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二戰時為什麼會採用閃電戰?有人說是因為德軍不喜歡持久戰

2020-12-18 騰訊網

閃電戰這一獨有的戰術稱謂,因為二戰中席捲歐洲的德軍裝甲部隊而聞名於世。在此戰術思想的指導下,德軍30天打敗波蘭,40天打敗法國,其戰果之輝煌令世界瞠目。然而閃電戰這一戰術思想,卻並非德國人所獨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的富勒、法國的戴高樂以及蘇聯的圖哈切夫斯基,對於在航空力量的配合下集中使用裝甲力量,都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而從後來德軍閃電戰的作戰方式來看,也印證了戴高樂此前設想的「集中力量開展機械化進攻」。也就說,並非只有德國看到了坦克這一革命性武器的發展趨勢,但又是為什麼只有德國採取了這種作戰方式呢?

1

德國人天生不喜歡持久戰?

曾有人有說,德國人選擇閃擊戰,主要是古德裡安的堅持和希特勒的力挺。這個論點可能並不準確,決定一個國家的戰爭策略,僅憑藉一兩個人的堅持,顯然是不太夠的。首先,在德軍高級將領中,並非只有古德裡安堅持通過「速戰速戰」來打敗別人。因為近代的德國仍是處於割據、分裂的混亂狀態,所謂的德意志地區實質包含了314個邦國和1789個能夠獨立行使主權的政權。

在如此複雜的地區局勢下,如果要發動戰爭的話,就必須要在其他人反應過來之前結束戰爭,才能避免戰爭進程受到其他國家的幹預。在普魯士統一德國的過程中,他們也確實是這麼幹的,當時的毛奇元帥用了50天就打敗丹麥,接著又用60天打敗了法國,促進了德國的統一進程。因此,由於歷史上長期處於分裂的狀態,這讓德軍高級將領非常重視戰爭中鄰國的反應,一旦決定發動戰爭就務求一擊即中,快速打垮敵人。

就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施利芬計劃」一樣,為了對付德國東西兩線的敵人(法國和俄國),德軍的計劃簡單粗暴而又直接——搶在俄國戰爭動員完成之前,德軍集中優勢兵力,先打垮法國,而後再調轉槍口進攻俄國。所以完全繼承了普魯士軍事思想的德軍高層,從來都是把「速戰速決」這四個字奉為金科玉律,而並非是古德裡安一個人的專利。不過德軍「速戰速決」的傳統,仍不足說明他們選擇閃電戰的全部原因之,因為德軍選擇閃電戰最關鍵的原因是——德國其實沒有能力進行一場持久戰。

2

德國不具備持久戰的條件

如果德國要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他們的戰爭資源是無力支撐的,事實上二戰中德國的戰爭資源確實也高度依賴從外國進口。例如他們裝甲車所使用的燃油,就有70%來自羅馬尼亞,鐵礦石來自瑞典,甚至於橡膠、銅等物質也有一多半來自於國外。因此一旦戰事曠日持久,同時德軍不能有效保護補給線的話,那麼他們就會因為資源短缺而崩潰。

所以來自資源方面的劣勢,使得德國必須要快速結束戰爭,而閃電戰的指導思想是十分貼合德國資源現狀的。其實這一點在二戰後也有充分的體現,例如東線的蘇德戰場,當戰事陷入膠著的時候,有著美國充沛資源援助的蘇聯,很快轉入了戰略反攻;在西線,希特勒為了遏制盟軍的攻勢而發動的阿登反擊戰,受制於德國燃油短缺也不能更大的擴充戰果。

所以說,從表面上看德國採取閃電戰的戰役策略,是因為古德裡安的堅持和希特勒的力挺,然而德國人速戰速決的傳統以及國內的資源情況,才是決定他們戰役策略的主要原因。客觀存在決定主觀意識,但凡脫離了客觀存在的主觀意識分析,多多少少有點耍流氓的嫌疑。這世上也沒有什麼「因為要做所以就要做」的事情,所有的決策都離不開決策者所處的環境影響。也只有回歸到決策身處的環境,我們才能無限接近於真正的答案。

