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狠的科技巨頭!比華為還豪橫,壟斷全球70%市場

2020-12-11 騰訊網

8月17日,據路透社消息,深圳大疆科技正尋求裁員1.4萬人,裁員始於三月,削減了全球三分之二的銷售團隊。

路透社說的雖然有板有眼,但肯定不會裁1.4萬,因為大疆一共也就這麼多人....大筆一揮就想把中國無人機巨頭給寫沒了,安的什麼心?

其實大疆被外媒盯著不放是有原因的,這可是中國70多年來唯一的壟斷科技巨頭,年營收近200億、壟斷全球無人機70%的市場份額,地位絕不亞於華為。

最關鍵的是,大疆是唯一讓美國人束手無策的中國科技公司,連美軍都對它的產品上癮....

2006年,就讀香港科技大學的汪滔在深圳成立大疆無人機,6年後大疆精靈1面世,因為操作簡便、遠低於市場價,引發轟動。

可怕的是,大疆成名後沒像蘋果那樣擠牙膏式創新,反而瘋狂迭代產品,每次出新都是顛覆,直接把前作拍在沙灘上。

比如2015年大疆推出精靈3——真正的一體式四旋翼無人機。不到1年,高潮又來了,更穩、更智能的精靈4橫空出世。

它多出自動避障、指點飛行和視覺追蹤這三大創新功能,不止猛甩對手幾條街,連前作也被徹底顛覆,這才是革自己命的硬核科技公司。

關於大疆無人機帶來的顛覆性體驗,就像2014年美國《時代》雜誌的評價:智慧型手機、高科技照相機讓我們從各種角度欣賞和拍攝世界,但它們都沒有像無人機那樣拓展拍攝的空間。而在無人機中,很少有人像大疆創新做得這麼好.....

此後幾年,因為大疆無人能敵的產品優勢,國內外同行被逼的不是倒閉就是裁員,連美國最大的無人機公司3D Robotics也被打得節節敗退。

最終大疆統治了全球無人機市場70%的市場份額,對手們統統被歸到「其他」,根本無力與之一戰,堪稱獨角獸中的戰鬥機。

一個令人膽寒的中國科技巨頭,就此誕生。

公開資料顯示,DJI大疆創新成立於2006年,專注無人機系統研發和生產,作為民用無人機領導企業,目前佔據全球消費級無人機70%以上市場份額,估值已超過100億美元,被稱為是一隻超級獨角獸。

據《華爾街日報》稱,大疆創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級無人機製造商,這家公司每年要銷售出數以千計的售價約1000美元的四軸飛行器。

大疆創始人和CEO汪滔此前曾放出豪言:「國內任何一家(無人機製造商),2000塊以上的,銷量最多的時候是我們的1/20」。

資本也是排著隊地給大疆送錢,大疆的一位機構股東說,「有人送錢都是好幾倍地送,不要都不好意思」。還有人說:「(大疆)持股人現在不太願意稀釋手中的股份,因為它就像一臺印鈔機。」

大疆產品能所向披靡,一是有技術信仰。汪滔向來恃才傲物,他曾說這個世界太笨了,笨的不可思議,也炮轟過國產手機行業本質就是小家電,不過是套了層網際網路的皮,技術門檻還不如空調高。

傲是傲了點,但他調教出的大疆確實底氣十足。

作為一家科技公司,大疆一直以技術創新為命脈所在,專利申請數多年保持行業首位,僅2016年就達到874項,頗有華為科技長徵的氣勢。

正是因為大量研發投入,大疆屢出爆款一代比一代顛覆。以最新的Mavic Mini為例,既能滿足複雜的飛行、拍攝需求,又非常便攜,摺疊起來竟然只有手機那麼大。

此外,大疆很早就有意識打造無人機產業鏈,從軟體研發,到硬體製造,力求每個零件都是中國製造,自主產權。

單就這點而言,國內能做到完全掌握核心專利,又完全不依賴美國技術的科技公司,除了大疆沒誰了吧?

二是對人才的重視。在人才培養上大疆向來犀利,大膽給身懷絕技的人才提供資源、資金、平臺去一展所長,一句話「你行我就讓你就上」。

2012年,汪滔為初代無人機懸停、穩定、360度拍攝等問題犯難時,公司裡一個沒畢業的大學生大膽提出解決方案。汪滔當即就讓他領導上百人,還給了數千萬研發資金。2年後,大疆精靈2問世,成為第一架能360度無遮擋拍攝的無人機。

2015年至今,大疆又豪擲3億元舉辦「RoboMaster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你能想到大疆堅持搞這種賠錢比賽,僅僅是為了給有才華的人一個展示的機會?

