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選擇健身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在城市健身場館逐漸無法滿足大眾健身需求時,鄉村,成了人們開展戶外運動的又一新選擇。從國家大力推動運動休閒建設工作來看,以鄉村為「主戰場」的戶外運動休閒產業大有可為。
發展鄉村戶外運動,既是鄉村振興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推動鄉村發展的有力抓手。在發展戶外體育產業時,應注意因地制宜,在發揮鄉村自然資源優勢的同時,也要結合當地傳統,讓體育產業融入當地文化肌理,培育生命力。
一、什麼是戶外運動
很多人雖然知道自己玩戶外,但是當被問到什麼才是戶外運動的時候,就會說不上來。戶外運動就是室外運動,比如街頭籃球踢足球什麼的,都覺得是戶外運動,事實是這樣的嗎?還有人認為戶外運動就是局限於那些危險的探險運動,比如登山、攀巖這些,那還有沒有別的可能呢?甚至大多數人認為,戶外運動等於背包客,難道沒有背包就不是戶外運動了嗎?
按自然環境劃分,戶外運動可分為:空中項目,自然水域項目,組合項目,陸上項目。
1. 空中項目:
比如翼裝飛行,號稱極限運動中的極限,並非所有空中項目都是這麼令人心驚肉跳,就比如熱氣球,相對來說就文雅許多,既可以翱翔藍天,又可以觀摩大地景色。
2. 自然水域項目:
比如有很多人都愛玩的漂流,感受順流而下的激情。
3. 組合項目:
比如人們比較熟悉的鐵人三項就是其中之一,陸上項目的分支相對來說龐大許多,攀巖,騎行等等,還可以穿越叢林,挑戰荒漠。
4. 陸地項目:
徒步——散步,行軍,跑步,暴走,定向越野,獵狐。
單車——公路車長途,山地車越野,小輪車機動,山地速降。
戶外運動也分層次,由簡單到困難有:戶外生活,戶外活動,戶外競賽,戶外探險。
戶外生活,既平常與家人去公園徒步,跑步或者去一些風景區遊玩;戶外活動,難度提高,趨向於參加某些戶外俱樂部的活動;戶外競賽,比賽性質,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探險性質;戶外探險,這類屬於戶外運動中探險性質最強的,比如登山,滑翔傘,徒手攀巖等。
二、我國戶外運動現狀與特徵
1. 戶外運動項目多樣化、個性化
在物質生活條件極其匱乏的古代,戶外運動是作為一種求生的手段出現的。隨著經濟的不斷進步,人們逐漸在固定的或室內或室外的場所工作、謀生,戶外運動逐漸演化為人們放鬆身心的方式。戶外運動的項目類型更是從最早的散步、慢跑等簡單的運動項目發展為現如今的水、陸、空多種形式的空間運動項目,以及徵服自然、融入生態的極限運動項目。
2. 參與人員全民化
戶外運動項目的多樣化也滿足了很多參與者的個性化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心理年齡的不斷成熟,加之生活閱歷的不斷積累、更新,在戶外運動項目的選擇上,不同年齡段的人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青少年活潑開朗,可以快速的學習並接受很多新事物;青壯年體力充沛,擁有一定的知識以及成熟的心理承受能力,對一些運動強度大的、消耗體力以及刺激性的戶外運動項目有所偏好;中老年人相對穩重,更樂於從事一些登山、徒步之類的運動項目。
3. 運動裝備細分化
隨著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的不斷轉變,消費者對戶外運動的認識不斷提升,戶外用品逐漸從「專業化市場」變成「大眾需求市場」。運動裝備逐漸呈現出品牌分化、差距加大、差異化、多類型、多模式等特點。
同時,隨著戶外運動項目的分類越來越多,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難度的不斷增加,運動裝備企業適應市場個性化需求,鎖定目標受眾,逐漸推出了大量的裝備用品。以戶外運動裝備中的個人裝備用品為例,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1)背包類;2)野營類;3)照明類;4)炊具類;5)水具類;6)通訊類;7)其他。
4. 協會、俱樂部以及網絡平臺不斷湧現
目前全國共有一百多個戶外運動類協會。然而,全國的戶外運動類俱樂部已高達一千七百多個,其中戶外運動俱樂部一千六百多個,極限運動俱樂部一百五十個。隨著網絡的普及不斷的發展壯大,依靠網絡平臺發展起來的虛擬俱樂部以及戶外論壇,為戶外運動愛好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會員申請註冊以及更多切實可靠的信息,同時網絡平臺具有大範圍的全天候組織、召集、交流甚至戶外運動裝備售賣系統。線上俱樂部將成為我國戶外運動俱樂部發展的一大趨勢。
三、鄉村戶外運動發展存在的問題
1. 「梯次化」供給困境
很多鄉村旅遊都以農家樂為招牌,雖然符合鄉村旅遊總體的概念,但通常農家樂所能提供的都是老生常談的採摘果蔬、垂釣這樣的項目,缺乏當地特色,不能和當地的人文與自然環境相結合。缺乏中高端民宿的梯次化有效供給,難以滿足越來越多的遊客對於戶外運動體驗性和品質性的需求。遊玩項目單一,參與性不強,夜遊等新模式不被重視,大部分遊客在鄉村旅遊項目中只能體驗到一時的新鮮感,體驗和參與性不足等原因使得鄉村這樣的環境很難吸引遊客長期的停留。
2. 「去農化」發展困境
很多鄉村在發展鄉村旅遊的時候大搞「去農化」, 雖然在短期內帶來了可觀的旅遊收入,但是長遠來看,這丟失了鄉村的本質,以後的鄉村旅遊又靠什麼來吸引遊客呢?
