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三戰:兩次失利走過的坑,你一定要看看!

2021-01-19 小白考研

這三年下來最大的感觸是:永遠不要過多地追究考研的原因。

無論你是希望得到一個更高的學歷、喜歡做研究、嚮往名校,又或者迫於各種無奈、逃避工作等,一旦開始考研了,想都不要再去想當初的動機,不然會不停被幹擾。

比如我曾經被長輩各種催找工作催婚的信息轟炸得難過了三天,等再去做題的時候,進入狀態又很難了,中間消磨的時間會比想像中更多。而且會不停動搖自己的決心,很容易堅持不下去,還容易自我感動。

說實話,複習的過程並沒有那麼難過,但很容易在各種聲音影響下被自己腦補成一件非常偉大艱巨的事情。

對於一些網上的一些說法,其實大家也不必過多關注,當學習的時候,連梳頭都沒空,還是抓緊多睡點覺吧。睡覺才是這一階段除了學習之外的頭等大事。最好買幾個不同類型的枕頭,以便應付各種場合的臨時休眠。

兩次失利,還是能給大家一些小建議的:

首先是複習資料的問題。

第一,購買資料的渠道一定要靠譜,最重要的是及時更新,關注目標院校本專業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點,補充信息。

第二,如果報了補習班或者找學長姐輔導的,也請不遺餘力地利用他們,他們能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第三,學會給資料做加減法,不要搞形式主義,也不要做無頭蒼蠅。因為我獨自複習,二戰是用的一戰的資料,但那一年學校忽然換了重點,本來擅長的學科忽然寸步難行,居然在強項上栽跟頭。

有人會問了,不是已經複習兩年了,怎麼會寸步難行?至少也能編一點吧。

年輕人真是太天真了,何止兩年的複習,加上大學可是整整學了六年,考本專業居然能不過線?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嘛,只要出題老師想為難你,你又不認識他,我真的能保證,再多十年也不可能考得上。指望能把這片魚塘都包養下來,只能說,你很有夢想啊!

第二點是選擇專業的問題。

我認識的好幾位教授都告訴我,如果我不是真的喜歡這個專業,就不要考它,可能是這個專業報錄比太低,可能是學校門檻太高。

不過我的動力是,迷惘的未來正在慢慢變得清晰,它甚至都不是很明亮的,但是因為在這個專業裡,在這個駁雜廣袤的知識領域裡,有那麼一個小小的理論吸引了我,在沿著它探索的那個過程中,我感受著倒計時每天在減少然後重啟再減少,即便後來失利了,也沒有給我特別大的衝擊。

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所學的領域找到興趣點,會讓複習的過程變得有意思點。

第三點是注意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不要太放鬆也不要太緊繃。

主要是保持一個積極點的狀態(沙雕段子和表情包有奇效)。我身邊有這樣的同學:靠某牛每天學習18個小時,堅持四天然後說心臟不行了,請了兩天假臥床睡覺,休息好了又是一條好漢。

我幾年前生過大病,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十分欽佩這些能肆無忌憚霍霍自己的朋友,為了和我同甘共苦真是不遺餘力,但是我心領了。大家因為擁有健康而很容易忽略它,但是真的,有時候失去它只是一瞬間的事情。那個時候,別說考研,什麼事情都做不成了。

故,細水長流才能來日方長。

最後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堅持。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學習方法,有時候看幾百幾千個經驗貼,也找不到適合你的方法,那乾脆按自己的節奏來,大家都是憑本事一路走到了現在,怎麼可能還不會學習?

對於天生容易被別人影響的同學更是應該儘早排除幹擾信息,如果你現在已經走在這條路上,你就走下去吧。感受到緊張、壓力、浮躁的時候,可以出去轉轉,可以運動、可以找朋友一起吃點好吃的,聊一聊,做很多你可以感覺到放鬆的事情,等平緩下來,記得回到學習中。

