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天的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日前,為引導公眾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蜀山區科協聯合安徽省地質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地質調查院舉辦探索地質科普線上教育活動。
活動中,老師們用泥巴和輕型黏土來模擬相同性質的巖層和不同性質的巖層,在受力情況下的變化;用熱熔膠來模擬巖漿,演示巖漿是怎樣侵入的,並在風化和剝蝕等地質作用下是如何形成山體的。
實驗生動形象還原了最基礎的地質構造運動——褶皺運動,風趣幽默的解釋了地球的奧秘及科普著名地質遺蹟(如黃山)的形成機理。
實驗旨在告訴大家現在的地球面臨很多的環境汙染,地球上很多不可再生資源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不可再生資源比如淡水,化石燃料,石油,煤,地球上的所有礦產資源都是經過上億年才形成的,這些資源儲量隨著人類的消耗越來越少。
今年初的澳洲大火、非洲蝗災、全球範圍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都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區科協希望通過活動號召大家認識到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共同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此次活動引導、激發了群眾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興趣,吸引公眾對周圍生存環境的關注,樹立珍惜資源愛護地球的意識。
【來源:蜀山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