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之鐘離權修煉成仙

2021-02-08 紅塵淨土



鍾離權姓鍾離,生卒年約(公元168.農曆7月27日-256)東漢、魏晉時期人物,中國民間及道教傳說中的神仙。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名權,字雲房,一字寂道,號正陽子,又號和穀子,漢鹹陽人。因為原型為東漢大將,故又被稱做漢鍾離。少工文學,尤喜草聖,身長八尺,官至大將軍。後因兵敗入,乃隱於晉州羊角山。道成,束雙,衣槲葉。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權」。全真道尊他為「正陽祖師」。後列為全真北宗第二祖。亦為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他受鐵拐李點化,上山學道。下山後又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最後與兄簡同日上天。度呂純陽而去。元世祖尊其為正陽開悟傳道真君,元武宗又尊為正陽開悟傳道重教帝君,相傳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貴州赤水二郎壩成極陰絕地,居住者後人漸衰而絕嗣。

鍾離權在八仙之中成仙較早,名氣較大,鍾離權曾經十試呂洞賓,度呂成仙,還傳授呂「點石成金」的道法。也因為此法,鍾、呂受到民間的崇奉,認為有護佑金礦、財運的功能。


全真北宗第二祖,據載鍾離權少工文學,尤喜草聖,俊目美髯,身長8尺,一表人材,不久官諫議大夫。當時吐蕃造反,鍾離權奉詔出徵。權臣梁冀妒忌,怕他立了頭功,就給他老弱殘兵二萬,軍至前防紮營未穩,敵人乘機劫營,軍士盡散。鍾離權敗走獨騎逃往山谷,迷失道路,夜進深山密林,後遇到一個蓬頭佛額、身穿草衣的胡僧,引鍾離權行走數裡來到了一個村莊。說:「此處是東華先生成道的地方,將軍可以歇息矣。鍾離權未敢驚動莊中人,不一會兒,忽聽有人說:「此碧眼胡僧饒舌也!」只見來人身披白鹿裘、扶青藜杖,接著又問說:「來者莫非漢大將軍鍾離權否?」鍾離權應聲道:「是」。老人又說:「你為何不寄宿山僧之所?」鍾離權聞而大驚,仔細一想,老人怎麼已知道我前來,此必異人。此時鐘離權已飢餓交迫,疲憊不堪,已有鸞鶴之志,乃回心向道,向老人哀求度世之方。這位老人乃東華先生(也說是鐵拐李),叫王玄甫,是位上仙。他授鍾離權以長生真訣、金丹火侯及青龍劍法。後來,又遇到華陽真人傳其太乙刀圭、火符內丹、洞曉玄玄之道。在崆洞紫金四皓峰得玉匣秘訣,道成,束雙,衣槲葉,遂成為真仙。玉帝封其為太極左宮真人。

鍾離權出身將門,父徵北匈奴有功。


早在元代,八仙的故事已被搬上舞臺,舞臺上的八仙,形象生動,裝扮奇異,每位神仙都有一件法寶(俗稱「暗八仙」)。作為八仙核心成員之一的鐘離權,其形象特徵是頭梳髽髻(髮髻梳在頭頂兩旁),髯過於腹,大眼睛,紅臉膛,手執扇子,袒胸露乳,總是一副樂呵呵的樣子。還時不時用扇子拍打幾下大肚皮,以示悠閒。


據宋代《宣和書譜》記載,鍾離權曾寫過一幅字,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權」,因此後人又稱他為「漢鍾離」。但一些人不知道「漢鍾離」三字的出處,還以為他姓「漢」,名「鍾離」。其實,「鍾離」才是他的姓,「權」才是他的名。另一些人則把「漢鍾離」三字理解成漢代一個姓鍾離的人,並據此編造出他的出身履歷。稱他是後漢燕臺人,原名權,後改名覺,字寂道,號和穀子,又號正陽子、雲房先生。他出身將門,父親叫鍾離章,因北徵匈奴有功,被封為燕臺侯。他還有一個哥哥,叫鍾離簡,官至中郎將。