相關焦點

  • 考研兩次都敗在研究生複試環節,三戰要換學校嗎?會直接被刷嗎?
    但要是兩次都進入了研究生複試,兩次都被刷掉,這樣的考生是否很倒黴?考的分數不低,卻無緣研究生,是實力問題,還是另有隱情?兩次都在研究生複試中被刷,打算三戰考研,有必要更換學校嗎?近來有考生給小水留言,說是自己今年三戰考研,前兩次都是在複試中被刷,這次還想再考,但是比較糾結要不要換學校的問題。主要是他覺得兩次都考進了複試,導師肯定都認識他了,表現的沒人家好,肯定首先被刷。
  • 三戰考研,有必要嗎?
    首先,如果考研一戰失利,且是因為開始的比較晚、努力程度不夠、自控力差或考試時沒發揮會導致的失利,建議二戰。尤其是初試成績與目標分數差距不大的,更要二戰,因為你不能帶著10分或20分差距的遺憾度過餘生。但問題來了,如果二戰後,成績依然不理想,三戰考研,有必要嗎?
  • 兩次考研都沒好好複習,要不要繼續三戰?工作後再考研難嗎?
    之所以選擇二戰考研,也是因為就業不利,父母沒有強制他去找工作,所以他選擇窩在家裡二戰考研。在家裡複習的時候,沒有好好總結失敗的教訓,整天不是打遊戲就是玩耍,到了臨考才後悔,覺得今年考不上了,不想去考研,怕到時候分數低,丟人。但他還是想堅持考研,又怕自己三戰考研還和前兩次考研一樣,白白浪費時間。
  • 三戰考研,一場漫長的戰爭與反抗
    現在回想,最初要考研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只是因為大四時周圍很多人在考研,我也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考了。第二年真正準備的是考公務員,在空閒的時間裡準備考研,結果公務員面試被刷,考研也不太順利。三戰的主要原因就是不甘心,支撐我堅持努力的信念也是不甘心。所以在認認真真地準備考研這一件事,沒有再想其他的東西了。我就是想要證明我有能力成為一名研究生。
  • 2020考研:二次考研失敗後還要不要三戰?
    但她還是沒有放棄,繼續三戰考研和考公務員,最後,在18年成功考上了公務員。之前大家關注的都是第一次考研失敗要不要二戰,而如今社會對於研究生的需求越來越大,三戰的情況也是不在少數,有很多人對是否三戰都存在猶豫、遲疑的心態,遲遲做不了決定,最後可能導致再次失敗。那麼,二次考研失敗後要不要三戰呢?
  • 考研三戰失敗了,還要再繼續下去嗎?
    有人問:考研三戰失敗了,下一步何去何從?問問題的是個96年的女生。先講個例子。我一個堂弟,醫學專業,考研考了三次,也沒考上。大小夥子在家裡待的這三年備考時間,確實也挺不容易的。雖然這位女生96年,滿打滿算才25,對於考研來說年齡還不大,但是考了三次沒上,說明可能真的不適合。 現在說考研三戰失敗,這一次應該是初試沒有通過,不知道前兩次是什麼情況。 如果初試沒過,說明基礎知識沒有掌握牢固,或者是因為學習方法不對。 不管怎樣,我認為,走出考試這個圈,抬頭看看考試外面的世界,也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 為了考研,不惜二戰和三戰,這樣值得嗎?學姐:不要盲目考研
    凡是考試就必然會有人成功,有人失敗,高考的時候存在復讀的現象,但是那個時候學生年齡還小,所面臨的壓力也比較小,而考研失敗了,同樣可以進行二戰、三戰,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是二十多歲的人了。那麼為了考研,不惜進行二戰和三戰,這樣做值得嗎?學姐是一次就成功考上的研究生,並且目前已經進入職場工作有好幾年的時間了,對於考研二戰、三戰這件事,學姐認為不要盲目考研。
  • 考研二戰失利,天都黑了!過來人:還有比你更慘的!
    考研的成績塵埃落定後,很多學生都唉聲嘆氣,尤其是考研二戰失敗的同學,更是難過的不知所措。再加上目前是正處在疫情期間,每天都呆在家裡,不知道如何是好,真的是非常迷茫。我只能說考研二戰失利不算最慘的,我身邊還有考研三戰失敗的,但是人家說明年繼續考,我覺得這種心態就很好,只不過你們唯獨不同的是他現在在職工作,所以她根本就不用擔心考研屢次失敗的問題。
  • 考研面試,要不要告訴導師自己是二戰、三戰?
    很多往屆考生由於種種原因選擇二戰、三戰考研,那麼在面試的時候要不要告訴導師這個情況呢?不必刻意導師的目的,是為了在最優秀的學生裡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有的老師比較看重百折不撓的堅強毅力,有些老師願意錄取一次考研成功的同學。我們不知道老師的想法。
  • 哈爾濱考研自習室:這些坑,一定不要入
    近年來,隨著考研人數的劇增,考研也越來越難,競爭激烈,有競爭力就會失敗。每年都會有很多敗北考生傾吐自己的考研體會或是總結失敗原因。多了解就會發現,很多考研失敗的人都會存在一些共同的問題。大多數考生都會在考研期間入坑,而且是相同的坑,都有哪些坑呢?大家一起跟隨南南來看一看吧。
  • 舊曆的年底說考研:這兩種考研人失利了應再接再厲!
    雖說各人有各人的實際情況,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但小編認為,除非明顯有更好的路子,或者已經兩戰或者三戰以上,或者有無法再考的現實原因,否則,這兩類考研人應再接再厲繼續再考,特別是2018年的考研是第一次參加者。一、矢志不渝型應再接再厲這類考研人往往很早就有了要考研的規劃,有的甚至剛進大學校門時就確立了考研的目標,此後的大學生活一直圍繞著這個目標在規劃和努力。