你點的每個好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二戰中德軍閃電戰橫掃歐洲,日本為何不在中國戰場使用閃電戰?
    很多人認為,日本之所以沒有成功佔領中國,是因為沒有效仿德軍的閃電戰。而當我們了解二戰時日本軍隊的真實實力與處境後才會發現,適合德國軍隊的閃電戰其實並不適用於當時的日本軍隊。 一、二戰德軍展現的閃電戰巨大優勢 閃電戰又名閃擊戰,由德軍獨創,這種戰術會充分利用先進軍事裝備的快捷優勢,以突襲為主要取勝的手段,再藉助機械化的軍隊來迅速瓦解敵軍。所以,閃電戰最大的特點就是快速、奇襲和火力集中。
  • 二戰中的閃電戰為什麼是由德國人發明?
    李三萬摘要:閃電戰,也叫閃擊戰,二戰時期最著名的戰術,在德軍手裡更是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那麼,閃電戰為什麼是由德國人發明的?圖1:閃電戰為什麼是由德國人發明?也有人認為應該是由德國人先使用的吧,流傳二種說法,說是德國人抄襲了法國戴高樂和蘇聯圖哈切夫斯基的理論。先說戴高樂,二戰前寫了《建立職業軍》,希望法國軍方建立一支10萬人的機械化部隊,包括六個機動裝甲師。可他的意見在法國無人問津,這本售價15法郎的書被他的德國同行買去研究,並根據他的思路組建起了機械化部隊,反過來打法國。這就是所謂的德國用「15個法郎贏得了一場戰爭」。
  • 德軍的閃電戰為什麼能夠取得成功?
    閃電戰是二戰時期德軍經常使用的一種戰術,在戰爭的初期讓德軍的進攻勢如破竹,那麼閃電戰為什麼能取得成功呢?我們今天來詳細的分析一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閃電戰就是要充分利用當時的新裝備,如飛機和坦克的速度優勢,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 二戰時德軍閃電戰真的是無懈可擊嗎,有沒有破解方法呢?
    李三萬摘要:二戰時期德軍將閃電戰發揮到了極致,一路橫掃歐洲,就連蘇聯一開始也是一敗塗地,如果不是國土遼闊,也肯定失敗了。那麼閃電戰真的就無往而不利,有沒有破解方法呢?圖1:德軍的閃電戰難道真的無懈可擊?
  • 二戰中德軍的閃電戰所向披靡,有何破解之法?
    如果被德軍進攻的國家戰略縱深不夠大,兵力又不是特別強大的話,在面對德軍閃電戰進攻之時,基本就是死路用一條。二戰德軍強大的閃電戰術二戰中德軍閃電戰的基本特徵是快速、兇狠、猛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敵重兵集團實施合圍,大量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使之喪失軍事反擊能力,最終選擇投降。
  • 德軍閃電戰為何敗給蘇聯紅軍?德軍:蘇聯的公路太差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軍的「閃電戰」可謂是希特勒的殺手鐧,這套全新的戰術打法,讓德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戰爭奇蹟,日耳曼戰車幾乎橫掃歐洲大陸,那麼為何在蘇聯就施展不開了呢? 有人會問,德軍的閃電戰不是很厲害麼,為何敗給了蘇聯?針對這個問題,德軍裝甲師的理由竟然是蘇聯的公路太差!
  • 二戰期間,蘇德大戰,德軍被凍死幾萬人,為什麼不燒樹木取暖?
    德軍在蘇聯的寒冬中凍死幾萬人,他們為什麼不燃燒樹木取暖?有很多人說,在蘇聯和德國這場戰役中,因為天氣原因導致德軍戰敗,其實,我認為這件事不能這樣說,天氣原因雖然對於德軍戰敗有直接影響,但絕對不是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
  • 白色方案,二戰德軍在波蘭實施的閃電戰
    現在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德國人自己並未創造「閃電戰」(blitzkrieg)這個新詞。實際上,他們更有可能使用的是「機動戰」(Bewegungskrieg)這個詞。不過,用閃電戰這個詞描述德國軍隊在二戰初期運用得極為成功的作戰學說確實很形象。
  • ​「毒」史丨二戰初期德軍為何能發動「閃電戰」?喪心病狂的納粹竟給士兵配發....
    在1939年,德國以「閃電戰」襲擊了波蘭,只用了一個月的時候,就把波蘭全部佔領,隨後德國又依賴於「閃電戰」戰術,又接連佔領了丹麥、挪威等周圍的國家,甚至當時有著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都被德軍給打敗了。據說德軍在入侵波蘭時,陸軍每天有六十多公裡的推進速度,這可不是開車走六十公裡,而是在波蘭人民的頑強抵抗之下,每天能推進六十公裡。一個普通人每天走六十公裡都是無法想像的, 德國陸軍都是機器人嗎?不需要休息嗎?
