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情報│臺灣民俗文化節開幕 小吃飄香

2021-02-18 聯經兩岸互動


圖,中新社

分享「比臉還大」的「轟炸大魷魚」、竄紅全臺的「龍捲風土豆」、媲美北京小吊梨的臺灣雪梨汁、人氣食品大腸包小腸…伴隨著高山青的歌曲、電音三太子的熱舞,「十一」黃金周第一天的北京朝陽公園,充滿了濃濃的寶島元素。

新華社報導,2015北京寶島臺灣民俗文化節當日在這裡開幕。熱力四射的臺灣少數民族表演開場秀,為文化節暖身,吸引許多人駐足觀看。更多人則是聞香而來,開幕式還沒結束,小吃攤位前已陸陸續續有遊客排隊嘗鮮。

這項民俗文化節活動將持續至7日。主辦方透露,美食方面有130多家攤位,以每攤提供約3種估算,現場約有400種不同口味的臺灣小吃,供大陸民眾選擇。

文化節上還將展示臺灣傳統民俗工藝品,舉辦臺灣旅遊風情圖片展,並有臺灣少數民族歌舞、客家歌舞、民俗歌謠等文藝表演。活動主辦方之一、中華兩岸產業聯盟發展促進會理事長陳光華表示,兩岸都是一家人,希望透過舉辦這類活動,推薦更多臺灣美食與文化給大陸民眾,拉近兩岸距離。

臺灣民俗文化節去年首次舉辦,也選擇在「十一」期間。近年來,越來越多臺商看好大陸「五一」、「十一」,希望搶進長假商機。陳光華說,黃金周商機非常吸引臺商。隨著大陸越來越進步,相關法律法規也越來越細緻,臺商應多了解當地法律法規,開拓市場。

此次民俗文化節由北京卓越百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中華兩岸產業聯盟發展促進會和北京運籌商貿有限公司共同主辦。