鍾離權對仕途心灰 跪求高人度世之方


流傳鍾離權出身履歷傳奇故事的,大部分是《列仙全傳》、《歷代神仙通鑑》之類的道書。如《歷代神仙通鑑》說,鍾離權生於四月十五日,當他將要誕生時,有一巨人突然降臨,自稱是上古的黃神氏,應當託生於此,說罷便大踏步走入臥房,外人只見臥房裡異光數丈如烈火熊熊,接著,一個嬰兒降生了。他一生下來就與眾不同,一連六天不聲不響,不哭不吃,直到第七天,才突然跳起來,大叫道:「身遊紫府,名書玉京!」當場驚倒眾人。

《列仙全傳》則說,鍾離權一出生就像三歲小孩一樣大,生得頂圓額廣,耳厚眉長,目深鼻聳,口方頰大,唇臉如丹,一看就是福相。據說這位將門虎子自幼就能掂量出一件東西的輕重,好像手裡有一個「權」(古代的秤砣),他的父親便給他取名叫鍾離權。長大後身長八尺,俊目美髯,進入仕途沒多久就當了諫議大夫。後來羌人造反,他的哥哥鍾離簡舉薦他當大將,天子見他相貌不凡,奇才神勇,便讓他掛帥西徵。不料被權臣梁冀所忌,「發羸卒二萬」隨他西徵。結果鍾離權的部隊剛到前線,就被羌人乘夜劫營,寡不敵眾之下,鍾離權與兵將失散,在深山密林中迷失了道路。


被奸臣弄權,已無法向朝廷交待,無奈又迷了路,鍾離權不免四顧茫然。正當他彷徨之際,一個「蓬頭拂額,體掛草結之衣」的胡僧出現在他面前,胡僧領著他走了幾裡,見到一座莊院,說道:「此東華先生成道處,將軍可以歇息矣。」說罷揖別而去。鍾離權不敢驚動莊主,呆呆地站在門外。過了一會,聽見院中有人說:「此必碧眼胡人饒舌也!」只見一個老人披著白鹿裘,扶著青藜杖,打開門高聲道:「來者非漢大將軍鍾離權耶?汝何不寄宿山僧之所?」鍾離權聞言大驚,知道老者是異人。因已對仕途心灰意冷,便生出塵之念,跪求老者授予度世之方。老者見他態度誠懇,便把長真訣、金丹火候、青龍劍法傳授給他 。學成後,鍾離權告辭出門,回顧莊院時,卻什麼也沒見到。顯然,這個老者就是胡僧所說的「東華先生」。


明清著作稱其為漢代人毫無依據。


後來,鍾離權入華山修道,號「和穀子」。隨後東遊泰山,遇到華陽茅真人把太乙刀圭、火符之訣傳授給他,修成後號「正陽真人」。又入崆峒山謁見太上老君,老君賜號「雲房」。經老君推薦,玉皇大帝封他為「太極左宮真人」,鍾離權從此正式名列仙班。《歷代神仙通鑑》說鍾離權得道後或隱或現,在魏晉時當了大將,鎮守代郡,化名「金重見」,金重二字合起來就是繁體的「鍾」字。雖然其名字暗示他還是以前的鐘離權,其形象卻和東漢時完全不一樣了,本來俊目美髯的他,變成了髽髻袒腹,龍睛虯髯,赤面偉體,還經常手搖棕扇,神態自若。


《集說詮真》則說,鍾離權在晉代是殺虎斬蛟勇士周處的副將,在一次戰鬥中寡不敵眾,退入終南山修道,遇到東華先生等五位真人,最終得道歸隱。到唐朝時又現身,自稱「天下都散漢」,度化了呂洞賓。


《列仙全傳》、《歷代神仙通鑑》、《集說詮真》等是明清時期的著作,這些書說鍾離權是漢代人毫無歷史依據。史書中東漢只有鍾離京、鍾離意父子,且為文臣,不可能是鍾離章和鍾離權的原型。關於鍾離權的傳說,到五代、宋初才出現。《宣和書譜》卷十九稱:「神仙鍾離先生名權,不知何時人,而間出接物。自謂生於漢,呂洞賓於先生執弟子禮。」《宋史·陳摶傳》稱:「陳堯諮謁(陳)摶,有髽髻道人先在坐。堯諮私問摶,摶曰:『鍾離子也。』」陳摶乃五代、宋初著名道士,道教隱仙派的傳人,髽髻道人鍾離子能成為他的座上客,應該也是個高道,而且與後世所傳八仙中的鐘離權有幾分相似。《宋史·王老志傳》記載:「有丐者自言鍾離先生,以丹授老志,服之而狂,遂棄妻子去。」根據上述記載,可以確定鍾離權的原型是五代、北宋之際的鐘離先生。梁興揚道長參考《集說詮真》《宋史·王老志傳》

