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縣人均壽命達79.55歲,高出全國4.72個百分點,力爭今年成功創建「世界長壽鄉」
雨後的梅州大埔縣夜晚空氣清新,從大埔進城大道往前眺望,「常來大埔,常來長壽」8個字格外引人注目。晚飯過後,市民們習慣到縣城西湖公園散步,負氧離子、PM2.5等信息實時在公園內設置的生態環境檢測系統上顯示,生態和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大埔及全縣市民的關注。
大埔縣西河鎮美麗鄉村田園風光。(大埔縣供圖)
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等優勢,2013年大埔獲評「中國長壽之鄉」,並力爭於今年成功創建「世界長壽鄉」。為實現這一目標,大埔正精心做好評選長壽鎮(村)、打造長壽產業基地、制訂落實惠老政策等舉措。
作為中國21個「長壽之鄉」之一,大埔底蘊何在?當地人的長壽秘訣是什麼?記者就此走進大埔,探尋大埔「長壽之鄉」的奧秘。
原生態裡的長壽食材
「以道活心氣,終歲得晏然。」來到客家香格裡拉大埔,仿佛時間變得緩慢。隨處可見老人們或是悠閒地散步,或是演奏漢樂,或是唱歌下棋,怡然自得。
記者從大埔縣長壽文化研究會了解,據2018年底統計,大埔縣人均壽命達79.55歲,高出全國4.72個百分點。城鎮和鄉村都湧現了眾多耄耋高齡的長壽老人,四代乃至五代同堂的幸福家庭屢見不鮮。長壽之鄉名副其實。
自明嘉靖立「大埔縣」至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修《民國大埔縣誌》時錄入,百歲以上壽民114人,其中女性最長壽者為107歲。「從這可以看出明、清至民國年間,大埔人口總量雖少,但仍有一定數量的壽星,實屬難得。」大埔縣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林德樹說。
大埔良好的生態環境引來白鷺「做客」。(陳立維 攝)
不少專家普遍認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高齡的關鍵之一。
「大埔縣內江河交錯、溪流縱橫,故古時曾以『萬川』作縣名。」大埔縣長壽文化研究會會長袁光明說,因大埔地處亞熱帶靠近溫帶交界處,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高達近80%,空氣品質達到國家Ⅰ級標準,城鄉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100%,境內空氣中負離子含量豐富。
大埔擁有廣東大埔豐溪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有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素有「綠色明珠」之稱。
還有蜜柚飄香的雙髻山森林公園和古木參天的陰那山森林公園,處處都是聞名遐邇的生態自然景觀。得益於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埔縣曾先後兩次入選中國最美麗縣,獲得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等稱號。2016年,大埔被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好山好水給予了遷徙而來的大埔客家人養生健體的良好生態環境。
茶農正在採茶。茶葉是大埔長壽食品的主打品牌,是大埔發展長壽經濟的支柱產業。(陳立維 攝)
此外,大埔的富硒土壤也被認為是「長壽因子」。因大埔縣境內土壤富含硒、鐵、鋅等元素,有機農副產品極為豐盛,產出了蜜柚、茶葉、金針菜、農家大米、花生、腐竹、大埔娘酒、豆腐乾、蜂蜜、礦泉水等大埔十大長壽食品。其中,大埔蜜柚、烏龍茶還被認定為地理標誌產品。「硒元素是世界公認的『抗癌之王』,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大埔長壽老人多,與硒的攝入量有著密切關係。」大埔縣長壽文化研究會會長袁光明說。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客家人喜愛喝藥根湯。在大埔人的餐桌上,一鍋藥根煲的靚湯必不可少。大埔特色養生藥膳的原材料,主要來自山野的草藥,如艾根、五指毛桃、石參根等。「大埔養生藥膳的草藥原材料是來自大自然恩賜的寶物,每一種草藥均有其獨特的養生功效,是大埔長壽鄉的瑰寶。」大埔長壽文化研究會秘書長邱漢章說。
如大埔「藥膳雞」,做法古樸,由來已久。據傳為清朝嘉慶皇帝的御用食品,其營養豐富,有壯陽補腎、強身健體功效。歷經兩百多年時間,昔日的宮廷美宴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流傳至民間,成為大眾餐桌上的一道佳餚。
百歲老人的養生之道
