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推廣足球運動,關注中國青少年足球發展,分享交流足球知識、訓練方法、比賽技戰術等資訊信息。
投稿微信號:zuqiuketang
青訓目標
「青年隊代表著俱樂部的未來,我們與年輕球員分享我們的傳統和激情,拜仁永遠是俱樂部中的明星,我們希望自己的青訓隊員走進一隊,因為他們最能代表拜仁俱樂部的精神。」——魯梅尼格
訓練中心:位於德國慕尼黑(7萬平方米)4塊真草場地,1塊人工草場地
入學條件:必須在「選秀日」被拜仁球探選中
球探數量:巴伐利亞地區15人,德國其他地區10人
拜仁慕尼黑球探運作方式
對於15歲以下的選手,拜仁只在慕尼黑市周圍2-3小時車程的範圍內進行選材,除非是天賦異稟的選手,拜仁才會破例招收。
所有想要進入拜仁學習足球的孩子,需參加「選秀日」(Talent Days)活動,那天一般會有500名左右8-10歲的孩子在拜仁球探的注視下進行足球遊戲,僅僅是遊戲而不是比賽,在沒有界線的場地上,孩子們只是把足球踢來踢去。在當前的185位拜仁青訓選手中,大概有20人是從「選秀日」被發掘出來的。
招生範圍:俱樂部周圍1小時以內車程
選材條件:有一定的足球技術+對拜仁俱樂部無比熱愛和忠誠
梯隊數量:11支青訓隊+拜仁一隊+拜仁2隊
學員數量:185人左右
學院籍貫:90%來自巴伐利亞地區,5%德國其他地區,5%外籍
教練資質:U8-U12梯隊教練必須有歐足聯B級執教證書。U13以上青年隊教練必須擁有青年隊執教經驗和歐足聯職業級別教練證書。
教練數目:26人
陣型:442
球員從11歲開始接觸戰術訓練,16歲以前不進行舉重等負重肌肉鍛鍊,僅僅以自身重量做一些身體素質鍛鍊(例如伏地挺身等)。10歲以前只進行7v7比賽,11歲開始進行11v11比賽。在7-11歲年齡組只進行球類活動和一些團隊遊戲,12-15歲開始著重練習個人技術和速度能力,16-19歲增加戰術訓練和身體素質訓練。
所有的拜仁青年隊著裝等裝備與一隊完全相同,全部由阿迪達斯提供,唯一的不同之處在與,青年隊隊服的袖口標記有魯梅尼格親自設計的「Junior Team」的Logo,而成年隊隊服的袖口是「德甲」聯賽的字樣。
教育方面:如果球員無法在學校不能取得合格的成績,將被停止足球訓練和比賽。
訓練經費/年:300萬歐元
拜仁青年隊最早成立於1902年,並於1995年重建,拜仁俱樂部訓練中心位於慕尼黑市郊一處富裕的社區,更像一處公共運動俱樂部,擁有球迷中心,青訓學院,一隊訓練場和俱樂部的辦公場所。
「青年隊代表著俱樂部的未來,我們與年輕球員分享我們的傳統和激情,拜仁永遠是俱樂部中的明星,我們希望自己的青訓隊員走進一隊,因為他們最能代表拜仁俱樂部的精神。」——魯梅尼格
拜仁俱樂部的足球理念是——「培養精神和身體兩方面同樣強悍的選手。」儘管這個信條看上去霸氣側漏,但拜仁俱樂部確實按照這個目標在執行,他們不僅要成為德國最好的俱樂部,也要稱霸歐洲。
拜仁相信青訓隊和一隊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拜仁一隊的教練對青訓隊是不產生任何影響的。在拜仁青訓學院,選手們像產品一樣被生產,高水平比賽(歐洲冠軍聯賽的標準)需要什麼樣的素質,選手們就會按照需求進行鍛鍊,與此同時他們也會被打上拜仁出品的烙印。
拜仁堅信的幾條理論
·巴伐利亞本地球員與俱樂部聯繫更緊密,更有戰鬥力
