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是一場「騙局」OR「創舉」?一組阿波羅11號準備階段舊照

2020-12-26 俗人何金水

阿波羅11號(英語:Apollo 11)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五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歷時8天13小時18分35秒,繞行月球30周,在月錶停留21小時36分20秒。三位執行此任務的航天員分別為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駕駛員麥可·科林斯與登月艙駕駛員巴茲·奧爾德林。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而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一事更進一步成為紀錄片和廣告常見之歷史事件。

而今天要分享的老照片是阿波羅11號登月前的相關訓練與準備照片,可以從這組照片裡,簡單了解下這次登月行動的一些細節。

【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左)和登月著陸訓練機(愛德華茲空軍基地)】

阿波羅11號是阿波羅計劃的高潮部分,它推動人類太空探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

1968年10月,阿波羅計劃開啟第一次載人飛行空間探索;不到一年之後,阿波羅11號也發射了。在此後短短幾年內,阿波羅計劃共有6次任務並將12名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

【阿波羅11號登月艙駕駛員巴茲·奧爾德林】

【1969年,阿波羅11號太空人與家人圍繞月球模型合影】

【太空人在任務訓練時操作飛行模擬器】

【1969年2月21日,甘迺迪航天中心裝配中的土星五號S-1C助推器】

1962年,甘迺迪總統在德克薩斯州萊斯體育場向一觀眾發表了著名的演講。這篇演講喚起了美國和蘇聯之間太空競賽產生了一種新的緊迫感。這兩個冷戰時期的對手都決心超越對方,首先把人類送上月球表面。美國在這次競賽中除了開啟阿波羅計劃外,還有之前始於1958年的水星計劃和緊隨其後的1961年的雙子計劃。但在美國登月之前,蘇聯的太空計劃總體上處於領先地位,並且成功地完成了多項任務,包括第一個繞地球軌道運行的人造衛星「伴侶號」(Sputnik)和第一個探月衛星「月球2號」(Luna 2)。

【登月著落訓練機 (Lunar Landing Research Vehicle)】

【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在進行訓練】

【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德克薩斯州進行地質考察訓練】

【從左至右: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麥可·柯林斯和巴茲·奧爾德林】

當時,美國政府在大約10年的時間裡每年向阿波羅計劃撥款約250億美元,相當於當時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為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系統、材料和技術幾乎都是全新的,當這些東西在被送到離地球24萬英裡遠的地方之前,都需要進行廣泛的測試和研究。其實,太空人對未知的一切也很陌生,因為他們是前往新世界的先驅。

【尼爾·阿姆斯特朗穿著太空衣進行訓練,攝像機固定在他的胸前】

【1969年4月1日,阿波羅11號任務的指揮艙和服務艙被轉移到工作檯上】

【1969年4月11日,阿波羅11號登月艙在做最後一次檢查】

【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的太空衣】

【巴茲·奧爾德林和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模擬登月艙中訓練】

最終1969年7月,太空人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和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離開地球,登上月球。阿波羅11號的發射現場吸引了超過一百萬的人群,全世界觀看發射現場直播的觀眾人數也達到了創記錄的六億人。理察·尼克森總統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裡觀看了現場直播。

裝載著阿波羅11號的土星5號火箭於當地時間1969年7月16日9時32分(13時32分UTC)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12分鐘後進入地球軌道。環繞地球一圈半後,第三級子火箭點火,太空飛行器開始向月球航行。30分鐘後,指令/服務艙從土星5號分離,在轉向後與登月轉接器中的登月艙連接。此後太空飛行器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前往月球。

阿波羅11號於7月19日經過月球背面,很快點燃了主火箭並進入了月球軌道。在環繞月球的過程中,三名航天員在空中辨認出了計劃中的登月點。最終,阿波羅11號的登陸點在寧靜海南部,在Sabine D環型山西南20千米處。

登陸之後,阿姆斯特朗把登陸點稱做「靜海基地」。

【巴茲·奧爾德林(左)和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模擬月球著陸器附近訓練】

【尼爾·阿姆斯特朗(左)和巴茲·奧爾德林與NASA的工作人員溝通】

【指令艙飛行員麥可·柯林斯在模擬器中工作】

【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在在失重狀態下接受訓練】

【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模擬器中訓練】

【阿波羅11號的指揮和服務模塊在進行安裝】

最終航天員們於7月24日返回地球,並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他們的降落點為北緯13度19分,西經169度9分,威克島以東2660千米(1440海裡),或約翰斯頓環礁以南380千米(210海裡),距回收船大黃蜂號24千米。

