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孔彥舟是何人物?不但納女為妾,而且結局也很悲催

2020-12-23 舊史心說

在《勸孝歌》中有這樣一句話「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百善孝為先,從古至今孝順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華有著五千年的歷史,五千年裡朝代不斷地更替,其中宋朝算得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朝代,不管是經濟上還是在人口上都是一個大國。像這樣一個泱泱大國,按照常理來說的話應該是非常的強大的,但是宋朝的統治者對武將卻是非常的不放心,甚至還搞出了一個杯酒釋兵權的典故,最後也因此讓宋朝的朝廷有文有武變得文強武弱。

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是哪個國家,只要不發展軍事就會遭受到他國的侵犯,宋朝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因為宋朝在沒有注意軍事的發展,最後也被北方的金、遼等打倒,不斷的割地賠款,可是即使這樣,宋朝依然將自己的武將像防賊一般,從來都不會去重用他們。最後金兵開始南下,造成了很多流血事件。南宋再也堅持不住,最後不得不重用嶽飛等人。

嶽飛等人都是南宋中抗金的名將,可是在宋朝還有一位叫做孔彥舟的將領,面對金人的攻擊,孔彥舟認為南宋不是金人的對手於是就帶軍投降了金人,最後給南宋的抗金大軍蒙上了一層陰影。

孔彥舟不僅僅賣國,而且為人也是非常的殘忍,隨著自己的地位不斷的提高,還做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孔彥舟非常的好色,經常將在街上看到的美女直接抓到自己的家裡,甚至連自己的女兒都不放過俗話說:「虎毒不食子」,而孔彥舟這樣的做法可以說是毫無廉恥。

一次孔彥舟發現家中的一位女子非常的好看,而這位女子還是自己的小妾所生的女兒。好色的孔彥舟一直想霸佔自己的女兒,但又為了不讓人們在背後罵自己,於是就逼自己小妾說女兒不是自己親生的。每位母親都想保護自己的孩子,一開始也是堅決不同意,最後沒有辦法,孔彥舟只能將自己的女兒納為妾,佔為己有,這樣的行為真是禽獸不如。最後孔彥舟的結局也並不好,可以說是因果報應吧!最後也是慘死在了金人的手中。