三是近乎自虐的高標準。縱觀20年來的偉大科技產品,無一不是以極致為己任,比如開創智慧型手機盛世的iPhone系列。

當然,極致的背後往往都是自虐,這意味著你必須做世界一流的產品,靠性價比取勝的二流產品永遠做不到革命式創新。

關於大疆的極致追求,從汪滔嘴裡的狂話就能窺見一斑:「我們不會設想去做世界二、三流產品,靠便宜取勝——便宜,是自己沒本事,拿不出好貨來。」

得益於這些核心壁壘,大疆成為全球無人機領域的絕對王者,一改西方對中國製造便宜低質的偏見。它的成功,足以說明在高科技領域,我們同樣可以做到世界領先。

大疆無人機功能究竟有多強?此前還發生了一個關於打臉白宮的小故事。

2015年美國白宮的工作人員突然在草坪上發現了一架無人機,在這個可以說防護最嚴密的地方,沒有任何人看見,也沒有引發任何警報反應,就堂而皇之的出現了一架無人機。結果事後調查,是一個醉漢,不小心操作大疆無人機飛到了白宮上空,落在了草坪上,這讓無疑是打了美國人的臉,足以笑話好久。

但是,美國即使看不慣它,也不得不依賴它。大疆早已是美國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產品,佔據美國80%的無人機市場份額,美國銷售收入也佔據了大疆40%的營收。

美國早就對大疆動手了,早在2017年就以「將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和執法數據提供給中國政府」為理由展開了對大疆的調查與制裁,並大幅提高了關稅。

不過大疆絲毫不怵,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漲關稅是嗎?那我就漲價!硬剛的大疆直接宣布北美市場的無人機漲價13%,然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大疆在美國的銷量不降反增,市場份額還提升了2個點,達到了74%的市場份額,後來還成了美軍的採購商。

此外,美國企業拼了命地追趕大疆,但最後還是被後者拍死在沙灘上。比如世界第二、美國第一的3D Robotics,曾被福布斯稱為「大疆的強大對手」。

原為大疆美國分公司負責人吉恩還加入了3D Robotics,準備大幹一場,據說,吉恩在開會時總是說「我要弄死大疆」。兩年之後,他們押注全部資金的無人機Solo終於面世,售價僅1700美元,本來以為可以一雪前恥揚眉吐氣了。

結果你猜怎麼著?四個月之後,大疆精靈3橫空出世,技術更高一籌,還比Solo便宜了整整700美元。價格和技術雙重碾壓作用下,3D Robotics的Solo只能淪為廢品,公司資金鍊也由此斷裂,要幹翻大疆的它,最後自己卻翻了車!

如此豪橫的大疆,當初卻是無人問津到「連員工都不願意進來看一眼。」2006年大疆在深圳創立,初創人員僅有4名,且只有創始人汪滔懂得無人機技術,還需要手把手的教人。更糟糕的是,大疆幾乎招不到任何優秀人才,因為創業的起點只是20平米的庫房,就算有人願意過來看一看,看過之後也會離開。

然而,大疆卻迅速實現「逆襲」:2006年,大疆只有4名員工;2011年,大疆90名員工,年收入420萬美元。2014年,公司年收入超過1.3億美元,員工人數達到1240名。2011到2015年,大疆創新銷售額增長近100倍。直到今天,大疆估值已超過100億美元,

壟斷帶來的,是超乎想像的利潤:2015 —2017年,大疆營收為59.8億、97.8億、175.7億,連年保持高速增長。據大疆董事會預計,到2022年營收可暴漲至1700億元。

更猛的是,大疆竟然成功抵禦美國打擊。大疆無人機壟斷市場後,美國人又露出無賴本色,正面競爭不過就搞起封殺,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全面禁用大疆。

沒想到1年後,美國軍方因為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品,只得繼續選用大疆無人機,搞得美國束手無策。

這就像國產手機品牌一直依賴高通晶片一樣,人家已經做到領先了,除了繼續用你別無選擇。

想當年美國用晶片、作業系統徵服全世界,如今大疆用高端無人機徵服美國,也算揚我國威!