十試呂洞賓

唐代山西永樂縣有位書生,名叫呂巖,字洞賓。中進士時,年已六十四歲。這一年,閒遊來到長安,在客棧中遇到神仙鍾離權。鍾離權一見呂巖,便知是可以造就的仙才,所以便想法點化他。呂洞賓一經點化,便大徹大悟願跟鍾離權學道,鍾離權卻推託道:你仙骨沒長全,志行未能堅定,想要超越俗世,還須重新投生再過幾輩子。」說完飄然離去,呂洞賓卻不氣餒,辭官隱居學道。鍾離權於是決定十試呂洞賓。


一天,呂洞賓外出歸家,卻見全家人突然病逝。呂洞賓早已看破塵世,所以也不悲悼,只是買來棺木準備收殮屍體,可病逝的家人卻又一下活了過來。


原來,這是鍾離權對他的第一次考驗。


呂洞賓偶然弄些東西到市集上去賣。講好了價錢,對方收下貨物卻突然反悔,只願付給一半的貨價。呂不加計較,乾脆分文不取,將東西白送給對方,自己臉色平和地走了。這是第二次考驗。


大年正月初一,來個乞丐,靠在大門上討錢,呂洞賓給了他。誰知,那乞丐貪心不足,討了這件討那件,給得慢一點,便破口大罵起來。呂洞賓不但不生氣,反而一再作揖陪好話,那乞丐才笑著走了。這是第三次考驗。


第四次,呂洞賓在山中放羊,突然跑出一隻大老虎,追逐著羊群。呂洞賓一見,心中不忍,忙擋在羊群前面,情願自己飼虎,也要救羊,那虎卻放過了他和羊群,自顧走了。


第五次,呂洞賓獨居在山中茅草棚中讀書,突然一位女子敲門,年紀大約十七八歲,長得十分漂亮,她自稱是回娘家去,錯過了路頭,要借宿一晚,洞賓便放她進屋休息。誰知這女子半夜裡不安分起來,百般勾搭洞賓。洞賓心如止水,絲毫不為情慾所動。


第六次,呂洞賓出外郊行,等到回家一看,家中遭了盜竊,細軟財產被席捲一空,眼前的日常生活都無法維持。呂洞賓不氣不惱,操持起藥鋤,採藥度日。誰知一鋤下去,挖出幾十塊金子。他急忙仍將土掩上,一無所取。


第七次,這一日,呂洞賓到街上買了幾件銅器,拿回一看,卻是金器,他急忙找到原來的店家,將金器退回。


有位瘋瘋癲癲的道士在集市賣藥,說道:「吃了我的藥,立即會死去,但下一輩子卻能得道。」這藥,有誰敢買?所以十多天,沒人去光顧。呂洞賓卻深信不疑,買回藥吃下去,幸而一切無恙。這是第八次考驗。


春天來臨,春水漲起,呂洞賓搖一葉小舟在江上慢行。船到中流,突然颳起大風,一時波濤洶湧,險象環生。洞賓已勘破生死,哪裡還懼怕風濤?仍是端坐船頭,任它飄搖。一會兒風平浪靜,沒有絲毫損傷。這是第九次考驗了。


這一日,呂洞賓獨坐家中,忽然見無數奇形怪狀的鬼神跑來,有想抓他的,也有想殺他的,洞賓毫不畏懼。過了一會兒,只見幾十個夜叉,押著個血肉淋漓的囚犯,那人口中大叫道:我是被你上輩子殺害的,快點償我命來!」呂洞賓答道:殺人償命,又有什麼好推辭的?」便去拿出刀子、繩索,準備自殺抵償命債。忽聽空中大喝一聲,鬼神囚徒一下不見,一人鼓掌而下,原來是鍾離權。他對洞賓說道:「塵心難滅,仙才難得,我尋求徒弟的迫切,更過於別人求我。十次考驗,你都能經受得住,以後得道是必定無疑了。只是你功德善行都沒能完滿,且傳授你個點鐵成金成銀的黃白之術,你可以用它來救濟世人,利益眾生,待三千功德完滿,八百善行圓備,我再來度你成仙。」洞賓問道:「用黃白之術做成的黃金、白銀,以後還會有變異麼?」答道:「三千年後,仍要還複本質。」洞賓道:」這樣看來,此物會貽誤三千年後的人,我可不願幹。」鍾離權呵呵笑道:「就憑你這善心,『三千』、『八百』都已在裡邊了」。