  • 選擇考研還是選擇工作?是否要堅持二戰三戰?考研攻略!
    三月下旬的這幾天,全國各大高校的研究生複試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很多同學還不知道複試要注意些什麼,而有些考研失敗的同學不知道該不該堅持,一些大三的同學不知道自己是開始準備秋招呢,還是準備考驗,今天扯淡菌作為過來人(今年研一)為大家分享一下想法。考研or工作?
  • 考研失利它才是罪魁禍首,不想復讀一定要看,一失足成千古恨!
    歡迎你與我交流互動,評論和留言!說到考研,很多學生都羨慕那些一次就過的人,是因為他們聰明嗎?還是因為他們更努力?其實不然,努力只是一部分原因,再聰明的頭腦也需要好的方法去加持。同樣考研失利也有很多原因,這三點就是罪魁禍首,不想二戰就一定要記牢!
  • 大學生考研租房被黑中介坑了?租房考研要慎重!
    近日,有大學生租房考研被黑中介坑了的時間引起了小編的注意,據新聞報導,考生小劉租房子是為了備戰今年的研究生考試,但是因為沒有太多租房經驗,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找房看房,小劉想到了找中介租房子。對於準備租房考研複習的考生,小編想告訴大家的是:租房的前提,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氛圍和條件。比如,租房距離自己學校和自習室遠近與否,租房自身的空調、衛生間、床、桌子、衣櫃、衛生間等等是否齊全。最重要的一點,環境是否舒適安靜,租房的費用能否負擔得起,還有安全問題等。那麼考研租房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 考研是真的太難了還是你不願意堅持,你是否也當過其中的炮灰?
    作為一個正在準備考研的人來說,我覺得應該是大部分人失敗的原因是沒有堅持下來。如果你覺得考研算是對你畢業以後的人生選擇上比較公平的道路,是一位有勇氣選擇就不會放棄的人,再一開始決定的時候就不要動搖你的決心,請你看看這篇文章,講述的是我和我身邊一群考研蝸牛的經歷。
  • 考研需要避開的坑有哪些?多方面來了解一下,有助你考研上岸!
    上岸學長來給同學們講一下有哪些坑可以避免!第一:關於找研友方面一定要找一個和自己相近的研友,複習進度、狀態,很重要,一定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假如你找了個研友,剛開始大家都是一樣的進度,但是慢慢的你發現他比你學習進度越來越快,這樣也就拉開了距離,這樣很容影響你的心態。還有一種就是對方自律能力比較差,一會跟你聊會別的,一會兒又問你考研問題,這樣其實最後拖累的還是你自己。真正的研友是在一塊一起進步,互相督促學習,其實找一個這樣的挺不容易的。
  • 「我一定要考研麼?」聽聽前輩怎麼說?
    今天給大家分享這篇故事的主人公也被這個問題困擾了很久,一起看看他是如何解決的~   「我一定要考研麼?讀研真的是我想走的路麼?」這兩句話在2019年即將成為歷史,2020年的新篇章即將開啟時不斷叩響我的心門。
  • 跨考二戰川大400+,這才是宅家考研的正確打開方式!
    為什麼在家考研and在家考研的優勢3.一些踩過的坑以及給你的建議1二戰生的得與失俗話說得好:一戰打基礎,二戰985,三戰命題組,咳咳…這幾年二戰似乎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但是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二戰吧我在家考研主要是考慮到我自身比較愛做規劃也比較自律,父母支持我二戰,家裡白天沒人只有我一個人在家,也沒有親戚頻繁來訪。所以除了沒有研友和圖書館的學習氛圍,其他條件都不差。為了給自己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我一定要把這個app——番茄土豆app,推薦給大家,尤其給在家考研的同學。
  • 考研成功的人都會主動避開這些坑,你避開了嗎?
    2020年馬上結束,相信很多人已經做好2021年考研的準備 想要成功通過考研,一定要避開這些坑...... 其實大部分資料都是大同小異,只要你能夠吃透一套資料就足夠了。而且,一旦你對手上的資料掌握得足夠好後,很多資料上沒有提及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不需要一直去尋找新的資料,一直去尋找新的資料那麼你手上現有的資料就都沒有完全利用起來,精力分散了,也是導致考研失敗的原因。
  • 2019考研數據公布,近年來多個省市考研人數翻番!
    那麼這些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幾年,或者已經二戰三戰的考生,是什麼支撐著他們回歸考研的大軍呢?我們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1、現有的學歷已經不再滿足工作上的需求,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 2、研究生學歷的就業優勢高於本科; 3、研究生的起薪略高於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