相關焦點

  • 最荒唐的父親,為滿足自己的欲望,用手段強納自己的親生女兒為妾
    但是歷史上違背倫理道德的例子不在少數,其中最讓人唾棄的就是那些強迫自己親生女兒的禽獸,南宋時期的孔彥舟就做出了如此惡行。南宋末期,金軍入侵,這漸漸耗光了宋朝廷的氣數,眼看著國家滅亡,不少士兵臣子都投降敵軍,孔彥舟就是其中一個。說起孔彥舟這個人,他並沒有什麼出生,不但家境貧寒,自己也沒有本事。
  • 貪圖自己女兒美貌,逼迫小妾承認女兒不是親生,竟強行納女兒為妾
    在歷史上就有這麼一個任務,不僅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就連親生女兒都能夠下得去手,簡直枉為人臣,枉為人父,他就是金朝的將領孔彥舟。最開始的時候孔彥舟是北宋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痞流氓,經常做一些欺男霸女、魚肉鄉裡的事情。不過大家都不想惹禍上身,沒有人收拾他。
  • 女主覺得做個「妾室」也不錯!
    女主覺得做個「妾室」也不錯!喜歡的朋友,別忘了收藏和點讚哦!1,作品:《悍妻種田記》小編點評:女主姚香玉,醒來的她穿越成了一個腦子不大清楚的古代女,帶著腦海中殘存的體修記憶,她被人牙子賣給了農家漢孫平凡。看著眼前這個同床共枕還能尊重自己的人,她決定好好跟他過日子。可,人力大如牛真不是她的錯!
  • 吃瓜群眾常念叨的三妻四妾,那麼何為三妻?何為四妾?
    中國古代皇帝可以娶很多女人,大臣們娶妻娶妾數量也是不少,而現在女多男少的情況下,男人能娶到老婆就已經很不錯了,三妻四妾這種事情只能腦袋做夢想想,古代為啥能做到那樣,無非就是制度允許,或者制度管不到的地方。
  • 妾不如妻:宋代的妾在法律上處於邊緣地位,處境並沒有很大的提高
    宋代與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朝代一樣,妾的法律地位並沒有像妻子的法律地位那樣明確,是因為妾始終是處於法律上和社會上的邊緣,可以說幾乎是沒有一點特權。在法律上,總體上塑造了一個三層的等級體系:妻高於妾,妾高於婢,而關於宋代妾的法律地位總體上沒有超出這一框架,學界也幾乎認同這一觀點。
  • 女主是妾的好文推薦
    1、書名《寵妾為後》作者:平林漠漠煙如熾簡介:重活一世,秦蘭芝知道端懿郡王趙鬱的結局,他會繼承帝位;她也知道自己這位郡王寵妾的結局,她會在趙鬱登基的同一天何必為養活他受盡辛苦?短評:男女主雙重生,上一世男主雖然登上了帝位,但是女主未得善終。重生後,女主對於上一世記得很清楚,但是男主只在夢裡會夢到。女主不想在走上一世的老路,就利用男主的媽媽特別討厭她逃離了男主的家。男主家門第很高,女主只是平民之女,所以男主只能納她為妾。這一世男主離家歸來時卻發現女主已經不在了,就開始了追回之路。
  • 揭秘古代姬妾制度:姬妾只是玩物,男子有妾無妻算單身
    中國古代姬妾制度是一種世界歷史幾乎共有的陋習。此制度打從母系氏族消失那天起便在中國開始萌芽,然後茁壯成長、勢不可擋,到了清代達到巔峰。很多現代人一提到中國古代,總是羨慕古時男子「一夫多妻」的生活。那麼古時的妻妾究竟有何區別,妻妾制度又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 楊森與十二金釵:86歲與老婆生一女,90歲納17歲小妾滿足最後心願
    第十一房姨太太胡潔玉是楊森六十歲的時候才納的僕人之女,後來被他帶到了臺灣定居,在楊森86歲時,胡潔玉為他生下一女,按照咱們現在可能是想都不敢想,如果你覺得這已經是他"高齡荒唐所為",那你就錯了,楊森還在90歲高齡納娶17歲的第十二房小妾張靈鳳,也為自己風流荒唐的情感世界畫上了一個句號。
  • 不但西施是虛構人物,連範蠡都是虛構出來的?
    《越女劍》是金庸最短的一部作品,與吳越爭霸的史事深度關聯,看上去像是歷史小說。不過,吳越爭霸的故事也是歷代文人層累而成的,不但西施是後來加進去的,連範蠡都有文人塑造之嫌,本文為大家分析「吳越爭霸」故事的塑造過程。
  • 老照片:晚清納妾成風,一個「納」字道出妾的辛酸
    晚清的三位小妾。晚清富人納妾成風,因為晚清民不聊生,很多窮人家的女子無法養活,只能讓富人納了,換取口糧。妾一般出身於良民家庭,被購買而成為夫家的成員,這種行為被稱之為「納妾」。
  • 大家常說:三妻四妾,三妻指的是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呢?
