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一針難求」:誰在領跑新冠疫苗研發?免疫保護期有多久?產能...

2020-12-16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餘佩穎

全球封鎖措施自5月開始逐步鬆綁,然而新冠病毒蔓延的速度卻並未放緩,其中,以美洲和南亞地區尤甚。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疫情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7月3日6時33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數逾1094萬例,死亡病例數近52萬例。

5月中旬以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日增持續走高;步入6月,每日新增病例數均在10萬之上。據Worldometer統計數據,7月1日全球新增病例數達197442例,創下新高。日增死亡病例數方面,儘管數據自4月中旬觸及高峰以來呈現逐步走低的趨勢,然而5月、6月起伏較大,日增死亡病例數最高時達6842例,最低時約3000例,仍遠高於疫情暴發前三個月的水平。

圖片來源:Worldometer

全球新冠肺炎相關數據仍如警鐘,長鳴在耳,而疫苗何時能到?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截至6月29日,全球共有149款新冠疫苗在研,其中已有17款進入臨床試驗。

目前,中國已對1個腺病毒載體疫苗,4個滅活疫苗,以及1個mRNA疫苗開展了臨床試驗,佔全世界開展臨床試驗疫苗總數的約3成。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近日表示,今年年底前,可能會出現一到兩個成功的候選疫苗。希望到2021年,可以生產出20億劑疫苗。

但與此同時,中國科學家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調查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痊癒後體內抗體水平會迅速下降。此外,無症狀感染者的免疫反應弱於有症狀感染者。感染新冠病毒的無症狀個體,抗體可能只能持續兩到三個月。

這項研究結果引發了一個疑問:新冠疫苗能為大眾提供長久保護嗎?對此,輝瑞製藥公司(Pfizer,NYSE:PFE)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管是判定新冠肺炎患者體內抗體的免疫保護期還是判定新冠疫苗的免疫保護期,都需要觀察大量的樣本(病例或者有效疫苗的接種人群)。

梅奧診所醫學中心理察甘迺迪博士(Richard Kennedy)則告訴記者,免疫力的持續時間取決於兩件事:病原體和疫苗的類型。梅奧診所是世界最著名的醫療機構之一,也是全美排名榜首的醫院。

那麼,當前在研的新冠疫苗能夠提供為期多久的免疫力保護?過短的保護期,是否會進一步施壓疫苗產能?疫苗研發如火如荼,距離大眾接種還需多少時日?新冠疫苗產能目前又準備如何,會否一劑難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話多家疫苗研發領軍團隊及相關頂尖專家,一窺其貌。

候選疫苗現突圍者 多條技術路線齊頭並進

圖片來源:攝圖網

目前疫苗研發進展走在前列的疫苗中,從技術平臺來看,陳薇院士領導的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與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06185.HK)合研的Ad5-nCoV,以及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製藥公司(NYSE: AZN)合研的AZD1222採用的是重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平臺技術;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和Moderna(NASDAQ: MRNA)合研的mRNA-1273採用的是mRNA(信使核糖核酸)平臺技術;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則採用的是滅活疫苗平臺技術。

若在今年年底前,候選疫苗中出現成功突圍者,那麼全球已投入數十億元的、基於不同技術平臺的新冠疫苗研發還將繼續徵程嗎?是否將資源集中在已證安全有效的疫苗生產上,全球抗疫之戰將事半功倍?