相關焦點

  • 敢於跟美國叫板的中國科技巨頭!比華為還剛硬,壟斷全球8成市場
    近年來,我國科技發展迅猛,5G、晶片、北鬥衛星導航等領域,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但也因此遭到了美國的奮力打壓,比如大家熟知的國產科技巨頭——華為,這兩年就一直處於和M國的博弈之中,然其實,除了華為外,國內還隱藏著另一個科技巨頭——大疆,也深陷與M國的對抗之中,但做法卻比華為還要剛硬。
  • 被誤會最深的中國科技巨頭,銷量比華為還高,卻被誤認為是外企?
    被誤會最深的中國科技巨頭,銷量比華為還高,卻被誤認為是外企?對於華為,大家都很熟悉,作為中國著名的科技巨頭,實力相當強勁,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華為是咱們中國科技企業的代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說有哪家公司的銷量比華為還要高,小夥伴們肯定不信,但還真有,所以就讓我們來看看,被誤會最深的中國科技巨頭,銷量比華為還高,卻被誤認為是外企?這家科技巨頭企業就是國內著名的普聯技術有限公司,一個全球銷量第一,卻常常因為名字被誤認為是外企的巨頭企業。對於普聯,它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企業哦,而且它和騰訊一樣,都來自於深圳的華強北!
  • 中國半導體巨頭打破壟斷,拿下全球10%的市場,一臺設備賣80萬
    在半導體領域,我國因為一直沒能掌握部分核心技術而受制於人,為改變海外壟斷的局面,多年來國家在半導體產業投入良多。不少中國公司為幫助國家實現半導體的自給自足潛心研發多年,但由於攻關難度較大成功者少之又少。
  • 比華為還強硬!敢跟美國叫板的國產巨頭企業,佔據全球80%市場
    導讀:比華為還強硬!敢跟美國叫板的國產巨頭企業,佔據全球80%市場眾所周知,最近這幾年隨著國產科技企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在科技領域的綜合實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目前我國在5G、半導體晶片和北鬥衛星導航等領域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國產科技企業發展的實力,其中華為作為國產科技企業的一大代表,就給無數的國產科技企業起了一個好頭!
  • 明明是中國科技巨頭,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銷量超越華為再拿第一
    提及中國科技巨頭,華為、中興必須榜上有名,而且這兩大科技巨頭在命名上就極具中國特色。但要知道,多年前,中國科技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並不強,因此有不少中國科技巨頭,為了擴大知名度,取了一個英文名字。
  • 比晶片更緊迫,美國幾乎壟斷全球市場,中國用20年才嶄露頭角
    「缺芯少魂」一直是中國信息產業的痛點。而無論是晶片還是作業系統,美國都處於壟斷地位。目前,我國半導體產業就因為沒有掌握晶片的核心智慧財產權,而處處受制於美方。華為、中芯國際等在晶片技術的研發方面取得顯著成就的中國科技巨頭,更是成為美國商務部制裁的主要目標。
  • 中國光學巨頭崛起,背靠蘋果、華為,造出全球1/3的手機鏡頭!
    導讀:中國光學巨頭崛起,背靠蘋果、華為,造出全球1/3的手機鏡頭!在我們平時使用手機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使用手機來進行拍照,因為現在手機的攝像頭都越來越清晰了,所以手機的拍照功能也深受消費者的歡迎,而在全球的手機攝像頭領域,如今也誕生了一大科技巨頭企業,它就是大立光公司。根據中國光學巨頭大立光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
  • 中國晶片巨頭助攻華為,打破海外的壟斷
    中國晶片巨頭助攻華為,打破海外的壟斷我們現在生活的21世紀時代是一個被科技包圍的幸福的時代,因為有各種各樣高科技電子產品還有發達的網絡出現,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非常快捷,尤其是手機這個電子產品更是在我們生活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這樣說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了,因為有了手機我們不用出家門便可以了解到外面的信息,購買到外面的東西,而且手機也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
  • 大疆——連美國也束手無策的中國科技巨頭
    我們當然是重頭戲,獨佔59個名額,其中包括大疆、中芯國際、中國船舶、中交建等中企,北理工,北郵電、南京理工等高校。所謂的實體清單,就是切斷技術供應,讓你自生自滅,華為、中芯國際等企業均受到重大影響。但中國有這麼一家科技企業,被制裁多次依然在全球市場屹立不倒,連美國都對其束手無策。它就是大疆無人機,中國70多年來唯一的壟斷科技巨頭,年營收近200億、壟斷全球無人機70%的市場份額,比華為還要兇猛。
  • 曾經壟斷全球市場90%,如今對手林立!吉列的中國挑戰者,來了
    網紅產品、網紅品牌帶動的手持式吸塵器、高端吹風機、掃地機器人的零售增幅達到50%以上;最可怕的是個護類生活家電,比如眼部按摩儀、美容儀、剃鬚刀等、線上量激增80%以上。要知道,這些小品類曾經都牢牢把握在國外巨頭手裡。
  • 華為與小米「喜結連理」?國產系統生態聯盟成立:打破微軟壟斷