還有一些地區意識到了產業融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又過於盲目,追逐熱門和新潮的形式,不考慮本地的經濟、文化、基礎和實際情況,結果是產業夠新夠熱,但就是發展不起來。
3. 「同質化」發展困境
目前全國很多地方鄉村戶外運動項目同質化嚴重,更有些相鄰的地方項目產品差別不大,導致沒有特色。
我國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這為鄉村旅遊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近年來有關部門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和引導鄉村旅遊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優質發展的政策,掀起了開展鄉村旅遊的熱潮。
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聯合發布的《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既肯定了在擴大鄉村旅遊規模、提升鄉村旅遊品質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又指出了鄉村旅遊發展面臨的問題,同質化、簡單化、無特色等問題突出,使得部分地區鄉村旅遊的開展陷入困境。
四、如何發展鄉村戶外運動
1. 優化人才結構
人力資源是鄉村旅遊最為重要的產業要素和資產。隨著戶外運動進入鄉村,必然帶來全新的思維、全新的技術、全新的方法,將從充實鄉村旅遊從業者的隊伍,極大地提升鄉村旅遊從業者的素質,改善鄉村旅遊人才的整體水平。
2. 優化投入結構
資金是鄉村旅遊最為關鍵和極為活躍的產業要素。長期以來,鄉村旅遊的產品開發,一直依賴農民自有資金的投入。戶外運動進入鄉村旅遊領域後,戶外行業社會資本流入鄉村,特別是網際網路金融進入鄉村,通過在線眾籌,募集資金投入到以「戶外生活+鄉村旅遊」為代表的鄉村美好生活項目,撬動社會資本進入鄉村旅遊投資領域。
3. 優化市場結構
傳統鄉村旅遊市場多以半日遊、一日遊的觀光市場為主,過夜遊的度假市場發展緩慢。戶外運動內容進入鄉村旅遊領域,將優化鄉村旅遊客源結構,又極大豐富鄉村旅遊服務質量。供給側的結構性變革,必然帶來鄉村旅遊需求側的革命性變化。鄉村旅遊的客源構成將由本地市場為主躍遷為本地市場、周邊市場和遠程市場多分天下。
4. 優化網絡結構
場景的本質是對人的時間的佔有,這就決定了鄉村旅遊產業的發展要解決發展質量問題,戶外運動項目的設計和植入既要有抓人眼球的內容,也要有抓住人心的品質。
隨著人工智慧、VR(Virtual Reality)和AR(Augmented Reality)的應用,戶外運動賦能鄉村旅遊的消費場景更加豐富、多元,不再僅僅是青山綠水的原生場景,還包括網絡虛擬場景。它是基於網際網路的場景打造、創新,利用大數據對線上流量用戶進行分析,為線上用戶提供不斷優化和迭代的線下體驗場景。
利用「網際網路+戶外運動」深耕戶外運動與鄉村旅遊的深度融合,豐富鄉村旅遊產業的內涵和外延,進一步產生新業態、新連結和新品類。
資料來源:鄉村振興規劃總局
註:本文為原創內容,公眾號等平臺如需引用、轉載請聯繫後臺開白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