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被家暴的人是你,為什麼反而有羞恥感的也是你

2020-12-14 齊魯壹點

文|吳在天 

人們常說:「家暴只有零次與無數次的區別」,可在心理諮詢與問診中,常有遭受家暴卻不想結束婚姻關係的被家暴者。也許我們都會勸被家暴的女性離開,但這似乎是一句沒大有用的話。為什麼她們離不開?

有位來訪者說,自己也不知道是為什麼,丈夫家暴有5年多了,她卻一直忍受。

她和丈夫結婚6年,婚姻生活開始不到半年,有了第一次家暴。她離家出走,在閨蜜家待了一個星期。她想過離婚,閨蜜也支持她離婚。但一想到結婚半年就離婚,父母會怎麼看自己,別人會怎麼看自己,本來這段婚姻父母也不看好的。後來,丈夫也來哀求她回家,她就順勢回去了。最初,丈夫確實是表現得還可以,但是不久後又一次家暴,比上次更嚴重,她的幾位好朋友想幫助她,讓她離開這段婚姻,建議她去尋求法律援助,甚至都幫她聯繫了律師。

但最後朋友們都放棄了,因為她總是在關鍵時刻退縮。丈夫整天對她呼來喚去,罵她打她,孩子在這個家裡也是擔驚受怕,像老鼠躲著貓一樣躲著父親。但她就是走不了,就是做不到。她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這樣。她覺得自己很糟糕,是個糟糕的女人,糟糕的母親。

也許我們都會勸被家暴的女性離開,但這似乎是一句沒大有用的話。為什麼她們離不開?

一位被家暴的女性對我說,她其實也很怕聽到親人朋友告訴她:你離婚不就行了,你為什麼不離開他!因為聽了這些話,就意味著她犯了一個錯誤,一個人生中非常重大的錯誤。她每天都在為自己的生活責怪自己,攻擊自己。

她說,她最想得到的,是理解。但是,別人對她說為什麼不離開那個人的時候,恰好就是沒有真正去理解她的痛苦,甚至會讓她感受到有被責問。

離不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如果自己真離開了這段關係,就不得不去面對原來如此不堪的過去,這種羞恥感更讓人難以面對。

就像那位來訪者說的,她的這段婚姻,父母一開始就不看好。她擔心沒面子,她害怕父母看不起。更何況,她自己也知道,這段婚姻是個錯誤,她飽受其中的痛苦和恥辱。羞恥帶來的難受,比這段婚姻帶來的傷痕更痛苦。

有時候,當旁人在勸說被家暴的女性,可以離開或終止這樣的婚姻關係,她們常常會有各種擔心害怕的理由,來說明自己為什麼不離開。比如,擔心自己一個人不能在社會上生活,擔心找不到工作,擔心養活不了孩子,甚至擔心,丈夫會不會報復。這些擔心害怕,不僅是在表達對目前這段婚姻關係的擔心,很有可能,也是對早期生活經歷的恐懼放大。

我們國家在《反家暴法》裡面,還特意提到了家暴目睹兒童受害者。在家暴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把曾經遭遇過的虐待,看到過的暴力,感受過的情緒記錄到身體裡。

很多的家暴個案研究都有提到,那些遭遇家暴的女性,在早年的生活經歷中,可能都曾有過複合性創傷,不僅是在身體方面的暴力,很有可能是,在情感方面也曾遭遇過漠視或虐待。

擔心不能一個人生活,很有可能是,小的時候內心太孤單了,或者是父母的漠視,或者是父母之間的爭吵,無暇顧及。所以害怕失去一段關係,因為再糟糕的關係,也有人存在,而離開了這段關係,就不得不面對早年經歷的那種痛苦的孤獨。害怕伴侶的報復,可能是因為,在父母吵架的時候,目睹了他們曾經相互的威脅或報復。

正如有人形容說,在家暴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就像是被毒汁灌溉養大的花,清水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劑毒藥。

羞恥,就是藏在毒汁中的重要成分。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去接受自己曾經受虐的經歷,無論是身體還是情感,都難以接受。不僅是因為這些經歷太痛苦了,更深層的是,它讓我們感受到深深的羞恥感。所以在情感上才會有所隔離,所以我們才會用各種理由拒絕離開這段關係。

但是,當你可以意識到,你所有的擔心害怕和離不開,其實都是有原因的時候,你就可以試著去面對曾經的創傷,這樣就不會有太強的自我攻擊和羞愧感了。比如告訴自己,一直離不開家暴的婚姻,也是可以理解的。

理解自己並不容易,甚至是艱難痛苦的。有時候,我們可能仍然會對家暴否認,或把它合理化。這需要時間和勇氣去面對殘酷的真相:本該是愛護自己的人,竟然會漠視或虐待自己。

只有理解自己,才能停止內心的自我攻擊,才能放下對自己的羞愧感。當可以理解自己的時候,也就可以接納自己,接納曾經遭受過暴力對待的真相。為你過去的人生哀悼,才能讓你未來的人生起航。

