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名人堂·十大詩集」
《常春藤詩叢:陳先發詩選》
《樸素的低音號》
《沙啞》
《蝸牛》
《北運河書》
《四川在上》
《黃昏,閉上了眼》
《犀牛》
《強軍,強軍》
《玉孤志》
作者:陳先發
出版社:太白文藝出版社
《陳先發詩選》是《常春藤詩叢·復旦大學卷》的其中一冊,詩歌語言內涵豐富,極具表現力與創造力,完美融合了古典詩歌傳統和當代表達方式。用詞新奇、意蘊悠長,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空間,「沉鬱頓挫」的詩歌美感、層層遞進的詩歌節奏給讀者帶來了不一樣的審美情趣。安徽桐城籍詩人陳先發的作品風格雅正古拙,在現代感性中融和進格物致知的古典眼光,詩性光芒之下,沉澱著深厚的思辨之力。
作者:李元勝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詩如其人。李元勝的詩歌跟他本人很相似:明亮,乾淨,有氣質。《我想和你虛度時光》被歌手譜曲演唱,更是讓李元勝的詩名超出了詩歌圈。2015年,李元勝離開服務30年的媒體,專心投入寫作、旅行和自然考察。如釋重負的輕鬆感,為他帶來了更為放鬆的寫作。到2017年底,他一共寫完了《命有繁花》《忘機之年》《沙啞》三個小詩集。2019年,從這三本小詩集中精選約200首詩,出版了詩集《沙啞》。李元勝稱之為「我寫作的一個全新的階段」。
作者:谷禾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北運河書》是國內少見的以運河為主題而寫就的詩集。作為我國詩壇優秀的抒情詩人,谷禾長期居住在北京通州北運河之畔,見證了這條河在十多年間的變化,熟諳它的安靜或壯美。通州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起點處,同時也是一處傳統的歷史人文景觀。隨著北京市副中心遷往通州,這個地區開始煥發出新的榮光。而《北運河書》作為一本詩集,是一位詩人對古老河流所做出的深情回應。
作者:李瑾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作為歷史學博士,李瑾寫起詩歌來也往往暴露其非一般的見識。他改寫典籍、新解時令,記錄光陰、寫盡山河。《黃昏,閉上了眼》系李瑾第三部個人詩集,依舊是他「在地鐵中體驗世界的不安,在地下觀照地上的產物」。他「造櫥立櫃」,把他的生活百態、情愛憂思、山川遊歷、書齋文海統統裝進了這本小小的詩集裡,一起裝進詩歌裡的還有他對世間事物的獨立之見解、自由之精神。
作者:劉笑偉
出版社:華藝出版社
這是軍旅詩人劉笑偉用「腳板」加「筆桿」交出的一份記錄人民軍隊新徵程、新形象,謳歌人民軍隊新精神、新風貌,把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作為創作主旋律的文學答卷。劉笑偉說過:「以邊塞詩為代表的軍旅詩,從一個獨特角度撐起了中國詩歌的精神支柱,堪稱世界詩歌史上的一道奇觀。」這意味著,儘管軍旅詩歌表現出崇高、陽剛、壯美等和其他題材詩歌風格迥異的美學品質,但它們起源相同,沿革相類,並一直處於文學創作的主流脈絡當中。如果檢視新文學發展的波瀾壯闊的百年曆程,軍旅詩歌始終是歷史巨變和火熱生活的在場者和見證者。
作者:桑克
出版社:北嶽文藝出版社
該書由詩人桑克精選自己詩歌中的精品結集而成,較為全面地展示了作者近年來的詩歌風貌。詩集共分四輯:湖畔的絆腳石、銀河系、留給外星人的信、從秋天來到夏,收錄詩人2016年至2017年之間創作的一百多首詩。距離桑克上一本詩集《冬天的早班飛機》的出版已經過去整整7年。《冬天的早班飛機》收錄的詩則是2010年至2011年間創作的,兩本相互對比,可以看出作者創作的巨大變化。
作者:餘怒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餘怒的詩集《蝸牛》由124首12行詩和124首9行詩組成,是一部具有整體構思,結構完整、形式統一的詩集。這本詩集就是作者關於漢語字詞及其意義內涵的全方位的重組和探索。餘怒這些從形式到內容都高度自覺的詩篇,熔語言、形式、事物、玄思於一爐,既達到了對事物、場景、情感、經驗的抽象,又保留獨特的感性魅力和語言魔力,讓事物和語言相遇之時所激發的神秘性得以充分展露,顯示優異的詩歌品質。
作者:龔學敏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龔學敏是一個善於且勤於思考的詩人。他的詩歌取材多與歷史、地理等大文化概念相關。《四川在上》充盈著中國山水詩人格理想與世俗道德的斑斕交結:奇詭的意象、大開大闔的詩性圖景、凸突的迥於邏輯的哲思。可以說巴山蜀水千百年來的美學內涵,正被龔學敏賦予新的意義。《四川在上》是一本神話照進現實、風月小我與赤子情懷共舞的奇特之書,值得精讀和細品。
作者:周瑟瑟
出版社:北嶽文藝出版社
這是一部創作時間跨度達32年的詩歌精選集,2019年3月由北嶽文藝出版社列入「天星詩庫:新世紀實力詩人代表作」出版。分為「犀牛」「一天」「薄荷薄荷」「咕咕」「夢中鶴」「最後的體溫」「桃青李白」七輯,封面為周瑟瑟水墨畫,書內還收有他多幅書法與水墨作品。周瑟瑟是一個對詩歌特別熱情和執著,且格外具有創新實驗精神的人。他樂於進行隱秘複雜的語言和形式探索,以大劑量高強度的寫作方式,譜寫他自己的詩歌版圖。
作者:張廣天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我在無光和有光的時空裡都是美色。我在無炊和有炊的日子裡都是美味。」《玉孤志》的題材很有意思,玉是中國文化裡獨有的一個象,君子與玉互為隱喻,有很深的文化歷史內涵和積澱。張廣天為詩壇上了寫作的「一道硬菜」,他敘事、抒發、宣諭、論說,化用、見識、見解、見地,率性,琳琅手法佐料雜香,個人體系執拗,硬體想像開倔,奇怪另類的書卷氣質,夾雜他屬己的生存餘緒,而成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