【阿波羅11號的太空人走過土星五號底部】

【1969年6月10日,阿波羅11號成員在一次步行疏散測試訓練中】

【111米高的土星五號火箭與太空人進入飛船的通道】

目前指令艙現在陳列在華盛頓的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中,它被擺放在朝著傑弗遜大道入口的主展廳正中,在主展廳裡還有其他先驅飛行器,比如聖路易精神號、貝爾X-1、北美人X-15、友誼7號(水星計劃)和雙子星座4號。

【1969,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的太空人合照】

看完這組照片,你有什麼想和大家分享的嗎?歡迎留言討論。

(完)

歷史在你手中,

與@俗人何金水 一起回味歷史老照片!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阿波羅登月計劃疑點重重,這真的是精心策劃的一場騙局嗎?
    阿波羅登月可謂是上世紀最大的新聞之一了,自從阿波羅登月之後,人類也正式踏入了月球。但是阿波羅登月也引來了無數人的質疑,那麼阿波羅登月到底是一場騙局還是確有其事呢,今天我們便來談一談阿波羅登月的疑點。
  • 西海都市報數字報 |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一場騙局?
    同時,美國公布重返月球「阿耳忒彌斯計劃」太空人團隊名單,以色列宣布啟動「創世紀2」號登月計劃。在這期間,有關美國「阿波羅登月是一場騙局」的論調再次成為熱門話題。數十年來,科學家不斷給出回應和解釋,但並沒有打消這個流傳甚久的說法。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願意相信「阿波羅登月」是假的呢?
  • 阿波羅11號登月是否是個驚天騙局?幾十年來,人們是這樣爭論的
    然而,幾乎從「阿波羅11號」登月的那一刻起,對這次偉大成就的質疑就沒有停止過。據美國一項調查統計,竟有超越2500萬美國人認為,所謂「阿波羅計劃」人類先後6次登上月球,是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NASA)製造有一科技發展史上空前的大騙局。在中國國內網際網路上,質疑登月的聲音也並不少見。幾十年來一直有質疑者不斷列出造「造假」的證據,而科學家們也逐一進行了反駁。
  •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世紀騙局,真相終究要被解開
    阿波羅計劃:從死亡走向成功阿波羅計劃始於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人類在月球第一個足印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國相繼發射了阿波羅12、13、14、15、16、17號飛船,其中除阿波羅13號因服務艙液氧箱爆炸中止登月任務(三名太空人駕駛飛船安全返回地面
  • 阿波羅11號是一場騙局?從月球拍的照片疑點重重,究竟是不是陰謀
    去年是美國阿波羅11號順利載人登月50周年,從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點火升空,再到歷時五天的太空之旅,阿波羅11號最終選擇在月球靜海地區著陸,這次在月球表面的著陸任務很是成功,美國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看到阿波羅11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表面,那顆緊緊懸掛在嗓子眼的心,終於鬆了下來。
  • 美國至今五十年再也沒有登月!阿波羅登月計劃,是個巨大騙局?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被稱為史上最大的騙局?很多流言聲稱美國阿波羅登月是偽造的,在1969至1972年的六次登月都是假的!因為人們普遍認為當時的美國技術還沒有到達那個地步,就算有這個技術至今五十年過去了為什麼美國再也沒有登月?
  • 知否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一):原來他並非登月的最佳人選
    四天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將阿波羅11號登月艙「鷹」號降落在月球上的靜海,成為首次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類。今年是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50周年,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特別推出「你不知道的登月秘密」系列文章,一起回顧人類探月進程中那些鮮為人知卻值得紀念的瞬間。
  • 51年前美國阿波羅登月,是騙局還是偉大創舉?嫦娥五號已經證明
    另外,嫦娥五號發回來的照片也更加證實了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那就是月球土壤的照片,無論是阿波羅飛船還是嫦娥五號,月球土壤的特徵都是類似「完整平滑」雪地的感覺,而實際上,那都是由塵土堆積起的一層塵土殼。之所以會看起來很平整,是因為月表沒有空氣流動,沉積在月球表面的塵土層甚至10萬年都不會產生變化。
  • 阿波羅登月是騙局? 「嫦娥之父」這樣評價美國人的「沉默」
    阿波羅登月是騙局?這引發了全球網友的熱議,「阿波羅登月是騙局」的陰謀論再一次成為熱門話題。在今年6月份接受騰訊新聞出品的訪談欄目《財約你2020》中,澄清了「阿波羅登月是騙局」的謠言,並就這個陰謀論的各種質疑論點一一回應解釋。美國國旗為什麼會「迎風招展」?
