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為「丁克一族」擔憂了,怎麼養老的問題他們早就想好了

2020-12-22 牛小姐的育兒頻道

一提到「丁克」這倆字大家的情緒可能會比較牴觸,有的人會說選擇「丁克」的人都是自私的人,是不想承擔家庭責任;還有的人會說別看選擇丁克的人現在看起來很瀟灑,將來等到老了就可憐了,沒有孩子給他們養老。

可能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丁克是很多家庭不得已的選擇,但是我想這都是大家一廂情願的看法而已,實際上選擇丁克的人,他們的晚年生活過得並不差,怎麼養老這事,他們也早就想好了。

1、受原生家庭影響選擇丁克的小薇

小薇是70後,她已經結婚18年了,她是個堅定的丁克主義者,從一開始有婚姻的想法的時候她就決定了丁克。在尋找對象的時候,她也是按照這個想法去的。

小薇選擇丁克和她的原生家庭有關,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於是,在小薇的童年時期,她的印象中似乎對爸爸媽媽沒有什麼深刻的感受。小薇在父母離婚之後就跟著爺爺和奶奶生活,從最初羨慕別人有爸爸媽媽到後來她逐漸接受這個事實,她的心開始變得敏感而強大。她明白在一個離婚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的感受,因此她不想自己的孩子會面對這個狀況,所以她就徹底選擇了不生孩子。

談到將來的養老問題,小薇說自己早就想好了,那就是到時候會一起和丈夫到養老院去。反正自己的經濟條件不差,將來給自己養老是不成問題的。

2、被養娃壓力碾壓而選擇丁克的元元

元元是80後,他和妻子小美結婚有10年了,他們倆都是外地人在北京。異地生活讓他們同命相憐跌入了愛河、選擇了家庭。兩個人在外地相依為命的感覺很特別,有一種特別牢靠的戰友感。這麼多年,他們的事業越來越好,就在北京貸款買了房子。但是買房之後,幾乎是掏空了雙方父母的荷包,也掏空了自己。

在沒買房之前,他們還能抽空看看電影、周末去郊外旅遊啥的,但是在有了房子之後,他們每個周末就只能待在家裡了,就為了省出每個月的房貸。對於養孩子,他們都誒做好心理準備。聽說養個孩子每個月至少兩三千,再加上保姆、教育、醫療等費用,元元真覺得負擔不起。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元元覺得生孩子容易,但是要把一個孩子教育好可太不容易了。想想自己的父母為了自己幾乎是搭上了一輩子的心血,元元覺得自己實在是做不到,索性就不要孩子了

至於養老,現在元元和妻子都看的很開。他們決定趁年輕的似乎多賺點錢,將來和朋友們一起找一個地方組團養老,這樣也不孤獨,也有個照應,是個很理想的選擇。

曾經,媒體上放出了央視主持張宏民在大街上一個人吃雪糕的照片,大家就會評論丁克的人好可憐。楊麗萍為了跳舞不生孩子,大家就會說她不幸福。

但是,小編今天要說的是,現在已經是現代社會了,人們對生育應該有自己的選擇權,大家也應該有一個更大的接納度。選擇丁克的人肯定都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大家就不要再操心了!

