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人類的下一個哥倫布

2020-12-23 億歐網

太空出行距離普通人似乎不再遙不可及。

全文2845字,閱讀約需6分鐘

文丨成暢

編輯丨王瑞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時22分,美國航空航天公司SpaceX火箭Falcon 9搭載著載人龍船艙(Dragon Capsule)與兩名NASA(美國航空局)太空人成功發射。

這次SpaceX計劃將太空人鮑勃·本肯與道格·赫利送往國際空間站,Falcon 9負責將船艙送至地球軌道,然後返回地球並被回收,龍船艙將通過調整自身軌道最終與國際空間站會面。

目前任務進展順利,發射2分40秒後獵鷹9號已經將龍船艙送至低地球軌道,並與船艙分離。接下來龍船艙會花費19個小時將兩名太空人送至國際空間站,預計北京時間5月31日晚22時左右抵達。

此次發射意義非凡,既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宇航發射,也是美國自2011年航天飛船退役後的首次載人航天發射,翻開了航空航天業的新篇章。

15世紀到17世紀, 歐洲船隊的遠洋探索,開闢出全新的貿易路線,讓東西方文化、貿易交流大大增加,世界走向了史無前例的繁榮,史稱「大航海時代」。

當地球上的每個角落都被囊括,當逆全球化思潮日益興起,當傳統意義上的產業與科技,都無法支撐經濟的進一步快速發展,人類的腳步該邁向何處?

馬斯克給出的答案是:太空。

朝火星出發

2001年,馬斯克有了「火星綠洲」的想法,希望將脫水後的植物種子帶到火星種植,在火星地表繁衍地球生命體,為人類登陸火星作準備。

「有朝一日,人類可以遷離地球,成為跨星際的物種 。」馬斯克說道。為此,他開始奔走呼號、拋售家產。

同年,馬斯克奔赴俄羅斯,商討購置洲際彈道飛彈用於發射衛星的方案。俄方對每個飛彈要價高達800萬美元,將馬斯克拒之門外。

鎩羽而歸的他,在歸途上萌生了自己造火箭的想法。

說幹就幹。2002年,Ebay以15億美元收購Paypal,馬斯克作為Paypal最大股東從中獲得1.65億美元。依靠這筆錢,馬斯克於同年5月在加州創辦SpaceX,太空出行具備基石。

SpaceX生而逢時。上世紀「太空賽跑」落幕後,美國對航天的興趣減弱,白宮對NASA的預算持續削減。從1966年的3.9%到2002年的0.7%,NASA預算佔比一路走低。

項目眾多、「多線操作」的NASA,急於將衛星發射等基礎業務委託給第三方機構,以便在前沿性研究上集中精力。在這種背景下,SpaceX在2006年獲得NASA提供的2.8億美元贊助。

NASA自2006年開始資助私有航天企業,目的是開發高效率、低成本的航天解決方案。不僅是Space X,航空航天公司Kistler也曾在2006年獲得NASA提供的2.1億美元贊助。

崎嶇太空路

SpaceX並不一帆風順。

SpaceX於2006年3月在歐姆雷克島首次發射Falcon 1火箭,但其升空100米後就開始傾斜,最終在發射33秒後墜入海中,無法修復。

SpaceX的工程師認為,發射地點的熱帶氣候和溼度導致了引擎螺絲生鏽,最終發射失敗。

一年後,SpaceX修復了原有問題,並在同一地點進行第二次發射。這次Falcon 1成功地脫離大氣層,但第二階段脫離時與第一階段產生碰撞,碰撞發生7分半後第二階段Kestrel引擎停止工作,仍然進入原先計劃的低地球軌道,是一個階段性的成功。

2008年8月,SpaceX獲得了NASA、ORS(美國國防部作戰快速反應航天機構)、Celestis(太空喪葬公司)的訂單。這次Falcon 1載著NASA和ORS的三顆衛星,以及Gordon Cooper、James Doohan的骨灰發射。

此次任務又以失敗告終,火箭成功脫離了大氣層,但在分離時不幸爆炸。

就在這次任務失敗前不久,美國另一家美國私人公司Kistler,在資金壓力下宣布破產。

SpaceX在這時已經沒有多少積蓄,但馬斯克表達了他的態度:「I will never give up and I mean never。」

2008年9月發射的falcon1/SpaceX官方

僅僅6個禮拜後,SpaceX又進行了一次火箭升空。這次Falcon 1成功抵達外太空,且第二階段與第一階段的分離有驚無險地完成了。衛星成功進入低地球軌道,任務完成。