·俱樂部是個人行為發展的引導者
·學校教育至高無上
·不夠標準的球員必須離開,讓位給更好的選手
·足球人口+足球專家+持續努力=結果
基礎設施
經過最近幾年的改造和翻新,拜仁訓練中心已經成為了一座現代化訓練中心,擁有4座標準真草訓練場(其中一座有地熱設備),1座人工草訓練場,並有其他健身和醫療設備,以及室內運動場館。
青訓隊伍從U8-U23,按照年齡劃分,但有時候某些優秀的孩子會到比他大兩歲的梯隊進行訓練比賽,這對身體和心理都是一種挑戰。
託馬斯穆勒從10歲進入拜仁青訓,經歷了所有年齡的梯隊,最終進入拜仁一隊。
拜仁球風始終秉承一種高效的原則,教練對球員的要求是保持短傳和控球,球員在場上位置和職責都有著明確的要求,很少有即興發揮,這種高效的執行力不但要在球隊處於優勢時體現出來,更要在球隊遇見困難的時候發揮功效。
教育
16歲以下的小選手實行走訓制,對外國選手,拜仁俱樂部提供寄宿。
對於16歲以上,有職業潛力的選手,他們往往需要更多時間訓練,此時,拜仁俱樂部同樣提供寄宿,這對選手家庭和俱樂部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選擇,而拜仁將全權負責起這些選手的教育。拜仁俱樂部僱傭了6名全職教師負責這些選手的課業學習,並對外國選手提供德語課程,無法完成課業標準的選手將被剝奪足球訓練的機會。
拜仁的宗旨是,「我們無法向他們的父母保證,他們一定會為拜仁俱樂部效力,但我們可以保證的是,他們都會接受良好的教育。」
MIA SAN MIA
「MIA SAN MIA」是拜仁的精神標語,是巴伐利亞的俚語,標準德語寫法為 Wir sind Wir,意思是」我們就是我們」。英語直譯為 」We are who we are」。
拜仁官網上對 Mia san mia 給出的16條解釋
我們是球隊:有發源地,有成長的經歷,有輝煌的歷史,有自我的價值觀。這些都是拜仁為之驕傲的東西。
我們是使節: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我們都要以身作則。無論是球員還是教練,經理還是工作人員,我們都時刻代表俱樂部的形象。
我們是榜樣:無論是球場上還是球場下,我們要做青年的榜樣。今日良好的一言一行都可能造就明天的成就和輝煌。
我們是傳統:我們的歷史足夠悠久和顯赫,我們是這個行業中的佼佼者,我們為此驕傲和自豪。
我們是革新:無論是運動還是管理,無論是技術還是人際交往,我們都要成為行業模範。我們每天都在學習進步,作為一個豪門俱樂部,這是我們的處事準則和永遠的目標。
我們是自信:我們希望贏下每一場比賽,我們會在九十分鐘的比賽中充滿鬥志。我們會抓住每一個瞬間奮勇拼搏。
我們是多元:這個國家的歷史和發展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成長和價值觀。感謝國家提倡的多元性,我們得以和來自全球各地的人一同踢球、工作和學習。
我們是足球:無論是年長的還是年輕的,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無論是黑種人還是白種人,無論是聯賽冠軍還是街頭球隊,我們和你們一樣分享足球,分享快樂。我們要踢漂亮的比賽。
我們是尊重:無論是職業球員還是辦公室員工,無論是管理層還是教練組,無論是臨時工還是主席團,我們尊重每一個成員,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的成績。