「一家公司、一種疫苗、一項測試、一種藥物不是克服眼前這一艱難任務的有效解決方案。我們預期的未來是,有多款疫苗和療法來保護患者免受新冠肺炎的傷害,而它們採用了不同技術,來自不同公司。」輝瑞製藥公司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其與德國製藥公司BioNTech合力研發的新冠疫苗BNT162於5月4日在美國開啟臨床試驗。

具體來看,持續支持多款疫苗的同步研發具備三重實際意義。「產能上,沒有一家公司擁有生產數十億劑疫苗所需的資源或基礎設施,這將需要全球努力;生產要求上,每種正在開發的疫苗都有獨特的生產要求,要重新配置製藥公司的基礎設施,使其能夠生產單一類型的疫苗,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和精力,這樣做會大大推遲生產;疫苗特性上,每種在研疫苗都有不同的特點。對於年輕、健康的成年人來說最好的疫苗,很可能不是針對7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最好的疫苗。」甘迺迪博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此外,美國羅格斯大學化學和化學生物學理察埃布萊特教授(Richard H. Ebright)在採訪中還補充了另一原因。「(若有成功的候選疫苗出現)研發將繼續,全球需要多款疫苗,尤其是如果要在數年內保持免疫力,需要採取重複給藥(repeat administration)——『加強劑量』(booster shots,註:在較早注射劑量之後額外給予疫苗,旨在將針對該抗原的免疫力提升回能產生免疫保護的水平)。另外,如果第一批(研發成功)的疫苗(在產能上)難以提供達到接種人群全覆蓋或者不適合重複給藥,那麼研發更要繼續進行,開發更多種類的疫苗。」埃布萊特教授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由此可見,打贏抗疫之戰的最佳對策是創造多款安全且有效的疫苗,就日前已公布的臨床試驗數據來看,在研疫苗排頭兵顯示出積極效果。

5月18日,Moderna官網發布了mRNA-1273的Ⅰ期臨床試驗數據,而陳薇院士團隊於5月22日在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了其在研的Ad5-nCoV的Ⅰ期臨床試驗數據。6月16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疫苗也披露了Ⅰ/Ⅱ期臨床數據,這使其成為了全球首款披露臨床試驗數據的新冠滅活疫苗。

從結果來看,三款疫苗接種後,志願者體內均產生抗體。其中,Ad5-nCoV疫苗在給志願者接種後28天時,顯示出免疫原性和人體耐受性。國藥集團滅活疫苗的揭盲結果顯示,疫苗接種後安全性好,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不同程序、不同劑量接種後,疫苗組接種者均產生高滴度抗體,28天程序接種兩劑後,中和抗體陽轉率達100%。Moderna的臨床試驗報告同樣顯示出積極結果,但因抗體相關數據不全、抗體持續時間不清楚、未通過科學期刊發表研究結果而引發了一定業界質疑。

新冠疫苗免疫保護期仍未知 世衛最低門檻為6個月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臨床試驗結果釋放出一定積極信號的同時,一項最新研究將「新冠疫苗能夠提供多長時間的免疫保護期」這一話題移至聚光燈之下。

6月18日,重慶醫科大學團隊在《自然》上發表題為《無症狀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臨床和免疫學評估》(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assessment ofa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s)。研究人員觀察到從新冠病毒感染中康復的個體裡,有很大比例的IgG和中和抗體水平在感染後2至3個月內開始下降。在另一項針對8名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的中和抗體滴度動態分析顯示,4名患者在發病後約7周顯示中和抗體減少。一種數學模型還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後免疫力的持續時間較短。

研究者就此寫道,「儘管這些研究規模很小,上述這些發現可能會促使一些國家重新考慮發放所謂的『免疫護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的觀察對象為新冠病毒感染者,並非新冠疫苗接種者,因此不能直接推導出「新冠疫苗免疫有效期僅2~3個月」這一結論。在上述論文中,研究人員表示仍然不確定如果抗體確實提供保護,免疫力能維持多久。