這次飛行創造了歷史。SpaceX成為首個將火箭送入地球軌道的私人公司。

太空出行的可能

發射火箭只是手段,馬斯克最終想實現的是太空旅行。

2012年,SpaceX在發射衛星與運送太空物資業務上,獲得了40個商業合同,總價值超過140億美元。

但SpaceX並不滿足於此,畢竟它的目標是將人類送至火星。如何降低出行成本擺上日程,馬斯克將希望寄托在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上。

2011年, SpaceX宣布開展蟋蟀項目(Grasshopper Program),旨在研究火箭的垂直起降技術,從而實現火箭的重複使用。

三年後,Falcon 9搭載6顆衛星成功進入低地球軌道,且火箭在完成衛星運送後返回地球,成功在海上平臺垂直著地。

Falcon 9在海上平臺著陸/SpaceX官方

2015年起,SpaceX進展突飛猛進,到2019年4年時間累計進行了71次火箭發射與回收,僅出現10次著陸失敗,火箭垂直起降技術已經相對純熟。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發射是2018年二月,Falcon Heavy載著馬斯克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的跑車Roadster進入低地球軌道,並返回地球。

此次載人航天發射任務,是首次由民營公司開展商業載人航天發射任務,它開創了人類的航天歷史。這意味著在未來,只要支付一筆費用,普通人也可以乘坐飛船進入太空觀光,甚至移民火星。

2018年,日本企業家前澤友作預定了SpaceX的太空旅遊。這位日本富豪將與幾名藝術家同行,進行環繞月球的旅行。馬斯克也曾宣布,將來SpaceX每年會服務一次太空旅行。

今年3月,SpaceX曾公開售賣太空旅行的門票。在2021年下半年的太空旅遊計劃中,其向普通人提供3個旅遊名額,每人需要支付5500萬美元的門票,來換取10天的太空旅程。

不過,即使有火箭回收技術的加持,太空旅行的價格也過於高昂,動輒數千萬美元的門票看起來是專門為富人提供的。

不過,馬斯克並不認為太空旅行會一直是「富人的玩具」,馬斯克認為,終有一天坐飛船會像坐飛機一樣實惠、便利,「SpaceX將使得太空旅行像航空旅行一樣簡單。」

從馬斯克過去的經歷看,他一直在推動這一切。

寫在最後

活在21世紀的人類,能夠看到火星,甚至看到銀河系外的空間。

但大航海之前,歐洲國家曾經對美洲大陸毫不知情,對亞洲知之甚少。直到義大利航海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出海後,世界才逐漸融為一體。

人類在其他星球發展文明並不是疑問,而是必然,雖然這可能會經歷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

就像幾百年後的我們,正在享受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所留下的豐沃遺產。未來的世界,也必將像銘記哥倫布一樣,銘記如今馬斯克所做的一切。

