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戰功赫赫,卻深藏功名,即便是廣南史志記載也有隻言片語。英雄歸來,農夫歸去,一生以農民的身份在家鄉參與社會主義建設。
上甘嶺戰役英雄黃文祥
眼前這位銀髮斑駁,滿臉滄桑的老奶奶,是黃文祥的妻子劉玉英。當她用微微顫抖的雙手打開老伴遺物時,由內而外的榮耀感流露於眉宇間。數十份厚重而陳舊的榮譽證書,鏽跡斑斑的軍功章、紀念章掀起了那段硝煙瀰漫,烽煙四起的崢嶸歲月——
上甘嶺戰役英雄黃文祥集體特等功榮譽證書
黃文祥1928年9月生於是廣南縣八寶鎮八甲村,16歲那年,正值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共同抗日後期,黃文祥被國民黨強徵入伍,參加抗日。1948年解放戰爭時期,20歲的黃文祥在安徽省南徐縣解放時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21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參加著名的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大西南和抗美援朝上甘嶺等戰役……
上甘嶺戰役英雄黃文祥生前的軍功章和紀念章
1951年1月,因在剿匪作戰中勇敢殺敵,活捉殘匪,積極完成任務,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5師榮記二等功一次;1954年8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34團司令部、政治部為黃文祥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頒發了兩本「繼續發揚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榮譽證書;與團八連全體同志在沙五郎峙戰鬥中集體榮記二等功一次;在上甘嶺戰役中,他與第134團第8連全體同志堅持24晝夜的最慘烈的坑道戰,集體榮立特等功一次。此外,他還榮獲三等功三次,戰鬥中曾三次負傷,任過班長。
英雄黃文祥的《立功喜報》
八年參戰,他與死傷戰友志士用生命和鮮血迎接了新中國的到來,眾多褶褶生輝的證書和獎章書寫了一段初心、使命和信仰的悠悠歲月。
然而,28歲的黃文祥把榮譽看得風輕雲淡,他沒有用自己的赫赫戰績邀功,而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復員回鄉。
彭德懷元帥親籤給黃文祥的「復員軍人證明書」
在任八甲村二隊隊長、八甲村大隊大隊長、黨支部組織委員時,他積極帶領群眾建水庫、修公路、推田倒埂,發展生產,建設家鄉,奉獻家鄉,曾獲得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紀念章。
戰場上,他永遠是衝在陣地最前沿的排頭戰士,八年的捨生忘死,八年的浴血奮戰,八年視死如歸,凱旋歸來,決然回鄉。在家鄉,他永遠是衝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最前沿的大隊長,2008年因病去世,身份依然是個農民,享年80歲。
上甘嶺戰役英雄黃文祥(80餘歲)
八年戎馬,戰功赫赫,最後解甲歸田。黃文祥的一生傳奇而平凡,偉大而淡薄名利。當大家認為他應該用自己的功勞換取自己的待遇和家庭安逸的生活時,他總是說,這些榮譽凝聚了千千萬萬將領戰士的鮮血,不能因為解決個人問題,家庭生活問題而去邀功行賞,這樣會玷汙了戰功的崇高和聖潔。
翻開黃文祥的英雄業績
(本文圖片由廣南縣委史志辦蘭天明攝影)
閱讀原文,文山州更多新聞!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