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來源:濟南日報·濟南發布
日前,2020年度濟南市第一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名單公布,濟南高新區6家企業榜上有名,佔全市入選企業的三成,入選企業數量居全市第一。山東明仁福瑞達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的頸痛系列產品入圍單項冠軍產品。2019年,聯合浙江大學藥學院,明仁福瑞達啟動中藥智能提取車間建設,提升產品競爭力、增加產業發展後勁。明年年初,智能化生產車間就能投入使用。
明仁福瑞達成立於1998年,2019年公司銷售收入3.1億,利稅5500萬,研發投入1771萬元,佔比5.65%。公司現為「山東省中藥現代化科技示範企業」,擁有小兒解感顆粒、頸痛顆粒等獨家中藥產品20個。此次獲評單項冠軍的頸痛顆粒是公司的拳頭產品,佔據同類產品國內市場份額的約60%、全省市場份額的90%以上。
「在長期研發和生產過程中,圍繞頸痛顆粒的研發,公司逐漸掌握多項關鍵技術,包括β-環糊精包合技術、一步制粒技術、超微粉碎技術等現代製藥技術。」公司副總經理劉傑介紹,尤其是揮髮油包結技術和一步制粒技術,顯著提升揮髮油穩定性並縮短生產周期,有效保證了中藥的有效成分含量,進而保證療效。公司還在國內首家設計開發適用於大生產的先進、環保、節能的環糊精包結設備,並對原生產線按照GMP 要求進行升級擴產改造建設,達到年產頸痛顆粒 3 億袋,頸痛片 3 億片,頸痛膠囊 2 億粒的產業化生產能力。頸痛系列產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共有授權專利 7 項,其中發明專利 3 項,實用新型專利 3 項,外觀專利 1 項,專利權人均為山東明仁福瑞達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無共有權人。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明仁福瑞達開始積極響應國家「加強中成藥質量控制,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中藥生產中的應用,提高智能製造水平」的新要求。據了解,雖然中藥產品的療效得到國家及大眾的認可,但是中藥製藥過程是一個複雜的動態系統工程,涉及藥材前處理、提取濃縮和製劑等多個生產環節,受到中藥製藥工藝、質量標準、生產技術等多因素影響,存在眾多尖銳「卡脖子」問題。2019年,圍繞中藥領域「卡脖子」問題,明仁福瑞達開始重新設計產品生產關鍵工藝和藥材-成品過程控制體系,融合新型優效、節能技術裝備,以提高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為突破口,建設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數位化提取精製工廠,建立中藥過程控制和人工智慧技術平臺並實現產業化,推動中藥行業的智能製造轉型升級。
2019年底,公司的現代中藥綠色智能製造關鍵技術示範工程項目開工。該項目投資1.2億元,引進智能製造裝備、自動控制技術、人工智慧決策技術等先進技術改造中藥生產方式,實現中藥產品生產過程的規範化、標準化、智能化。項目建成後,預計將實現年銷售額4億元,利稅4000萬以上。與原有的管理模式相比,能節省操作人員60%,設備效率提高25%,降低運營成本22.5%,不良品率降低21.2%,單位產值能耗降低15%。2020年5月,該項目入選山東省工信廳「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慧」試點示範項目;10月,入選山東省發改委《2020年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獲批政府撥款300萬。
「近年來,濟南高新區一直重視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引導企業走『專特優精『發展道路,我們的智能化改造項目得到各級政府的扶持。」明仁福瑞達副總經理王雷表示,目前,公司在中藥指紋圖譜分析、山東地道中藥的提取、濃縮、精製等領域積累多項共性、關鍵性技術,未來,公司將不斷豐富產品生產線,實現多元化發展。
編審:濟南高新區黨群工作部
原標題:《製造業單項冠軍再出發,明仁福瑞達——建智能化車間 攻克「卡脖子」問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