相關焦點

  • 馬斯克建議人類「愛和寬容」
    馬斯克非常生氣,他在推特上說,這些根本都是謊言,但卻被Reveal當作「事實」來報導。馬斯克威脅要啟動一個網站,給每個記者打信用分,他認為這樣做很有必要,因為記者們長期處於賺取最大廣告費的壓力下(否則就可能被開除)。他說,這網站可稱為Pravda(捷克文:真相),讓公眾可以對任何文章的核心事實打分,並追蹤每位記者、編輯和每個刊物的的信譽分數。
  • 從現在起,馬斯克是可以和哥倫布麥哲倫相提並論的人了
    而馬斯克就像哥倫布和麥哲倫一樣,是那個啟碇進入茫茫大海的生意人。撰文 | 任大剛美國東部時間2018年2月6日下午3時45分,北京時間2月7日凌晨4時45分,繼1969年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邁出人類歷史第一步之後,人類宇宙探索史再邁出更重大的一步——埃隆·馬斯克的SpaceX重型獵鷹火箭成功升空。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對世界的影響——加速了人類文明傳播的步伐
    此時的哥倫布是孤獨的、無助的,孤獨的是他以自己的力量說服這些船員,無助的是他的心裡也沒有底,為什麼船航行了這麼多天還沒有陸地的出現,難道是哥倫布錯了。此刻不服輸的哥倫布已經開弓沒有回頭箭,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也要趟過去,因為哥倫布「不懼死亡、懼平庸」,不想自己的一生白白浪費,作為一個男人就要有所建樹,對於一個人來說死亡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默默無聞的死去。
  • 從特斯拉到SpaceX,馬斯克的下一個十年|元璟分享
    「我深信人類有光明的未來,」他說,「如果我們可以解決能源永續的問題,並穩步朝向成為多星球公民邁進,擁有在其他行星上生活、自給自足的文明,防止會導致人類滅絕的最壞情況發生,那麼,」他停頓了一下,「我認為那是非常美好的。」馬斯克是火人祭活動的常客,抵達之後,他和他的家人依照他們的例行模式,先架起帳篷並準備好他們的彩繪藝術車。
  • 特斯拉下一個標誌是什麼 馬斯克說是太陽能屋頂
    此前已經有很多關於特斯拉太陽能屋頂的報導,現在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下一個殺手級產品將是太陽能屋頂。這個消息還是有點出乎意料,人們普遍認為特斯拉更關注汽車或電池技術,而馬斯克則表示,它看好太陽能屋頂的發展。
  • 馬斯克將造出「超級人類」?不久的將來,人類將實現「永生」?
    今天看了張召忠老師的一則視頻,細思極恐……人類恐怕在不久的將來,即將實現「永生」!而最先受益的將會是大批的富人。最近,科技狂人馬斯克,對,就是美國自費造火箭的那個牛人,被張召忠老師評價為「一天到晚吹大牛、把牛吹上天、同時他還能所有吹的牛都實現」的超級牛人——馬斯克,聲稱:手機、電腦需要手持太麻煩,他將致力於將電腦直接裝入人腦裡,與人的神經網絡連接,甚至與大數據云計算連結……這是什麼意思?
  • 讓人類與AI共生?「科技狂人」馬斯克又一顛覆性項目
    目前,馬斯克已正式宣布公司已經成功讓猴子用意念來控制電腦。 除此之外,據媒體報導,馬斯克將在8月28日發布關於Neurallink的詳細計劃。其實,Neurallink公司的成立最早來源於馬斯克看到的一個科幻小說概念neural lace。把它翻譯成中文就是神經蕾絲,有些旖旎。不過,之前的概念已經被淘汰了,在更多的把它稱之為腦機接口。也就是說,將人的大腦和計算機連接起來。
  • 人類與AI的終極對戰,到底是馬雲說對了還是馬斯克
    馬斯克馬斯克這個小夥子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熟了,因為這傢伙辦起事來也是相當的張狂,身為大佬卻沒有大佬的修養,更像是一個年輕氣盛的小夥。對這種不走尋常路的人,人們的印象通常是比較深刻的,更何況馬斯克之前還跟馬雲爭論了一些問題。能跟馬雲說上話的,那當然是天才級別的。
  • 哥倫布發現美洲丨新航線的開闢為何讓人類文明進入全球性的交往?
    在大航海時代,西方資本主義開始萌芽,西歐國家希望直接與東方進行貿易往來促使哥倫布發現了美洲,也正是因為美洲被發現,才開闢了世界航線與全球人類的交往共同發展道路。美洲就是在這樣一個多重因素共同促進的環境下被發現的。如果西歐國家沒有與東方進行貿易來往的強烈願望,也許就不會有哥倫布穿越大西洋尋找東方航線的想法。正是得到了資產階級和國王的支持,他才能夠有充足的資金和條件進行西航,成為新舊大陸的交往先驅。
  • 馬斯克的「超級人類」夢想又進一步!
    我們的大腦中有數千億個神經突觸,這是人類強大的原因之一。 所以這項技術的本質是將人類的大腦與外部的計算機相連,從而達到強化人類本身的目的。 Neuralink今年發布的新設備相比較去年簡化成了一個圓圓的「硬幣」,且位於頭頂。這款設備直徑23毫米,厚度8毫米,擁有1024路連接,能夠感應溫度氣壓,並讀取腦電波、脈搏等生理信號。
  • 《哥倫布與大航海》|一位中世紀創業者的啟示錄
