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美國將軍來訪,角落裡46歲金一南無人問津,卻一鳴驚人

2020-12-11 百味人生的666

98年,美國將軍來訪,角落裡46歲金一南無人問津,卻一鳴驚人

著名軍事專家金一南的父親金如柏是位老紅軍,少將軍銜,其母親鄭織文是位抗戰幹部。

他最初在北京軍區當通信兵,1984年,父親去世,組織上照顧,32歲的金一南被調回北京,分配到國防大學圖書館工作。

1998年,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切爾克特第一次到中國國防大學訪問,金一南表現突出,一鳴驚人。

1998年,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切爾科特第一次來國防科大訪問。國防科大邢世忠校長親自召集會議,研究怎麼接待這位美國將軍。

國防科大邢世忠校長

會上,幾乎所有的同志都在講中美關係的原則和對於一些國際問題的表態口徑等,而金一南坐在角落裡,一言不發。

邢校長環視會場後,禮節性地點名說:「圖書館的金一南同志,你可有什麼要說的?」

金一南似乎是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我想給大家補充幾個材料。第一個是切爾科特近期在美軍刊物上發表的幾篇文章……」

校長一聽就睜大了眼睛:「慢慢慢,你慢點講!」

金一南不慌不忙,揚起手裡的一頁紙:「這是我從網際網路上下載的切爾科特近期發表的幾篇文章,題目和觀點都在上邊。」隨後,金一南給大家講了切爾科特的經歷。

他當過美軍陸軍參謀長的發言人,不是一般的撰寫文稿的角色,而相當於辦公室主任;

他在海灣戰爭時,是美軍參聯會主席鮑威爾的作戰處長;

他是海灣戰爭期間最早知道下達戰爭命令的4個人之一——美國總統布希、參聯會主席鮑威爾、前線總指揮施瓦茨科普夫,還有一個就是切爾科特。

舉座大驚!最後,金一南居然還給大家提供了一幅從網上下載的切爾科特照片。此前,滿屋子人連切爾科特長什麼樣還不知道呢!

邢世忠校長摘下老花鏡,很專注地上下打量一番金一南,最後說:「金一南,下午2點之前,你把所有的材料放在我的辦公室!」

那天,切爾科特來國防大學訪問,剛進大廳,幻燈機「啪」就把他的肖像打在銀幕上。切爾克特只看了一眼,就愣在那裡——這說明,中國國防大學對他很了解。

接待切爾克特來訪,讓金一南沉寂多年的人生驟然出現一抹朝霞。默默無聞的金一南,在大學不顯山漏水。但是孜孜不倦地讀書鑽研,使他知識終於淵博起來。金一南只有初中學歷,他完全是靠自學成才,正如他的自白:「我並不比別人聰明,只比別人執著!」在大學一鳴驚人後,一時間,好幾個教研室都想把金一南調去,官司一直打到校領導那裡。剛進國防大學到處沒人要的金一南一下子成了「香餑餑」。這一年他46歲,被破格晉升國防大學副教授。

正是有長時間的從軍經歷,才讓金一南擁有了對於黨史,軍史的系統了解的機會。

曾經有出版社邀請金一南參與某書中,關於紅軍長徵的撰寫。當時出版社提出的要求很簡單,給了他三個月的時限,寫出20萬字的資料就可以了。

金一南向來對待任務十分認真,他仔細查閱百萬字黨史,軍史。當時金一南完全不會想到自己寫的這部分書會獨立成冊,並且裝訂出版。三個月過去了,金一南才寫了10萬字,對於出版社給出的要求沒有達到,金一南是抱有歉意的。

可誰能想到出版社在看了金一南的稿子後十分滿意,並讓他堅持原有脈絡繼續寫下去。而這就是後來成書的《苦難輝煌》。有一段時期金一南因為做了痔瘡手術坐立不便,為了趕進度他硬是要趴著對電腦寫。

