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大學開發反無人機定位技術 不受其他信號幹擾 精度高達78%

2020-12-16 空天界

【據defenseworld網站2020年7月8日報導】以色列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的網絡研究人員近期開發了一種算法,可通過分析無人機的飛行軌跡,對在受保護空域惡意飛行的無人機操作員位置進行精確定位。

該論文在7月3日舉行的第四屆網絡安全、密碼和機器學習國際研討會(CSCML2020)上發布。

現有的類似定位方法需要使用射頻技術,並在飛行區域周圍安裝傳感器,通過進行三角測量來確定無人機操縱員的位置。但是由於存在WiFi、藍牙和物聯網信號幹擾,阻礙了無人機信號的傳輸,所以這種方法面臨著問題與挑戰。

研究人員訓練了一個深度神經網絡來預測無人機操作員的位置,只需根據無人機的飛行路徑來分析,不需要額外的傳感器。當在模擬的無人機路徑上進行測試時,該模型能夠以78%的精度預測操作員的位置。該項目的下一步將是用從真實無人機獲取的數據重複這一實驗。該項目最終成果可能將通過相關技術掌握無人機操作員的技術經驗水平甚至了解其確切身份。

來源:defenseworld網站

相關焦點

  • 利用飛機散射信號定位地面幹擾源
    對於民航飛機在航線上受幹擾的情況,由於民航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最遠可以收到上百公裡以外的幹擾信號,同時中國航線眾多且分布較廣,因而飛機可能受到的幹擾面積非常大,加之電波傳播可能會出現反射、折射、繞射等效應,基於目前無線電管理部門的監測覆蓋能力和人員裝備,傳統的幹擾定位方法將可能無法有效發揮作用。
  • 矛與盾之爭 淺談無人機與反無人機技術的發展
    二、反無人機技術的發展現狀反無人機技術是戰場反無人機作戰任務需求牽引下的必然產物,構建反無人機技術體系也是反無人機武器裝備體系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國內外都積極展開了對用於反無人機作戰的探測跟蹤和預警、直接利用火力對無人機實施硬毀傷、採用幹擾技術對無人機實施軟毀傷等的武器裝備的相關研究。
  • 巴鐵和俄羅斯或購土耳其反無人機系統!中國的很先進,為何不買?
    無人機的作戰用圖現在是越發強大,所以很多國家都在致力於無人機的開發,有的國家不僅要引進先進的無人機,還要引進反無人機系統,畢竟都怕在無人機領域吃大虧。所以很多國家都致力於從先進的國家引進,來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土耳其的反無人機系統也很強大,所以引來其他國家的購買也是很正常的。
  • 從納卡衝突看未來反無人機作戰
    但是無人機的特點是體積小,飛行噪聲低,雷達反射面小、反射波信號弱,很容易被雷達探測系統當作雜波過濾,進而導致雷達探測的效果受到極大削減。 想要解決這類問題,首先是提高雷達的功率,發展合成孔徑雷達等,在提高雷達精度的技術上下功夫。其次可以通過全縱深分層配置近、中、遠程雷達,層層探測,以提高發現敵方無人機的概率。同時,可以利用偵察無人機前出,抵近偵察。
  • 室內定位技術的百家爭鳴時代
    藍牙室內定位技術最大的優點是設備體積小、易於集成在PDA、PC 以及手機中,因此很容易推廣普及。理論上,對於持有集成了藍牙功能移動終端設備的用戶,只要設備的藍牙功能開啟,藍牙室內定位系統就能夠對其進行位置判斷。採用該技術作室內短距離定位時容易發現設備且信號傳輸不受視距的影響。
  • 列車GPS定位受幹擾原來是無人機管控設備在作怪
    近日,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向南寧市無線電監測中心反映,其列車GPS衛星定位系統頻繁受到幹擾,部分進入南寧境內某路段的列車因GPS信號丟失,導致列車調度系統無法正常工作,給列車行車安全造成重大隱患
  • 逆天了 新開發系統利用幹擾源能定位
    一個全新的系統目前依舊被開發出來,專門針對GPS幹擾、破壞的信號,以保護軍用車輛能夠正常的使用GPS進行定位。該系統使用手機、WiFi與電視信號甚至可以使用現在的GPS幹擾器來得到正確的定位。圖片來自網絡    該系統是有BAE System開發,專門用於在GPS電子信號欺騙攻擊的行為下保證安全。之前我們也曾提到了使用偽造信號來幹擾無人駕駛機的類似事件。
  • 從AR和遊戲中獲取新技術,美以聯合開發具有「沉浸式界面」反無人系統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印度《歐亞時報》網站9月13日報導,美國軍方與以色列聯合為美國特種部隊研發的「雀鷹」( Sparrowhawk)無人機系統,是一種反無人機系統(C-UAS)。該系統具有「沉浸式界面」,與FPV無人機類似,可保護部隊免受各種空中威脅,尤其是小型無人機系統的攻擊。
  • 學術| 許其鳳院士:GPS移動定位與行動網路定位精度的分析
    2)AOA(Arrival of Angle)到達角定位技術。簡單地說,AOA定位技術測量的是BTS(基站)和MS(移動臺)之間信號到達的角度,根據信號到達的角度,可以確定MS相對於BTS的角度關係。只要測量一個MS距2個BTS的信號的到達角度,就可得到從BTS到MS的軌跡直線,兩條直線的交點自然就是MS的位置。
  • 移動機器人超聲波導航定位技術