  • 創舉還是騙局,偉大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也許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1969年7月11日,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航天中心,巨大的土星五號火箭搭載著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點火升空,搭載著包括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在內的3名太空人,飛往月球。但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堪稱人類航天曆上最偉大創舉的真實性,卻越來越受到世界民眾的質疑。
  • 阿波羅登月從頭到尾都是一個騙局嗎?
    來源 | Catia科技迷1969年,美國人發射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順利抵達月球,而作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地球人——阿姆斯特朗表示
  • 樂高10266阿波羅11號登月艙,紀念人類登上月球的偉大創舉!
    樂高阿波羅11號登月艙Lego Creator Expert 10266 NASA Apollo 11 Lunar Lander現在為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而特別推出的樂高創意專家10266阿波羅11號登月艙將帶我們重新回到月球。該套裝共1087片零件,包含2個太空人人。以最近樂高接連推出大套裝的趨勢,可以說1000件零件的套裝也就屬於中等規模的套裝,因此包裝外盒並不笨重。
  • 阿波羅登月是騙局? "嫦娥之父":美國人不解釋,就成了免費的科普運動
    嫦娥之父澄清「阿波羅騙局」謠言 2020-12-08 0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阿波羅登月是騙局?嫦娥之父後來才明白:美國人「太壞」
    環球網12月07日23:38我國的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並且還在月球上展示了中國國旗。這引發了全球網友的熱議,「阿波羅登月是騙局」的陰謀論再一次成為熱門話題。事實上,關於「阿波羅登月」這件事,我國「嫦娥五號」之父歐陽自遠先生早在今年6月份就作出過回應。阿波羅登月是騙局? "嫦娥之父":美國人不解釋,就成了免費的科普運動 歐陽自遠是我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
  • 人類的一大步:一本記錄阿波羅11號登月的手冊
    7月18日,佳士得將在紐約舉辦「人類史上的一大步:紀念阿波羅11號太空探索50周年」(One Giant Leap: Celebrating Space Exploration 50 Years after Apollo 11)專場。這一場拍賣最為重要的一件拍品是 阿波羅11號登月艙航行記錄冊。
  • 登月疑雲 美國登月究竟是一場驚天騙局還是一場驚世盛宴
    ,就直接導致了美國的登月計劃延後了18個月,但是,令人疑惑的是,1969年7月,阿波羅計劃就忽然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壯舉,更讓人費解的是,從人類第一次登月到最後一次登月,美國付出了上百億美元的代價,具體有多貴呢,據傳啊,每一艘阿波羅飛船的製造成本,就相當於同等質量金子的15倍,相當於每一位美國公民每年就要為阿波羅工程支付400美元的費用,但是,付出了如此巨大的投入,為什麼阿波羅17號就匆匆的就結束了最後一次登月任務
  • 阿波羅登月是騙局? 「嫦娥之父」:美國人不解釋,就成了免費的科普...
    這引發了全球網友的熱議,「阿波羅登月是騙局」的陰謀論再一次成為熱門話題。事實上,關於「阿波羅登月」這件事,我國「嫦娥五號」之父歐陽自遠先生早在今年6月份就作出過回應。在今年6月份接受騰訊新聞出品的訪談欄目《財約你2020》中,澄清了「阿波羅登月是騙局」的謠言,並就這個陰謀論的各種質疑論點一一回應解釋。
  • 嫦娥五號登月,把阿波羅登月騙局帶上熱門,中美對比真相如何?
    原來我國嫦娥五號103小時的精彩表演,在移動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一下子成為了熱門事件,其中不少與嫦娥五號有關的故事,點擊率都在幾百萬之上,這都不算啥,更為驚奇的是一個50年的美國阿波羅登月事件再一次搭上了嫦娥熱搜快車,引發了全球網友的議論,而阿波羅登月是否騙局,再一次吸引了人們的眼球。為什麼中美國旗在月球不一樣?
  • 阿波羅11號,除了登月第一人,你還記得誰?
    今天是人類首次成功登月50周年紀念日。若問關於阿波羅11號,你知道有哪些大咖?你可能會說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你可能還知道阿姆斯特朗的名言:「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1930-2012)完成月球行走後的尼爾•阿姆斯特朗在登月艙中那麼,還有誰?
  • 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真的只是一場陰謀論嗎?
    這張經典的登月照片被很多人質疑,因為背向太陽的一面並不是暗的關於這點,美國事實上早就有很多人對此提出質疑,認為整個"阿波羅計劃"就是一場巨大的陰謀,認為其是NASA與軍方等組織的協作下製造出來的騙局,即:美國1969年7月根本沒有登上月球,前後總共6次登月以及12名航天員的"光輝事跡",全都是子虛烏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