對於新冠疫苗的免疫保護期究竟多長這一問題,埃布萊特教授和甘迺迪博士在採訪中均認為目前難以有所定論。

「免疫力的持續時間取決於兩件事:病原體和疫苗的類型。(查看冠狀病毒的歷史)人體對季節性冠狀病毒的免疫反應會迅速減弱,我們不知道這種反應能保護人體多久。人們可能反覆地感染冠狀病毒,新冠病毒的情況可能也是如此。來自SARS和MERS的數據還顯示,抗體在幾個月到幾年內仍可檢測到,這無論是對於被感染的人,還是接受過實驗性SARS和MERS疫苗的人都是如此。然而,我們仍然不知道需要多少抗體才能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也不知道是否單靠抗體就能夠起到保護作用。」梅奧診所的甘迺迪博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詳細解釋道。

美國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博士此前則表示,如果新冠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類似,其疫苗可能無法提供長期免疫。預計有效時間在3-6個月左右,最長不超過1年。在6月29日的一場訪談中,福奇還表示,他認為新冠疫苗的有效性約在70%~75%。「我們做得最好的是麻疹,有效率為97%-98%。如果現在我們能達到那種程度就非常好了,但我認為不可能。我覺得(新冠疫苗)有效率是70%~75%。」福奇在接受CNN的採訪中說道。

對於新冠疫苗的保護期長短,不僅是行業專家難以一言蔽之,在疫苗研發企業看來,這仍是科研的待解之題。「確定新冠肺炎患者體內抗體的保護期有多長,需要觀察大量的病例,從患者第一次感染到其中有人(痊癒後)再次感染。如今已知的第一例病例出現在2019年12月,並沒有足夠的時間觀察大量的二次感染病例,也就難以知曉抗體的免疫保護期。」輝瑞製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外,判定新冠疫苗的免疫保護期同樣需要觀察大量接種過有效疫苗的人群,以判斷新冠肺炎感染率是否會隨著接種時間的推移而上升以及什麼時候上升。

儘管不確定因素諸多,但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世界衛生組織在其《新冠疫苗的目標產品特性》文件中,已對此設定了「合格門檻」。在保護持久性一欄下,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寫道,「關鍵特性或最低要求是提供至少6個月的保護,理想特性是提供至少1年的保護。」這意味著,若今年年底前,有候選疫苗研發成功,其免疫保護期至少將維持6個月。

對於這一焦點的觀察不僅是在臨床階段,即使上市後也將繼續。法國製藥巨頭賽諾菲(Sanofi,NASDAQ: SNY)向記者表示,理想情況下,在研新冠疫苗將提供持久的保護,對於保護期限將在臨床開發計劃中進行評估,並且在獲得(上市審批)許可後,繼續進行評估。

6月30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了針對新冠病毒疫苗開發的新標準指引(Development and Licensure of Vaccines to Prevent COVID-19),其中提到,任何候選疫苗要獲得批准,都必須要證明其比安慰劑的有效率高出至少50%,而且僅顯示免疫反應數據還不夠。該監管機構還明確要求進行上市後研究,以進一步評估已知或潛在的嚴重風險。

疫苗研發有望年底前完成 後續審批將爭分奪秒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昊毅 攝

回首3個月前,以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Ad5-nCoV和Moderna的mRNA-1273排頭陣,新冠疫苗研發開始邁入臨床試驗階段,而時至7月初,全球已有17款疫苗相繼進入臨床階段,新冠疫苗的研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進展。

當Moderna新冠疫苗在3月中旬完成首例志願者接種時,美國衛生官員認為,距離該疫苗到大眾接種可能還需要12~18個月,即到2021年3月~9月。

值得注意的是,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所言的「今年年底前,可能會出現一到兩個成功的候選疫苗」,是指今年年底前可能會有候選疫苗研發成功,然而距離實際供應市場還需時日。這是因為疫苗的開發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又因其是面向健康群體的一種醫療方法,因此對疫苗的測試和監管標準普遍高於大多數其他藥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各國衛生機構以及疫苗研發企業官方材料得出,疫苗從研發到上市需要經歷六個流程:探索階段、臨床前期、臨床開發、註冊審批、生產(最長可能需要22個月的時間生產一批疫苗)、質量控制(上市後監測,以監測疫苗在人群中使用後的效果)。