相關焦點

  • 關注│廣州首屆臺灣少數民族文化節開幕 5天露營瘋不停
    圖/主辦單位提供伴隨著濃鬱的臺灣阿美族特色祈福儀式,廣州首屆臺灣少數民族文化節於4.27日在廣州番禺禺山部落隆重開幕,共邀請到了100餘名在穗臺胞和20多家臺商企業參加現場原住民商品銷售等活動。開幕儀式前的民族舞表演。
  • 臺商情報│全人民幣業務 臺銀廣州分行開幕
  • 臺商│簡廷在:澳門10年蛻變 可供臺灣借鏡
    特派記者賴錦宏/攝影 創造上海迪士尼樂園城堡傳奇、澳門威尼斯人藝術造景的珠海豪門國際集團董事長簡廷在表示,澳門政府提供優惠政策、扶持發展觀光旅遊業的路徑,可以提供臺灣借鏡。而臺商也應看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臺澳企業家進一步融合,發展臺商第二春。
  • 臺商情報│臺灣人要在大陸開戶 手機必備
    一位林姓臺商四年前曾在東莞工作過一段時間,最近工作又調動回到東莞,他依往例攜帶臺胞證到虎門大道上的中國銀行分行辦理開戶,辦理過程中,櫃臺承辦人員數度要求他當場拿出手機接收驗證簡訊
  • 關注│兩岸大陳鄉情文化節 180臺胞返鄉尋根祭祖
    圖/主辦單位提供 浙江台州本月廿一日至廿五日,舉行「兩岸大陳鄉情文化節」,來自臺灣的原大陳鄉民,約有一百八十多人返鄉參加;他們前往天后宮祈福、祠堂祭祖,並與當地居民一起話鄉情,講述六十多年來,不同的大陳故事,氣氛溫馨感人。
  • 亞運開幕 臺灣拚超越10金│聯合報臺商版0819曬新聞
    臺灣代表團昨晚在開幕典禮拉著布條,用印尼文寫下「謝謝」,並以英文寫著「我們愛雅加達」,引起廣大的歡呼聲。郭婞淳嬌小的身軀扛著旗幟,面帶燦爛笑容,帶領著臺灣代表團147人進場,在男籃隊因訓練缺席下,最終由壘球、舉重、跆拳道等10項運動種類的教練及選手,共108人,加上醫療團隊及團本部參加開幕典禮。臺灣代表團本屆亞運報名588人,曲棍球3人、加上舉重江念欣退賽,最終584人仍是史上最大團,超越上屆仁川亞運的10金、51牌是最大目標。 2.
  • 臺商情報│臺灣人 催生上海首家合法民宿
    不過,第1家合法民宿「川沙鎮連民村特色民宿」,籌備近兩月終於正式啟動,首批50間民房改造的民宿,預計年底營運。特別的是,大陸首批合法上路的民宿,幕後推手是來自宜蘭、南投等臺灣各地民宿業者組成的臺灣團隊。
  • 臺商情報│創業創新 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
    特派記者郭玫君/攝影第三屆「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25日舉行開營儀式,今年以青年學子創業夢為主題,近百名、來自八校在廣東就讀和工作的兩岸師生,將赴東莞、韶關、佛山、江門、肇慶等地參訪臺資企業並與臺協座談。今年8月赴廣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任教的臺籍教師白乃遠,在臺有10年設計工作經驗。
  • 第十一屆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開幕 360多家優秀臺企同臺爭豔
    2020第十一屆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東莞臺博會」)於10月29日在東莞市厚街鎮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盛大開幕。
  • 臺商情報│常平「金饌食」 庭園風啖中華菜
    林益平/攝影庭園咖啡廳、庭園茶藝館多年以來一直是臺灣人所喜愛的用餐約會聊天場所,如今,東莞市常平鎮金河路上出現了一家庭園主題中餐廳「金饌食花園餐廳」,餐廳老闆廖鐸芳說,他引用閒適、無拘束的庭園餐廳概念,營造出「低消費、高享受」的用餐環境,推出地道「中華菜」,不但當地臺商朋友大為驚艷,就連當地大陸朋友也趨之若鶩。 為什麼稱之為「中華菜」?
  • 臺商情報│聯昌電器轉型 與臺灣工研院合作
    他指出,移動空調與臺灣一般移動式水冷氣不同,「臺灣的水冷氣必須加水,而我們的產品不要,相較下,裡頭的壓縮機還是會有點小聲音,我們正努力改進。」2012年自創品牌、少量生產的陳君豪表示,代工向來是食物鏈的最低端,「如果光靠代工沒有自己的研發技術,客戶很容易忘掉你。」
  • 焦點│微遊雙城揭幕 三杯雞上海飄香
    當臺式三杯雞現場大火烹煮美味上桌,也勾起了上海市臺辦副主任李驍東的回憶,他透露,一九九四年他服務臺商,第一次品嘗過有九層塔的臺式三杯雞,事隔多年再度重溫,果然滋味令人回味難忘。上海市旅遊局副局長程梅紅也背書,上海、臺北雙城透過美食體驗交流,多元豐富一遊未盡,值得用心再三品味。
  • 關注│深圳文博會開幕 30臺商參展
    文博會開幕,舉辦臺灣珍稀紅珊瑚捐贈儀式。
  • 臺商情報│有機種黑金剛 蓮霧園很休閒
    「在這裡種黑金剛蓮霧,跟臺灣流程一樣,細節在如何施肥。」他表示,現成的化學肥料雖然方便,但土壤會酸化,有益的細菌就會減少,對作物生長會有不良影響;王又慶決定採用不破壞生態,種植不含農藥的栽培法。他的作法是,到港口買別人不要的雜魚回來,先攪碎,再加上發酵菌種攪拌,做成有機液肥,「過程處理很繁瑣,但平均下來,一年用三噸液肥,成本比使用化學肥料要少一倍,種出來的蓮霧口感、甜度和色澤都不輸臺灣的黑金剛。」王又慶自豪地說。「目前大陸政府對推動綠色、有機或無公害認證,沒有臺灣積極;但無公害就是對自己產品責任感,讓消費者吃得安心,才有競爭優勢。」
  • 關注│崑山中秋燈會 兩岸情意濃
    臺灣習俗是在元宵賞燈,不過大陸舉辦中秋燈會,則是源自北宋就流傳至今的中秋夜習俗,在江南一帶水鄉,中秋賞花燈寓意帶來祝福。因此,崑山旅遊度假區副主任董建國表示,兩岸中秋燈會將與臺灣元宵燈會相呼應,成為兩岸文化交流互動的民俗節慶,讓兩岸親人都能天涯共明月。
  • 臺商情報│臺生林晴湄 求職規畫早作準備
    特派記者蔡敏姿/攝影越來越多臺灣年輕人到大陸求學,其中廣東的臺生不少。他們有人在臺灣念完高中才去上大學,有人是臺商二代就地升學,臺生在陸學習擴大了領域,也拓展了視野。本報記者採訪在粵臺生,系列報導他們的就學經驗、求職規畫,以及對當前兩岸政策的建議。
  • 臺商情報│大陸霧霾嚴重 臺商口罩轉內銷
    臺商廣州大帝公司開發四層帶閥N九五級防塵口罩,以及幼童到嬰兒一系列口罩,將進軍大陸內銷市場。「2003年三、四月的SARS(非典型肺炎),我們從大陸出口了2000萬個口罩,且全都進貨到臺灣,優先照顧臺灣民眾」大帝公司總經理張筱敏說。
  • 臺灣肉圓、蚵嗲飄香深圳(內含視頻)
    」為使命,率眾多臺灣鄉親在大陸走南闖北,透過美食展發揚臺灣美食,5日在深圳南山新視藝創客公園,他號召30家臺灣業者,現場手工製作彰化肉圓、鹿港蚵嗲等臺灣小吃,吸引許多人好奇探詢。 陳慶泰現為「八度食霸」負責人,合作的臺灣攤商近500家,截至目前辦過最大的一場臺灣美食展,邀請攤位多達177個。這次南山的活動從5日起三天,雖規模不大,卻小而精緻,「我們摒棄來料加工,邀請來的攤位都是現場純手工製作,讓大家就像走進工廠一樣,了解操作過程。」 陳慶泰近年來在大陸極力推廣臺灣美食。
  • 【閩臺傳香】2017臺北霞海城隍文化節--臺北迎城隍
    三月瘋媽祖 五月看城隍,一直以來是臺灣口耳相傳的一句俗諺,描述農曆三月全臺各地的迎媽祖熱潮及農曆五月的臺北大稻埕迎霞海城隍互相媲美
  • 焦點│2018廣州臺灣商品博覽會 8月24日開跑
    圖/主辦方提供由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承辦的「2018廣州臺灣商品博覽會」將於8月24日,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A 區2.1號館開幕。經承辦單位多方力邀,臺灣區藝品禮品輸出業同業工會、臺北巿酒類商業同業公會、臺中巿酒類商業同業公會、桃園市伴手禮協會、中華文化經貿交流發展協會和中華文創展拓交流協會等相關企業均已成功進駐。誠摯歡迎各地科工商農企業前來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