    手機也好,電腦也罷,作為我們最熟悉的兩類消費型電子產品,二者幾乎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覆蓋率最高的存在,而中國品牌在這兩大市場也是風生水起。其中手機市場上,包括華為、小米、vivo、OPPO在內的品牌全球市場佔有率近乎50%;而在PC市場上,聯想也是長期高居全球第一。
  • 華為提前布局,決定在俄羅斯生產鯤鵬伺服器設備,有望打破美企壟斷
    目前,英特爾的晶片成為個人電腦的「內核」主宰,全球有9成以上的個人電腦伺服器使用的英特爾的x86架構。過去,美國政府以政治左右科技,造成我國企業想要基於x86架構開展科技研發等頻頻受到授權和專利限制。幸而,英國的ARM架構愈發成熟,給了中國科技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機遇。
  • 美國科技巨頭抱團:谷歌扶持高通驍龍晶片,華為麒麟與鴻蒙或加速
    正在遭受新冠疫情困擾的美國,竟然還想再攪局全球科技市場!據英國路透社近日報導內容稱,美國考慮搞出新出口管制措施,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條例,進一步限制華為合作更多企業。這意味,哪怕有一個螺絲是美國的,也不能供應給華為使用?
  • 科技巨頭遭政府反壟斷起訴!反壟斷席捲全球,中國也岀手
    5萬億科技巨頭遭政府反壟斷起訴,或被強制拆分!反壟斷風暴席捲全球,中國也岀手)全球科技巨頭們或面臨新麻煩,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可能被強制拆分的Facebook。根據FTC的調查,臉書是全球最主要的個人社交網絡服務提供者,在該市場上擁有壟斷權,並利用壟斷地位獲取了驚人的利潤。僅去年一年,臉書的收入就超過700億美元,利潤超過185億美元。 截至12月9日收盤,Facebook股價報277.92美元,下跌1.93%,總市值79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萬億元)。
  • 中國巨頭打破壟斷,光刻機傳出重大好消息,核心零部件研發成功!
    導讀:中國巨頭打破壟斷,光刻機傳出重大好消息,核心零部件研發成功!眾所周知,自從我國的科技巨頭企業華為公司被打壓以後,就讓我們意識到了半導體晶片在整個科技領域的重要作用;晶片作為現代科技領域發展的核心,可以說整個科技領域都無法離開晶片的支持,沒有了晶片,我們的手機甚至都無法開機,正因為如此,我們也必須要加大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研發和布局才行!
  • 華為迎來接班人!中國科技巨頭髮力,超越愛立信位全球第三
    雖然表面看起來華為就是手機的代名詞,但其實華為本質上是一家業務種類非常繁多的科技型企業,不過是因為在手機上做到了知名度堪比蘋果,並且非常擅長晶片設計,通訊技術,所以目前華為的知名度已經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華為的實力而在國內,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華為是中國的驕傲。
  • 中國科技真巨頭!打破德日技術封鎖,服務華為與蘋果,月營超12億
    作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中國在過去幾十餘年時間一步步成長為全球第一大消費電子產品市場,根據相關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消費電子產品市場規模接近4000億元,預計2020年全年將達到5819.3億元。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yls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百度、阿里巴巴、小米成功穩居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TOP5;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穩居全球TWS(真無線藍牙)耳機出貨量TOP2;根據Canalys、IDC以及Counterpoint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華為、小米、OPPO
  • 美國壟斷95%市場,中國花20年時間嶄露頭角!
    美國是世界上科技實力最強大的國家,掌握了科技霸權,然而隨著中美科技摩擦日趨激烈,近年來美國升級晶片出口管制,卡我們的脖子,一時間「缺芯少魂」引發廣泛關注。所謂的「芯」指的就是晶片,而「魂」則指的是作業系統。
  • 國產快閃記憶體的崛起,獲得華為的青睞,打破日美壟斷躍居全球第七
    放眼全球快閃記憶體晶片市場,一直以來由日美韓三國掌握著前六大快閃記憶體原廠,例如三星、SK海力士等都是能夠壟斷全球的快閃記憶體巨頭。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國內不少科技公司走上自研快閃記憶體晶片的路。受國內相關行業技術儲備少、經驗不足的影響,大多數快閃記憶體晶片企業都沒能完成任務。
  • 中國專家宣布聯手,OLA正式成立,國內科技巨頭的大動作將至!
    中國專家宣布聯手,OLA正式成立,國內巨頭終於有了大動作!隨著全球科技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技術的兩極化也開始逐漸彰顯。其中,美國為了繼續維持自己科技霸權的地位,開始頻繁新建「討論組」。但包括華為在內的中企,卻並未受邀加入。其實,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建立「討論組」,來發展自己的科技力量。早在2019年,美國科技公司谷歌、蘋果在內的十幾家巨頭企業,就已經創辦了針對物聯網領域的工作組——chip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