通常情況下,一個疫苗通過上述六大流程的時間往往達數年。目前多款新冠疫苗即將邁入臨床開發的最後階段,隨後面臨的則是註冊審批,而各國的應急通道早已準備就緒。

2月,中國國家藥監局就表示,「審評團隊做到提前介入指導服務,同步跟進研發進程。對於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藥品和疫苗,國家藥監局將會爭分奪秒完成技術審評,第一時間批准用於抗擊新冠肺炎」。

4月23日,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在接受中國國際電視臺採訪時表示,或許九月份中國就有一種可以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的疫苗,到明年初就能研發出可以用於健康人群的疫苗。

大洋彼岸,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同樣駛入「提早介入、同步跟進、加速審批」的快車道。「我們會與FDA實時分享在研新冠疫苗的臨床試驗數據,這樣它們可以儘早評估該疫苗是否達到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閥值。」輝瑞製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但同時也有分析指出,美國FDA在6月30日發布的新指引可能會挫敗華爾街關於11月美國大選之前疫苗將會上市的希望。分析師稱,由於FDA的緊急使用授權標準相比全面批准所需的標準並沒有低太多,因此首次授權似乎更有可能在2021年初發生。

產能部署開足馬力 「時間比金錢更重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研發進展中仍有許多未知。大眾希望,如果在今年年底前成功研發出新冠疫苗,那麼到2021年底,各國將有足夠的劑量可供給那些需要優先接種的人群。世界衛生組織也將提出公平公正的疫苗分配解決方案,以供會員國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在採訪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如今疫苗的分發是世界衛生組織與成員國正協力解決的一大重要議題,其中包括疫苗接種的先後排序。「(我們)將解決誰將優先獲得疫苗,例如,醫護人員、基本工人和其他弱勢群體。隨著可獲得的劑量增多,還將解決如何逐步確定接種群體的優先順序。」世界衛生組織補充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全球對於新冠疫苗的需求與疫苗的實際產能,尤其是第一批供應之間的缺口會有多大,目前仍然難有結論。如今並不知道哪一款新冠疫苗將首先研製成功,在埃布萊特教授看來,疫苗類型、生產時遏制生物安全風險的要求(滅活疫苗要求非常高,其他疫苗相對較低)、製造方法、原材料的可用性、貨物成本以及國際合作水平,這些都將影響新冠疫苗的產能。

為與時間賽跑,在實驗室裡的疫苗研發馬不停蹄時,製藥廠間的生產準備早已提前部署。在輝瑞看來,其當下決策的制定不是由傳統的成本/收益分析來驅動,而是受到速度、安全和可用性的推動,「(新冠疫苗)廣泛的獲取非常重要。我們有潛力在2020年底前提供數百萬劑新冠疫苗,然後迅速擴大規模,有望在2021年生產數億劑新冠疫苗」。

賽諾菲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正在研發兩款基於不同技術平臺的新冠疫苗,隨著即將開始臨床試驗,生產設施的建設如今已經啟動。

「從來沒有一家公司在短時間內生產出數億劑疫苗,更不用說現在需求量有數十億劑。疫苗交付和緊急需求之間已經存在差距。在政府的支持下,世界各地的製藥公司已經開始在擴大它們的疫苗產能,且已在生產一定數量的新冠疫苗。這些疫苗可能會研發成功,也可能不會。如果它們沒有通過臨床測試,生產出來的這些疫苗就是白費功夫。但如果它們通過了臨床試驗,那麼就能節省幾個月的生產時間。這些製藥公司以及支持它們的政府已經意識到時間比金錢更重要。」甘迺迪博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是說道。