於是鍾離權收洞賓為徒,洞賓經師父指點,在廬山勤勉修行,鍾離權於廬山授之以大道天遁劍法,龍虎金丹秘文,最後呂洞賓終於修煉成上仙。正陽祖師授度呂洞賓後,復歷廬山,登三級紅樓冉冉升空。曾有詩讚曰:「鐵笛曾聞跨虎仙,金丹親向帝君傳。臨行付與純陽子,三級紅樓上碧天。」日後師徒二人形成鍾呂金丹派,對宋元道教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下面野史不足為信:落難成仙


漢鍾離身材魁梧,須髯飄灑,身穿青道袍,手搖芭蕉扇,逍遙自在,在成仙之前,他有一段不平凡的經歷。


漢鍾離原名叫鍾離昧,曾經是項羽軍中的將官,善使大刀,打起仗來非常勇猛。因為項羽生性殘暴,就離開了項羽。


後來,漢鍾離成為韓信部下的一名大將,為劉邦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落難成仙


漢鍾離雖然是西漢王朝的開國元勳,但因他性情爽直,多次得罪漢王劉邦,劉邦非常惱怒,想找機會殺了他。


有人密告韓信要謀反,劉邦就借出巡的名義去韓信的封地,趁他沒有防備,擒拿韓信。韓信得知皇上要來,心中疑惑,不知如何是好。謀士對韓信說:「如今,皇上對大王帳下的將軍鍾離昧十分反感,只要你殺了鍾離昧,把他的頭獻給皇上,才能接觸皇上對你的懷疑。」


韓信說:「鍾離昧是我心愛的大將,又是有功之臣,怎麼能隨意殺他呢?」謀士說:「不殺他,那你自己的腦袋就保不住了。」


韓信嘆了一口氣,就派人把鍾離昧暗殺了,並把他的頭割下來,用紅布包著,作為禮物,獻給了劉邦。


劉邦見了鍾離昧的人頭,果然十分高興,不料他卻又立即翻臉喝到:「來人,快把韓信綁起來,關進死牢。」


突然,劉邦面前的人頭不見了。原來,漢鍾離手下的一名武士,偷走了漢鍾離的頭,縫在屍身上,裝到一口棺材裡埋了。


漢鍾離陰魂不散,來到終南山,隱姓埋名,一心想修煉成仙。


就在這終南山,有一條巨蟒,頭有籮筐大,身有一裡長,不知吃了多少人。


當地居民惶恐不安。


漢鍾離得知這一災情,決心為民除害,連忙提了大刀,守在大蟒洞邊。


巨蟒聞到人味,竄出洞來,張開大口向漢鍾離撲來。漢鍾離揮起大刀,向巨蟒砍去。連砍三刀,巨蟒被砍成幾段,死在路旁。


老百姓高興地燒香念佛,都說終南山出了一個斬莽大仙。老百姓為了紀念漢鍾離,修了一座「大仙廟」,裡面供著漢鍾離的塑像,前來敬拜的人絡繹不絕。


嫋嫋香菸飄向空中,連王母娘娘也得知此事,連忙派東華仙下凡超度漢鍾離。


東華仙來到終南山,在漢鍾離洞前高呼:「斬蟒大仙在此嗎?」


漢鍾離出來笑迎道:「請進。我不是大仙,而是一個正在修煉的冤鬼。」東華仙一面進洞,一面說:「你的事情我全知道。我特奉王母娘娘之命前來度你成仙。」


漢鍾離連忙跪下叩頭道:「仙師在上,徒弟拜謝了!」


東華仙笑道:「起來,起來!」說完,便將兩粒仙丹賜給漢鍾離,轉眼就不見了。


漢鍾離吃下第一粒仙丹,頓覺神清氣爽,還陽成人;吃下第二粒仙丹,頓覺飄然如神,終於升天成仙。

八仙過海主題曲歌詞:

