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78年,一代軍神上杉謙信去世,死後的家督之位由誰繼承成了問題,為了爭奪家督之位,謙信的兩個養子上杉景虎和上杉景勝不惜刀兵相見,最終釀成了戰國時代最大的一場內亂——御館之亂。
上杉景勝出身於上田長尾家,父親是長尾政景,母親是上杉謙信的姐姐綾姬,從作為謙信的養子開始,他就不為上杉家的家臣所喜歡,因為上杉謙信的父母出自三條與古志兩大長尾家,而上杉景勝的親父長尾政景則與這兩家對立,甚至還曾經與上杉謙信刀兵相見。
所以在上杉謙信去世之後,很多家臣寧願支持北條家出身的上杉景虎,為了搶佔先機,上杉景勝決定先發制人。
就在謙信去世的當年(1578)三月二十四日,上杉景勝宣布自己才是上杉謙信的繼承人,他的宣言引來了古志長尾家的不滿,於是聯絡北條,武田,伊達等外部大名插手上杉家事務。
幸好這個時候家臣直江信綱等人宣布支持上杉景勝,而作為上杉家中堅力量的揚北眾和信濃眾則一分為二,多數支持上杉景勝。
很快 ,上杉景勝的大軍就包圍了上杉景虎所在的御館,而這時,景虎的援軍武田勝賴率軍兩萬進入了越後。面對武田軍的威脅,上杉景勝立刻展開政治攻勢,贈予武田勝賴五萬枚黃金,並娶了武田勝賴的妹妹菊姬,於是武田勝賴轉而變成了上杉景勝的支持者。
武田家剛走,北條家又來了,因為上杉景虎原名北條氏秀,本身就是北條家的人,後來因為「越相同盟」才被過繼給上杉謙信。
此時已經到了寒冬,北條軍並未取得任何進展,而從天正七年二月開始,上杉景勝對景虎的各座城池展開了總攻,景虎走投無路,派議和使團前往春日山城議和,但在途中卻被上杉景勝全部殲滅,上杉景虎無奈只能從御館逃跑,最終於三月二十四日走投無路,被迫切腹自盡。
上杉景勝雖然得以順利繼承家督之位,但上杉家的實力大減,不僅家中爆發了叛亂,織田家的大軍也已經進入關東準備攻打上杉家,天正十年三月,武田家滅亡,上杉家又少了一個盟友。
但沒有多久,本能寺之變就爆發了,織田信長之死讓織田軍的統帥柴田勝家迅速退兵準備回到近畿爭霸天下。
而柴田勝家最終敗給了崛起的豐臣秀吉,上杉景勝便在這位日後的天下霸主身上下注,與豐臣秀吉結盟,並且於天正十四年(1586)進京稱臣。
上杉景勝由此成為了豐臣秀吉在關東監視奧羽列強的重要橋頭堡,在豐臣秀吉臨死之前 ,他還一舉成為了豐臣五大老之一,在豐臣秀吉去世前,上杉家由越後被轉封到了會津,領地規模增加到了120萬石。
會津剛好處於從北陸,關東兩個方向到東北的入口,豐臣秀吉此意,不僅是監視東北的最上義光和伊達政宗,更是要防止關東的德川家康篡奪權力。
隨著豐臣秀吉的逝世,德川家康蠢蠢欲動起來,而天下大戰的導火索就是上杉家家臣直江兼續的一封「直江狀」 ,當時上杉景勝在領地內修築城池受到了德川家康的詰問,他立刻讓直江兼續回了一封信對德川家康的質問一一作答,氣的德川家康暴跳如雷。
德川家康隨即命令最上義光與伊達政宗出版攻打上杉家,而沒有多久,石田三成就豎起反旗 ,帶著大軍於德川家康在關原開戰 ,作為支持豐臣家的一方,上杉景勝當然是希望支持豐臣家的石田三成勝利的,可惜天不遂人願,石田三成的西軍大敗。
德川家康自然不會放過上杉景勝,很快,上杉景勝來到大坂城謝罪,德川家康將上杉家一百二十萬石的領地減為三十萬石,但幸好保住了上杉家的基業。
上杉景勝在決定家族命運的兩次站隊之中選對了一次,選錯了一次,雖然最後只有三十萬石的領地 ,但比起身死國滅的武田勝賴,北條氏政要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