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燒香也即春節燒頭香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春節燒香祈福由來:
作為我國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春節燒香也即春節燒頭香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至佛教由印度傳入我國以後春節燒香的習俗便慢慢形成。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燒的香就是燒頭香了。春節時過午夜,一至開正時刻,一家大小齊燒香,拜神,祭祖先,恭迎新年,以迎喜避災,乃由長上挨次行三跪九拜禮,祭拜極誠虔。
寺廟朝聖注意事項:
名寺名廟,分布較廣,它們是朝聖、旅遊者頗愛光顧遊覽的重點,但在朝聖、遊覽寺廟時有四忌需牢記心頭。
一忌稱呼不當,對寺廟的僧人、道人應尊稱為「師」或「法師」,對住持僧人稱其為「長老」、「方丈」、「禪師」。喇嘛廟中的僧人稱其「喇嘛」,即「上師」意,忌直稱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汙辱性稱呼。
二忌禮節失當,與僧人見面常見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於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
三忌談吐不當,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四忌行為舉止失當,遊歷寺廟時不可大聲喧譁、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隨便亂走、亂動寺廟之物,尤禁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同時,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無知而做出不禮貌的事。
禮佛上香前注意事項:
一、拜佛之前,應潔淨身體
我們在拜佛之前,應當先洗淨身體及雙手,最好不吃蒜、蔥、魚、肉、酒,及嚼檳榔、吸菸草,口汙臭,對佛菩薩禱告是相當不敬的,縱使與人說話,滿嘴臭腥味亦是不禮貌的。更何況是拜佛呢!
二、入寺廟,服裝要整潔樸素
女人到寺廟拜佛,千萬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有失禮儀,勿讓小孩到佛堂內奔跑嘻戲。
三、進佛寺,不得由中門入,當從旁門入,依左臂而行。
據說只有開了光的寺廟才有資格修十三道門。正中間的三道門,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遊客,進門只能走右邊的那道門,中間那道門叫空門,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進門時,女客先邁右腳,男客先邁左腳,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門檻上,而且這步子,需邁得越大越好。
入寺內不踏門檻(門底下隔板),進入佛堂內,不得高視佛面,當即低頭即作禮拜,更不得溜達作觀賞,東張西望,若要觀佛面,應站立於堂外丈遠而觀之,方合乎禮制。於佛堂內不得大聲談話、喊叫、跑跳,勿隨地吐痰或隨地擤鼻涕。
四、勿將寺廟當觀光地區
踏進佛寺內為禮拜佛菩薩,消除業障,需心存恭敬虔誠,方得感應,萬不可在佛寺內隨便大笑或嘻皮笑臉,非但不能消業障,反犯了不敬三寶之罪矣!應保持威儀莊嚴之相,以示對諸佛菩薩之恭敬,方得感應,若欲笑之,應保持小聲,並以袖口掩之。切勿將清淨莊嚴之佛門聖地,當作觀光聖地,其因果可大矣!
五、入佛堂拜佛之前,應將隨身物、衣、帽、手提袋放於地上,而後再行頂禮拜佛 ,千萬不可將皮包、衣、帽、手飾隨便放置於桌上。佛堂中央,不得站立或禮拜, 佛堂中央位置,是住持禮拜位置,一般人請勿站立或禮拜。
六、有人禮佛,勿從前面過。合掌空心,十指併攏,朝天,不可傾斜指向佛,這樣是不禮貌的。手執香拜佛:頭向前一拜而手拿香亦同時向前一拜,連續三拜即可,拜時要緩慢而莊嚴。拜佛不一定要點香,不一定要點香拜佛方顯出誠心,佛教最大禮節是五體投地禮,即兩肘、兩膝、頭頂同時伏在拜墊上,手心向上。
應該怎樣上香:
一、前行
於佛之身所依(諸佛之雕塑、畫像、照片)、語所依(佛經、論等)及意所依(佛塔)前,整齊安置擺放供養:水碗、鮮花、明燈及其他供品。
二、正行
一邊念誦「皈依文」,一邊頂禮三遍。點燃一根香,雙手合掌,掌間持香,而後將其放入香爐。香爐可選用金、銀或銅質,隨其所宜。而後,右膝著地恭敬下跪,或結跏趺而正安坐,雙手合掌,放於胸前。花數分鐘,糾正動機,發菩提心。觀想自己面前虛空,安住全部諸佛、菩薩。然後,徐徐念誦以下偈頌,思惟其義,並作觀想:
二水花香明燈塗食樂,實設意變供養皆奉獻。無始所積罪墮悉懺悔,凡聖所修眾善皆隨喜。以我身語意三誠敬禮,奉獻實設意變諸供雲。無始所積罪業悉懺悔,凡聖所修眾善皆隨喜。乃至輪迴未空請安住,為諸眾生旋轉正法輪。自他諸善回向大菩提,以花鋪蓋塗香之大地。須彌四洲日月作飾嚴,觀想為佛陀土作供養。願普有情受用清淨土,依登 古路 勒那 曼達那康 尼呀他 呀咪。
回向發願:
願晝吉祥夜吉祥,日中午時亦吉祥。一切時中吉祥者,願諸三寶致吉祥。文殊室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三世諸佛所稱嘆,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文明上香:
香燒三支是表恭敬佛、法、僧三寶,又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也就是要學習佛菩薩的德香,讓世界充滿愛香。
一般進到寺院需按寺規上三炷香,拜完要將三炷香按順序插入香爐,並且嚴禁擅自燃燒大香,以免傷人並造成環境汙染。
民俗中的燒香,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
燒香,應該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燭,因為常人用右手殺雞剖魚,如果是左撇子的話,則反之。先點燃香,要越旺越好,人們就常說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舉過頭頂作揖。燒香後再叩頭。
禮佛名詞小百科:
一、頂禮(及俗語「叩頭」)
虔誠頂禮十方諸佛菩薩即兩膝、兩肘及頭著地,以頭頂敬禮,承接所禮者雙足。向佛陀聖像行禮,舒二掌過額、承空,以示接佛足。又稱頭頂禮敬、頭面禮足、頭面禮。「頂禮」向佛菩薩或上座行此禮。雙膝跪下,頭頂叩地,舒兩掌過額承空,以示頭觸佛足,恭敬至誠。
民俗中,作揖後,把香插在香灰裡,就可進門叩頭了。叩頭的話,要認準佛祖菩薩或羅漢。比如,你不能向地藏菩薩一陣猛叩頭。
跪拜的姿勢是這樣的,雙膝跪在蒲團上,雙手合什,注意,這個雙掌合什要注意手心處呈空心狀,高舉過頭頂,向下至嘴邊停頓,可許願,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攤開雙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
二、開光
祈福還有一個儀式叫「開光」,當然是由得道高僧來主持最好。平時開光的東西置於家中,須得初一十五淨手焚香,否則為不敬。但如果是很特殊的開普光,則不同,開光的物件可隨身攜帶。把開光的物品和寫上被祈福人的姓名和生庚八字(記不住生庚八字亦可不寫)的紙用紅紙或紅錦囊包好,遞上隨喜一份(最好是以三六九數字相關),請大師幫忙開光。
開光的過程是把所有的開光物件放於一託盤,置於佛前,大師念經數篇,即算是佛光普照。你的物件因些而賦於靈氣與法力,可以帶在身邊保佑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