仙山隔雲海

霞嶺玉帶連

據說世外有天仙

天仙休羨慕

世人刻苦幹

何難亦有歡樂園

有志能自勉

艱辛不用怨

奮鬥留汗血

得失笑傲然

但求為世上更添溫暖

盡發一分光

進取一分暖

困擾無愁慮

努力謀實踐

日日渡過開心快樂年

玉樓仙宮

金堆玉砌

俗世比仙境也不差一線


轉自:七色陽光的美篇 美篇號:8363088

https:https://www.meipian7.cn/37b49wdz?first_share_to=singlemessage&first_share_uid=8363088&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share_depth=1&share_from=self


戴上金字塔帽子

可以打坐
雙盤 單盤 自然盤 坐凳子都可以
面向正南 正北 正東 正西都可以
放鬆身心 胎息念佛
放鬆身心 聽佛曲
放鬆身心 數數吸氣3366159 呼氣6633951……
放鬆身心 放空心天
哪種都可以
自然能夠體會到金字塔帶來的妙處
不但可以去病 還可以開智慧
因為接通積聚宇宙高級能量


開了天目 天耳 天鼻 他心通
見到 聽到 聞到 想到什麼都不去管
不要葉公好龍 還想出現高層次 出現了還受不了
有能力是為了普度眾生的
普度眾生 要信願而行
有這個信願行 就不會葉公好龍
所以各種現象 不用去管他 慧而不用
層次會自然提高
有了高層次 度人 和低層次不一樣的
一切服從修行 度眾生

----指導員 馬秀群居士

本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1817041433&spider_token=5a70