「大家嘗嘗,這番薯是我母親種的。」在大埔縣三河鎮匯城村,記者見到了百歲女壽星廖果,老人家穿著淺紅細花襖,端坐在木交椅上,雖然滿頭銀絲,但身體硬朗,形態端莊,笑容慈祥,看得出來老人家很開心。
交流時,老人家還端來一盆剛從大鍋裡挾起的熟番薯,很難想像,這番薯出自一位百歲老人之手。「母親是閒不住的人,她平時會爭著去種菜、餵雞、洗菜、做飯等,不過因為年紀大了,現在儘量不讓她乾重活。」廖果的兒子說。
在廖果的家人手機裡,記者看到了她正在鋤地種菜的照片。聽說當時把照片發到村民群裡,很多村民讚嘆不已,紛紛點讚。廖果很快成了「網紅」。
國際自然醫學會中國總部主任、森下世界長壽鄉調查團秘書長王智墨教授看望大埔百歲老人。
據家裡親戚介紹,廖果20多歲嫁到林家,丈夫是裁縫匠,收入微薄,她除了照顧兒女外,還得挑起維持家庭的重擔,有時候為了賺多點錢還得做犁田等粗重活。但為了家庭,為了兒女,她默默承擔起「齊家」的重任,無怨無悔。如今,兒女都已成家,在家輪流陪伴她,有了他們的照顧,老人的生活悠閒很多。
「我今年104歲了,兒子、兒媳婦服侍很周到,天天都買豬骨頭煲湯,會把肉煲得『綿綿』才給我吃,辛苦了他(她)們……不知還能不能下床行走?」家住大埔縣良江村的童三英聲音響亮地說。
「會的,會好起來的。」童三英一說完,家人馬上回應她,老人家聽後會心地笑了。
去年4月,童三英「閒不住」,在打理家裡飼養的雞鴨時摔傷了左腿,家人把她送到縣人民醫院治療,做了骨科微創手術。老人摔傷後,原本在深圳的兒媳立即趕回來,與丈夫一起服侍童三英。
「侍奉好母親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我們現在要做的是,除了讓她吃好外,還要多陪她說說話或開電視機給她看讓她開心,打理好她的居住環境和身體衛生。但願母親能早日康復。」童三英的兒子說。
至於在飲食等方面,老人們卻各有各的喜好。
廖果平時自己還愛養花,可以看到庭院裡擺放著一盆盆鮮花,空閒時就走村串戶與鄰居、老友聊天,做做家務,有空就逗弄曾孫,享受天倫之樂。而今年101歲的溫脈英除了正餐的飯和肉外,每天會堅持吃一個雞蛋、兩枝黃芪精、一瓶酸奶。
記者發現,老人們有家裡人的陪伴,精神狀態都很好。雖然長期生活在農村,從事農業勞動,過去生活較為艱苦,但很吃苦耐勞,年老時兒孫賢孝,家庭和睦,使老人老有所依,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政府制定落實惠老政策
大埔縣歷來重視人的長壽。據《民國大埔縣誌》百歲壽民表記載,舊時曾給百歲壽民頒發「百歲齊眉」「百齡人瑞」「昇平人瑞」等匾額。「客家人『敬老孝親,仁愛齊家』的理念和傳統在古代就有很好的體現。」袁光明說。
百侯「一腹三翰林」的故事名聞遐邇,楊纘緒、楊黼時、楊演時三兄弟同為翰林院大學士成為一時佳話。而大埔特色小吃百侯薄餅傳情遞孝心的故事正與楊纘緒有關。
大埔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高達近80%。(陳立維 攝)
據地方文獻記載和民間傳說,楊纘緒是個大孝子,清乾隆年間任職陝西按察使。有一年為給母親祝壽,專門從陝西帶回了一位廚藝高超的糕餅師傅回來,做一些當時大埔縣乃至整個南方都罕見的糕餅、點心給母親及族人品嘗。其中,師傅做的薄餅深得楊母歡心,為確保慈母能隨時吃到薄餅,楊纘緒便讓師傅留在家中,順便也把做薄餅的手藝傳授給家鄉父老。
後來,從楊家的其他廚師(即陝西大廚的第一批弟子)開始,製作薄餅的方法逐漸在百侯流傳開來。因為這款薄餅含有孝心傳遞,經過民間多年的仿製、改進、提高,演變成今天風味獨特、家喻戶曉的特色小吃。從此,它就有了個「百侯」的名字——百侯薄餅。
而今,大埔人「敬老孝親,仁愛齊家」理念和傳統得到更好的發揚光大。近年來,大埔高度重視老齡事業工作,紮實推進各項惠老民生政策的落實,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感。
如大埔縣各級學校都加強了對青少年進行敬老孝親的傳統教育,社會各界熱心開發敬老、愛老、助老活動,從而為老人樂享晚年、延年益壽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同時,鼓勵老人們踴躍參加「老人會」「樂齡俱樂部」「大埔縣老年體育協會」「樂齡漢樂漢曲研究會」「和韻樂社」「好來和樂社」等各種老人社會組織,讓老人們投身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各種文化娛樂活動,從而展示了老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開創了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健的新局面。
據記者從大埔縣長壽文化研究會了解,自今年1月起,大埔調整全縣80周歲以上老年人補(津)貼標準。具體調整後標準為:80-89周歲老年人補(津)貼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30元。90周歲-99歲老年人補(津)貼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50元;100-105歲老年人長壽保健金提高至每人每月1000元,106-110歲老年人長壽保健金提高至每人每月2000元,111歲以上老年人長壽保健金提高至每人每月3000元。