相關焦點

  • 直播預告|「丁克一族」的養老規劃
    「丁克」音譯自DINK,是英語Double Incomes No Kids的縮寫,意指有雙份收入而沒有孩子的家庭。這一概念自上世紀80年代引入國內,近40年過去了,丁克的概念被更多的人所接受,那麼,第一批「丁克族」現在過得怎麼樣?丁克家庭會有哪些潛在的風險 ?
  • 《安家》:丁克一族步入晚年,無兒無女如何養老?
    而是,看著他們這樣的恩愛卻不得不面對分離——而且,還是生離死別。我真的非常難過,即便知道這不過是在演戲。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又有多少人,真的可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個,不是每個人最初也是最後的暢想嗎?可,未必如願以償。02江奶奶與宋爺爺,他們執意賣掉老洋房。不過,兩個人的目的不一樣。
  • 國外丁克和國內丁克一族有什麼不同,步入老年後,結局不同
    文章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今天的這篇文章想跟大家討論一下丁克一族。提到這個詞彙,大家想必都不會陌生,甚至有的朋友,身邊就會有這樣的家庭存在。面對丁克一族,我們總是會有很多的疑問。我們會想,沒有子女,他們的生活真的會快樂嗎?晚年有誰來養老?
  • 第一批「丁克族」步入晚年,無兒無女怎麼養老?普通老人表示羨慕
    其實,老王兩口子比較有先見之明,年輕那會並不是掙多少花多少,幾十年來,已經存了一比不小數目的存款,早就已經足夠養老了,甚至還可以進行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因為年輕工作的時候,夫妻倆就達成了一致的觀念:不生娃,做丁克一族。
  • 丁克一族,都在透支著自己的幸福
    他們沒有孩子,彼此相互依靠。我覺得江奶奶做夢都不會想到,他們賣房子的阻礙會是他們視如己出的兩個外甥。只能說畢竟是「視如己出」,而不是真正「己出」的孩子,碰到有良心的可能還會照顧你的感受,碰到沒有良心的,在金錢誘惑面前就沒有了親情,他們都不會真正的把你們當做爸爸媽媽來孝順,所以你要指望誰能給你養老。
  • 「你們沒孩子,家產不給我給誰」丁克夫妻被侄子逼要家產,太心酸
    文|文兒說到「丁克一族」大多數人都會比較關注他們的晚年生活,無兒無女的他們,晚年究竟會怎麼樣呢?今天收到私信,是關於丁克夫婦財產的問題。他們還沒有老呢,就被自己的親侄子逼要家產,覺得很心酸。所以,家產自己是不會再留給侄子了。劉先生的這個決定,我是支持的,畢竟他們自己物質充裕,就算晚年自己過,也不會太受罪。那麼對於「丁克一族」,晚年怎麼過會比較好呢?△ 丁克一族年老之後沒有子女照顧,怎麼過才是舒適的狀態?
  • 李健與妻子同為清華學霸,卻選擇做丁克一族,說出的理由發人深省
    然而隨著如今各種新思想的湧現,選擇「丁克」的家庭也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一些娛樂圈中的名人,比如知名歌星李健,他選擇丁克的理由就很發人深省。李健與妻子同為清華學霸,卻選擇做丁克一族李健與妻子孟小蓓同為清華學霸,作為娛樂圈裡的模範夫妻非常讓人羨慕,然而結婚多年卻沒有選擇要孩子。
  • 「無兒無女,我連獨自洗澡都不行」70歲丁克老人的話,讓人心酸
    這讓我想起前幾年老家鄰居大娘,她跟老伴也是「丁克」一族。老伴去世後,她70多歲了一個人去洗澡,雖然澡堂沒有拒絕她入內,但是她年齡大了,自己一個人洗澡很吃力。沒有人幫忙搓背,而且因為洗得慢,有點缺氧,她最後暈倒在了浴室。後來,雖然她被搶救過來了,但是也發出了「無兒無女,我連獨自洗澡都不行」的感慨,讓人很心酸。
  • 「如果能重來,我想要一個孩子」當初堅持丁克的康輝,現在已經後悔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丁克」的生活方式,同時,選擇「丁克」的家庭往往會面對三方面的考驗。1)養老問題養老問題是對於選擇「丁克」的家庭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相比較於傳統的養兒防老,現代人的養老觀念正逐漸發生變化。但是並不代表著養兒防老已經失去了他的價值。並不是每個丁克家庭都能夠做到為老年做好萬全的準備工作,雖然他們節省了養育孩子帶來的較大支出,但是節省的這部分支出並沒有在晚年的安排上得到很好的落實。
  • 第一批丁克已步入中年,他們究竟過得怎樣?
    老公很擔心如果這時候再要孩子,身體會出什麼問題,也就沒要了。我現在50了,工作沒那麼忙了,但已經生不了孩子了。這中間,我和老公也會談論起孩子的問題,設想如果有個孩子會怎麼樣,然後兩個人接著就說,不敢想了,因為孩子出生後就沒法塞回去了,沒有退路了。而且我們一直覺得自己特別年輕,體力也比較充沛,所以把生孩子的計劃往後一拖再拖,最後就這樣了,我們現在丁克,可以說是一直猶豫不決的結果。
  • 第一批「女丁克」道出現狀,讓人心酸
