊、託利索、金彭貝、費基爾、西迪貝、馬圖伊迪,這10人都是出生於法國,他們擁有法國和非洲原籍的雙重國籍;而他們遠在非洲的原籍地,都是法國統治之下殖民地。-----登貝萊和瓦拉內出生於法國,並且只擁有法國國籍。-----勒馬爾則是出生於位於加勒比海的法國海外省瓜德羅普,在法律上是如假包換的法國公民。-----曼丹達和烏姆蒂蒂是唯二出生於原殖民地民主剛果和喀麥隆的球員,在他們的少年時期表現出很高的足球天賦,分別被勒阿弗爾和裡昂俱樂部看中,去往原宗主國法國接受青訓培養,後來再歸化入籍。
所以,法國隊靠歸化球員作戰完全是憑主觀印象的誤傳。從法國隊裡佔據壓倒性優勢的非洲面孔中只能得出兩個結論:1、非洲裔的運動天賦確實好。2、歐洲的青訓體系確實科學。所以,放眼世界,毫無由頭的規劃是不存在的。中國足球提高成績的必由之路還是埋頭抓好青訓,十年之內不談成績。試想,要是你看到場上那些純正黑人、白人球員代表國家隊出戰,即便是出了點成績,你會自豪嗎?況且,就靠幾個世界範圍內三流球員歸化入籍,是帶不動孱弱的國足的。那樣,大肆歸化後依然出不了成績,更是授人笑柄。但如果是李可、侯永永、蔣光太這樣的具有三代以內中華血統的球員願意皈依祖國,小編是舉雙手贊成的,多多益善。
這倒不是為了成績,即便是這些華人血統球員對提高中國足球水平幫助不大,也希望他們回來,發展壯大的中國需要這樣的回流來向全世界展示文化和經濟方面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