  • 二戰時如果德軍來到亞洲戰場,日軍去到歐洲戰場會怎樣
    現在網上關於二戰有各種各樣的假設。這其中一個比較有趣的假設就是:如果二戰期間德軍和日軍互換位置結果又會如何呢?德軍在亞洲戰場會有怎樣的表現呢?日軍如果去歐洲戰場又會發生什麼呢?歷史本來是不存在假設,但人們往往總會忍不住進行假設。二戰時期德國是以坦克等陸戰武器聞名的,而日本則以航母等海戰兵器著稱。這樣兩支軍隊互換戰場會發生什麼呢?
  • 二戰時周圍都被德軍佔領了為什麼瑞典還可以繼續保持中立?
    別說二戰的時候,就是現在瑞典的面積都沒有多大,差不多就是我們的黑龍江省那麼大。瑞典在陸地上有兩個鄰國,一個是挪威,一個是芬蘭。這兩個國家在二戰中都沒有倖免於難,為什麼瑞典國家並不強大卻可以一直保持中立呢?
  • 蘇聯軍隊是靠人海戰術擊敗德軍的?靠的是集齊天時地利人和
    二戰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在二戰的歐洲戰場上主要的交戰方是德國和蘇聯。在蘇德戰爭早期,蘇聯紅軍基本不是德軍的對手,德國一次次把戰線拉長,直到史達林格勒戰役,交戰雙方進入戰爭相持階段,蘇聯和德國方面各有勝負。在庫爾斯克會戰中,蘇聯紅軍開始翻盤。逐漸收復被德軍佔領的失地,最終打敗德國法西斯,取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
  • 二戰中,德軍以「閃電戰」用1個多月拿下波蘭,1天內迫使丹麥投降
    文|觀景說史1939年9月1日,德軍以「閃電戰」的方式入侵波蘭,這被認為是二戰的開始。隨後英國和法國對納粹德國做出了48小時內撤離波蘭的警告,但德國沒有聽從英法兩國的警告,英法兩國在兩日後正式對德國宣戰,二戰也正式宣告開始。
  • 二戰德軍北非照片:有人想看那我就發,畢竟德軍讓無數英雄盡折腰
    【隆帥】二戰時期的德國人就像開了掛一樣打遍了歐洲和北非,不得不說這些高素質的軍隊其戰鬥力的確讓人刮目相看,和同時期的蘇聯、美國、英國、法國、波蘭相比的話,德國的存在就是一個不可跨越的障礙
  • 二戰德軍看不上日軍的白刃戰,因為德軍有這些法寶,而且更殘忍!
    二戰德軍看不上日軍的白刃戰,因為德軍有這些法寶,而且更殘忍!文 | 史哥哥二戰可以說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了,當時德意日這三個國家憑藉著自己擁有先進的武器和裝備,從而對世界各國展開了侵略活動,將很多無辜的老百姓給捲入到了戰爭當中,可是不論因什麼原因而興起的戰爭,也不論打著何種名號進行侵略,犧牲總是少不了的!
  • 希特勒為什麼決定入侵史達林格勒?前期勢如破竹的德軍為何會在此...
    這場戰役對於二戰的重要性絕不亞於美國所發起的太平洋戰爭,甚至可以說, 它極大地影響了二戰的結局。 當初,一些德軍的高層如 曼施坦因 等,都深刻的認識到了裝甲兵部隊運用的重要性,因而才有了在二戰中所向披靡的 「閃電戰」 , 德國在1940年以閃電戰攻佔了丹麥,挪威等國,很快法國也被德軍攻陷
  • 二戰時,納粹德軍地面部隊最精銳的三個兵種,為什麼擲彈兵最強悍
    二戰時,軍兵種建設齊全的納粹德軍戰鬥力是絕對的一流,在「閃電戰」戰術指導和大量極具軍事天賦的指揮官加持下,短時間內數百萬大軍閃電般的橫掃歐洲大陸,所向披靡,直到在東線遇到蘇聯這個強大的對手才停下了肆無忌憚的步伐。
  • 德軍閃電戰的創始人,希特勒不聽他的勸誡,此戰損失50萬餘兵力
    此人就是二戰德國閃電戰的創始人,被稱為「閃擊戰之父」,也被稱為「德軍裝甲兵之父」,二戰時德軍的閃電戰震驚了整個世界,作為閃電戰的創始人的古德裡安,同樣聞名世界。古德裡安的全名叫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他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他是父親是一名中尉。1903年,古德裡安到了柏林上軍官學校,畢業後分到了步兵營當見習官。
  • 二戰時期,如果德軍來到亞洲,日軍去到歐洲,二戰結果會怎麼樣?
    而德軍之所以能夠在二戰初期閃擊波蘭,六個星期把法國打投降,就是因為採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閃電戰戰術,通過大規模機械化部隊迅速突破對方防線,以坦克為主的裝甲部隊迅速穿插到對方身後,形成鉗形攻勢,然後包圍敵軍主力部隊,實現大規模的圍殲戰。
  • 鐵與血VS自由獨立,二戰德軍和美軍的硬實力到底誰更強?
    理性分析,二戰而論德軍和美軍到底誰更強?不考慮其他國家介入,滿血的德軍能不能打過滿血的美軍?德軍美軍能五五開嗎?個人感覺打持久戰的話,德國未必美國的對手,但是德國搶奪了不少殖民地和領土,強迫殖民地和僕從軍給自己輸血,掠奪資源,與美國抗衡,從而彌補弱點。那麼德軍和美軍可否勢均力敵?