日前Moderna與瑞士製藥化工巨頭龍沙集團(Lonza,SIX: LONN)宣布十年戰略合作,最終旨在將新冠疫苗的年產量提升至10億劑。

龍沙集團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道,「在美國新罕布夏州樸茨茅斯市的龍沙工廠,新冠疫苗的生產準備工作正在順利進行,它們將於6月晚些時候與Moderna進行技術轉讓,隨後7月將生產首批用於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這裡並不需要大規模的新建,都是現有的生產車間。此外,龍沙在瑞士的Visp廠區的生產準備將取決於對臨床試驗疫苗的需求以及後續商用生產的許可。如果試驗成功,我們預計從2020年底開始在Visp進行疫苗生產。」

除了Moderna攜手龍沙集團,阿斯利康製藥公司也與多家企業宣布合作,其中包括康特倫特(Catalent),從2020年8月起,後者將在其義大利阿納尼的工廠為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合研的新冠疫苗AZD1222提供小瓶填充和包裝。6月13日,阿斯利康表示,目前總生產能力預計為20億劑/年。

在國內,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官網5月12日消息,其旗下公司承建的國內首家人用P3生物醫藥生產車間項目已順利完成交付,標誌著全球最大新冠疫苗生產車間的誕生,量產後年產能達1億劑,具備滿足大規模緊急使用和常規接種的生產條件。

記者手記|抗疫戰場上,時間比金錢重要

全球已有超100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然而此時在美洲,疫情仍未見頂,這場大流行病的輻射規模前所未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6月22日的例行新聞會上說,「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仍在加速,其影響將持續數十年」。

若如上所言,我們日後將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然而長時間的、大範圍的「停擺」無論是對經濟發展,或是心理健康都會在焦慮情緒中造成衝擊。因此,疫苗才是那把被寄予厚望的解題鑰匙。

3月下旬,時有新冠疫苗剛邁入臨床研發階段,我們刊發了《爭分奪秒20多種新冠疫苗搶時間 NBD記者對話多家國外科研團隊》一文,全景式介紹了當時正在研發的新冠疫苗及其技術,以及疫苗問世需經的六大關卡。

3個月後,在研的新冠疫苗數量增加了6倍,而人們關心的焦點除了疫苗何時問世之外,還有它的有效性和產能準備,近日重慶醫科大學的一篇研究引發了人們對「免疫保護期」的熱烈討論。

焦急等待之中,大眾如何科學認知新冠疫苗同樣面臨考驗。重慶醫科大學的研究其實並沒有告知「新冠疫苗僅能提供2~3個月免疫保護期」這一結論,研究者的發現正說明了新冠病毒的複雜性,而我們對於它仍有太多未知,無論是受訪的研發企業還是免疫專家都呼籲更長的觀察,更多的研究。

每一項研究都是為了揭開新冠病毒身上的面紗,在採訪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便是「協作」。與時間爭,與產能拼,全球早已對新冠疫苗的生產和分發所有部署,而其中攜手合作正是原則所在,傳統的成本/收益分析不是新冠疫苗研發和生產的驅動力,這場抗疫戰場上,「時間比金錢重要」,「疫苗供給能夠廣泛獲取非常重要」。

