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能源巨頭——東明石化持續擴張。
新京報記者自工商資料獲悉,山東勁海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勁海化工」)出現股權變更,成為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明石化」)的全資子公司。
工商信息顯示,勁海化工成立於2018年8月22日,註冊資本30億元,經營範圍為聚乙烯的銷售。
此前,勁海化工有東明石化和山東煉化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煉化集團」)兩家股東,其中,山東煉化集團持股比例為66.67%,認繳出資額20億元,東明石化持股比例為33.33%,認繳出資額為10億元。
2020年1月1日,山東煉化集團從勁海化工股權中退出,東明石化持有勁海化工100%的股權,認繳出資額30億元,勁海化工的大股東從山東煉化集團變更為東明石化。
事實上,山東煉化集團正是由東明石化發起成立。
企查查顯示,山東煉化集團目前有8名股東,大股東是東明石化,持股比例22.63%,二股東是藍色經濟區(青島)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2.60%,其次是山東天弘化學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3.29%,其次是山東清源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2.20%。還有山東壽光魯清石化有限公司、江蘇新海石化有限公司、無棣鑫嶽燃化有限公司、山東勝星化工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7.80%、7.56%、7.26%、6.66%。
山東煉化集團官網介紹,集團是為推動全省地煉企業整合,重組轉型發展,加快全省石化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由核心骨幹企業牽頭髮起,以市場化方式運作,各級政府給予指導支持」的原則組建,主要經營高端石化、化工物流、工程技術、基礎煉化等產業。
2017年9月1日,省經信委復函山東省煉油化工協會,經省政府同意,同意組建山東煉化集團,同時,8家股東確認認繳比例。2017年9月27日,公司名稱核准通過並召開第一次股東大會,公司註冊成立。
從山東煉化集團旗下轉由東明石化直接100%持股,意味著東明石化對勁海化工的持股比例大幅提升。
新京報記者獲悉,勁海化工正在上馬超大投資項目。
2019年10月15日,東明石化集團網站發布了「山東勁海化工有限公司100萬噸/年輕烴綜合利用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批前全文公開」。
環評報告中稱,東明石化現有抽餘油、拔頭油、碳五、石腦油等資源共計約80萬噸/年。目前抽餘油和拔頭油大部分是經過異構化裝置後,進入汽油池,經調和後作為成品汽油外售。由於異構化後的汽油組分辛烷值不高,調和成本增加很多,且汽油外售時要繳納消費稅,總體經濟效益不理想。勁海化工提出建設100萬噸/年輕烴綜合利用項目,以提高產品附加值。
據介紹,上述項目總投資706926萬元,總佔地面積768500平方米(76.85公頃),其中項目廠區佔地面積546000平方米(54.6公頃),主要建設45萬噸/年輕烴裝置、40萬噸/年HDPE裝置、5萬噸/年丁二烯抽提裝置、MTBE/丁烯-1裝置、21萬噸/年裂解汽油加氫裝置及其配套設施等;鍋爐區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2公頃)。
以山東煉化集團和勁海化工為標誌,東明石化近年來持續擴張。
東明石化官網披露,其目標是「打造千億企業、造福一方人民」。2017年,東明石化提出:要利用3-5年時間打造中國地方煉油企業的「世界500強」。
東明石化稱,科學打造「東明海洋石化深加工基地」,將新增投資758億元,新增產值1260億元,新增利稅192億元,年均新增銷售收入約100億元,將東明石化建設成為千億元資產規模、千億元銷售收入的「千億企業」,爭取早日實現進軍「世界500強」的宏偉目標。
據報導,2019年3月,東明石化透露,未來5-10年,東明石化將新建1000座加油站。
目前,東明石化的千億銷售收入目標已經實現。
2019年12月23日,山東省工信廳公布了2018年度「新跨越民營企業」名單,其中,東明石化成為唯一一家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的企業。
新京報記者 林子 趙毅波 編輯 徐超 校對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