相關焦點

  • 八仙故事
    呂洞賓得道成仙之前,曾流落風塵,在長安酒肆中遇鍾離權,「黃粱一夢」,於是感悟,求其超度。經過鍾離先生生死財色十試,心無所動,於是得受金液大丹與靈寶畢法。後來又遇火龍真君,傳以日月交拜之法。又受火龍真人天遁劍法,自稱「一斷貪嗔,二斷愛欲,三斷煩惱」,並發誓盡渡天下眾生,方願上升仙去。呂仙形象深入民間,婦孺皆知。宋代封呂洞賓為「妙通真人」,元代封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後世又稱「呂純陽」。
  • 瘋評八仙(十五)為什麼呂洞賓不戒「酒」「色」,卻能得道成仙?
    呂洞賓對自己破戒毫不避諱,不但絲毫不掩飾自己,甚至還在與八仙閒聊時吹噓。更為奇葩的是,呂洞賓的事跡傳道了天庭,漫天神仙反應不一,卻沒有覺得多奇怪。鍾離權這種比較正統的神仙自然覺得不妥,又是師傅的身份,自然要批評一番。而鐵拐李等人的態度卻是無所謂的,無聊時還拿這些事情開玩笑。
  • 正陽祖師鍾離權
    鍾離權祖師,姓鍾離,名權,字雲房,一字寂道,號正陽子,又號和穀子。東漢、魏晉時期人物,鹹陽人。為東漢大將,故又被稱做漢鍾離。少工文學,尤喜草聖,身長八尺,官至大將軍。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權」。全真道尊他為「正陽祖師」。後列為全真北宗第二祖。亦為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他受鐵拐李點化,上山學道。下山後又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最後與兄鍾離簡同日成仙,度呂純陽而去。元世祖尊其為正陽開悟傳道真君,元武宗又尊為正陽開悟傳道重教帝君,相傳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二郎壩現今仍有正陽觀、飛仙崖等遺蹟。
  • 農曆四月十五 正陽真人鍾離權祖師聖誕 見轉者吉祥
    因為原型為東漢大將,故又被稱做漢鍾離。少工文學,尤喜草聖,身長八尺,官至大將軍。後因兵敗入終南山,遇東華帝君引至貴州赤水二郎壩修道於飛仙崖飛升。乃隱於晉州羊角山。道成,束雙,衣槲葉。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權」。全真道尊他為「正陽祖師」。後列為全真北宗第二祖。亦為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他受鐵拐李點化,上山學道。下山後又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最後與兄簡同日上天。度呂純陽而去。
  • 八仙過海的故事世人皆知,您知道「暗八仙」是什麼意思嗎?
    八仙過海是民間流傳比較廣泛的神話傳說故事,它出自明代神魔小說《東遊記》,講述了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藍採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八位神仙修煉成仙的神話故事。八位仙人歷經艱辛,分別經過師父的點化和自己的苦心修行,最後功德圓滿,飛升成仙。
  • 八仙之首是誰,呂洞賓還是鐵拐李?知道何仙姑成仙的三個版本嗎?
    八仙故事在民間傳播很久遠,影響力也頗深,八仙各個人物皆有其獨立成章的個人事跡故事,有著不一樣的傳奇色彩。八仙,顧名思義由八個人仙人組成團隊,關於組成八仙的八個人物,在明代以前不是很統一,版本不同,後來發展到了明代,該時的小說家吳元泰寫了一本《東遊記》,八仙人物便漸漸統一,八仙分別為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藍採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
  • 【八仙之一】曹國舅得道成仙的故事
    八仙的最後一位,也就是成仙最晚的曹國舅。曹國舅是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趙禎的皇后——曹皇后的長弟,名佾(yì),亦作景休,邢臺寧晉人,乃北宋開國王曹彬之孫、吳王曹玘(qǐ)之子。《宋史》因他為慈聖光獻皇后之長弟,故稱國舅。
  • 「八仙過海」中的八仙,他們都是怎樣成為神仙的呢?
    這其中的八仙分別指歷史上得道成仙的8個人,他們分別是鐵拐李、張果老、漢鍾離、呂洞賓、何仙姑、韓湘子、藍採和、曹國舅那麼他們是如何從凡人變成神仙的呢?1. 鐵拐李,本名叫李玄,生於隋朝,據記載是因為遇上了太上老君從而得道。
  • 【八仙之一】呂洞賓得道成仙的故事
    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可謂是家喻戶曉,你知道他是怎麼修煉成仙的嗎?呂洞賓又叫呂純陽,本名呂洞賓,因為他自號「純陽子」,因此人們就有慣稱他呂純陽子。他是道教八仙之一,唐朝時候的人。  他的故事是這樣的:唐朝時,在一個叫永樂鄉的地方,住著一戶呂姓人家。這呂家世代都是讀書人,並且都在朝廷上當過官。呂洞賓就出生在這樣的人家。
  • 傳說:八仙故事
    漢鍾離  八仙中名氣僅次於鐵拐李的是鍾離權。他在八仙中地位較高,特別是由於道教徒的吹捧,名聲更大。元時,金真道奉為「正陽祖師」。有說他是九江人,原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后之禍,易姓為呂。他始名紹光,二十餘年科場不第,遂罷舉而縱遊天下,後被鍾離權點化成道。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濃的一個,瀟灑、風趣,為民除暴安良,斬妖除怪,還好酒好色,世間流傳有《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的傳說,他的傳說既多且雜,但從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後被人們神化成仙。至今在河南睢縣仍然保留有明兵部尚書袁可立為祭祀呂洞賓而建的袁家山呂祖廟。
  • 八仙飛升之後在天庭都擔任什麼職務?原來「神」和「仙」是不同的