這個姿勢寫東西對於身體的勞累非常大,僅幾分鐘就會手酸腳痛。然而對於金一南來說,當時他心裡有很大的迫切感要寫完它,通俗點說就是寫到興頭上了。

這本意外寫就的巨著,成為了黨員推薦學習書目,它從2009年開始就出版了,它至今仍然長盛不衰,如今已經暢銷300多萬冊,是名副其實的暢銷書。

基辛格出訪中國指定要看苦難輝煌

根據金一南本人的說法,他對於讀者最深的印象可能是基辛格。在2013年的時候基辛格訪華曾點名要親自閱讀《苦難輝煌》。然而當時這本書可沒有英譯版本的,但是是有同名記錄片的。

於是當時只能緊急對電視紀錄片的字幕進行翻譯,這才讓基辛格看到了苦難輝煌。後來金一南訪美,這次讀者與作者再次見面,基辛格更是拿出光碟讓金一南籤名,《苦難輝煌》讓外國的高層領導人,都是如此著迷。

《苦難輝煌》的翻譯也是經歷了一些趣事。當金一南得知外國對於這本書也有需求的時候,就開始找人進行翻譯。一開始的方案是讓外國人進行第一稿的翻譯,之後再由我方進行翻譯。然而當時外國人遇到了問題,因為這個書涉及了黨史,其中有太多的歷史人物了,首稿對於外國人翻譯太具有難度了。

後來還是決定讓國人先進行手稿的翻譯,這樣進行歷史人物的翻譯才不會出錯,也能比較精準。

《苦難輝煌》寫的是自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消息傳入中國,至1936年西安事變前的歷史事件和人物。

整本書的主線正是人類歷史上的這一大軍事奇蹟——兩萬五千裡長徵,金一南將軍用引人入勝的筆法,向世人再現了那段人類革命史上富有史詩意義的創舉。看地獄中涅槃重生的中國革命,如何走出苦難,走向輝煌。

金一南曾經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書出版之前,曾經有出版界的一些權威人士預測銷量:整本書50多萬字,一張插圖都沒有,字還那麼小,頂多賣七八千冊。

然而,包括金一南自己之內,任何人都沒有想到,這本書自2009年出版以來的10年來,各種版本的《苦難輝煌》發行量超過300萬冊,而今市面上還經常是供不應求。

《苦難輝煌》之所以能火爆的魅力,那就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今天要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樣需要信仰的力量。

金一南就是想通過這本書告訴全世界特別是中國人:「我們曾經擁有一批頂天立地的真人,他們不為錢,不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為胸中的主義和心中的信仰!

後來,文化部原部長王蒙看了這本書,建議將其拍成專題片。

2013年5月,12集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苦難輝煌》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一時間震撼全國。老一輩的崢嶸歲月,就是對當下一些崇洋媚外、貶低本國的人的霸氣回應。