    但是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和自我認知的不同,丁克家族越來越流行。有很多女性都認為,女人不應該是為生孩子而活得,因此選擇當起了丁克。一輩子不當媽到底是一種什麼感覺呢?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一輩子不當媽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自己不需要為孩子擔憂,為家庭煩惱,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 丁克一時爽,養老怎麼辦?
    「丁克」,是英文簡稱DINK(double incomes no kids)的音譯,指夫妻雙方主動選擇不要孩子,用雙份收入充分享受二人世界。▎他們為何會選擇丁克?丁克族其實有主動和被動之分。早年間他們有過孩子,臨產前出了意外,發嫂每次提到孩子都很自責,出於對妻子的關愛和保護,發哥決定不要孩子。與周潤發類似的,還有陳百祥、黃杏秀夫婦;張衛健、張茜夫婦;劉青雲、郭靄明夫婦等。還有一種丁克,是雙方主動選擇,甚至在結婚之前,就商量好不要孩子。
  • 丁克一族最後悔的是什麼?陳先生講了他的感受,引人深思
    在現在,丁克一族一直都飽含爭議,有人說丁克一族都是自私的,只追求當下,卻不為自己的晚年而考慮,也有人說丁克只是一個不能生孩子的藉口罷了,但不管是主動選擇還是無奈,那麼丁克一族最後悔的是什麼呢?或許沒有親身經歷,永遠都不會理解他們到底怎麼想的,也不會知道他們會為什麼感到後悔,所以我採訪了一位丁克族,他講出了他的故事,真的十分的令人深思。
  • 「一時丁克一時爽,一直丁克一直爽」丁克是個人自由,還是不負責?
    社會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很多時候連養活自己都入不敷出,還何談再養育一個孩子,再者養孩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對待一些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來說,生育一個孩子,很可能自己的生活節奏,以及人生規劃就完全被打亂,這對他們來說是最不能接受的,因此相應就出現了一個詞彙,叫「丁克一族。」
  • 年輕不養孩子,老了誰養老?第一批「丁克一族」,現在後悔了嗎?
    甚至還很佩服當時第一批勇於選擇丁克的那批文藝青年,當初他們頂住了多大的壓力,才能一直丁克下來呀!如今這一代思想開放的老丁克家庭也漸漸步入老年,那麼,步入老年的「鐵丁」們後悔了嗎?而那時候他們夫妻手裡也攢了點兒錢,妻子好像也有些意動,積極調理身體,有一點兒想抓住生育的尾巴。但當他看到朋友們為了孩子的成績歇斯底裡,表姐甚至被叛逆期的兒子氣得腦溢血住院時,就立刻打消了要一個孩子的念頭,而妻子也決定跟他一起丁克到老。
  • 丁克族的養老是不是問題
    這不是聳人聽聞,試問這些家庭怎麼融入和諧社會,這些孩子和雙方父母怎麼面對社會。      更有甚者是每天為了孩子的奶粉錢、學習費、補課班、撫養費、給孩子找工作、結婚、自己幾十年的房貸沒還完,還得背孩子的貸款,壓力大山啊。      最可恨的是,處於嫉妒的人。憑什麼丁克輕鬆快樂,幸福隨意的生活,總愛說各種風涼話,也不怕閃著舌頭。
  • 丁克一族,真的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嗎?
    很多時候,子女對於父母而言,更像是一個有著深厚感情的載體,是他們對於未來的期望,也是夫妻兩人愛情的結晶。但是那些丁克一族,果真就是對人生的不負責任嗎?文文是堅定的丁克一族,在交往的最初,她就和老公明確表示過,自己以後不會要小孩,也不可能要小孩。老公雖然也有過短暫的猶豫,最終還是支持了文文的決定,他說我喜歡的是你的人,所以我也會尊重你的一切。
  • 聽聽堅持丁克的康輝怎麼說,你就明白了
    堅持10年丁克的央視著名主持人王小騫,也曾經是丁克一族,結婚十年一直都沒有要孩子。但在40歲的時候,她意外懷孕了。夫妻倆思來想去決定放棄丁克,把孩子生下來。沒想到孩子生下來後,夫妻兩人就淪陷了,丈夫甚至成了「女兒奴」。
  • 丁克一族是極度自私的嗎?29歲丁克族自述:其實我是活明白了!
    當然,這只是問卷調查,不是科學研究,但卻引出了一個最近非常火的關乎人類本能的話題:丁克一族都是極度自私的人嗎?丁克一族一些所謂的專家還會用心理學層面來解釋,定義丁克是一種只顧自己不顧他人、集體、社會和國家的自私行為。
  • 沒有子女養老的他們真的幸福嗎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首批丁克家庭進入晚年,他們過得怎麼樣了?距離第一批丁克也已經過去三四十年了,當初選擇丁克的夫妻多已經步入養老階段,時過境遷,他們過得如何呢?沒有子女養老的他們真的幸福嗎?張大爺:今年和老伴都退休了,想要找個養老院過點清閒日子,但好多養老院都說要送養人,沒想到現在養個老都這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