記者:餘佩穎

編輯:高涵

視覺:陳冠宇

排版:高涵 馬原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怎麼打?到哪去打?接種疫苗要注意什麼?疫苗保護期是多久...
    12月19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發布會,介紹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並回答了相關問題。 高風險人群「應接盡接」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19日說:在冬春季節到來之際,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比如冷鏈物流人員、海關邊檢人員、醫療疾控人員,以及農貿市場、海鮮市場的工作人員,還有公共運輸的工作人員等。
  • 剛剛,濮陽市新冠疫苗第一針,接種了!
    緊急接種遵循:重點人群優先、有疫情地區優先、安全規範接種、知情自願的原則,接種從即日起到2月5日結束,分批有序進行。濮陽市新冠疫苗緊急接種知識問答1.請問新冠疫苗真的有必要打嗎?接種疫苗非常重要。一方面幾乎所有人都沒有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對新冠病毒是易感的,而且感染後絕大多數會發病、有的還會發展為危重症或死亡。
  • 浙江紹興新冠疫苗一針200元
    浙江紹興新冠疫苗一針200元10月15日,浙江省嘉興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新消息稱,重點人群可以緊急接種新冠疫苗的消息。10月16日上午,澎湃新聞獲悉,浙江義烏也開始新冠疫苗緊急使用。下午四點半左右,社區服務中心臨近下班時間,仍有不少人趕來詢問接種新冠疫苗事宜。一位現場新冠疫苗接種者表示,有點擔心新冠疫苗有副作用,但有也沒辦法。澎湃新聞記者從多位有出國計劃的人員處了解到,目前出國並沒有要求一定要接種疫苗,但考慮到國外疫情以及自身安全,希望可以接種疫苗,以保護自己。
  • 最新解答:國產新冠疫苗來了!到底要不要打?
    國產新冠疫苗的好消息來啦!目前已有10萬多名高危人群接種,無一例明顯不良反應且無一人感染,安全性上大可放心,而且預計在年底,我們就能接種疫苗了! 那新冠疫苗到底如何接種?有效期多久?價格怎麼樣?
  • 中美英新冠疫苗研發競賽:中國5款疫苗領跑全球 誰是疫苗之王?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崔笑天 北京報導截至6月2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達625萬,死亡人數37萬。而只有有效的疫苗被研發出來,人類才算終於戰勝了新冠病毒。目前,有能力的國家都在加緊進行新冠疫苗的研發。
  • 新冠疫苗質量如何把控、產能如何……詳情→
    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所新冠項目生產負責人 張晉:燈檢是對一支疫苗很嚴格的把關,一支疫苗要通過14條途徑檢測這支疫苗是否合格。包括裡面有沒有異物,包括瓶塞是不是嚴緊,包括裝量,包括是不是有破裂等等。與以往疫苗不同的是,新冠病毒疫苗每個包裝盒上還要進行雷射打碼編號。
  • ...V」的免疫保護期可能達2年左右,輝瑞疫苗保護期為4至5個月,但...
    2020-12-13 14:38:14來源:FX168 【俄羅斯專家:新冠疫苗「衛星-V」免疫保護期可達2年】俄羅斯加馬列亞流行病學與微生物學研究所所長亞歷山大·金茨堡表示,新冠疫苗「衛星-V」的免疫保護期可能達2年左右,輝瑞疫苗保護期為4至5個月,但以上數據均需要通過試驗加以證實。
  • 新冠疫苗來了!去哪接種,能管多久?官方最新回應
    據央視新聞,12月19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並答記者問。截自央視新聞相關直播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預防病毒性疾病最有力的科技手段。
  • 新冠疫苗接種方案分兩步在全國範圍內實施
    新冠疫苗怎麼打?到哪去打? 接種疫苗要注意什麼? 疫苗保護期是多久? 接種疫苗有不良反應嗎?新華社訊 12月19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發布會,介紹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並回答了相關問題。高風險人群「應接盡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19日說:在冬春季節到來之際,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比如冷鏈物流人員、海關邊檢人員、醫療疾控人員,以及農貿市場、海鮮市場的工作人員,還有公共運輸的工作人員等。
  • 新冠肺炎滅活疫苗多少錢一針?
    新冠肺炎滅活疫苗多少錢一針?貴不貴?  預計幾百塊錢一針。如果打兩針的話,價格應在1000塊錢以內。  」打一針疫苗,保護率大概是97%,抗體產生是緩慢的,像曲線一樣在緩慢增長,一般情況下大概半個月可以達到能抵抗新冠病毒的水平;如果打兩針疫苗,保護率能達到100%。