我們是快樂:我們享受比賽,享受工作,享受勝利,享受競爭,享受射門,享受團隊協作還有集體榮譽感。這些鼓勵我們在生活中的每一天前行。最後,我們還要微笑面對失敗。
我們是忠誠:在德國,我們有超過一千兩百萬的球迷,每周他們中的很多都會遠道而來前往慕尼黑看比賽。就只是為了那九十分鐘的激情。
我們是夥伴:我們通過各種東西聯繫在一起,球迷和球迷協會,俱樂部會員和贊助商都是我們的同伴。我們想要彼此成為可靠的值得信賴的夥伴。我們都熱愛這項運動並且希望一起面對困難。
我們是故鄉:無論何時何地,拜仁慕尼黑都會等待大家回來,它就是一個故園,是真正的家鄉。
我們是激情:我們的歷史是我們的動力,我們要相信自己,為了更美好的未來努力。
我們是責任:我們存在於這個社會,我們就要承擔社會集體的責任。我們要樹立典範。互相尊重、互幫互助還有公平合理都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是家庭:即使你在拜仁的職業生涯或者工作經歷結束了,我們的大門也永遠為你敞開。在這裡,我們一生一世都是一家人。
拜仁各個年齡段訓練重點
7-10歲 基本訓練
·踢7v7的小場比賽(小球門)
·每周3次訓練課
·重點訓練控球和團隊合作
·模仿「街頭野球」模式,快樂與競技各佔一半
·學習基本的足球技術,學習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11-15歲
·13歲以內踢9v9(小球門),14歲以後踢11v11(球門大小也是標準大小)
·重點訓練個人技術和速度,克服自身的弱點
·心理建設,讓球員面對勝負。
16-19歲
·只踢11v11比賽
·每周訓練6次
·15歲以後,每個選手只練1或2個位置
·重點練習:位置感,團隊戰術,技術能力和身體素質
·學會處理緊張的情緒和激烈的身體對抗
23歲
·決定是否能進入職業足壇
·參加德國第4級別聯賽
延伸閱讀:
從貝皇到穆勒!拜仁青訓50年輝煌史
所謂霸權,有很多種體現方式。作為一家俱樂部,如果擁有24座聯賽冠軍獎盃,17座國內杯賽冠軍獎盃,4座德國超級盃冠軍獎盃,這就是統治地位。尤其是,這家俱樂部還能在歐冠5次問鼎,拿到歐洲優勝者杯,歐洲超級盃,洲際杯、世俱杯冠軍,她,就是拜仁慕尼黑。
拜仁慕尼黑,德國足壇的超級豪門,即便是在世界足壇,拜仁都有響噹噹的名聲。現在的拜仁,進入到一個空前成功的階段,成為全球性的足球品牌。這家巴伐利亞的足球巨人,與全世界一些頂尖俱樂部在運轉模式上有很多相同之處,但也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作為德國足球的標誌,拜仁還承擔起推動德國足球發展的重任。
從老穆勒到小穆勒50年見證拜仁青訓成果
1963年,西德地區的聯賽合併,組建德甲聯賽,拜仁所在的南部地區高級別聯賽,一共有5支球隊踢德甲,但拜仁不是其中之一。慕尼黑的另一支球隊,慕尼黑1860,則進入德甲聯賽舞臺。兩年之後,也就是1965年,拜仁湧現一波年輕的天才球員,像弗朗茨-貝肯鮑爾、蓋德-穆勒、塞普-邁耶等才俊,幫助拜仁成功地殺入德甲聯賽。
成功並非偶然。拜仁的成功,靠的建立起來一套科學、嚴謹的球員發展道路。作為一家擁有雄厚歷史底蘊的豪門,拜仁的管理層,很多都是當年在球場上奮戰的拜仁將士。而拜仁的發展,更離不開青訓。甚至,拜仁的青訓發展,遠比其他球員強。拜仁的青訓營在任何時候,都會有170-190名年輕學子接受培訓。