    GPS全球定位系統 如今,在智慧機器人的導航定位技術應用中,一般採用偽距差分動態定位法,用基準接收機和動態接收機共同觀測4顆GPS衛星,按照一定的算法即可求出某時某刻機器人的三維位置坐標。差分動態定位消除了星鍾誤差,對於在距離基準站1000km的用戶,可以消除星鍾誤差和對流層引起的誤差,因而可以顯著提高動態定位精度。
  • 【每日動態】先進反無人機系統/先進戰鬥管理系統/下一代洲際彈道...
    美國與以色列合作開發先進反無人機系統 以色列國防研究與發展局與以色列XTEND公司、美國防部反恐技術支持辦公室已聯合啟動一項無人機試點計劃
  • 美媒:若中國定位技術超美,以後手機導航圖標就不叫GPS,叫北鬥
    但是,現在,為什麼另外三方選擇與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進行公平競爭呢?這個系統的首字母縮略詞「GPS」已經成為定位技術的代名詞了嗎?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運營】在當前的和平時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所帶來的最重要好處是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
  • 5G定位技術
    但一個小區的覆蓋範圍很大,通常幾百米到幾公裡,僅基於Cell ID的定位誤差非常大,所有有了E-CID定位技術。 E-CID,Enhanced Cell-ID,指基於Cell ID的增強定位技術,包括Cell ID+RTT、Cell+RTT+AoA等。
  • Neuron|陳一茗等開發核糖體標記神經胞體成像技術
    通過螢光蛋白,光學成像可以同時檢測上百甚至上千個神經元,於此同時,將信號歸納到其中各個神經元也成了既必要也棘手的一部。造成該一步驟苦難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神經細胞本身複雜的結構,每一個神經元包含了胞體 (soma)和神經突(neural processes) 兩個部分。這一特徵導致了神經元胞體常常被掩埋在其他神經的神經突之中,使得個體間難分彼此,異源的光學信號之間也因此而互相干擾。
  • 上海高恆唐崴:室內定位技術探索
    而高恆追求的是最少的硬體安裝,並始終將其作為高恆定位系統開發的前提條件。  目前的定位技術分析  1)GPS  手機定位功能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GPS已成為智慧型手機的標準配置。GPS定位系統是利用衛星信號時差進行定位,在室外環境下的定位精度範圍是10米~17米的距離。
  • 反無人機打擊系統的有效範圍具體是多少
    當向潛在客戶展示您的反無人機系統是時,個問題總是相同的:「打擊的範圍是什麼?」不幸的是,大多數客戶都熟悉鏈路和通信設備,但對幹擾和設備本身的概念不太熟悉。因此,他們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問題沒有「簡單」或單一的答案。 瞭望者的目的是解釋如何實現「連結」塊的計算和/或度量。很明顯,幹擾器並沒有連結到受害者,但我們可以像我們觀察兩個「合作夥伴」之間的正常溝通連結一樣分析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 馬裡蘭大學首席教授劉國瑞當選,無線AI因他而改變!
    他還提出並參與領導了IEEE app的開發,用以發現IEEE的優質資產。 劉教授領導的馬裡蘭信號及信息實驗室(SIG)涉獵廣泛,研究涵蓋了信號處理和通信技術的方方面面。團隊目前主要研究無線AI技術,應用於室內定位和無線傳感。截至目前,他已經出版了10餘本專著,發表800篇相關論文。
  • 中國反無人機更先進,為何俄羅斯卻向土耳其求購?兩個原因
    當然,矛與盾從來都是相剋相生的,隨著人類無人機在軍事領域作用越來越明顯,反無人機也成了各國最為關注的焦點。中國在無人機領域處於世界依靠的地步,所以在反無人機方面我們自然也是先人一步。不過令人疑惑的是,俄羅斯在反無人機上,卻選擇了土耳其,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Focus Telecom安裝GPSdome以保護以色列的「國家時鐘」
    據2012年成立的一家私營公司以色列國土安全公司稱,位於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國家物理實驗室(INPL)的國家時間系統目前由一個GPS/GNSS信號網絡保護GPSdome單位保護。GPSdome是由以色列初創企業infiniDome開發的。 INPL的Nadya Goldovsky現在將測試和測量該系統保護GPS/GNSS衛星信號免受幹擾和其他幹擾的能力。在幾個月的時間裡,戈多夫斯基將測試該系統保護四個獨立原子鐘的能力,這四個原子鐘一直為以色列提供國家時間。
  • 手機是怎麼定位到我們在哪裡的?
    不同技術的定位精度,尋找馬航MH370也是用相同的都卜勒原理直到1991年之前,大量的戰艦都是使用TRANSIT的六顆衛星來進行位置的定位,TRANSIT的定位精度不高,只有幾百米,但是對於軍用的戰艦在茫茫大海上來說已經足夠,在1967年這個系統就開發信號給民用,所以有說法是當年蘇聯的戰艦上也有摩託羅拉製造的TRANSIT信號接收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