◎2019「福澤大埔 壽度千秋」高端論壇將於3月中旬舉行
2019年3月中旬,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實地調查認證暨2019「福澤大埔 壽度千秋」高端論壇將在大埔縣城舉行。
活動旨在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落實梅州市委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宜遊「世界客都•長壽梅州」和打造梅州康養文旅融合之星,致力創建「世界長壽鄉」。
■連結
大埔縣十大長壽食品
大埔是「中國長壽之鄉」,好食材、好食品比比皆是,花生、金針菜、腐竹、茶葉、蜜柚、大埔娘酒、豆腐乾、蜂蜜、農家大米、礦泉水被評為「大埔縣十大長壽食品」。這些長壽食品藏著怎樣的「長壽秘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花生
花生是客家地區常見的食品之一,吃起來清香可口、味道甘甜。花生又名落花生、地果、唐人豆,又稱「長生果」,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適宜製造各種營養食品,所以又被譽為「植物肉」、「素中之葷」。
◎金針菜
金針菜又叫黃花菜,原名叫萱草,古稱「忘憂草」。金針菜久負盛名,它以獨特的口感、鮮豔的顏色、豐富的營養成分以及延年益壽的功效,深受廣大食客的青睞。
◎腐竹
腐竹,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食材之一,它既清爽可口,又營養豐富,同時兼具好幾種保健功能:預防老年痴呆症、防止高脂血症、動脈硬化。
◎茶葉
大埔茶葉是名副其實的天然無汙染的「土特產」,不僅是美味可口的綠色生態食品,還是人人歡迎的長壽食品。茶葉富含茶多酚、胺基酸等,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勞、生津利尿、解熱防暑、殺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膩、減肥健美等保健功能,還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作為大埔長壽食品的主打品牌,茶葉在致富百姓的同時,更是大埔發展長壽經濟的支柱產業。
◎蜜柚
大埔是中國蜜柚之鄉,也是廣東省最大的蜜柚種植基地和國內最大的蜜柚種植縣之一。蜜柚,又名香泡,它味道酸甜,略帶苦味,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大量其他招牌營養素,是醫學界公認的最具食療效益的水果。具有健胃、潤肺、補血、清腸、利便等功效,可促進傷口癒合,對敗血症等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大埔娘酒
大埔客家娘酒是我國最古老的酒種之一,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它以糯米、黑糯米為原料,用特製小麯和酒母為糖化發酵劑釀造而成,呈紅褐色,具有甜蜜醇厚,氣味芬芳的獨特風味;有活氣養血、活絡通經、補血生血以及潤肺之功效。
◎豆腐乾
大埔豆腐乾產品原料黃豆選自無任何工業汙染的山區,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鈣、鐵、鎂、鋅等營養元素,營養價值很高,是真正的天然食品,也是名揚海內外的大埔客家名優特產。
◎蜂蜜
大埔生態良好,氣候宜人,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兒盛開,特別是春夏時節,百花齊放,吸引無數蜜蜂在花海中採蜜。而蜜蜂從花中採得花蜜後,在蜂巢中釀製出一種營養豐富的長壽食品——蜂蜜。蜂蜜被譽為「大自然中最完美的營養食品」,蜂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容易被人體吸收,且含有其他多種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是天然的美容保健品。
◎農家大米
大米作為「五穀之首」,客家人幾乎天天都吃,據分析,大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A、E及多種礦物質。大埔的農家大米更是難得的純天然綠色食品,2017年,「大埔縣產區」獲評首屆「廣東好大米特色產區」稱號。
◎礦泉水
大埔山清水秀,出產的礦泉水富含礦物質,味道甘甜,在大埔多山地區,境內工廠少,汙染小,水質較一般地區更好。據權威機構嚴格測定,大埔縣境內的泉水基本上是富含礦物質的泉水,從寬泛的意義上可以說都是礦泉水。
來源: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