相關焦點

  • 我是個失敗的媽媽,當媽這幾年,你可曾有過羞恥感
    為什麼同樣的情景在兩個不同的環境,我會有截然不同的態度?是「羞恥感」。一個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私密的情感。他不像開心與難過有很明顯的情緒反應。所以鮮有人去發現談論羞恥感。之前和朋友聊到過,有小孩後特別害怕,家庭聚會或者朋友聚餐,只要帶上孩子就特別緊張。
  • 女明星爆出家暴照片,懷孕期間也挨打,面對家暴為什麼你不敢說?
    一時間家暴成為全民熱搜,為什麼每年網上都有這麼多家暴案件?中國有句成語叫做「相敬如賓」,這本是形容古代夫妻之間相處融洽,互相尊重的意思。今天接受先進教育的我們,反而做的遠不如古人。張漠寒曾經問過丈夫為什麼要對他家暴,丈夫很正經說道「運動員都這樣,雄性激素高。」
  • 《這不是你的錯》:童年處理不當的「羞恥感」,會讓孩子自卑一生
    "昨天,你怎麼沒有去公司聚會啊?聚會那個地方不是之前你說想要去的嗎?裡面的東西真的挺不錯的,你沒有去真的好可惜啊。"今天上班之後,我問鄰桌的同事;"嗯……就是突然不太想去了;哎……其實我可能有社交恐懼症吧,不太喜歡聚會。以後有機會再去了,沒有什麼可惜的了。"
  • 心理學:童年受到身體、語言、情感虐待的人,長大後會有羞恥感
    為什麼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受到虐待,以後會讓他/她產生羞恥感呢? 所謂虐待,就是在精神和肉體上羞辱他人,蔑視和輕賤他人的人性人格。讓當事人在精神上為自己感到羞愧,覺得自己的存在是一種人間恥辱。
  • 假如你不幸遭遇家暴,你能逃離家暴嗎?
    最近發生了太多家暴案、殺妻案:山東禹城方洋洋因不孕被婆家打死;四川藏族姑娘拉姆被前夫縱火燒死;杭州來女士被丈夫殺死碎屍……若你認為這些家暴致死案例太極端,家暴並沒有這麼嚴重、這麼普遍,那你就錯了。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2.9%的女性和19.9%的男性曾遭受家暴,這意味著在我國,每5個人中就有1人遭受過家暴。
  • 今天我就告訴你,為什麼吃軟飯的男人,總是對妻子家暴?
    最近看到好幾個故事,他們無一例外的特點就是,在家裡吃軟飯的男人總是對妻子家暴。他們的妻子比較的有錢,在別人看來,窮小子娶了富豪女,可以說這輩子不愁吃不愁喝讓人非常的羨慕,然而事實上卻是相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會對妻子進行家暴。1,比如說最近受到很多人關注的杭州失蹤案來女士,他的丈夫徐某對前妻以及對她都曾進行過家暴。再比如震驚全世界的三星千金李富真愛上一個保鏢。他們結婚之後,保鏢不但沒有珍惜這段感情,反而對她經常家暴。
  • 誘發家暴的心理因素有哪些?你一定要看!
    通常具有家暴傾向的人(潛在施暴者)會有以下一些潛在人格特徵: (1)控制欲極強對於強控制欲群體,控制是絕對的,平等是不存在的,TA會在情感、邏輯上無限碾壓你,窮盡所有的方式和手段,從行為到心理對你進行控制。如果你沒有按照TA的方法去行事,對方就有可能通過威脅、祈求、哭鬧等方式來情感操縱。
  • 為什麼說「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
    我們最想搞清這兩個問題——為什麼說「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成為家暴者?有人說「上手是會上癮的」、「家暴的都是人渣」……用現象解釋現象沒有意義,我們和一位心理學大咖聊了聊。對聊專家: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後 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 楊寅 心理學認為,這兩種人更容易成為家暴者。
  • 2天3起跳樓事件登上熱榜:大多數的自我毀滅,都是因為羞恥感過度
    女孩跳樓前曾給媽媽發簡訊:「媽媽,是我幹的,我不想活著了,你能原諒我嗎?謝謝你,媽媽。」其母趙芳因忙於追尋錢的去向,沒有及時回復,信息發送完不久,劉歌就墜樓身亡。一句我不想活著了,你能原諒我嗎?把劉歌意識到自己犯錯後的強烈羞恥感展露無疑。信息沒有得到回覆,她的羞恥感不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變得更加強烈。
  • 為什麼男人越愛你,反而越不敢主動追求你?女人忽略了這三種原因
    男人在遇到喜歡的姑娘以後,心裡就多了一份牽掛,身上有了鎧甲,卻也有了軟肋。曾經勇往直前的那個人,也會因為心中深愛變得躊躇不前。愛情就是具備這樣一種神奇的力量,它可以讓女人變得勇敢,也可以讓男人變得猶豫,明明心中傾慕,卻總是愛在心口難開。
