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根據法國武裝部發布的消息,法國海軍進行了一枚M-51潛射洲際彈道飛彈的試射。消息一經推出,即引來了美國方面的強烈譴責,稱「法方行動極度危險」。很奇怪的是,美國和法國同處於北約框架內,法國試射一枚飛彈美國人幹嘛要譴責呢?這個得從本次試射的區域和法國試射的飛彈說起。
執行此次試射任務的是法國海軍唯一一級戰略核潛艇凱旋級,目前凱旋級戰略核潛艇在役4艘,全部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開始服役的,正當壯年,艇況頗佳。該型潛艇不似法國的攻擊核潛艇一樣嬌小,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別達到了12700噸和14335噸,這個噸位已經遠遠大於我國的094型戰略核潛艇的八千餘噸了,由於大噸位帶來的大空間,凱旋級核潛艇沒有設置龜背就已經可以相當完美的裝進M-51潛射飛彈,而且因為沒有龜背的影響,再加上大量的靜音措施如指揮塔連接處的填角、消音瓦、飛彈發射艙蓋的共形設計優化,使得其噪音水平低至110分貝,這一數據達到了美國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的水平,大大加強了其戰時的生存性。
本次凱旋級發射的是一枚M-51潛射彈道飛彈,是法國海軍最強大的核武運載工具,在世界範圍內的潛射彈道飛彈中也是楚喬,2010年服役的M-51擁有13000公裡的最大射程,能搭載12枚分導核彈頭,彈長13米,彈重也僅56噸,如此優秀的數據得益於大量新技術地採用,如發動機殼體的碳纖維纏繞製造、展開式減阻帽等等。
在M-51潛射飛彈服役之前,法國海軍已經先後服役了五型潛射彈道飛彈,分別是M-1、M-2、M-20、M-4和M-45,作為北約框架中的一員,法國最大的假想敵自然是俄羅斯,在這之中射程最遠的也不過是M-45潛射飛彈的6000公裡,僅僅能保證從法國本土海域發射後可以覆蓋莫斯科,而俄羅斯東部城市則根本無能為力,M-51潛射飛彈的服役可以說是徹底滿足了法國人的海基核戰略需求,主要是其優秀的大射程指標,13000公裡的射程,足夠在法國大西洋沿岸的近海發射,徹底覆蓋俄羅斯全境,包括最遠的海參崴。
那美國人又是為什麼譴責呢?首先,我們知道,雖然有主要假想敵,但是各國和核政策的適用對象是不限國家的,也就是說針對世界上所有國家,那麼法國的核假想敵自然也就包括美國。法國此次試射的M-51潛射洲際飛彈的射程在法國近海就已經完全覆蓋了美國本土,甚至能打到夏威夷,美國所有領土都囊括在內。當然,單就如此也不至於美國稱其行動是極度危險,關鍵還要看試射區域。
眾所周知美國把墨西哥灣和南美看作自己家的後院,被人家一個大炮仗打進來,能不緊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