    《哥倫布與大航海》|一位中世紀創業者的啟示錄「天才,就是別人認為毫無價值的不毛之地,你卻能挖掘出黃金和甘泉來!」-哥倫布哥倫布就如同一位中世紀的商業天才,乘風破浪勇闖入藍海發現商機。被神權統治的領域也認為地球是一個平的區域。敢於暢想並善於推理的哥倫布通過和海洋相關的學者交流;航海者關於擁有未知領域物品的報告;還有最重要的事物本質,他打破當時社會的固有認知,形成自己的觀點認為只要向西航行就可以發現那個東方樂土。哥倫布說過:即使是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現,去證實。
  • 馬斯克太瘋狂,大腦連接計算機,超級人類就要到來?
    除了大家熟知的特斯拉和SpaceX之外,馬斯克還有一個更大膽的設想,這就是Neuralink,目標是實現人腦和計算機的連接。Neuralink的願景顯示了馬斯克的野心,但是想到人體的溫熱和冷冰冰的機器融為一體時,不由讓人心生寒戰。
  • 現實版鋼鐵俠馬斯克,為人類移民火星,已經踏出了第一步
    01並非他像鋼鐵俠,而是鋼鐵俠像他現實生活的馬斯克超級熱衷於科技領域:大受歡迎的特斯拉、為實現人類太空旅行的SpaceX、發射萬餘顆衛星組成得星鏈而這其中任何一項技術的成熟,都將改變人類的生活。在上大學的時候馬斯克就常常思考,這個世界所面臨的真正問題是什麼?哪些會影響到人類的未來。他看好網際網路領域,可持續能源和空間探索。「只要他看好的,他就會一直努力,直到達到目標!後來他果然進入了這三個領域,先是在網際網路領域創立了PayPal公司,PayPal在2019年被評為全球上市網際網路公司30強的第8位。
  • 馬斯克和賈伯斯誰更偉大?網友說中國有華為任正非,他們仨能比嗎
    首先說一下最近在全球紅得發紫的企業家馬斯克,他在最近成功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發射成功,一個成立近18年的私人商業公司做到了一個國家都做不到的事情,令全球震驚。馬斯克不僅完成了私人公司發射火箭的壯舉,他還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的電動汽車特斯拉。他還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網絡支付平臺PayPal(貝寶2000年)。
  • 馬斯克:人類可能生活在計算機代碼裡,都是虛擬世界裡的一部分
    馬斯克堅定地認為:「我們活在虛擬世界裡」。他認為人類文明很可能與遊戲一樣,都是虛擬世界裡的一部分,人類很可能生活在計算機代碼裡面,就像《西部世界》一樣,都是計算機設定好的。說實話如果說這句話的是別人,我可能認為這個人他是個假想的瘋子,對他嗤之以鼻,但是說這句話的人是馬斯克,一個可以上天的男人。他的腦袋或許本身就與我們不一樣,他的想像力或許與常人的都不同。
  • 還原一個真實的馬斯克:太空殖民時代的鋼鐵俠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只是個黑色幽默,但既然放在馬斯克的辦公室裡,這張海報也提醒我們關注馬斯克的遠大願景:為人類在其他行星及衛星上創造棲息地。 如果我們不想人類文明在馬斯克和他的繼承者實現願望前進入另一個黑暗時代,那麼馬斯克很可能會被歷史記錄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 馬斯克創造了歷史!人類首個商業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
    來源:雷鋒網原標題:剛剛,馬斯克創造了歷史!人類首個商業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剛剛,馬斯克創造了歷史!美國東部時間 2020 年 5 月 30 日下午,在全球網友雲注視下,人類歷史上首個商業載人航天飛船——SpaceX DM-2 龍飛船(Crew Dragon),在美國弗洛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場,正式發射成功!
  • 宏光MINIEV反人類 你造嗎/馬斯克的星鏈
    宏光MINIEV反人類 你造嗎/馬斯克的星鏈 王萌 2020年12月18日 00:00
  • 為了保證人類不被AI團滅,「投資界馬斯克」出手了
    兩人都是2000年代初,在網際網路公司的崛起過程中積累了財富:馬斯克發家依靠PayPal,塔林的財富則來自Skype。他同馬斯克一樣,對未來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威脅感到擔憂。此前,馬斯克就與近千名人工智慧專家聯合籤署了「阿西洛馬人工智慧23條原則」,呼籲全世界在推進人工智慧研究時遵守這些原則,保障人類的利益和安全。
  • 馬斯克設想在零重力下表演星際協奏曲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文/火星學會文俊來源:火星學會(ID:marssociety)別忘了G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未來的演出可能會在零重力下進行馬斯克在圖片旁邊寫道:「零重力的星際飛船協奏曲」,指的是目前處於原型階段的不鏽鋼火箭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