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潘曉婷出生在山東兗州,3歲便開始學畫畫,常常一畫就是一整天。在那時,就培養了她獨處、專注的習慣,為她以後打撞球打下了基礎,因為撞球運動需要非常沉穩專注的心態。
她的父親潘健很喜歡新鮮事物,在80年代,撞球剛開始普及之時,潘健就開始痴迷撞球,憑著自學,很快掌握了很多撞球的技巧,後來獲得了兗州的撞球冠軍,有「潘一桿」的美譽。
潘曉婷是看著爸爸打撞球長大的,雖然很崇拜他的球技,但她從來沒打過撞球。那個年代,對這項運動並不是很支持,好像只有那些「壞孩子」才會去打。潘曉婷也沒想過去碰它,因為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個畫家。
1997年,15歲的潘曉婷報考了一間美術學院,但最終落榜了。潘曉婷12年的努力,畫家夢受到了打擊,哭了一整天。她媽媽建議去讀高中吧,可她又不喜歡讀書。最後他爸爸說道:
「沒考上不算什麼,咱另找出路,你跟我學打撞球吧。」
潘曉婷聽後,馬上就不哭了,心裡像是得到解脫了一般。潘曉婷的畫家夢幻滅了,撞球夢的希望正冉冉升起。
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同時還會給你打開一扇窗。美院落榜生潘曉婷,就這樣開始跟著爸爸學撞球,成為了打撞球的「壞孩子」。
從此,父親的球館裡的雜物房多了一張單人床,成為潘曉婷的專屬休息地。爸爸要求她每天練球8到12小時,沒有周末,一個禮拜只能休息半天,就這樣,潘曉婷開始苦練撞球。
但那時,孩子打撞球是被當做不務正業的,身邊的人很不理解,有罵潘爸的:
「老潘,腦子有問題吧,撞球這種路邊攤,怎麼能讓一個女孩子去學這種東西。」
旁人的藐視,讓潘曉婷很難過,她就在這種壓力下練球。
潘曉婷開始練的是斯諾克,當時還不知道有九球。練了半年,一次在電視上看斯諾克比賽,聽解說提到有一場女子比賽將要舉辦。經過了解,才知道是一場女子九球比賽,那是她們第一次聽說九球,但是潘爸鼓勵她去參加試試,於是便報了名。
對於一個才練了半年的人,連九球規則都尚未了解,就要去參加全國比賽,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這樣,潘曉婷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了。
報名後,由於家裡沒錢買九球的球檯,潘爸就把一張普通球檯改裝了。潘爸因為以前做過木工,所以開球館的球桌,大部分都是他親手做的。
潘爸不僅做得一手好木工,而且還是個嚴格的教練。既然報了比賽,那就要加強訓練。潘爸要求她每天至少練12小時的球,長時間的打球,很枯燥,也特別累,特別苦。一天下來,潘曉婷感覺身體的肌肉都快僵硬了,一動不想動。
沒有一天休息的潘曉婷,心裡很憋屈。想著同齡的女孩子們,可以去遊玩、去逛街,可以自由的玩耍,而她自己只能把全部的時間都花在了練球上。她只能哭著把這些想法寫在了日記本上,因為一看到爸爸嚴肅的表情,她就不敢向他訴苦。
潘曉婷琢磨著怎樣才能讓爸爸知道自己的想法呢?辦法還是有的,她沒把日記本鎖起來,而是故意讓媽媽發現。結果真湊效,不久,潘爸就放了她半天假去逛街。
潘爸看到她的日記後,很是心疼,但他知道,對她還是不能放鬆,依然嚴格要求。後來潘爸在這件事上,說道:
「我當年不知道她內心的想法,看了她的日記後,對我觸動很大。但作為父親、教練,我的心腸就要硬。」
潘曉婷的訓練也開始變得越來越苦,要想做到最好,就要別人付出更多,犧牲更多,這樣才能趕超別人。
臨近比賽,潘爸帶著潘曉婷來到北京備賽,因為窮,只能住15元一天的地下室。這時,潘爸給她安排了更苦的訓練,一次,潘曉婷練得都走不動了,蹲在地上哭著衝爸爸說:「你到底是不是我爸爸啊?你一天不把我整垮,你就不高興!」
潘爸看著委屈的的女兒,他的心裡更痛,只能安慰她說:
「天底下最心疼你的人,就是我和你媽,你要做金字塔尖上的人,你吃不下別人吃不了的苦,也就到不了塔尖。」
潘曉婷慢慢開始懂得父親良苦用心,不再抱怨,全身心備戰比賽。
比賽開始了,潘曉婷在64位選手當中,年齡最小,練球時間也最短,實力應該不太強。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潘曉婷一路打進了決賽,最後竟獲得了冠軍!更神奇的是,她在整個比賽中,看不出一點緊張的表現,在獲得冠軍後、領獎時,依然是一副很冷靜的面孔。
潘爸覺得很不可思議,一個16歲的姑娘第一次比賽,拿了冠軍,居然保持著比成年人還冷靜的狀態。
但事實是,潘曉婷不是不緊張,而是太緊張了,已經緊張到麻木了,所以在她臉上看不出有任何表情的波瀾。
但無論如何,潘曉婷都表現出打撞球的天賦,在那次比賽中,她的球技也許不是最好的,但她卻表現的非常沉穩。
由此,潘曉婷正式開始了自己的九球職業生涯,第一次便拿了冠軍,可謂出道即巔峰。
往後幾年,潘曉婷在國內的女子九球比賽中,幾乎都包攬了冠軍。這時,她便把目光瞄準了國外。
2002年,20歲的潘曉婷在日本大阪一戰成名,她在第35屆九球公開賽中,打敗世界第一的柳信美,最終獲得了冠軍,首次世界最高的舞臺上。
潘曉婷後來參加了亞運會、世錦賽等多個國際比賽,獲得了不菲的成績。2013年,潘曉婷取得職業生涯第10個世界冠軍,被譽為「九球天后」。
回顧潘曉婷的九球生涯,她是跟中國九球一起成長起來的,最終成為九球天后,當中的過程異常艱辛。
潘曉婷說過:「球桿是我生命的另一半。」球桿是有生命力的,在她日夜刻苦練習的過程中,球桿已經融進她的意念裡,到達「人杆合一」的狀態。
潘曉婷從90年代初練習撞球,當時被人認為是不規矩的,是「壞孩子」的遊戲玩耍,她頂著沉重壓力,選擇了和其他人不一樣的人生道路,憑著對撞球的熱愛而堅持著,最終也證明了她的選擇是正確的。是的,她成功了,她在巨大的壓力下、艱苦的訓練中綻放了,成為了九球天后。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天后」,但是都可以堅持自己的熱愛、刻苦的精神,來過好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