  • 新冠疫苗來了去哪接種,能管多久?官方最新回應
    最近的散發性疫情中有幾起就可能與進口冷鏈物流有關。隨著冬春季節來臨,各地溫度下降,疫情防控的形勢將更加嚴峻。在這樣的背景下,在總結前期緊急使用階段的經驗基礎上,在冬春季節到來之際,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
  • 新冠疫苗何時能打?管幾年?哪些人不能打?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進展可謂是大家最為關注的話題。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00個新冠病毒疫苗項目同時在研發。在邁入臨床試驗階段的六款中國疫苗中,中國生物承擔研發的2款滅活疫苗已進入臨床Ⅲ期試驗階段,並已具備大規模量產的能力,各項進度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 中國的新冠疫苗這麼打!
    第二步,隨著疫苗附條件獲批上市,或者疫苗產量的逐步提高,將會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過有序開展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逐步在各人群當中構築起人群的免疫屏障,來阻斷新冠病毒在國內的傳播。
  • 中美新冠疫苗研發PK 中國不慢於任何一個國家!
    最近關於新冠疫苗的話題一直熱搜不斷。前有川普想10億美元買斷德國疫苗成果遭拒絕,後有我國陳薇少將成功研發重組疫苗並臨床測試。緊接著,中美幾乎同一天打出疫苗第一針!感覺像班裡的一二名考試同時提前交了卷...
  • 國藥集團提交新冠疫苗上市申請
    令人鼓舞的是,截至11月12日,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共有212款新冠疫苗正在研發,其中11款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階段。而來自我國的就有5支,其中3款為滅活疫苗,研發速度均位於世界前列,且試驗顯示安全性良好,未出現一例嚴重不良反應,不管是研發速度還是質量,我國新冠疫苗都實現了「又快又好」。
  • 青少年何時接種新冠疫苗的回應來了 新冠疫苗概念股有哪些?
    面對複雜嚴峻的疫情,新冠疫苗的接種,也越來越重要。自新冠病毒疫苗重點人群接種工作實施以來,截至目前我國疫苗接種量已超過1000萬劑次,疫苗接種情況如何?產能可以滿足需求嗎?《新聞1+1》連線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共同關注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進展。
  • 新冠疫苗誰先打?什麼時候打?去哪打?國家衛健委詳解
    ,通過有序開展預防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逐步構築起人群的免疫屏障,來阻斷新冠病毒在國內的傳播。③接種條件將有嚴格規範。④所有接種點都會提供接種新冠疫苗的憑證。提醒:接種疫苗要攜帶身份證,做好疫苗登記!新冠疫苗能提供多久保護?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新冠疫苗能保護多長時間,還不能下結論,需要後期跟蹤研究。
  • 流感疫苗一針難求!打不到怎麼辦?
    最近,省內各地都有聽眾反應流感疫苗接種「一針難求」。記者昨天從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流感疫苗九月份開打後,一個月的接種量接近去年全年。不少接種點預約登記的數量是往年的好幾倍,有的接種點甚至已經排到了明年1月份。
  • 川普一名隨從人員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流感疫苗一針難求,黃牛...
    每經編輯:張喜威1丨川普一名隨從人員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據海外網最新報導,據彭博社消息,川普的一名隨從尼克·盧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該研究為設計植物保護策略與開發新的抗病品種提供了新思路。3丨流感疫苗一針難求,黃牛加價近3倍兜售每經AI10月4日訊,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流感疫苗在今年備受關注。
  • 「美國新冠疫苗開打」背後:誰優先?誰猶豫?何時群體免疫?
    此前,關於少數族裔在疫苗試驗中代表性不足的聲音不絕於耳,研究顯示,少數族裔背景的人是最有可能拒絕接種新冠疫苗的群體之一。然而,在這第一針新冠疫苗背後,關於「誰能優先接種疫苗」的爭議以及「疫苗猶豫」的問題更赤裸裸地擺在了美國人的面前。不僅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在疫苗上市之際大力鼓吹自己的深謀遠慮,還有消息稱其身邊的人將優先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