    前不久新一版的《鹿鼎記》時隔數年再次翻拍搬上了電視熒幕,且不論這版的評價幾何,作為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鹿鼎記》確實有別樣的魅力:一個沒錢、沒地位、沒武功的三無混混,透過自身的機警不停見風使舵,在紛紛而來的歷史事件中隨機應變,最終成功逆襲,不但功成名就,而且抱得一堆美人歸,實現左擁右抱三妻四妾的美夢,我們讚嘆之餘,又不由得有個疑問?究竟何謂「三妻四妾」?
  • 大秦賦倡女有沒有歷史原型人物 倡後最後是什麼結局劇透
    而趙偃還不顧眾人反對,不僅娶了倡女,還讓她當上了王后。那這個倡女在歷史上也是確有其人嗎?歷史上趙偃的王后究竟是誰,劇中的倡女的最終的結局又會是什麼呢?  大秦賦倡女有沒有歷史原型人物  電視劇《大秦賦》中的倡女,的確有歷史原型,她在歷史上被記載為趙悼倡後,於公元前228年去世。倡後又稱倡姬,是,戰國時期趙國國君趙悼襄王的王后,也是趙幽繆王的生母。
  • 我做夫人那些年全結局達成條件一覽
    ,本攻略按人物線路進行分類,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每個男主進入結局的時間不同。 所有BE結局如果男主死了,女主都會進入孀居期。孀居期去世進入結局孀居終老,存活至百歲進入結局壽終正寢。 AB都符合進入結局海外巨富,AB僅符合一項,根據最終選擇不同進入結局相扶到老 / 共赴黃泉 ,AB均不符合進入結局孤老 2.宣千山線路(婚後第10年離家,第15年歸來後賦閒) A 聲望9000以上 B 婚後第23年允許墨離參軍 婚後第29年結局。
  • 賈代善一口氣納了6個妾,卻沒生出一個兒子來,賈母:呵呵,當然
    小說裡還有一個人物也是有替身的,就是妙玉,和賈代善這一個替身不同的是,妙玉的替身有多個。這樣的細節也證明妙玉的出身很不尋常。賈代善時期,是賈府的鼎盛時期,連他的替身都成成長為全國道教學會會長,可見當年輻輳時光的榮耀。賈代善的婚姻格局,《紅樓夢》裡雖一筆帶過,信息量卻很大。
  • 5本女主是妾的甜寵古言,《王府寵妾》和《寵妾養成記》都超好看
    這是一個重生世子爺,遇見上輩子虧欠的通房,娶她為妻子,一路寵寵寵的故事。男主重生,並找到了女主。因為有了上一世的經歷,所以避免了再經歷一次悲劇,等了女主七年,遇見女主,之後溫水煮青蛙,男主這次主動的,沒讓女主遭受什麼困難,守住了自己的心,今生的愛。
  • 南朝陳宣帝納酒家女為妃,陰差陽錯,他們的兒子後來也以賣酒度日
    陳頊生得高大威猛,身長八尺三,體型健碩,23歲時娶妻柳敬言——在當時,算得上是晚婚。陳頊娶柳敬言這年,是公元552年,他的叔父陳霸先與王僧辯合兵絞殺了侯景、共擁立梁元帝登位。梁元帝以江陵為都城,命陳霸先鎮守京口(今江蘇鎮江)、王僧辯鎮守建康;另命陳霸先、王僧辯送子侄入侍。
  • 2000年前,卓文君回了一首詩,司馬相如看過後,不再提納妾一事
    司馬相如在大街上賣琴吸引了文君的注意,文君要出錢買琴但他故作高冷不賣給她,事後卻悄悄將琴送到了她的府上;英雄救美一在寺廟與挾持卓文君的刺客"惡鬥",又拒絕了老丈人卓王孫的重金酬謝
  • 此人堪稱是歷史上最悲催的皇帝,死後居然被御廚給做成了一道菜
    此人堪稱是歷史上最悲催的皇帝,死後居然被御廚給做成了一道菜自從秦始皇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之後,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裡,有名有姓者大約出過四百多位皇帝,除了一少部分皇帝死得不明不明以外,大多數皇帝也算是壽終正寢了。
  • 我國歷史上最好的時代,人才輩出百家爭鳴,此女也是當代之一
    我國歷史上最好的時代,人才輩出百家爭鳴,此女也是當代之一在二戰時期,在他國人面前提起中國百姓,大多會得到兩個評價,一是東亞病夫,另一個就是奴性深重。可見在二戰時期我國人民的狀態是病態的,明恩薄認為中國人缺少獨立人格與良心,但是我國人民自古以來便是如此嗎?自然不是,我國同樣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年代,那個年代叫做春秋戰國。
  • 《先生請講》第三期——中國古代的「婚姻六禮」,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中學課本裡選了一首《衛風·氓》當那個「氓」埋怨女孩子不答應他的時候,女孩子就說「匪我愆期,子無良媒」說的就是「媒人」的重要性,所以「納採」這一關是必須要過的,否則後來就有「聘則為妻,奔則妾」,那時候的所謂「奔」不見得就是私奔,你只要不行「六禮」,尤其是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叫「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