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數學就是初中數學的延展,高一數學理解上不需要太複雜。但是就是因為很多學生認為數學很簡單,然後就忽視了基礎知識的深入學習。很多時候就是看完課本上的知識後簡單的做完練習冊題目就算學完一章了。殊不知忽視高一數學的基礎知識學習就已經開始為以後考試成績差打下基礎了。
所以高一數學不要認為簡單就鬆懈,高一的數學知識其實就是為以後高二和高三複雜知識做鋪墊的。在高一第一節數學課開始就要有心理準備:不要小看簡單的基礎知識。有了這份準備,以後的學習才有可能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訓練方向。
有了學習狀態,接下來就是四個提分方法:
一:紮實基礎、定理、公式和條件。
數學的學習不需要做大量的家庭作業。但是數學需要認真對待基礎知識的定理公式記憶。而且一定要記憶準確無誤,一個小數點都不可以出錯。學習數學不是說不用記憶任何東西,只要會思考就行了。相反,數學不僅要會思考,更要會精準記憶。也只有自己知識儲備厚實,自己遇到數學難題才有可能做到立即調用知識為己所用。
所以記住了:高中數學裡面只要出現定理、公式、限定條件,那麼就需要一字不差的記憶在腦子裡。這樣在以後的考試中才可以靈活自如運用學到的知識,而不至於考試中出現和各種始料未及的問題。
特別是限制條件,因為數學裡面一個公式和定理的正確運用是需要在一個正確的條件下進行的。
二:理論結合做題,雙向努力提分才更有效果。
有些學生只看書不做題,有些學生只做題不看書。這兩類學生的學習效果都不會太好,只有做題和課本知識相結合整理學習效果才會更顯著。在一節知識學習完後,下午自習課的時候就需要訓練上午學習過的知識習題。而且要透過題目來進一步理解課本概念的含義。
有很多時候對於課本知識不理解的學生在研究幾道習題就可以理解透徹了。這裡也是強調看書和做題一起進行,不可顧此失彼。
三:注重邏輯解題能力的培養。
數學課就是學習怎麼樣思考的課程。解題過程的每一步都是自己想問題思路的具象表現。想要學好數學就要注重對自己解題能力的培養,而且還需要注意數學題目裡面的邏輯關係。比如:函數對應關係、集合包含關係、概率算法問題和解析幾何的運用問題等等。這些數學題目裡面的解題經驗和思路都需要在大量練習中慢慢培養起來。
很多學生在高二選擇理科還是文科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文理科的區別是什麼了。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用邏輯一個用記憶。很多學校班級就出現了一種學生不做作業但是數學成績很好的奇怪現象。這些學生不是什麼天才神童,而是他們已經理解學好數學是需要從思維上下功夫的科目。你只有想明白了數學內在聯繫,你解題的過程才清晰。這樣提分自然就快速。
四:多交流和多分享數學學習經驗和心得。
學生們學習過程中需要彼此交流學習經驗,才會讓自己的思維角度更獨到。一個班上自己可以尋找共同學習的小夥伴,當一節知識學完後就可以坐在一起交流一下自己學習的感受和問題。也許你在交流的過程中彼此吸取經驗,就可以讓自己思路不通的地方順暢無阻。
交流的過程就是給自己糾正錯誤邏輯思路的過程。一個問題你可以看看別人是怎麼思考的,在對照彼此的思路上就可以慢慢糾正自己的錯誤邏輯。這樣進過交流後的學習方法就可以快速提高學習成績。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高中學習數學提分的方法和技巧。數學可以不用多記,但是一定要多想多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