  • 《如何停止不開心》:人生中的那些情緒失控,都來自內心的羞恥感
    為什麼羞恥感與我們如影隨影?尤其是與女人密切相關?原因有三點:其一,重視人際關係的價值觀和「恥感」文化從根源上造成深層次影響。心理學上將東西方文化在大的層面上區分為集體文化和個人文化兩種價值觀取向。我們經常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弔詭的現象:在受到侵害之後,女人明明是受害者,卻還要承受社會的輿論壓力;網絡上的「鍵盤俠」放任侵害者不理,卻對受害者大肆議論和無端指責。這種社會輿論的風氣讓女人很難勇敢地袒露自己的脆弱和無助,因為這種袒露反而會成為自己的軟肋而任人攻擊。
  • 世界短跑冠軍張培萌「家暴」,現場照片曝光:你的沉默,其實是共犯
    但即使有這樣的法案保護,近幾年的家暴事件依舊不在少數。家暴嚴重程度,也並沒有隨之減弱。為什麼《反家暴法》出臺這麼久,家暴現象卻沒有絲毫好轉?第一,公安難以界定家務事和家暴的界限。先給大家講一個案例。2008 年,25 歲的董珊珊嫁給了王光宇。她本以為自己嫁給了愛情,不曾想到,這一切是悲劇的開始。
  • 短跑名將張培萌被控訴家暴+出軌:我們要正視家暴出軌的陰暗面
    家暴和出軌永遠只有0次和N次的可能,但經歷的人都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總是帶著僥倖的心理原諒,並還對對方產生依賴,這才是衍生悲劇的結果。女人都是長情的,在面對家暴時所有局外的人都會指責當事人為什麼不早點離開對方,為什麼不反抗,為什麼還要一次又一次地原諒對方?
  • 知名運動員家暴,今天寵你寵上天,明天雄性激素高?
    洗腦」的神技,張培萌怎麼還多次家暴呢?,你為什麼欺騙我,忠誠那麼難嗎?,不欺負你不罵你。」報告上明明寫著張漠寒的傷情,為什麼結果是警方不予支持呢?為什麼不作為?
  • 明明沒減肥,體重反而下降了,那是因為你有這3個好習慣
    導語:減肥算得上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了,尤其是現在年關將近,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夠美美的,於是又有許多胖友開啟了自己塵封已久的減肥計劃,但是也有這樣一部分人,每天沒有減肥,吃的也很多,但是體重卻在下降,這是什麼原因呢?
  • 從「張培萌家暴事件」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你家有暴力嗎?
    「張培萌家暴事件」已經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隨著社會的發展,暴力也伴隨法律的完善逐漸完善,但是家庭暴力,包括冷暴力等等卻還是層出不窮。婚姻是兩人相識、了解、相愛最終決定組成家庭的結果,生活也是伴隨瑣事並產生矛盾的最終因素。
  • 為什麼男人明明知道你生氣,卻還是不哄你?真相很殘酷
    為什麼男人明明知道你生氣,卻還是不哄你?真相很殘酷其實,只要來看這個問題的人,先來反問一句「女生不哄男生,是因為不夠喜歡嗎?」你肯定會清脆的說,不是。其實,哄不哄與喜歡不喜歡,雖然有聯繫,但也要分情況。你跟媽媽家裡吵架,也有可能會不哄,那是你不喜歡媽媽嗎?不是的。理解有些人吵完架心裡不舒服,想要有人安慰的感覺,但其實冷靜下來,一定要坐在雙方的角度考慮,分析自己的對錯,但其實,說到底,作為男性,要大度,主動承擔責任,小事自然不要追究,女孩子畢竟需要保護。
  • 為什麼明明很努力的減肥,體重反而不降反漲
    很多人都有一個疑惑,為什麼自己明明很努力去減肥,去運動,飯也吃得少了,但是體重就是下不去,有時候甚至還胖了,這是為什麼呢?容小編先說一個笑話,豬八戒走了十萬八千裡,天天吃素,偶爾還沒得吃,但是還是沒瘦下來。這雖然是一個笑話,但是還是有科學依據的。
  • 晨讀丨為什麼比你忙的人,反而比你有時間
    人與人的差距,很多時候就在於對時間的管理與利用。這位女士之所以看起來有很多時間,不過是把別人休息的時間,用來學習了;把別人刷手機的時間,也用來學習了,並且能夠嚴格按照計劃來。自律,才使她能夠做到忙而不亂。你對時間的態度,藏著未來人生的狀態。
  • 都在憐愛他被家暴,實際也是個羅生門?
    但可能很多人最早看過的國內脫口秀節還是當年的《今晚80後脫口秀》。王自健主持的。那些年很多人的快樂都是王自健給的,也是通過這個節目第一次了解到脫口秀,大家都喜歡叫他小王爺。當年籍籍無名的李誕還沒有完全出現在臺前,還只是王自健口中的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