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古以來,皇帝君主皆擁有生殺大權,所以在這些人身上總是有種不怒自威的氣勢,讓人膽怯。氣質這種東西,很難模仿,那麼飾演過帝王的幾位演員是否能夠滿足觀眾對於霸主的想像呢?
候選人
經過幾輪海選,筆者對投票進行了排名,排名前五位的演員進入到我們下一輪PK。
1.焦晃
2.唐國強
3.陳道明
4.張國立
5.陳建斌
對於第五名的位置,競爭其實非常激烈,陳建斌以微弱的優勢戰勝了排名第六位的張鐵林以及排名第七位的吳奇隆。
(投票為家庭選舉,寵物小五對投票過程進行了全程公證)
上榜理由
焦晃
焦晃飾演過二月河小說改編的《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分別扮演康熙與乾隆,又在《漢武大帝》中飾演漢景帝,皇帝的資歷足夠。
而其本人為國家一級演員,影視劇與話劇都有出色作品。另值得一提的是,焦晃的朗誦水準被很多表演專業的老師同學們推崇,焦晃的朗誦與其他人大為不同,聽不到播音範、戲劇範,而是隨著內容娓娓道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一下焦晃《將進酒》的朗讀視頻。
筆者最為喜歡的還是焦晃飾演《雍正王朝》中康熙一角,在晚年如此混亂的局面下,焦晃演出了康熙的寬仁、堅定、洞察與聖明,將帝王心術演繹得淋漓盡致。
帝王的寬仁與富商巨賈的寬仁不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每個人都是他的子民,沒有親疏遠近,康熙晚年的寬仁滋生了許多貪腐,他心知肚明卻不忍也沒有時間整治,只能自己掌握著平衡,皇帝的苦是臣工皇子少去體會的,而焦晃的成功,在於將康熙晚年寬仁的一面得體的把握。
在眾皇子奪嫡之爭愈演愈烈之時,焦晃將康熙心境中複雜又自信的氣度完美呈現在熒幕上,可見表演功力。
唐國強
唐國強的代表人物不僅僅有雍正,還有毛澤東,均是執掌天下,又不盡相同。雍正勤奮有餘而性格急躁,毛主席雄才大略且敢於放手。
唐國強飾演的雍正讓人難忘,心懷天下、事無巨細、殫精竭慮、一心為政;同時,其性格缺陷明顯,對下嚴苛,不夠信任,兄弟皇子也難逃厄運。這其實與歷史中的雍正比較相似,都言康乾盛世,其實雍正在過渡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康熙晚年,國庫已經捉襟見肘,而乾隆能夠效仿祖父也是因為雍正留給了他一個政治清明、國庫豐盈的江山。
唐國強飾演雍正的成功之處在於其將雍正心繫江山社稷,為此甚至不擇手段的急切心境表現出來。
陳道明
陳道明的皇帝資歷也足夠豐富,溥儀、康熙、劉邦。
而除了皇帝,陳道明還飾演了不少王爺,這些王爺也都權傾朝野,讓皇帝頭疼。陳道明私下裡仗義執言的性格也讓他飾演的這些權威有了更多真實的側面。
很多演員都將陳道明《康熙王朝》中朝堂訓誡一段視為神作,幾乎每個演員都背過這段臺詞,而據說這段臺詞是陳道明有感而發,臨時加戲一氣呵成。
與焦晃飾演的晚年康熙不同,陳道明飾演的康熙正勵精圖治,是雄心壯志之時。自幼即位,除鰲拜、平三藩,數次發兵,看看陳道明那段神來之筆,您也會相信,那就是康熙。
張國立
張國立算是最早被冠以「皇帝專業戶」的演員,五部《康熙微服私訪記》、《宰相劉羅鍋》、《少年嘉慶》、《少年寶親王》等都是飾演皇帝。
筆者認為其塑造最好的皇帝還是《康熙微服私訪記》裡的康熙。雖然也是戲說,但在劇情環境裡,張國立還是將皇帝的王者氣息與不諳世事的童真一面做了很好的詮釋。
因其所演劇目大多非正劇,所以很多皇帝心術沒有得到展示,與張鐵林飾演的皇帝有相似之處。
陳建斌
陳建斌出演帝王角色並不多,一個《甄嬛傳》中的雍正、一個《三國》中的曹操。但這兩個角色都可稱經典。
《甄嬛傳》中的雍正,讓許多人印象深刻,其陰鬱霸道、含而少發的威儀常常令人膽寒,陳建斌的演繹對於整部戲的成功至關重要,筆者認為成功的一個條件便是難以替代,陳建斌飾演的雍正,很難找到一個演員可以替代。
一代梟雄曹操也極難超越,鮑國安版的曹操堪稱一絕,以至於筆者對於新版《三國》期待值很低,但看了幾集之後,發覺陳建斌的曹操確實很棒,曹操精明卻多疑的一面,被陳建斌精緻的表演細節呈現出來,散發出另一種曹操的味道。
結語
都說一千個觀眾能看到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幾位優秀的「皇帝」在筆者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張鐵林曾說「皇帝最好演,怎麼做都是對的。」其實不然,每個聖明君主在使用這至高無上的權力時,都是慎之又慎的,一道聖旨、一個手諭、一個硃批不僅僅會影響當時的朝局,也會讓後世評論,所以這些演繹好皇帝的演員,如不能進入角色,心懷天下,想必不免會失去風範,似是而非。
如果您來投票,是否會有新的最佳「皇帝」人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