《苦難輝煌》這本書是金一南將軍的成名作,也是許多著名人士迄今十分推崇的一本書。

據說在蔣介石的孫子蔣孝嚴來訪期間,接見他的領導在他臨走時,就送了這本書給他,並對他說:「你要是讀了這本書,你就知道你們蔣家王朝為什麼跑到臺灣去了。」

如果朋友您也想深入學習這樣一本充滿時代魅力,和富有歷史意義的好書,請點擊下方【去看看】就可以購買。

相關焦點

  • 1998年一位美國將軍到訪,角落裡的金一南一言不發,卻憋了個大招
    1998年,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切爾科特首次訪問中國國防大學。這是一件大事,不僅關係到大學的發展,也關係到中美兩國的國際關係。因此,大學必須派遣所有員工集體討論接待美國將軍的最佳方式。邢世忠校長親自主持會議,把學校的所有幹部都召集到一起。當時,金一南作為圖書館信息室的一個不起眼的主任,也縮在會議室的一個角落裡參加了會議。
  • 1998年,46歲的金一南無人問津,他漫不經心的一句話,卻一鳴驚人
    1998年,知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金一南早已46歲,他在國防科技大學的公共圖書館默默地工作中了14年,一直無人過問,沉寂多年。直至英國國防大學校領導切爾科特第一次到訪,金一南滿不在乎的一句話,卻使他一鳴驚人,此後剛開始一路開外掛。
  • 98年,46歲金一南無人問津,他漫不經心的一句話,卻一鳴驚人
    金一南的坎坷人生、熱血傳奇職業生涯與高光時刻1952年,金一南出世在革命家庭。爸爸是老紅軍,少將軍銜;媽媽是抗日戰爭黨員幹部。1972年,二十歲的金一南被提前錄取參軍入伍。國防大學的校領導害怕懈怠,集結了院校全部超重量級人物匯報工作,討論怎樣最極致地招待這名英國將軍。這在其中,曾任公共圖書館資源室主任的金一南少將也叫成了去。習慣邊沿式的他,靜靜地挑選了一個角落裡坐了出來。交流會上,大伙兒集思廣益,緊緊圍繞主題風格進行了探討。
  • 1998年,46歲金一南無人問津,初中學歷,破格提拔副教授
    金一南有著什麼樣的背景麼?1998年,著名的解放軍少將金一南已經46歲,他在國防科大的圖書館默默工作了14年,一直無人問津,沉寂多年。直到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切爾科特第一次來訪,金一南漫不經心的一句話,卻讓他一鳴驚人,從此開始一路開掛。
  • 98年,46歲的金一南少人問津,他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卻一鳴驚人!
    98年46歲的金一南少人問津,他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卻一鳴驚人金一南的坎坷人生、傳奇生涯與高光時刻1952年,金一南出生在革命家庭。父親是老紅軍,少將軍銜;母親是抗戰幹部。當別人在享受人生、愜意快哉的時候,金一南一頭扎進書堆裡,貪婪地咀嚼著,靜靜地享受著。終於,日積月累、聚沙成塔,在某一天,金一南少將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首次以「掃地僧」的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內。1998年,金一南已在國防大學圖書館默默工作了14年之久。
  • 98年,已經46歲的金一南無人問津,卻在一會議上「一鳴驚人」
    這一點,從金一南將軍的人生經歷中,便可窺見一般...01 「一戰成名」,破格提拔副教授1998年,新中國尚處於打開國門,擁抱世界,百業待興的時代。於是,他面向金一南,張口問道:「圖書館的金一南同志,你可有什麼要說的嗎?」既然要發言,就要拿出一些實質性的言論,金一南準備充分,但絲毫不居功自傲。拿著手裡的資料,他不疾不徐地說道:「我想給大家補充幾個材料。
  • 98年,46歲圖書管理員金一南無人問津,卻在一次會議上一鳴驚人
    切克特將軍十分熟悉金一南,此時只是一位小小的圖書館館長,他意識到,如此重大的場合,別人都比自己高出許多,即使自己稍有獨到見解,恐怕也輪不到自己發言,即使發言,也許也沒有機會被採納。這正是他想到和做的事情。會上,他一聲不吭地坐在角落裡,低頭錄下自己的發言。
  • 1998年,美國著名將軍訪問國防科大,圖書館副處長金一南一語驚人
    1998年,著名的解放軍少將金一南已經46歲,他已經在國防科大的圖書館默默工作了14年,一直無人問津,沉寂多年。直到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切爾科特第一次來訪,金一南漫不經心的一句話,卻讓他一鳴驚人,從此開始一路開掛。
  • 98年,46歲金一南沒人問津,他漫不經心一句話,卻一鳴驚人
    他的雙手,指頭被燙的發白,他沒有一句怨言,以至於後來,他從滾燙的蒸籠裡拿出器具,也似乎沒有什麼感覺之後金一南在北京當一名通訊員兵,直到1984年他的父親金如柏逝世,32歲的金一南被調回北京國防大學圖書館工作。