施魏因斯泰格、馬庫斯-巴貝爾、巴德斯圖貝爾、哈曼、拉姆、胡梅爾斯、克羅斯、託馬斯-穆勒、阿拉巴……拜仁培養出來的球星,證明青訓的強大實力。這也是為什麼,拜仁會成為德國國內最成功的俱樂部。作為德甲巨無霸,拜仁向德國各個年齡段的國家隊輸送大量國腳。拜仁的體育總監薩默爾,道出了足球全球化趨勢的真諦:
「足球,不是關乎顏面的事兒,而是在於是否能成功。我們的目標是進入世界一流水平,以我的經驗來看,德國足球需要儘快認識到這個問題——我們不能用太普通的標準,來要求我們的球員。」
我,就是我——拜仁座右銘詮釋青訓真諦
拜仁的青訓哲學理念,包含像卓越、完美、嚴抓細節、團結、多元化、創新。拜仁俱樂部的口號,就是Mia san Mia,翻譯過來就是「我,就是我」。在足球世界裡,沒有太多真理、箴言可以供參考,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無論是球隊,還是球員,教練,都有自己的風格,不過,人們能記住的,還是球場上的成績。
拜仁從青訓找突破口,1995年,魯梅尼格和赫內斯兩位大佬。調整拜仁發展方針,試圖在青訓上展示雄心。在他們看來,拜仁應該建設世界上最好的青訓,培養自己的核心旗幟,而不是單純的從國外球隊挖來球員。
拜仁新的政策方針,不僅讓拜仁成為頂尖豪門,而且還能長時間屹立不倒。首先,從青訓提拔球員,可以為俱樂部分擔財政壓力。簡而言之,青訓是培養和發現人才,而不是用錢砸,依賴其他球隊。其次,拜仁通過青訓展示自己的雄心壯志。想要在德國乃至歐洲稱霸,不僅需要頂級球員,還要他們能融入球隊的戰術體系。青訓球員的優勢在於,他們能傳承歷史,尊重傳統,從內心深處理解俱樂部的文化。
如今,拜仁進入青訓發展的巔峰階段,擁有最好的教練,最好的技術總監,以及德國足壇最好的球員。21世紀初,德國足球陷入低谷,拜仁青訓總監科恩一直見血的指出:「我們要建立最好的足球學校,最好的足球教育,就需要最好的教練,最好的球隊環境,最好的訓練環境,最好的基礎設施。」
德國足球鳳凰涅槃時,也正是拜仁新體制出現的時候。這樣的成功模式和很多國家一樣,俱樂部找到成功模式,國家隊受益得到發展,比如巴薩的成功帶動西班牙國家隊,阿賈克斯的輝煌推動荷蘭國家隊。
500選7——殘酷的選拔機制精挑未來之星
在拜仁,球探會優先對慕尼黑周邊地區的小球員進行挖掘,接著是南部地區。拜仁的目標是留住本地的人才,吸引周邊地區的才俊加盟。拜仁還創辦「足球天才節」,以這種方式吸引和選拔人才。當然,這樣的選拔機制是非常苛刻的,有500名來自全世界的球員參選,最終只有7位幸運兒得到進入拜仁青年學院的機會。
目前的拜仁青年隊,主教練是沃爾夫岡-德雷姆勒(WolfgangDremmler),他也是曾經的拜仁球星,在談到青訓問題時,他如是說:「這個小夥子(年輕球員)是不是真正熱愛足球?他的跑動能力如何?他的技術功底、身體協調性如何?這很容易去識別,你在比賽中觀察他的表現,看看他如何展示自己的能力,釋放自己的激情。」
「我們沒有專門的模式去測定球員們的技術能力,不會去擺設交通錐考驗他們的盤帶能力。我們只是讓這些孩子們自由玩耍,有沒有門將都不重要,設不設球場範圍也不重要,就像踢街頭足球一樣自由。這與勝負無關,也沒有獎盃,我們只是看他們是否陶醉其中,有真摯的感情投入。對足球的欲望、興趣,才是唯一關注的。」
