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山西的風光好,其實在全國來說,風景還真一般。山西的英雄仁人志士,在全國也不算牛耳。但是全國範圍內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地面古建築,如寶剎禪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畫、古塔古墓等,則可說是首屈一指。在呂梁的離石市,有一座古老的小眾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
離石市西北四十五華裡蘭若山上,有一座始建於北魏時期的金閣寺,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被稱為「前金閣寺,後石州城」,是離石境內現存最古老的寺院。事實上,日本京都也有一座金閣寺,其內部和外部都貼滿了金箔的三層樓高(舍利殿)叫做金閣,可以想像它的輝煌程度。
呂梁的金閣寺可不是那樣熱鬧,前邊是神仙山,後邊是馬頭山,山勢綿延,蜿蜒連綿,群山奇石險峻。總體坐北朝南,東西400多米,南北80多米。現有如來佛殿、千手觀音佛殿、真武殿、老爺廟、華佗廟、山神廟、僧侶廟、古戲臺、僧房等建築。傳說
金閣寺之金香爐,傳說中
很早以前,金閣寺非常靈驗,香客遠近聞名,慢慢寺裡積聚了不少金銀。為了便於管理,當時的住家便請人把這些金銀製作成金香爐。為防盜賊,住持將香爐埋藏於廟內,為方便後世僧人將之挖出,編了一句暗喻:「內七步,外七步,裡裡外外七步,裡裡外外七步,裡裡外外三步。」
後來的僧人為了挖金香爐,可說是把整個寺院挖地三尺,始終找不到。香爐子的謎題也一直無法解答?清朝時,有一個秀才進山中採香,發現桌上的香爐有點特別,就把它帶回家。數日後,秀才在金閣寺大小十多間殿堂中,每堂獻上三件鐵器:一口大鐘,一個香爐,一個燒表盆,又揖了不少布施。又在自己的家鄉修建了一座二層樓的樓房,可謂一夜間致富。這位名士從金閣寺取回的香爐就是金香爐。那時候的住持使用了「七步」與「漆布」的諧音,因此後世之人一直找不到。
傳說元代,金閣寺裡有個小僧,他發現了一個奇特的地方,那就是一個修剪過的草,可以在一夜之間長得跟原來一樣。後寺百歲老和尚在此挖出一個粗泥盆,比一般的粗碗大一點。這裡是著名的聚寶盆,不管放什麼東西,第二天會長都會出滿盆。
隨後,朱元璋來到這裡,老和尚發現朱元璋是個偉人,就把他送給了聚寶盆。由於攜帶不方便,便將盆子埋在山下一棵向左扭的柏樹下,待第二天取下。山中的柏樹一夜之間都變得搖搖晃晃,找不到被埋葬的聚寶盆。
這裡是金閣寺,一座不為人知的千年古寺,關於兩件珍寶的傳說依然迴蕩在呂梁大地。那你去過這座寺廟嗎?關於這座古寺還有什麼要說的?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