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創,歡迎評論轉發
父母對於孩子的愛,可謂是最無私最偉大,父母是一心為孩子好,但並不是一味地為孩子好,就會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有時候父母的愛「過了界」,就會造成相反的效果。
01母子之間的愛沒有邊界,毀娃一生
臺灣女星狄鶯,大家知道她並非是因為某個角色,而是因為她的育兒觀。
狄鶯對於兒子異常寵愛,曾經在《康熙來了》節目中自曝:
「自己一直和兒子同床睡來15年,而且兒子12歲才斷奶,15歲的時候還在摸媽媽的胸睡覺。直到後來兒子在和她一起睡後有了生理反應,她才意識到要和兒子分床睡。」
除了生活上和兒子毫無界限感,狄鶯把自己全部的身心和時間都放在了兒子身上,每天吃飯都是她餵兒子,這樣過分的溺愛下,孫安左養成了蠻橫無理的性格,更是在國外因為揚言要「炸掉學校」而被逮捕。
即使這樣,狄鶯依據沒有意識到是自己的溺愛導致了兒子的下場,甚至還想花錢把兒子救出來,但顯然是徒勞無功。
狄鶯的例子給我們一個警示:父母愛孩子應該有最起碼的底線,無條件的溺愛只會毀了孩子,尤其是進入青春期後的孩子,不分床睡完全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02孩子一直和父母同睡,會有哪些不良影響呢?
1)對於性別概念的模糊
分床睡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們,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但很多父母在實施起來卻是異常困難,最根本原因就是很不下心來。
但事實上,孩子並非是我們想像的那麼脆弱,相反,如果父母一味地縱容,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依賴。
在國外,孩子2、3歲的時候就會自己獨立睡覺,而中國的父母如果實在擔心,那麼分房睡的年齡也可以延後,但最好不要超過5、6歲。
5、6歲的孩子,無論是性意識還是心智,都已經發育成熟,如果父母還不加以引導的話,那麼孩子自然會對男女性別界限幹模糊,日後也會出現心理問題。
2)影響夫妻關係的建立
在家庭關係中,健全的夫妻關係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而如果夫妻一方把過多的感情放在了孩子身上,那麼勢必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正常相處。
尤其像狄鶯這種,把對伴侶的感情過分地強加在孩子身上,本質上就是過度消費了孩子,進而剝奪了其健康成長的權利。
因此,即使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再親密,也要有所「界限」,否則只會害了孩子。
03隨著孩子的長大,「身」、「心」都要分離
1. 孩子有性別意識
孩子在3歲之後,就會有性別意識,而進入到初中後,性意識就會逐漸萌發。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母親依舊是不懂得避諱,那麼勢必會讓孩子出現早熟和早戀的情況。
2. 母親的性格會影響孩子
研究表明:長期生活在女性環境下的男孩子,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得優柔寡斷,性格上也大多懦弱,遇事沒有但當,如何能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3. 讓孩子更加尊重母親
母親的過度溺愛,只會讓孩子不懂得珍惜,甚至認為是理所當然。
而母親和孩子有一定的距離感後,兒子才會更加尊重母親,長大後也會更加孝順母親。
04如何正確做到「兒大避母」?
和兒子分床睡在孩子小的時候,從分床睡開始,就要讓孩子和自己有明顯的界限感。
研究表明:孩子在3-6歲的時候,是最適合分房睡的。
如果孩子過了6歲還和父母一起睡,那麼日後對於「性」的界限感會十分不清晰,進而引發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異性父母停止給孩子穿衣洗澡對於給孩子穿衣、洗澡這樣的事情,最好從小就讓同性父母來完成,尤其是在孩子6歲之後。
如果男孩子還一直是媽媽幫助做這些,不但不利於自主能力的培養,而且還不會有隱私概念,養成暴露的習慣。
在孩子面前衣著得體媽媽在兒子面前要衣著得體,穿著不要過於暴露,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更換衣服,尤其是在孩子已經有了性別意識之後,就更要注意這些問題。
父母對於孩子的愛,有時候也要學會放手,尤其是當孩子長大後,母親要學會體面地退出,這樣孩子才會真正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