控球+跑位!拜仁灌輸青訓理念從娃娃抓起
青訓學院中,不同年齡段的球員參加適合各自年齡的比賽,U7少兒隊和U10少兒隊的小球員,7人小組進行訓練和比賽。門將也有特殊要求:儘量用腳控球,提高技術能力和信心。拜仁青訓學院希望他們培養出來的,是能力素質全面的球員,當真正踢上職業足球時,能理解每個位置的任務,能適應不同的角色。
在這個階段,球隊的陣型是2-3-1-1站位。在拜仁,基本理念是球員們需要適應任何戰術體系,而且對戰術體系有超強適應力。當進入U12梯隊時,開始進行11對11的大場比賽,陣型通常是4-3-3。
到了U15,那些住得離訓練場很遠的球員,就需要住在塞貝納大街的訓練基地附近,繼續接受常規教育,還要了解球隊的內部結構,與理療師、醫生已經球隊工作人員溝通交流。當發展到這個年齡段時,球員繼續接受足球教育,還肩負著成長的期望。這是重要的過度時刻,是從學徒足球的最頂端,一步步向職業足球邁進。
在拜仁,教練會要求小球員們熟練的控球,不斷的跑位輪轉,青訓教練判定優劣的依據,並不是依靠比分,而是根據比賽的流暢度、觀賞性做判斷。球員需要在球場上展示出高效率,減少無效跑動,更應該具備很強的閱讀比賽能力,明白自己和球隊所處的環境,將自己融入到球隊中,而不是自己孤軍作戰。按照瓜迪奧拉的足球哲學,拜仁從後場推進進攻到前場,需要有10-15次傳球。控球是拜仁最好的防守,也是最佳進攻手段。如果失去球權,拜仁會積極反搶,再次奪得球權,繼續發動進攻。
拜仁出品必屬精品?旨在打造最全面、最健康的球員
拜仁青訓學院儘管有相對嚴格的分年齡段培訓,但有時候,低齡球員會和高年齡段球員進行直接PK,通過這種方式,營造具有挑戰性、艱苦性的環境。在青訓學院,球員們都在彼此競爭,教練也會根據球員的表現,將球員進行分類培養。譬如有些球員可以作為領袖,有些球員是萬金油,還有哪些球員是和替補角色。
拜仁青訓學院用這樣的培養方式,讓年輕球員成長為能力全面的球員,而且各方面素質全面發展。即便是那些無法在拜仁立足的年輕人,離開拜仁之後,也能用自己學到的東西在其他地方尋找、收穫成功。
團隊、集體化的訓練模式,能讓球員們成為整體足球的一部分,就像機器運轉中環環相扣一樣。球員們能適應戰術體系,而不是讓體系來適應球員。拜仁青訓學院也注重球員個性的培養,有個性,重團隊,這些球員為今後的成功積累豐富的資本。
教練們會分析球員的品行,足球技能、學習複雜戰術的能力,成長潛力、處理困難的能力,學習新技能的能力,最大化的開拓球員的能力,幫助他們成長為真正成功的球員。這其中,球員性格測試也是重要的環節,包括自信心、敏感、性格傲慢或者是謙虛等。
想要在拜仁取得成功,球員需要接受方方面面的考核和測試,還要能應付和處理各種壓力。拜仁通過輸送這些教育理念和哲學,也收穫很大成功,培養出不少能踢很多位置、身體素質出色,技戰術能力一流的頂尖好手。
如果足夠優秀,年輕人們還能得到進入一線隊訓練的機會,看看瓜迪奧拉是如何指導訓練的。年輕球員通過這些機會,了解到他們未來是什麼樣子。薩默爾說道:「他們需要證明自己,不要害怕,在這樣的訓練中,他們每天都能獲得提升。當然,光是參與訓練是不夠的,還需要其他方面的努力。」(來源:超級顏論)
上期回顧:《歐洲青訓調查》四:阿森納
下期預告:《歐洲青訓調查》六:國際米蘭
來源:網絡整理 轉載僅用於分享,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