  • 98年,46歲金一南無人問津,漫不經心一句話,被破例提拔為副教授
    98年,46歲的金一南一言不發,被破例提拔為副教授少將金一南在他的書《這就是中國》裡有一個真實的故事。西邊山區的一個村莊裡,一群孩子無憂無慮地玩耍,突然有一群日本人圍了過來。大家都來不及離開,村幹部和老百姓就混在了一起。
  • 1998年,46歲仍無人問津的金一南,為什麼會一鳴驚人
    金一南教授命運的改變是1998年,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切爾克特首次到訪國防大學當那一次。當時擔任國防大學校長的邢世忠上將組織召開接待切爾克特會議,會上大家無非就是提醒一些外交禮儀,會議快要結束的時候,校長邢世忠隨口問了一句:大家還有什麼要補充的?然後他還點了一直沒有發言的金一南:金一南同志,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 22年前一位美國重要將軍到訪,金一南不經意的一句話,卻驚呆眾人
    22年前一位美國重要將軍到訪,金一南不經意的一句話,卻驚呆眾人金一南初中學歷,一身書墨文採寫就暢銷300萬本的《苦難輝煌》,這位並無高學歷的國防大學教授,到底有怎麼樣的故事?苦難輝煌是金一南嘔心瀝血之作,這是一部講述革命先驅奮勇抗爭的群像故事。
  • 金一南,當了14年的圖書管理員,厚積薄發,榮升將軍
    金一南,聲名赫赫的將軍,是我們這一代人包括父輩這一代人十分敬仰的一個人。聽了金教授的演講,心靈上、格局上都會有很大的觸動,這是金一南粉絲的共識。下面這個視頻是11月份金教授在上海的一次演講,也是最新的一次演講,很值得我們聆聽。
  • 《苦難輝煌》:從工人到將軍,金一南一共抓住了2次機會
    金一南將軍想必大家現在都已經熟知,他的演講聽起來讓人熱血澎湃、感覺言之有理。但在1998年金一南只是一名國防大學的圖書館主任,雖然是主任,但是卻是個閒職。在風雲輩出的國防大學裡,金一南當時十分不起眼,甚至校長只知道有金一南這個名字,完全沒注意到他這個人。
  • 金一南:35歲初中學歷,36歲學外語,46歲「一戰成名」
    金一南教授年輕時在軍區做無線技師,有一年冬天冷的要命,宿舍窗戶都糊不住,早上一醒發現臉盆裡的毛巾凍梆住了。但在這個宿舍裡,金一南把一本哲學簡史簡編啃完了,用紅筆藍筆鉛筆做了大量的筆記。金一南教授的人生的重大轉折點是在他四十六歲的時候,那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美國國防大學校長來到了中國,為了更好地迎接這位大人物,國防大學召開了會議讓大家商討。「一戰成名」,破格提拔副教授1998年,美國國防大學校長第一次來國防科大訪問。
  • 從學徒工到將軍,金一南談自身奮鬥經歷:我始終處於被淘汰的邊緣
    從圖書館員到學者將軍更多時間裡,金一南的身份是北五環紅山腳下的一名學者、教授,他任職於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是博士生導師,少將軍銜。不過,金一南的勵志故事還要從更早時間講起。現年65歲的他,在20年前還只是國防大學圖書館的一名工作人員。
  • 金一南將軍的經歷告訴我們:要想獲得輝煌,就必須克服今天的苦難
    所以,當別人在享受人生、愜意快哉的時候,金一南卻完全沉浸在書海的世界裡,咀嚼著、享受著,默默豐富著自己的內心。終於,日積月累、聚沙成塔,在某一天,金一南少將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首次以「掃地僧」的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內。
  • 金一南將軍沉澱30年,2020年新作《為什麼是中國》強勢登陸百度
    金一南將軍是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少將軍銜,對中國的近現代歷史,對中美關係有獨到的見解,經常發表一針見血的言論,我們在看金一南的視頻和金一南的書籍,總是能感受到金一南將軍的拳拳愛國之心。2009年金一南的《苦難輝煌》橫空出世,暢銷300多萬冊,看過他的書的無不豎起大拇指。為什麼這本書那麼受歡迎?
  • 1998年一位美國將軍到訪,金一南拿出三樣東西,徹底改變平凡命運
    1998年,他46歲,還是個圖書館的基層工作人員,初中學歷。一次,單位要接待一個大來賓, 全體上下都很重視卻沒有一個好的方案,領導就隨口問了他一句話,竟讓他的人生從此一路開掛,不僅破格提拔為副教授,還成了暢銷書作家。這個人就是《苦難輝煌》的作者,赫赫有名的金一南將軍。
  • 留學生崇洋媚外,金一南將軍霸氣回懟
    一個中國留學生去美國讀材料學博士,讀完之後竟然只能去一個小公司做實驗員,每小時不到10塊錢。原因是什麼呢?這個留學生的博士論文是研究陶瓷材料,而陶瓷材料在美國屬於保密行業,不允許外國人插足。這個留學生一去美國就信了基督教,還罵自己的祖國,想留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