    與道教神格化而來的自然神相比,八仙的神仙形象更多了一層人情味在裡面,八仙神仙團體裡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窮有富,有仙風道骨的呂洞賓,也有跛腳邋遢的鐵拐李。他們的神仙形象道盡了人間百態,非常貼近人們的生活,被認為是人情味最濃的神仙。而且根據神話傳說,八仙都是由凡人經過自己的努力修行,然後再被師父點化成仙的,這也讓道教的修道者對於得道成仙有一個追求的目標。
  • 道教神仙那麼多,他們是如何修煉成仙的?神仙又能分為幾個等級?
    到了戰國時期,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開始相信有一種仙藥可以長生不死,證道成仙。秦皇漢武,都曾經派人去尋訪仙藥。服食之術一般有兩種,一是草木類的藥物;另一種就是金石類的藥物。其中,服食金丹的方式,又被稱為外丹修煉之法。
  • 中國神話傳說中有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那牛郎織女屬哪八仙?
    神話一般的主角是神仙、妖魔鬼怪、佛與菩薩等等,八仙也是其中之一,不過這八仙其實也頗為複雜。 事實上,八仙在明代之前的說法是不一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 漢代的八仙是號稱淮南八仙的八個文學家,有別稱「八公」。《小學紺珠》記載這八人分別是:左吳、李尚、蘇飛、田由、毛披、雷被、晉昌、伍被。原先確實只是文人,但後來有淮南王成仙的傳說,後世便將他門下的八公也成仙,稱作八仙。而後的唐代、宋元也有八仙,所列神仙各不同,李白、賀知章、李耳、張道陵均各自有列。
  • 宅家不如來修仙:秘傳《八仙導引法》
    民間傳說中,八仙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資料圖)八仙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說法不一,有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依唐宋文獻所載,鍾離權當為晚唐、五代時人。敦煌遺書《湘祖白鶴紫芝遁法》曰:「夫白鶴紫芝遁,乃漢名將中離翁傳唐秀士呂純陽。純陽、韓湘子闡陽天教,廣發慈悲,交後之進道。」這裡所言「中離翁」,即鍾離權。唐僖宗乾符乙末(875),高道仵達靈曾與鍾離權同入西蜀修道。他說:今天子蒙塵,奸臣竊位,餘西邁,又值鍾離公,得偕行同宿,超越三乘。
  • 神話傳說:呂洞賓的成仙之路
    在我國幾千年的文化發展中,存在著許多奇幻的故事和神話傳說,這其中又以唐朝中的傳說故事最多,而八仙的傳說就是其中之一。而在八仙之中,每個人的成仙的方式盡皆不同,而呂洞賓考驗可是頗多。據說呂洞賓是唐德宗時期人,出生時屋中充滿異香,還有白鶴飛入,他自幼聰慧,十歲能文,十五歲能武,精通百家經籍。
  • 陸雪欣創作系列一 八仙傳
    八仙是漢族民間傳說中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說法不一,有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據著名學者華軒居士考證,北宋中期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聚會時始有八仙之說。後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名言。  呂洞賓屬於乾金之象。乾卦純陽,故稱純陽老祖,所用寶劍亦曰純陽劍。鐵拐李屬於兌金之象,以鐵拐為足,鐵屬金,足在下屬陰,表示柔金之象,好別於乾剛之金。何仙姑屬於坤土之象,她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為柔土。
  • 韓湘子——八仙中風度翩翩的少年公子
    靈靈鬱郁而死,投生為白鶴,白鶴受鍾離權、呂洞賓點化,投生為昌黎縣韓會之子,乳名湘子,幼喪父母,由叔祖韓愈撫養、湘子長大,又得鍾呂二仙傳授修行之術。韓愈怒斥之,因遁至終南山修道,得成正果,成為八仙之列。位列仙班後,玉皇大帝賜其三道金書、三面金牌,上管三十三天、一十八重地獄,中管人間善惡、四海龍王,下管地府冥司、府州縣城隍,又賜其縮地花籃、沖天漁鼓等寶物,並封為開元演法大闡教化普濟仙。
  • 「八仙」故事的人物原型,你知道是誰嗎?
    鍾離權是八仙中僅次於鐵拐李的得道之人。元代全真道教尊其為「正陽祖師」。他的人物原型,大約在五代與宋之間。對於鍾離權,史書多有記載,只是後來被神化,附會為東漢人。陳摶是五代末的道教隱仙派傳人,鍾離子作為陳摶座上客,當屬高道,而且與後世所傳鍾離權極為相似。  《宋史·王老志傳》類似記載,據此,可以確定鍾離權的原型是五代、北宋之際的鐘離先生。  張果老
  • 八仙之首鐵拐李,究竟是如何成仙的,他為何是跛腳乞丐的形象
    他們就是八仙,相信八仙過海大家都知道,一個非常有典故的成語,分別介紹了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藍採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的人生經歷。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道教的神仙體系分布,這裡面有兩種叫法,一個是天尊神,一個是後天仙真,這兩種與那些先天成神的和自然成神的不一樣,八仙就是特例,他們是凡人得道,所以從外表來看更接近普通人,在凡間自然知道的人比較多。
  • 神話故事中的「八仙」,有些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你知道是誰嗎?
    他精通藥理,得道後為百姓治病,恩澤鄉裡,得到敬重,最終成仙。李玄是否真有其人不好說,但這個故事反映出了在那個戰亂時代,百姓民不聊生,人心思定,所以李玄這個深得百姓敬重的「藥王」才得以成仙。至於另外一些故事,比如斷腿啦,借屍還魂啦之類的,就太過玄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