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第11輪,國安在3比1領先的情況下最後時刻連丟2球,3比3被華夏幸福逼平,本場比賽最為爭議的地方是補時階段郭全博出擊撞倒馬爾康被判點球。
當時主裁看了VAR給了華夏點球讓國安痛失三分,這也引起眾多京城媒體的不滿,北京的解說王長慶直接說裁判這樣吹在非洲容易被弄死,而賽後北京國安董事長周金輝也在媒體上炮轟裁判,說中赫國安會在第一時間投訴,比賽可以輸,但絕不會允許黑暗存在。
北京國安申訴會有結果麼?和王長慶一起解說的王速說該申述申述吧,該走的流程得走,屁用沒用,文件都到不了管事的那兒。
王速的說法話粗理不粗,今年中超已經有過4起申述,但都沒有得到期待的結果,相信北京國安的也是如此。
如果足協能如NBA或者CBA出最後時刻的裁判報告就好了,這樣由足協判定最後那個球到底是不是點球,也不用萬千中國球迷都是裁判都要對那個球進行評論了。
在中立球迷看來最後時刻郭全博撞倒馬爾康被判點球爭議不大,但比賽第70分鐘時王子銘後插上接應帶球入禁區,然後傳中給巴坎布破門被吹無效確實存在很大爭議,這個球即便VAR也沒有畫線,如果裁判非要把這個點球吹掉那國安確實有意見。
在國安看來,巴坎布那個進球被吹掉而郭全博撞倒馬爾康被判點球就無法接受,因為兩次爭議的受益者都是華夏,如果這兩次爭議中國安有一次受益,周金輝也不會說比賽中有黑暗存在。
但周董事長說申述也不會有多大用,現在的北京國安雖然還有國安的名頭,但實際上都是中赫集團在經營,國安足球隊已經沒有了當年中信國安的烙印,2004年,北京國安因為比賽存在爭議判罰而上訴,並說如果中國足協有關方面違規對北京國安俱樂部進行進一步處罰,北京國安考慮退出國內足球職業聯賽。
在中超歷史上,如國安如此硬氣說足協要處罰我就退出足壇的俱樂部就一家,國安當年還打算和大連等隊搞個G7聯盟繞開中國足協的領導,這就是打算和足協對著幹。
在中超如國安這樣硬氣的俱樂部不多,而且國安和足協關係處的還行,因此過去的中超比賽國安在比賽中至少在裁判上是不吃虧的。
現在北京國安依然在皇城根下,但球隊的性質也由國企變為私營,過去是國企中信國安在經營,現在交到了放棄中赫集團的手裡。
在中,國企和私營企業地位就很懸殊,國企根正苗紅說話的分量也重,私企人微言輕做事也是謹言慎行,這就是國企和私企的區別。私企可能很有錢,但他卻沒有國企擁有的社會地位。
在中超也是如此,現在的中赫和過去的國安在中超的話語權是不一樣的,現在的中赫除了夾著尾巴做人,還真不能跳的太歡,否則就槍打出頭鳥。
周金輝說絕不允許黑暗存在可能也只不過是一句氣話,他最後還是要忍氣吞聲,那時候國安只能內部挖潛,爭取少犯錯誤為是,要是國安能夠控制住局面,又如何在3比1比分領先的局面下被對手在最後時刻逼平。
北京國安現在提出申述可能也是為以後的淘汰賽最鋪墊,那時候2場比賽就能決定國安今年的命運,國安起碼要向足協施加下壓力保證在淘汰賽上不要吃裁判太多的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